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甲醛车间生产工艺操作规程编写:校验:审核:2010年 月 日甲醛工段操作规程目录1总则2产品简介2.1甲醛的性质 2.2甲醛的主要用途 2.3工业甲醛标准 2.4甲醛水溶液的贮运 3生产原料 3.1甲醛 3.2水蒸汽 3.3空气 4生产原理 5工艺流程 6工艺指标 7甲醛生产操作 7.1风机、泵岗操作 7.1.1螺杆鼓风机操作 7.1.2离心泵操作 7.2蒸发、氧化、吸收岗操作 7.2.1三元气配比对氧化温度的影响 7.2.2影响催化反应的因素 7.2.3生产中注意事项 7.3系统开、停车7.3.1开车前的准备 7.3.2开车 7.3.3临时停车后的再开车 7.3.4短期停车7.3.5长期停车 7.3.6紧急停车 8异常情况处理 8.1停水、停电、停汽(气) 8.2蒸汽掉压 8.3蒸发液面突然上升 8.4蒸发液面突然下降 8.5气包液位上升 8.6气包液位下降 8.7气包液面计无液面 8.8触媒层局部燃烧 8.9触媒层裂缝 8.10氧温突然上升 8.11氧温突然下降 8.12产品中甲醇含量高 8.13甲醛浓度下降 8.14成品甲醛中酸度高 8.15尾气中02含量高 8.16尾气中CO、C02、CH4含量高,H2含量低 8.17 开车点不着火 8.18系统阻力突然升高 8.19回火 8.20爆炸 8.21泵不起压 8.22螺杆鼓风机异常响声 8.23螺杆鼓风机偷停 1总则1.1为了加强生产技术管理,提高技术水平,使操作规范化、标准化,确保甲醛装置安全、经济、平稳地运行,结合实际操作经验,特编制此规程。 1. 2 本规程包括产品简介、生产原料、生产原理、工艺流程、工艺指标、甲醛生产操作、异常情况处理。1.3操作人员应按本规程操作,并有权拒绝接受违反本规程及有关制度的不合理要求和命令。 1.4本规程适用于本厂甲醇循环法甲醛生产装置。 1.5由于设备条件差异,在使用本规程时可能会有与生产实际不符之处,请使用者及时反映到主管部门,以便进行修改、补充。 2产品简介 2.1甲醛的性质 2.1.1甲醛的化学分子式是CH 2O,化学结构式是CH-OH 分子量为30.03。 2.1.2甲醛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的具有刺激气味的气体,溶点-92,沸点-19.5,冷凝点-19,凝固点-118,气体比重1.067,自燃点430。 2.1.3甲醛能燃烧,燃烧热为18.77KJ/mol 2.1.4甲醛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爆炸极限为773% (体积百分数),其着火点300。 2.1.5甲醛在400以上时,分解为CO和H2。 2.1.6甲醛易溶于水,浓度可达55 %,浓度为36.7%左右的甲醛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 2.1.7工业甲醛的闪点视甲醇含量多少而变化,一般在5570之间。2.1.8国家规定,甲醛在车间、居住区大气中的最高允许浓度分别是3mg/m3和0. 05mg/ m3。2.1.9甲醛有毒,在浓度很低时就能刺激眼、鼻的粘膜,浓度 很大时,对呼吸道粘膜也有刺激作用。甲醛溶液能损伤皮肤, 当皮肤沾上甲醛溶液时,应马上用水冲洗。