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doc_第1页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doc_第2页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doc_第3页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doc_第4页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标准分类号备案号:DL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XXX-200_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Function specification of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s(报批稿 2002年2月)附:编制说明200 - - 发布 200 - -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发布IDL/T XXX-200_目 次前言 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定义 13.1 配电自动化系统 13.2 配电主站 13.3 配电子站 13.4 配电远方终端 14 组成结构 25 配电主站功能 25.1 配电主站实时功能 25.2 配电主站管理功能 36 配电子站功能 57 配电远方终端功能 58 通信 78.1 通道种类 78.2 通道结构 78.3 通信规约 78.4 接口 79 配电开关设备应具备的条件 710 主要技术指标 7附 编制说明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需求调查统计表征求意见汇总表DL/T XXX-200_前 言本标准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发的2000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表第44项制定。配电自动化系统是将实时的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集成为一体的系统。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供电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安全供电、优质服务,必须完善自动化手段,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有了较快地发展。为使供电企业正确、有效地进行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规划、设计、招标、建设和运行,更好地遵循总体规划、分步建设的原则,也为相关企业研制生产符合需求的产品,特制定本标准。配电自动化系统应与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负荷管理、变电站自动化、用电管理、用户服务、管理信息等系统有机集成,以实现信息源唯一、资源共用、信息共享、图形数据同步更新。实施配电自动化系统应坚持统筹兼顾、统一规划;分析现状、优化设计;远近结合、分步实施;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改造建设等原则。本标准制定时广泛征求了供电企业、科研开发企业、制造厂家的意见。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供电分会负责起草,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淄博电业局参加。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英树、毛传洲、裴钟棣、施正毅、刘东、李振洋、马君华。本标准修订起草人:沈兵兵、于跃海、刘东、赵江河、张子仲1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配电主站、配电子站及配电远方终端的基本功能、选配功能、主要技术指标及相关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城市中压(620 kV)电网(包括出线断路器)的监控、管理及低压(400 V)电网的监测、管理。农网也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3729远动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T 13730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功能规范 DL/T 404户内交流高压开关柜订货技术条件DL/T 721 配电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DL/T 1080 电力企业的应用集成 配网管理的系统接口IEC 61968IEC 61970IEC 61334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配电自动化系统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是否改为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配电自动化系统是应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实时信息、离线信息、用户信息、电网结构参数、地理信息进行安全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及管理系统,实现配电网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和配电管理。它是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集成为一体的系统。