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贺西煤矿300万/a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 本)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二一年十一月1 建设项目地区环境概况1.1 地理位置与交通贺西煤矿属山西省河东煤田离柳矿区。煤矿位于山西省河东煤田中段,离柳矿区西南部,柳林县城东南15km左右,行政区划属吕梁市柳林县陈家湾乡、庄上镇和金家庄乡,工业场地及选煤厂位于陈家湾乡贺家社村西部。井田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5011105855,北纬371833372110。矿井有柳(林)石(盘)公路从矿井工业场地北侧通过,柳林至石楼的二级公路从井田西部通过。1.2 自然环境1.2.1地形地貌贺西井田位于黄河以东、吕梁山西翼低山丘陵区。属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带,受三川河河谷的控制,地势总体上由东南向西北渐次降低。东北缘和西南部分别有东南西北向的三川河支流通过,因而形成东北、西南低、中间高的地势。大沟谷谷底一般宽十几m,最宽100m左右。地面高程除大沟谷低在9501100m之间,最高点在东南部高差289m点在西南部沟谷中,标高地面高程除大沟谷低于950m外,一般在9501100m之间,最高点在东南部高差289m点在西南部沟谷中,标高1174m。最低标高885m,最大高差289m点在西南部沟谷中。井田沟谷纵横、山峦起伏、地形复杂,山上林木稀少,水土流失严重,黄土地貌发育,冲沟多呈“V”字型,沟谷两侧及谷底基岩零星裸露。1.2.2地质特征(1)地层区域内所揭露的地层自下而上为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及石千峰组;上第三系上新统及第四系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全新统。井田内大部分被新生界覆盖,仅在沟谷中由东北向西南出露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及石千峰组。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该组连续沉积于上马家沟组地层之上,共同构成煤系地层基底。全厚约125.80m。下、中部岩性多为浅灰、灰白色泥灰岩,夹薄层白云质灰岩及铝土质泥岩,含不稳定的似层状透镜状细晶石膏层23层,巨厚层状的泥灰岩、白云质灰岩中被具有纤维状质纯透明的石膏脉充填于不规则的裂隙中。上部岩性为中厚层巨厚层状灰白、深灰色微晶石灰岩、夹薄层黑灰色泥灰岩、白云质灰岩。变形层理及岩溶裂隙较发育。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平行不整合于奥陶系中统峰峰组地层之上,厚32.00m。以山西式铁矿及铝质泥岩为底界,K1砂岩底为顶界,岩性以灰色铝质泥岩及黑色泥岩为主,夹粉砂岩一层,厚3.10m,底部铝质泥岩多呈团块状,常与黄铁矿结核共生。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连续沉积于下覆本溪组地层之上,以石英砂岩K1为底界,K3砂岩底为顶界,厚度75.5981.58m,平均80.08m,是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按沉积环境和岩性特征,将本组分为上、中、下三段。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连续沉积于山西组之上,下界为K4砂岩底,上界为K6砂岩底,厚69.25108.85m,平均90.70m。本组以河流湖泊相沉积为主,属陆相沉积,按沉积环境和岩性特征可分上、下两段。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以K6砂岩底为底界,连续沉积于下石盒子组之上,顶界为K8砂岩底,厚376.20397.00m,平均384.90m。岩性主要由灰色、紫绿色、紫色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组成,全组共分三段。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P2sh):底部以K8砂岩连续沉积于上石盒子组地层之上,岩性为红砖红色砂质泥岩、泥岩与砂岩互层,本组地层仅在井田南部沟谷中有所出露,出露厚度不超过50m。