2.2甲醛的主要用途 2.2.1甲醛作为一种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厂泛用于生产酚醛树脂、脲醛树脂、聚甲醛、乌洛托品、季戊四醇,还用干生产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医药等。还可被用于防腐、杀菌、浸种等。2.3工业甲醛标准 2.3.1下表:工业甲醛溶液国家标准(CB/T9009一1998) 项目指标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密度(20),g/cm31.0751.114甲醛含量,%37.0- 37.436.7- 37.436.5- 37.4酸度以甲酸计),%0.020.040. 05色度,Hazen单位(铂一钻号) 10铁含量,% 0. 000 10.0003(槽装)0.0005(槽装)0.0010(桶装)0.0010(桶装)甲醉含量,%供需双方协商2.4甲醛水溶液贮运2.4.1防聚合。甲醛水溶液在25以下保存时,常有絮状白色沉淀物产生,这是因为生成了多聚甲醛HO(CH20)nH的缘故。甲醛含量越高,甲醇含量越低,贮存温度越低,越易聚合,为了防止或减少聚合,在工业甲醛溶液中常保留少量甲醇作为稳定剂或填加阻聚剂。甲醛溶液贮罐及管道要保温,长期贮罐要有加热装置。2.4.2防泛酸。甲醛水溶液中的氧在铁离子的催化作用下氧化甲醛生成甲酸;甲醛自身歧化反应生成甲醇和甲酸。因此,应尽量缩短甲醛水溶液的贮存时间,提高甲醛质量,尽可能地降低酸度,采用防腐好的贮罐或铁桶贮运甲醛成品,以免铁离子污染成品促进酸度上升。 2.4.3防腐蚀。由于甲醛溶液中含有甲酸,能腐蚀铁,所以输送管线为不锈钢,贮罐一般为碳钢,内涂氯磺化聚乙烯漆、过氯乙烯漆、磺化氯丁烯漆、环氧树脂漆等防腐涂料。每隔23年重新涂刷一次,以确保涂层完好。 2.4.4防火、防爆、防中毒。 3生产原料 3.1甲醇 3.1.1甲醇的性质简介 3.1.1.1甲醇(CH3OH )在常温下是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易燃烧。甲醇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为636%(体积),闪点1 2,自然点470,沸点64.7。甲醇毒性很大,其蒸汽能损害呼吸道粘膜和视力。车间空气中甲醇含量不允许超过50mg/m3。3.1.2甲醇的纯度要求 3.1.2.1甲醇并不需要很高的纯度,但不能含有能使催化剂中毒的杂质,其中Fe(C0)5含量应小于0.0001ppm;不能含有易结碳的有机物,如乙醇。 3.2水蒸汽 3.2.1水蒸汽的作用 3.2.1.1带走热量,维持一定的反应温度,减少副反应。 3.2.1.2避免触媒结碳,洁净触媒。 3.2.1.3降低甲醇爆炸爆炸极限。 3.2.2蒸汽的纯度要求 3.2.2.1总铁0.5mg/L冷凝水。 3.2.2.2 Cl-112mg/L冷凝水。 3.3空气3.3.1空气的纯度要求 3.3.1.1空气应经过滤器过滤掉固体杂质。 3.3.1.2空气中不含SO2、H2S气体。 4生产原理 4.1将甲醇、空气、水蒸汽三者混合气体通过电解银催化剂, 使甲醇发生脱氢氧化反应而生成甲醛。 