将进酒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将进酒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将进酒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将进酒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将进酒教学设计 语文组 钱小虎武进区课题研究课学习目标: (1)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 (2)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领会李白淋漓畅快的浪漫主义诗风。教学重点、难点: 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探究诗歌的艺术特色。一、导入新课: “酒”是一种文化,它与中国古代诗人似乎结上了不解之缘。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现在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李白的一首劝酒诗将进酒。(板书课题:将进酒)二、研习文本:(一)初读课文1.请一位学生朗读全诗2.听配音朗读,要求注意节奏及感情。(二)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走近李白,去触摸他那颗伟大的心灵。具体分析全诗(如果学生遇到困难,可以再次听配音朗读)1.李白的诗风是豪放的,那么哪些诗句体现了他豪放的风格呢?生:“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学生齐读)师:这些诗句,你觉得诗人的感情有区别吗?(划出抒发感情的句子,体会它们程度的区别)生:“人生”六句的心情是欢乐的。尽管诗人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但在他看来,朋友间的聚会也用样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兴兴地痛饮一场呢!想到这,他顿生豪情,相信自己将来必能作出一番事业,对区区金钱也毫不在意。于是连呼“烹羊宰牛”,准备“一饮三百杯”。“岑夫子”句,他本是客人,这儿却反客为主,对着好友高声劝歌,将他的兴奋与豪放表现的淋漓尽致。“五花马”句,写诗人要将一切价值昂贵之物都拿来“换美酒”,是狂放到了极点。 2.由此看来,诗人的感情是复杂的,除了欢乐、狂放,诗中还表现了诗人的哪些感情呢?生:悲伤(“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愤激(“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师:为什么说悲伤呢?生:“君不见”两句写了黄河源头之高,似乎从天而降,东入大海,势不可回;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感叹人生易老不过朝暮之间,因而“不复回”又隐含了韶光易逝,青春难再之喻意。雄伟永恒的黄河尚且如此,人生更是渺小短暂,所以开头四句顿生悲意。这两句以黄河起兴,从时间和空间加以夸张。师:为什么说愤激呢?生:因为他要借酒气把长期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一齐宣泄出来。他鄙弃那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集团,因而说“钟鼓馔玉不足贵”;他憎恨这些人的黑暗卑劣行径,因而说“但愿长醉不愿醒”这两句诗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他自离开长安至今的愤激之情。但这又不仅是为了一己遭遇,他还想到了“古来圣贤”,他们有经天纬地的才能而不为统治者所用。诗人说他们“寂寞”,是为他们惋惜乃至抱不平。尤其是曹植这是他十分景仰的人,他赞扬曹植的豪华酒宴,其实是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惋惜,兼以自况。这就加深了诗人的愤激之情。3.诗人感情发展的脉络又是怎样的呢?作一小结,形成板书。4.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生:愤激。诗歌中诗人的愤激之情是占主导地位的,豪放只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由此得知,本诗的诗眼(主旨句)应该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5.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主旨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相比,在表现情感上有何异同? 结合写作背景。离开长安七八年后,李白渴望入世的想法再度萌生,写出他这种复杂的矛盾心境。诗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就是最好的明证。6、齐读全诗,读出情感三、艺术特色: 1、夸张手法的运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从空间夸张,一从时间夸张。真是“巨人式的悲伤”。“会须一饮三百杯”以及诗歌的结句。 2、两处用典:(1)、烹羊宰牛且为乐(语本曹植箜篌引)(2)、陈王昔时宴平乐。(语出曹植名都赋。)3、全诗以七言为主,三言、五言的交叉,使得诗歌节奏加快,诗人情感也随之而发生跌宕。四、比较阅读: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问题:同是咏酒诗,找找感情变化上的相似之处。答:开头两句显示出诗人郁积好久的忧愤的心情,接着完全撇开“烦忧”,放眼万里长空,从“酣高楼”的豪兴到“揽明月”的壮举,展示出诗人的豪迈的胸襟,然后诗人又自比小谢,极为自信,然后,却又迅速地陷入“不称意”的苦闷中。感情也是起伏变化,也是忧愤苦闷中显现出豪迈的气概。五、拓展延伸:水口行舟 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问题: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答:“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试卷”刻划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六、根据板书,全班齐读全诗七、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完成一课三练本课相关练习附板书:将进酒 李白 悲伤 人生短暂 欢乐 自信乐观 愤激 怀才不遇 狂放 率真豪放教学反思: 整堂课的结构设计以解读文本为重点,抓住诗人情感的变化,配合名家的朗读,引导学生深入把握诗人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和诗人的另外一首诗歌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作比较,同中求异,进一步体会李白诗歌中的这一情感变化特色。最后,以高考模拟题水口行舟作为拓展延伸,紧紧地和高考相联系,平时的课堂教学和高考的契合正是我们课堂教学追求的一大目标。文本的解读是课堂的重点。以诗人情感变化为主线,把文本理解的重难点穿插其中,很自然地解决了课堂的知识点。尤其是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主旨句相比较,更是深层次地把握了诗人的内在情感。舍此,诗人内心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感难以捉摸,也体现了对文本的深入钻研,深度解读。值得反思的是,作为诗歌,课堂上的朗读还应继续加强,让学生在一遍又一遍地朗读中逐步地体会到诗人蕴蓄其中的情感。惟一的客观原因就是40分钟的课堂使得时间更是紧张,需要更加精细化的设计安排才能把应有的环节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其二,在切入解读文本时,可以考虑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入手,再过渡到对诗人的情感分析和把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