上第三系上新统(N2):沟谷中多有出露,角度不整合于下覆基岩地层之上,赋存厚度在4.0094.50m,平均32.73m。以红色、棕红色粘土为主,夹钙质结核层,底部常为胶结松散的砾岩。第四系中更新统(Q2):不整合于各时代地层之上,广泛分布于井田内沟谷两侧。厚2.5063.00m,平均27.28m。底部常有一层砂砾石层,厚011.20m,平均5.00m。本组地层主要由浅红、黄灰色粘土组成,下部含26层古土壤及小型钙质结核、冲积砾石、上部一般为红黄土夹古土壤及小的钙质结核,垂直节理发育,地貌上多形成陡壁、黄土柱等。第四系上更新统(Q3):广泛分布于黄土梁、峁、垣顶部和组成河流级阶地及其上部,一般厚0.0040.00m,不整合于下覆各时代地层之上或连续沉积于中更新统(Q2)之上。由浅黄、浅灰黄色砂质粘土、粉砂土组成,下部颗粒较粗,丘陵顶部为浅黄色粉砂土,颗粒均匀,结构疏松,无层理,大孔隙和垂直节理发育。第四系全新统(Q4):主要分布于较大的沟谷底部,为近代河流冲积、洪积层。由不同时代的砂、砾、泥质岩屑组成,覆于各时代地层之上,一般厚05m。(2)构造贺西井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黄河东岸与吕梁山西坡之间,近南北走向,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上。离柳矿区位于河东煤田中部,其主体构造为近南北走向的褶曲(离石向斜、王家会背斜)、北北东向或北北西向向西倾的断裂(湍水头断层、朱家店断层等)和东西向的离石吴家堡鼻状构造,以鼻状构造为界,聚财塔断层以北,矿区地层走向由近南北转为北东,以南地层走向由近南北转为北西。(3)水文地质井田水文地质类型为二类一型和三类一型,即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裂隙充水矿床和岩溶充水矿床,山西组煤属前者,太原组煤属后者。1.2.3气象及地震井田地处晋西黄土高原,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气温昼夜变化悬殊,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风向多为西北,夏季炎热多雨,秋季雨水集中,冬季寒冷干燥且多西北风。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9月份,年平均降水量464.2mm,年平均蒸发量1766.22171.7mm。年平均气温8.611.4,极端最高气温38.1,极端最低气温-21。霜冻期为10月上旬至次年3月。初雪期为11月中旬至次年3月,最大冻土深度1m。根据(78)晋震字第29号文,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1.3社会环境贺西煤矿位于山西省吕梁柳林县,全县共辖15个乡镇,257个村委,718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2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25万人,农村户数达6.3万。农村劳动力约为9.4万人,从事家庭经营的约有4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有2.3万人;外出务工的为4.2万人,常年外出务工的约为2.7万人,其中该县内务工的有2.2万人,山西省内约有4000人,山西省外的将近1000人。柳林县工农业和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煤炭工业是该县经济的主体产业。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生产发展很快,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而依托当地丰富的光热资源,柳林县农业经济也得到一定的发展,特别是红枣业目前成林面积228km2,产品开发有蜜枣,酥枣、枣汁等20多个品种,年加工量达到1.73x104t,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柳林县共有医院17所,县城有2所,而15个乡镇各有一所卫生院,共有总病床数750张。工程位于柳林泉域内,但不在其重点保护区域内,此外,工程区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旅游景点和文物古迹等。