CH3OHCH2O+H2-85.270kJ/molCH3OH+1/2O2= CH2O+H2O+156.557kj/molH2+O2 = H2O+214.827kJ/mol发生以上主反应的同时,还发生如下付反应:CH3OH+02 = CO+2H2+393.009kj/molCH3OH+3/2O2 = C02+2H2O+675.998kj/molCH2O+1/2O2 = HCOOH+246.73kj/molHCOOH = CO+H2O-10.278kj/mol此外,由于反应条件的变化,还可能发生下述反应中的一个或几个副反应: CH20 = CO+H2-5.375 kj/molCH20+02=C02+H20+519.441kj/molCH3OH=C+H20+H2+40.657kj/molCH3OH+H2 = CH4+H20+115.505 kj/mol2CH2O+H20CH3OH+HCOOH+90.173kj/mol副反应的存在将会降低反应产率,因此生产上通过采用选择性高的催化剂和控制好反应条件,尽可能地减少或防止上述副反应的发生。 氧化反应及副反应放出的热量除脱氢反应所需要的热量外,尚有大量余热需要从反应中移走,否则反应温度无法控制,温度过高会使催化剂融熔而使产率降低。为了迅速移走多余的热量,在原料气中加入一定量配料蒸汽对反应有利。水蒸汽本身并不参加反应,它起着带走热量,维持一定反应温度减少副反应作用,它还能起到洁净触媒、降低爆炸极限的作用。 气态的反应产物,配料蒸汽和少量的未转化的甲醇蒸汽由反应器触媒层出来,进入废热锅炉,生产表压为0.4MPa左右的蒸汽。同时反应产物等气体被冷却到230以下进入脱醇-吸收系统,经吸收塔用水吸收制得甲醛溶液。 5工艺流程 (见附表1)5.1方块图(见附表2)5.2流程简述5.2.1甲醇由甲醇计量罐来通过甲醇泵提压、过滤器过滤进入复合式甲醇蒸发器,蒸发器装有差压液位变送器,液位靠甲醇泵电机转数或调节阀自动控制;空气通过空气过滤器过滤、罗茨鼓风机提压进入蒸发器,风机出口管线装有流量计,风量由风机电机转数或空气放空阀自动控制;回收的含少量甲醛的甲醇水溶液通过流量计计量进入蒸发器,其流量通过设定平衡浓度或密度自动控制。蒸发器配有残液浓缩器,可分离并排出杂质、甲醛、水,并起到辅助蒸发的作用。该残液浓缩液通过流量计计量被少量、连续不断地送入第二循环吸收段。蒸发温度的控制手段主要是调节第一吸收段甲醛溶液的循环量。在蒸发器二元混和气出口加一碟阀,碟阀后面接预热空气管线、配料蒸汽管线。预热空气入口的用途是在开车前预热系统,此时碟阀应关闭,下面的甲醇溶液也在同一时间循环预热而不会蒸发到后面系统中,此时甚至可以开启氧化器电加热器预热触媒层而不会产生爆炸危险。配料蒸汽需加一个过滤器,配料蒸汽管线从蒸汽分配器开始,尤其是从蒸汽过滤器开始,必须用不锈钢材质。蒸汽量由调节阀控制。三元过滤器采用筒式过滤器以增大过滤面积。混和气依次通过中效、高效筒式过滤器过滤。甲醇、空气、水蒸汽及少量甲醛蒸汽组成的混合气进入氧化器,在600650下,在银触媒上发生脱氢氧化反应。在触媒层下部,是废热锅炉,用来降低生成气温度,回收反应热产生水蒸汽。200230的生成气进入脱醇塔对从吸收塔来的甲醛溶液进行脱醇脱水,同时生成气中的甲醛气被甲醛溶液吸收。气体再依次进入第一、第二、第三循环吸收段和若干层塔板进行吸收。吸收水从吸收塔顶加入。吸收塔第一循环吸收段甲醛液与蒸发器甲醇换热,第二、第三循环吸收段甲醛与冷却水换热。甲醛成品由脱醇塔底部采出并与循环甲醇或锅炉上水换热。各循环吸收段液位靠溢流自动控制;脱醇塔底装有液位变送器,配合甲醛采出调节阀实现液位自动控制。尾气进入尾气炉燃烧,生产水蒸汽。