3.2 配电主站 master station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配电主站是整个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监控、管理中心。3.3 配电子站 slave station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 配电子站或称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压监控单元,是为分布主站功能、优化信息传输及系统结构层次、方便通信系统组网而设置的中间层,实现所辖范围内的信息汇集、处理以及故障处理、通信监视等功能。3.4 配电远方终端 remote terminal unit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配电远方终端是用于中低压电网的各种远方监测、控制单元的总称。包括配电开关监控终端FTU(feeder terminal unit)、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transformer terminal unit)、开闭所、公用及用户配电所的监控终端DTU(distribution terminal unit)等。3.5 综合数据平台 Integration Data Platform(IDP)支持IEC61970 CIM/CIS的公共信息交换机制,实现配电网的拓扑分析和图形转换机制,在整个供电企业范围内建立了核心业务信息交换模型,实现交换数据描述的标准化,在管理信息大区建立实时数据的镜像管理平台和历史数据的集成管理平台,接入了各类生产自动化和营销自动化系统的数据,为各种配电网的应用分析功能提供数据共享平台。3.6 企业服务总线 Enterprise Service Bus (ESB)提供符合IEC 61968 (DL/T1080)接口标准的消息总线实现企业级的应用系统集成与服务,实现电力企业的跨部门、跨系统的应用与流程信息共享,具有标准性、安全性、可靠性和便捷性。4 组成结构配电自动化系统组成结构见图1。针对配电网不同信息的采集和处理要求不同以及电力二次系统网络安全的要求,配电自动化系统可以分为实时监控处理和准实时监测处理。实时监控处理是针对通过专用的通道(光纤、音频电缆、电缆屏蔽层载波等)在生产控制区接入的各类配电站的实时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准实时监测处理是针对通过公共无线网络(如GPRS、CDMA或其他方式)接入的各类配电站的准实时数据采集与监测系统。综合数据平台实现不同系统的数据集中共享,基于IEC61968的企业服务总线实现不同应用系统的分布式服务共享。图1 配电自动化系统组成结构5 配电主站功能5.1 配电主站实时功能配电主站实时功能见表1。表1 面向配网调度的功能功 能基本功能选配功能 数据采集模拟量1) 电压2) 电流3) 有功功率4) 无功功率5) 功率因数 6) 温度7) 频率数字量1) 电能量2) 标准时钟接收输出状态量1) 开关状态2) 事故跳闸信号3) 保护动作信号和异常信号4) 终端状态信号5) 开关储能信号6) 通道状态信号7) 故障指示器信号8) SF6开关压力信号数据处理1) 有功功率总加2) 无功功率总加3) 有功电能量总加4) 无功电能量总加5) 越限告警6) 计算功能7) 合理性检查和处理 表1 配电主站实时功能(续)功 能基本功能选配功能馈 线控 制 功 能1) 断路器分合闸2) 闭锁控制功能3) 保护及重合闸远方投停4) 保护定值远方设置事 件报 告1) 事件顺序记录2) 事故追忆人机联系画面显示与操作1) 配电网络图2) 变电站、开闭所、配电所、中压用户一次结线图3) 系统实时数据显示4) 实时负荷曲线图及预测负荷曲线图,选出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5) 主要事件顺序显示6) 事件报警:推图、语音、文字、打印7) 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状况图8) 发送遥控、校时、广播冻结电能命令等9) 修改数据库的数据10) 生成与修改图形报表 报 表管 理与 打 印1) 报表编辑2) 定时打印3) 召唤打印4) 异常及事故打印5) 操作记录存储、查询、打印大屏幕显示系统接口支持系统维护主站维护1) 数据库2) 界面及图形维护3) 通信系统设备参数的维护4) 设备自诊断远方 维护1) 配电主站远方维护2) 配电子站远方维护3) 配电终端远方维护故 障 处 理1) 故障区段定位2) 故障区段隔离、恢复非故障区段供电3) 网络重构 应用软件1) 网络拓扑2) 状态估计3) 潮流计算(区域潮流和解合环潮流)4) 短路电流计算5) 电压/无功分析及优化6) 负荷预测(区域负荷预报和母线负荷预报)7) 线损计算8) 网络优化运行管理配网工况1) 实时电气单线图2) 实时地理结线图3) 实时配电网络工况监测4) 变电站供电范围分析与显示5) 故障区域分析与显示6) 配电变压器负载率7) 继电保护定值8) 实时网络运行方式分析9) 配电变压器三相不平衡度监视停电 管理1) 事故及检修停电范围分析、显示2) 停电事项管理3) 挂牌管理4) 事故预演、重演工作票单管理1) 操作票、工作票生成2) 操作票、工作票、停电申请单显示、打印、存储3) 网上传递、网上签名5.2 配电主站管理功能 配电主站管理功能见表2。表2 配电信息集成和管理功能功 能基本功能选配功能信息交换1) 综合数据平台IDP2) 企业服务总线ESB3) 与调度自动化系统交换信息4) 与生产管理系统交换信息5) 与营销管理系统交换信息6) 与其它系统交换信息指标管理支持1) 采集变电站、配电网、用户中与可靠性管理有关的实时数据,录入其它采集数据,对供电可靠率分析与管理提供数据支持;2) 采集变电站、公用配电变压器、专用变压器用户、低压用户等实时电能量数据,录入所需手抄电能量数据,进行线损分析、分台区分析与管理;3) 采集变电站母线、公用配电变压器、专用变压器用户、低压用户电压监测点的实时电压数据,录入其它电压监测点的电压数据,进行全局电压合格率分析与管理。 设备管理设备维护及检修管 理1) 以地理图为背景分层显示配电网电力设备、设施,编辑、查询、统计相关技术资料及表格2) 巡视管理3) 缺陷管理4) 检修与故障抢修管理5) 预防性试验管理信息安全生产控制大区1) 配电监视控制信息 2) 接收配电终端实时数据:遥信、遥测、遥控、遥调等信息3) 负荷管理信息4) 调度自动化的信息管理信息大区1) 配网管理信息2) 设备信息3) 地理信息4) 停电管理5) 电能表信息6) 运行操作信息7) 生产管理信息注:信息安全遵循配电自动化二次安全防护的总体部署,配电监视控制系统放在生产控制大区;将重要的控制信息和需要与之通信的调度、负荷控制系统放在一同一区域,有利于信息安全管理;配电网管理功能由于需要的信息与以上27项都有关系,无论是从已建系统获取信息或者是新建系统包括这些功能,将其定位于管理信息大区;不同区域之间的信息交换遵循隔离原则。