1.4 环境敏感点及保护目标1.4.1环境敏感点按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中关于环境敏感因素的界定原则,经调查本地区无重点保护生态品种及濒危生物物种,也无自然保护区及文物古迹等人文景观。矿井主要敏感点见表1。表1 矿井主要敏感点环境要素保护目标目标特征位置受影响因素生态环境一、井田内村庄首采区薛家岭160户,860人三采区采动沉陷影响康者150户,510人三采区采动沉陷影响舍窠村120户,650人二采区采动沉陷影响坂底210户,400人四采区采动沉陷影响独胡峁38户,270人四采区采动沉陷影响中眉芝105户,398人四采区采动沉陷影响郭家岭78户,300人四采区采动沉陷影响曹家崖底110户,410人四采区采动沉陷影响下眉芝100户,404人四采区采动沉陷影响二、井田内道路柳(林)石(楼)公路(S249)二级公路,沥青路面,路面8 m,井田内3200 m井田西侧,四采区范围内采动沉陷影响下嵋芝隧道S249线隧道,井田范围内长度130 m井田西侧,四采区范围内采动沉陷影响柳(林)石(盘)公路二级道路 ,沥青路面,路面8 m,水泥路面,井田内长约600m井田北侧,穿越矿井工业场地采动沉陷影响三、井田内供水管线供水管线1金家庄煤矿至薛家岭供水管线,1.5km,钢管,DN50一、三采区采动沉陷影响供水管线2矿井工业场地至贺家社供水管线,100m,钢管,DN50二采区采动沉陷影响四、井田内河流1、大然沟三川河水系,类水体,出露地层Q3,井田范围内长约1100 m,季节性河流,矿井纳污水体工业场地范围内采动沉陷影响2、其它溪沟多条季节性溪沟,均为三川河水系,出露地层Q2、Q3、P2Sh和P2S3,井田范围内长约7000 m, 井田中部,流经独胡峁-坂底、中嵋芝-嘉善沟采动沉陷影响地下水工业场地3口水源井矿井生产、生活供水井,取用奥陶系含水层水源工业场地内水源水质影响柳林泉域奥陶系含水层全井田位于柳林泉奥陶系下组煤带压开采区域全井田范围内水量水质影响华晋水源地岩溶地下水源地距离井田边界最近距离为9 km柳林电厂水源地岩溶地下水源地距离井田边界最近距离为10 km声环境主工业场地周边1#居民点贺家社居民(180户792人)距离厂界50100m约有95户场地东侧,距选煤厂最近距离80m工业场地各噪声源噪声影响2#居民点贺家社居民共30户109人工业场地北侧,距工业场地风机最近距离130m3#贺家社小学贺家社小学,9各班级,约300人工业场地南侧,距离选煤厂最近距离200m风井场地周边4#居民点中嵋芝居民105户398人场地西侧,距中嵋芝风机排气口100300m风机噪声影响环境空气主工业场地周边1#居民点贺家社居民(180户792人)距离厂界50100m约有95户场地东侧,距新建锅炉房排气口最近距离为60m工业场地锅炉烟气、扬尘等影响2#居民点贺家社居民共30户109人场地北侧,距新建锅炉房排气口最近距离为350m3#贺家社小学贺家社小学,9各班级,约300人工业场地南侧,距离选煤厂最近距离200m2建设项目改扩建前工程概况2.1工程发展历史及环保概况贺西煤矿原为柳林县地矿局服务公司创办的集体煤矿,井田面积约2.16km2 ,原设计生产能力15万t/a。1998年5月,原汾西矿务局接管了贺西煤矿,将井田范围向西南扩大,井田面积由2.16 km2增加到15.83 km2。2002年3月,矿井进行改扩建,改扩建设计生产能力150万t/a。2007年,矿井核定生产能力180万t/a。贺西煤矿1.50Mt/a工程于2005年7月通过山西省环境保护局组织的环境保护设施专项竣工验收,根据省站环监字(2005)第028号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调查报告结论,矿井水处理、锅炉烟气处理、噪声防治、固体废物处置等设施均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及使用,应建的环保设施基本建成,并办理了“三同时”审批表。2.2矿井建设概况2.2.1开采范围和资源情况(1)开采范围现贺西矿井井田东西长约6km,南北长3.2km,成一不规则多边形,井田面积扩大到18.909km2。(2)资源情况1、储量矿井能利用资源储量扣除永久煤柱损失后,矿井上组煤设计资源/储量为8376.8万t,可采储量为5682.64万t;下组煤设计资源/储量为15521.2万t,可采储量为10906.16万t;矿井上、下组煤共计设计资源/储量为23898万t,可采储量为16588.8万t。2、煤层井田内含煤地层为太原组和山西组。含煤地层总厚150.66m,共含煤8层,自上而下为3、4上、4、6、7、8上、8、10号煤层,煤层总厚13.66m,含煤系数9.1%。(3)瓦斯根据2007度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为34.86m3/t,绝对瓦斯涌出量129.43m3/min。