尾气炉与氧化器的废热锅炉各用一个气包。气包设有液位变送器,液位可由锅炉上水调节阀自动控制。从废热锅炉气包出来的水蒸汽一部分经调节阀稳压后进入蒸汽分配罐,用于甲醛生产,其余蒸汽与尾气炉汽包蒸汽一道,用于外供。蒸汽分配罐上装有压力变送器。尾气炉上部最好设热量回收器,气包上水先与该热量回收器换热,提高汽包进水温度,以增产水蒸汽。6工艺指标6.1温度蒸发:4570 过热120 氧化:600650氧化器出口:200230 脱醇塔底:92 脱醇塔顶:90一塔底:86 一塔顶:78 二塔底:65二塔顶:55 三塔底:40 三塔顶:356.2压力风机出口0.045Mpa 蒸发器0.03 Mpa 调前蒸汽0.3 Mpa调后蒸汽=0.20.3 Mpa 软化水0.8 Mpa 循环水0.4 Mpa甲醇入料泵0.2 Mpa 甲醇循环泵0.2 Mp 甲醛采出泵0.2 Mpa一塔循环泵0.2 Mpa二塔循环泵0.2 Mpa 三塔循环泵0.2 Mpa6.3流量甲醇入料:3000kg/h 稀甲醇入料:1000kg/h 甲醛采出:7000kg/h吸收水:2400kg/h6.4产品成分CH2O:36.537.4% CH3OH:0.5% HCOOH:0.02%6.5尾气成分CO1.5 CO20.5 CH42% , CO1.5%, CO2 4.5%,020.5,CH4O.5%即表明催化剂衰老或中毒,致使催化剂活性、选择性减退。这种情况应将触媒再生或更换新触媒。7.2.2.2温度 7.2.2.2.1升高温度对脱氢反应有利,但温度过高,易引起深度氧化和产品分解,还会使触媒融熔结块,比表面积降低而失活。生产中温度控制在600650。 7.2.2.3原料气配比 7.2.2.3.1原料气配比对反应结果和生产过程控制都有影响。 7.2.2.3.2甲醇与空气比例要控制在爆炸极限之外,即甲醇浓度36%(在没有配料蒸汽的时候),否则易发生爆炸。在开车点火时和调节配料蒸汽量时应特别注意。 7.2.2.3.3甲醇与空气比例要适当,正常生产时,氧醇比应在0.320.42,应根据催化剂的活性而定。氧醇比过大,副反应增多;氧醇比过小,甲醇转化率低。只有甲醇与空气比例适 当,才能保证较好的产品质量,较高的甲醇转化率,甲醛产率,最低的甲醇单耗,从而使甲醛生产具有最好的经济效益。7.2.2.3.4加人水蒸汽是有利的,它能缩小爆炸范围,又能 移走多余的反应热,所以加水蒸汽可以提高氧醇比,提高甲醇 转化率。但是,水蒸汽也不能加人过多,否则造成产品中甲醛 浓度降低。 7.2.2.4空速及接触时间 7.2.2.4.1空速小,接触时间长,副反应多,甲醛产率低。7.2.2.4.2空速大,产量高。但过大,接触时间短,反应不完全,甲醇转化率低。7.2.2.5原料气纯度 7.2.2.5.1原料气中含有铁、硫、氯的化合物或单质,可能会使触媒中毒。 7.2.3生产中的注意事项 7.2.3.1开车前一定要预热废热锅炉、触媒及触媒筐。 7.2.3.2开车前一定要放净蒸汽管线内的冷凝水,并分析蒸汽中铁含量O.5mg/L冷凝水才可开车。7.2.3.3开车前,蒸汽掉压后又回升时及下雨、雪时,蒸汽管线往往带有大量水,这时应加强蒸汽排液以免冷凝水带入触媒层。7.2.3.4风机加减量、氧化器主副线阀开关不可过快、过猛以免触媒层被吹翻。7.2.3.5控制流量的阀门要缓慢开启且不可开启过大,防止流量表因受到瞬间冲击和超过量程而损坏。 7.2.3.6每班接班冲洗汽包液面计一次。 7.2.3.7每2小时给气包排污一次或微开排污阀进行连续排污。 