6 配电子站功能 配电子站功能见表3。表3 配电子站功能功 能基本功能选配功能数据采集1) 状态量2) 模拟量3) 电能量4) 事件顺序记录控 制 功 能1) 当地控制2) 远方控制数 据传 输1) 与主站、终端通信2) 支持多种通信规约3) 与其它智能设备通信维 护功 能1) 当地维护2) 远方维护故 障处 理1) 故障区段定位2) 故障区段隔离3) 非故障区段恢复供电通 信监 视1) 通信故障监视2) 通信报文监视3) 配电终端工况监视其 它功 能1) 校时2) 设备自诊断及程序自恢复3) 后备电源注:1)去除通信故障上报选项。因通信故障后,子站无法向主站汇报故障。 2)增加对通信报文及配电终端工况监视功能 3)其他功能中增加远程软件升级选项。同时将后备电源改为可选项。因目前很多开关站内部已有直流电源,子站不需要有后备电源。7 配电远方终端功能 配电远方终端功能见表4表4 配电远方终端功能功 能配电柱上开关监控终端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开闭所监控终端配电所监控终端用户配电所监控终端基本功能选配功能基本功能选配功能基本功能选配功能基本功能选配功能基本功能选配功能数据采集状态量1) 开关位置2) 终端状态3) 开关储能、操作电源4) SF6开关压力信号5) 通信状态6) 保护动作信号和异常信号模拟量1) 中压电流2) 中压电压3) 中压有功功率4) 中压无功功率5) 中压零序电压6) 中压零序电流7) 功率因数8) 低压电流9) 低压电压10) 低压有功功率11) 低压无功功率12) 低压零序电流及三相不平衡电流13) 温度14) 电能量15) 蓄电池电压控制功能1) 开关分合闸2) 保护投停3) 重合闸投停4) 备用电源自投装置投停数据传输1) 上级通信2) 下级通信3) 校时4) 其它终端信息转发5) 电能量转发维护功能1) 当地参数设置 2) 远程参数设置3) 远程诊断其它功能1) 馈线故障检测及故障事件记录2) 设备自诊断3) 程序自恢复4) 终端用后备电源及自动投入5) 事件顺序记录6) 当地显示7) 保护及单/多次重合闸8)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9) 最大需量及出现时间10) 失电数据保护11) 断电时间12) 电压合格率统计13) 模拟量定时存储当地功能1) 配电变压器有载调压2) 配电电容器自动投停3) 终端、开关蓄电池自动维护4) 其它当地功能8 通信8.1 通信介质 通信介质可采用光纤、微波、无线、电力线载波、通信电缆等。8.2 通信规约 通信规约应选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国际标准。8.2 接口采用RS-232、RS-485或网络接口。传输速率可选用600 bit/s, 1200 bit/s, 2400 bit/s, 4800 bit/s, 9.6 kbit/s, 19.2 kbit/s, 2048 kbit/s或10 Mbit/s等。9 配电开关设备应具备的条件 配电开关设备是实现配电自动化的基础,应具备表5列出的条件,参见DL/T 404。表5 配电开关设备应具备的条件项 目 基本条件可选条件模拟量接口1) 具备电流互感器或电流传感器2) 具备电压互感器或电压传感器3) 具备零序电压互感器及零序电流互感器状态量接口1) 提供开关分、合状态2) 提供开关储能状态3) 提供SF6压力状态控制量接口1) 能进行分闸控制2) 能进行合闸控制操作电源1) 为开关操作提供电源2) 交流失电后,能满足配电自动化系统对通信的要求 其他1) 高可靠性、机械寿命5000次2) 免检修、少维护、小型化3) 可电动及手动操作4) 具备开关分合状态及储能状态指示10 主要技术指标配电自动化系统主要技术指标见表6。参见GB/T 13729、DL/T 550和DL/T 721。表6 主要技术指标内 容指 标模拟量1) 遥测综合误差2) 遥测合格率 1.5% 98%状态量1) 遥信动作正确率(年) 99%遥 控1) 遥控正确率2) 遥控拒动率 99.99% 2% /月系统响应时间1) 开关量变位由终端传递到子站2) 开关量变位传递到主站3) 遥控完成时间4) 双机切换时间5) 站内事件分辨率(站内单个远方终端)6) 重要模拟量越死区传递时间7) 画面调用时间8) 事故画面推出时间 9) 故障区段隔离10) 非故障区段恢复送电 5 s (光纤方式) 10 s (光纤方式) 20 s (FTU级,光纤方式) 60 s 10 ms 15 s 5 s 15 s 1 min 2 min 子站、远方终端平均无故障时间 30000 h 系统可用率 99.9% 其他配电自动化设备的环境温度、湿度、耐压强度、抗电磁干扰、抗振动、防雷等满足GB/T 13729和DL/T 721要求 附录一: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与GIS系统的接口范例(内容已有准备,工作组讨论时提交)13附录二:修 订 说 明本标准自2002下发以来,对我国配网自动化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指导和推进作用。但是由于配网自动化工作在我国开展的时间不长,需要一个认识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前一轮配网工作的开展,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得到了不少教训。根据目前对配网自动化新的定位和认识以及下一轮工作的侧重点,结合IEC 61968、IEC61970等国际标准的贯彻实施,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信息交换标准化委员会2008年会议上决定对原有的标准进行修改,并委托配网工作组负责完成此项工作。本标准的修改经过了配网工作组会议的讨论,并征求了一部分开展过配网自动化工作的供电企业的意见。1任务来源及主要修订内容1) 在2008年4月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和信息交换标准化委员会第XX次会议上,正式下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