矿井属于高瓦斯矿井(4)煤尘爆炸根据煤尘爆炸试验资料,煤尘有爆炸性。(5)煤层自燃性各煤层为易自燃煤层和不易自燃煤层。煤层自燃倾向等级为、级。(6)煤质矿井煤质见表2。表2 矿井煤质一览表煤号灰分(%)硫分(%)磷(%)可选型煤类炼焦性315.120.450.0337中等-易选JM417.090.370.0202中 等JM617.871.980.0035易 选JM、SM8上9.352.000.0053易 选JM、SM815.762.990.0725易 选JM、SM1015.721.800.0974易 选JM、SM2.2.2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矿井现有职工1366人,其中井下工人960人,原煤生产效率为6t/工。工作制度为年工作日330d,每天2班作业,一班检修。主井日净提升时间为14h。2.2.3产品流向作焦煤经山西省统一配售。2.3井田开拓与井下开采2.3.1井田开拓(1)开拓方式目前贺西矿井开拓方式为斜立井开拓,分别由主工业场地主斜井、副斜井、副立井、回风立井、独胡峁工业场地独胡峁回风立井5个井筒开拓全井田。(2)水平划分矿井共设两个水平开采,上煤组即第一水平,主斜井井底车场标高740m,副立井井底车场标高780m;下煤组即第二水平标高设在+660m。现开采第一水平的上组煤。(3)采区划分矿井共划分6个采区,其中上煤组4个采区,下煤组2个采区。矿井上组煤一采区已经结束,生产采区已经在大巷两翼,二、三采区形成了两个单翼采区,井田西南部的四采区为双翼采区。下煤组采区划分沿独胡峁村的东北边缘煤柱线附近为界共划分2个双翼采区,自东而西依次为五、六采区。(4)开采顺序井田内上、下煤层采用下行扒皮开采,同一层煤采用顺序开采方式,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初期先采上煤组,待下组煤瓦斯解放后,上下煤组配采,各煤层组先采上层煤,后采下层煤,有利于释放下组煤的瓦斯。目前,矿井一采区3、4号煤层、二采区3号煤层已经开采完毕,矿井正在开采二采区4号煤层,回采工作面为2402工作面,沿煤层倾向开采。2.3.2开采方法(1)采煤方法综采一次采全高采煤法,全部冒落法管理顶板。(2)采煤设备与支护方式工作面前部刮板输送机与AM500型采煤机,采煤机小时最大生产能力900t,刮板输送机输送能力1000t/h。3、4煤轨道巷、3、4煤回风巷、集中皮带巷均采用锚喷支护,工作面顺槽采用顶板锚拉两帮锚网支护。(3)采煤工作面的布置目前贺西矿井在井下二采区4号煤层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满足矿井1.5Mt/a生产能力。(4)采区及工作面回采率本矿井采煤工作面机采回采率和工作面回采率均为95%。2.4井下通风、瓦斯抽放及排水方式(1)矿井通风矿井属于高瓦斯矿井,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2)瓦斯抽放矿井主工业场地以南建有一套瓦斯抽放泵站,配备两台瓦斯抽放泵。(3)井下排水矿井现有正常涌水量为2880m3/d。井下涌水自流至胶带输送机大巷尾部的集中水仓内,排水管路沿胶带运输大巷、4号煤层轨道运输巷由主斜井排出地面。2.5地面设施(1)工业场地主井工业场地:贺西煤矿工业场地位于大然沟内,地面以主、副井为中心,建有地面生产系统及辅助生产系统等建筑设施,工业场地平面总占地面积为8.60hm2,主要布置有生产区和生活区。现有矸石堆场:矸石场地位于工业场地的西南方向,为贺西煤矿60万t/a时规划的排矸场占地5912m2,现堆存量约224万t(60多万m3)。风井场地:现矿井有独胡峁风井工业场地,位于井田中部,金家庄乡独胡峁村西南方向400m为矿井回风工业场地,总占地0.87hm2。(2)选煤厂贺西煤矿选煤厂设计规模为2000kt/a,实际入洗量为1500kt/a。贺西煤矿原煤属于难选-中等可选煤,采用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工艺。选煤车间煤泥水采用旋流器分级浓缩、高频筛脱水、最后经离心脱水机脱水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选煤工艺,不外排。选煤厂产生的煤泥在室内机械回收后用作当地地方电厂和各地小洗煤厂作燃料。2.6矿井现有排污及环保设施表3 贺西煤矿改扩建前污染物排放及现有问题一览表序号污染源排放量污染因子排放量现有治理措施现有问题1生活污水11.97万t/aCOD:35.91t/aSS:23.94 t/aBOD5:29.93t/aCYX-10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规模960m3/d处理规模满足要求,设备等原因不能稳定达标;出水未综合利用,影响纳污力小的河水水质2矿井水105.12万t/aCOD:174.25t/aSS:300.09t/aFe:0.40t/aMn:0.01 t/aFXZ一体化处理装置,处理规模2400m3/d设备陈旧,不能稳定达标。