7.2.3.8每半小时巡回检查一次,每整点记录一次。7.2.3.9停车后,必须把蒸发器内残液打入废甲醇罐。 7.2.3.10冬季停车做好防冻防聚合工作。 7.2.3.11加减量应先调蒸温,再调风量,配料蒸汽量。因为蒸温调节的影响比较滞后。7.2.3.12调蒸温应以调热甲醛循环量为主,调残液浓缩器蒸汽量为辅。 7.2.3.13生产中蒸温不可过低,防止发生回火、爆炸。必要时加大配料蒸汽量。 7.2.3.14冷却器应定期排泥清洗。 7.3系统开、停车。7.3.1开车前的准备 7.3.1.1检查工艺管线、阀门、设备仪表等是否安装完善。7.3.1.2吹扫蒸汽管线内的冷凝水、铁锈,并取样分析,直到蒸汽含铁量合格。 7.3.1.3联系水、电、汽(气),检查水、汽(气)压力是否达到工艺指标。 7.3.1.4检查工艺管线、阀门、设备是否有泄漏处,各阀门开关是否正确,各调节装置是否好用。 7.3.1.5三元过滤器换过滤棉。安装完毕后启动鼓风机吹扫5分钟,吹净粉尘。如果安装的是成品筒式过滤器,因其寿命可达1年,可免去此步骤。7.3.1.6向氧化器废热锅炉通入水蒸汽试漏。7.3.1.7装填触媒 7.3.1.7.1在触媒支撑铜网上放一层24目不锈钢钢纱窗网,要铺平,四周用银催化剂塞紧。7.3.1.7.2用打火机试验热电偶是否好用,确认好用后将热电偶装入触媒筐,平放于纱窗网之上。7.3.1.7.3先用滑石笔在触媒筐内壁上划好刻度,再依次装入812目、116目、1624目、2432目、3240目触媒。每装一层应铺平、压实。总装填量约150kg,触媒层厚约15mm。7.3.1.7.4装电加热器并试验是否好用。 7.3.1.7.5盖上反应器上盖,紧固好各连接法兰。7.3.2开车 7.3.2.1过热器开始加热。7.3.2.2预热三元气管道:打开蒸汽伴热管线阀门,预热三元气过滤器、三元气过滤器出口管线、氧化器上盖。7.3.2.3予热废热锅炉及汽包加水:关锅炉排污阀,关气包排污阀和放空阀,开蒸汽连通阀,等压力不再上升后微开汽包加水阀,以管线不发生振动为准。水位正常后加水阀投自动,关蒸汽连通阀,开气包放空阀。7.3.2.4建立各吸收塔液位平衡:首先向第三吸收塔加水,当第二吸收塔液位达到最高点后启动第三吸收塔循环泵。当第二吸收塔液位达到最高点后启动第二吸收塔循环泵。当第一吸收塔液位达到最高点后启动第一吸收塔循环泵,控制塔釜液位在1/3左右。第一吸收塔液位指标合格后停止向第三吸收塔加水。启动二塔、三塔循环液冷却系统。7.3.2.5向蒸发器加甲醇,同时从第二吸收塔向蒸发器内加水,醇、水的重量流量比为3:1。注意向第二吸收塔补水,确保塔釜液位稳定。7.3.2.6启动蒸发器甲醇循环泵,取样检测甲醇浓度,调整醇、水流量比例,控制甲醇浓度在75%左右。7.3.2.7当蒸发器液位、甲醇浓度达标后,停止加入甲醇和水。如果液位超高,向回收甲醇罐倒入。7.3.2.8关闭蒸发器气相出口阀,打开氧化器主线阀,关闭副线阀,启动鼓风机,向系统吹入少量预热空气。此时尾气炉的入口是关闭的,预热空气从炉前的放空火炬放掉。为了提高触媒层温度,避免甲醇蒸汽进入时润湿触媒,在空气预热结束前可以开电加热器升温,将触媒层温度提高到160。7.3.2.9打开热甲醛的蒸发器旁路阀,关闭蒸发器正路阀;向第一吸收塔液位上方吹入水蒸汽,逐步将吸收液温度提高并稳定在75左右。 7.3.2.10当蒸温达到55左右时,打开氧化器副线阀,关闭氧化器主线阀,打开蒸发器气相出口阀,开蒸发器空气入口阀,关预热空气阀,调整蒸发器压力在2kPa左右,风量在1400Nm3/h左右。7.3.2.11根据蒸发器压力和甲醇浓度查表确定蒸发温度,调整稳定蒸发温度在确定值,确保氧醇比为0.29。 7.3.2.12用付线予热系统约2分钟后,缓慢将主线阀全部打开,将副线阀关闭80%。吹洗、予热、置换氧化器。反应器上盖倒淋阀在开主线后方可打开。排液应排液少排气,以免中毒。 7.3.2.6当氧化器上盖倒淋没有冷凝液,且蒸温稳定在规定温度时,开点点火器点火,并关钟罩倒淋阀。7.3.2.7当触媒层温度到350时,关掉点火器,迅速打开配料蒸汽截止阀,逐渐关闭氧化器副线阀。注意打开配料蒸汽截止阀之前必须彻底排净配料蒸汽冷凝水,防止带液。7.3.2.8当触媒层温度到450500时,逐渐开配料蒸汽调节阀,使氧化温度稳定在650(当触媒活性提高、成品甲醛中甲醇含量很低时可以逐步降低氧化温度至610)。点火后应根据一塔底温度及蒸发器温度,逐渐关小直至关闭一塔甲醛蒸汽加热调节阀,关闭蒸汽进塔截止阀。关闭一塔甲醛蒸汽截止阀后必须将残液浓缩器蒸汽入口截止阀打开,开车结束后用此气动调节阀控制残叶浓缩器蒸汽用量。7.3.2.9点尾气炉:启动尾气炉风机吹扫炉膛3分钟以上。关小风门,打开点火阀门,将点火棒放在火嘴上,开尾气入炉阀,关尾气放空阀,点着后抽出点火棒,关点火阀门,调节风门使火焰呈蓝色。 7.3.2.10逐步提风量、降蒸温控制氧醇比在0.38左右。提风量时可以适当开大残液浓缩器蒸汽调节阀门。7.3.2.11脱醇塔塔釜达到1/3时,启动甲醛采出泵将此含有较高甲醇浓度的甲醛液向脱醇塔顶打循环;当液位达到1/2后关闭循环阀向甲醛计量罐采出,控制液位稳定。同时控制好二塔加水量、蒸发器稀甲醇加入量、二塔返一塔量、蒸发器甲醇加入量,保持各液位稳定。7.3.2.12分析工分析蒸发残液和甲醛吸收液每小时一次。 7.3.2.13产品合格后,根据生产需要可逐渐提高至满负荷。 7.3.2.14用稀甲醇回收量控制蒸发器残液浓度并保持浓度稳定(甲醇平衡浓度根据蒸发能力具体调整,蒸发能力越强,平衡浓度可以更低)。用氧醇比控制产品中的醇含量,用三塔加水量控制产品中甲醛含量。 7.3.2.15废锅尾锅产生的蒸汽经化验合格(或汽包水清澈透明)后,倒入蒸汽系统。7.3.3临时停车后的再开车 7.3.3.1触媒层温度降到150以下再打开反应器上盖,防止进入空气后出煤层急剧升温。7.3.3.2用少量触媒填四周缝隙。7.3.3.3如果触媒污染较严重,可将表层触媒刮下,再用细目触媒重新铺上层。 7.3.3.4以后按正常开车方法开车。7.3.4短期停车7.3.4.1空气减量。降低蒸发温度(降低甲醛液循环量、关闭残液浓缩器蒸汽阀)。7.3.4.3开氧化器副线,关主线。7.3.4.4关过热蒸汽、配料蒸汽。7.3.4.5关空气、甲醇入料阀。7.3.4.6停鼓风机、甲醇入料泵、甲醇循环泵、甲醛循环泵、甲醛采出泵、尾炉风机。7.3.4.7停三塔加水,关稀甲醇进入蒸发器阀,关釆出阀。7.3.4.8关冷却器冷却水阀。7.3.4.9关气包进水阀,关连通阀,打开气包蒸汽放空阀。 7.3.4.10将蒸发器内甲醇打入回收甲醇储罐。7.3.5长期停车 7.3.5.1长期停车方法与短期停车方法基本相似,但要注 7.3.5.1.1仪表风要关闭。 7.3.5.1.2冬季停车时保持冷却器内有少量冷却水流动或将来水源头关闭,放净设备、管线内的冷却水。7.3.5.1.3冬季停车时,蒸汽倒淋阀稍开。7.3.5.1.4冬季停车时要把各塔液位抽空,并用压缩空气把甲醛管线、冷却器内的甲醛吹扫干净。软化水管线也要吹扫干净,并在供水源头加盲板。 7.3.6紧急停车7.3.6.1按紧急停车按钮(即停罗茨风机)。 7.3.6.2以后按正常停车步骤进行。 8常见异常情况处理 8.1停水、电、汽(气) 处理:紧急停车。 8.2蒸汽掉压现象:(1)总蒸汽自动调节阀全开 (2)氧化温度上升。 处理:(1)首先向调度要蒸汽。 (2)如果蒸汽掉压不严重,适当加大配料蒸汽。 (3)如果蒸汽压力下降较大,空气减量,维持生产。 (4)如果蒸汽压力0.8kg/cm2,停车。8.3蒸发液面突然土升 现象:蒸温突然下降,氧温下降,空气压力升高。 原因:蒸发器液位调节失灵(调节阀全开)。 处理:(1)关死调节阀前后阀门。 (2)开蒸发器残液阀,放液面至规定高度。 (3)临时用副线阀控制蒸发液面。 (4)找仪表工修理。 8.4蒸发液面突然下降 现象:蒸发温度上升,氧化温度上升,空气压力下降。 原因:(1)高位槽空(或甲醇罐空、甲醇泵偷停、甲醇泵气缚)。 (2)液位调节失灵(调节阀全关)。 处理:(1)向高位槽打醇(迅速解决设备问题,如有必要,减量甚至停车)。 (2)关主线阀,用副线阀调节,找仪表工修理。8.5气包液面上升 原因:(1)调节阀不关或内漏。 (2)假液面。 处理:(1)关主线阀用副线阀控制,找仪表工修理。 (2)如果是脏物堵塞液面计,冲洗。如果是液面计漏 修理液面计。8.6气包液位下降 原因:(1)调节失灵(调节阀不开)。 (2)假波面。 (3)水压低。 处理:(1)关主线阀,用副线阀控制,找仪表工修理。 (2)冲洗液面计。 (3)提水压。8.7触媒层局部燃烧 现象:触媒层不同测温点温差大,局部明亮,局部黑暗,产品中醇含量高。 原因:(1)开车时带液使局部触媒受潮受污染(如结碳)这部分触媒因活性差所以温度比其它部分低。 (2)触媒层薄厚、虚实不均,薄、虚处黑暗,厚实处明亮。 处理:(1)低负荷生产一段时间后温差会缩小。 (2)停车,重新装填触媒。 8.8触媒层裂缝 现象:尾气中CO含量、产品中醇含量及酸度明显升高。从视镜观察催化剂层有裂缝。 承因:(1)切换氧化器正、旁路阀门太快。 (2)切换鼓风机操作不当。 (3)加减负荷操作过猛。 (4)生产中原料气夹带大量液体。 (5)操作时氧温波动大。处理:停车,重新装填触媒。 预防:(1)开、关阀门不可过快、过猛。 (2)操作中应注意蒸发液面不可过高,过热器、残液浓缩器蒸汽、冷凝水系统管线阀门必须保持一定开度,不得全关。配料蒸汽过滤器加强排液,过热器温度不得低于120,以防原料气带液。 (3)提高操作水平,精心操作,避免氧温波动。 8.9气包液面计无液面 原因:(1)由于软化水压力低发现不及时。 (2)由于迸水自动调节装置失灵(调节阀全关)发现不及时。 (3)假液面。 处理:(1)紧急停车。 (2)发现及时,用副线加水不及时,紧急停车。之 旨,找仪表工修理。 (3)冲洗液面计。 8.10氧温突然上升 原因:(1)蒸汽掉压,使配料蒸汽量减少。 (2)蒸发液位下降。, (3)空气放空阀失灵(全关),使空气量突然升高。 处理:(1)按处理蒸汽掉压方法处理。 (2)按蒸发液位下降处理方法处理。 (3)改手动放空,找仪表工修理。 8.11氧化温度突然下降 原因:(1)空气放空阀失灵(全开),使空气量突然减少。 (2)风机跳闸。 (3)蒸发液面突然升高。 (4)蒸汽压力突然回升。处理:(1)改手动放空,找仪表工修理。 (2)立即启动备机。 (3)按处理蒸发液面突然升高处理。 (4)减配料蒸汽,加强排液。 8.12产品中醇含量高 原因:(1)氧醇比偏低。(2)氧化温度偏低。(3)氧化器副线阀没关严或内漏。 (4)催化剂老化、结块或中毒。(5)氧化器入料带入液体,使床层温度分布不均。(6)触媒层不平或裂缝。 处理:(1)适当提高氧醇比(提风量或降蒸温)。 (2)适当提高氧温。 (3)用手摸副线阀后管线,如果热,说明阀内漏,维修或更换。 (4)更换催化剂。(5)配料蒸汽加强排液,提高过热温度,减量生产待温度平均后再提量。 (6)停车重新装填触媒。 8.13甲醛浓度下降 原因:(1)二塔加水量大。 (2)蒸汽不稳,造成配料蒸汽量过多。(3)二塔液位不稳定,二返一流量过大。(4)废热锅炉列管或管板漏。 (5)催化剂失活。 处理:(1)减少二塔加水量。 (2)稳定总蒸汽压力(3)稳定二塔液位。 (4)检修废热锅炉。 (5)换催化剂。 8.14成品甲醛中酸度高 原因:(1)触媒层装填密度、厚度不均。(2)操作不当造成触媒有裂缝。 (3)催化剂中毒。 (4)氧温偏低。 (5)原料气带液,造成催化剂表面结碳,使副反应增加。 (6)原料不合格(如氧化值低、水溶性差、含有乙醇)。 处理:(1)、(2)重新装触媒,若花板质量不好,重新处理花板。 (3)换合格触媒。 (4)适当提高氧温。 (5)降低生产负荷,提高氧醇比。 (6)用合格甲醇生产。 8.15尾气中氧含量高 原因;(1)催化剂老化、结块或中毒。 (2)催化剂局部燃烧。 (3)催化剂不平或裂缝。 处理:(1)换催化剂。 (2)低负荷生产,正常后再提量。 (3)停车,重新装触媒。8.16尾气中C0、CO2、CH4含量高,Hz含量低。 原因。(1)氧温偏高。(2)氧醇比偏高。 (3)催化剂床层不平,或产生裂缝。(4)催化剂中毒。吐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023.3-2025汽车用智能变色玻璃第3部分:悬浮粒子调光玻璃
- 2025年无损检测RT初级笔试高频题库及答案集
- 2025年文化旅游策划师面试问题解析指南
- 2025年外事招聘日语笔试试卷模拟题
- 艺术节开幕辞模板
- 2025年二手车鉴定面试常见题型
- 2025年村级水管员招聘考试重点题
- 2025年人工智能工程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教育心理咨询师国家认证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全员岗前考核题库含答案解析
- 有害物质过程管理系统HSPM培训教材
- 2025年蛇年年会汇报年终总结大会模板
- 存款代持协议书范文模板
- DB3301T 0374-2022 疗休养基地评价规范
- 胖东来企业文化指导手册
-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 【历年真题合集+答案解析】2024年教资高中历史
- 委托别人找工作的协议
- 医技三基三严知识模拟习题含参考答案
- Y -S-T 732-2023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截面图册 (正式版)
- 不定代词专项练习(附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