处理后出水进入水体,影响纳污力小河流水质3锅炉烟气烟气量:4971.0万m3/aSO2:38.54t/a烟尘:26.00t/a安装有高效多管旋风除尘器,净化烟气经25m铁皮烟囱排放锅炉烟气中SO2和烟尘有超标现象,锅炉烟囱高度不达标4热风机组烟气副斜井热风机组烟气量:2443.2万m3/aSO2:19.09t/a烟尘:48.86t/a烟气经20m铁皮烟尘排放锅炉烟气中烟尘有超标现象主斜井热风机组烟气量:4886.4万m3/aSO2:97.73t/a烟尘:38.18t/a烟气经35m铁皮烟尘排放锅炉烟气中烟尘有超标现象5粉尘334.7t/a粉尘:107.20t/a 洒水降尘,工业场地安装防风抑尘网场地过小,煤装卸扰动较大,存在扬尘污染6噪声隔声、消声厂界噪声昼、夜间存在一定程度超标7固废矸石3.6万t/a/送矸石堆场堆放灰渣0.207万t/a/生活垃圾0.041万t/a/水处理站污泥0.022万t/a/3建设项目改扩建工程概况3.1 矿井改扩建工程概况项目名称: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贺西煤矿300万t/a改扩建工程;建设地点: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建设性质:改扩建;建设单位: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设规模:矿井建设规模为3.0Mt/a,净增1.50Mt/a;服务年限:矿井服务年限为43.2a,首采区为2采区、3采区,服务年限分别为5.0a、10.0a;总投资:90019.08万元;3.2矿井改扩建工程组成贺西煤矿及选煤厂改扩建工程主要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储运工程、配套工程,详见表4。表4 改扩建工程项目组成表工程类别单项工程改扩建前后依托关系工程内容实际建设情况主体工程井巷工程主斜井利用现有同改扩建前/副斜井利用现有同改扩建前/副立井利用现有同改扩建前/回风立井利用现有同改扩建前/独胡峁风井利用现有并改造改原来的回风井为进风井尚未改造完成中嵋芝风井新增垂深496m,净断面33.17m2,用于回风及安全出口尚未改造完成巷道和采区利用并新增新增下组煤开采巷道和采区2个,新增开采采区1个已完成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原煤生产系统利用现有并改造新增主斜井地面井口房、动筛车间、装车仓、矸石仓装车仓未改造,其余已完成矸石处置系统利用现有改造废弃原有的选矸楼,新增动筛选矸车间,工业场地西南面新建矸石仓,建动筛车间至矸石仓的矸石皮带走廊一条(320m)已完成辅助工程机修及设备综采库利用并新增新增新增机修车间,新增建筑面积为1620m2已完成汽车地磅房利用现有并新增在原有工程基础上新增地磅房已完成空压机房利用原有新增一个在独胡峁风井场地新增空压机房,安装固定式螺杆压缩机2台;利用主要业场地原空压机房。独胡峁风机房尚未改造完成瓦斯抽放站利用并新增新增独胡峁瓦斯抽放站,担负3采区瓦斯抽采任务,安装2台2BEF-80型水环式真空泵已完成公用工程供热地面生产系统供热废弃原有锅炉房,增建集中供热锅炉房新建集中供热锅炉,安装有3台SZL15-1.25-A型蒸汽锅炉已完成井下供热利用现有同改扩建前/供水利用现有并改造继续使用工业场地三眼水源井供水,并回用处理后的矿井水和生活水作为部分生产和生活用水已完成供电利用现有并新增新增独胡峁35/6.3kV变电所和工业场地矸石山6kv变电所已完成储运工程装车仓利用现有并新增新增4个直径15m装车仓,总仓容为1.3万t尚未改造产品外运利用现有依托柳(林)石(盘)公路,汽车外运/矸石处置场关闭原有矸石堆场后另外新增 新增矸石场地,占地6.71hm2,容积130万m3,已完成临时储煤场取消正在改造中环保工程矿井水处理利用现有并改造高密度迷宫斜板沉淀技术” +重力无阀滤罐+消毒的工艺,处理规模4800m3/d,处理后废水全部回用已完成生活水处理系统利用现有并改造曝气生物滤池处处理工艺,处理规模1000m3/d,生活水全部回用已完成锅炉烟气处理新增新增锅炉房STC脱硫除尘设施3套,热风机组新增STC脱硫除尘系统2套锅炉改造完成,热风机组烟气脱硫在在改造中矿井于2009年底开始实施3.0Mt/a改扩建地面工程。井下开采新增了一个开采工作面,保证了矿井生产能力达到3.0Mt/a;布置了5个掘进工作面,保证了矿井3.0Mt/a开采的正常接替。地面工程中现已拆除原有的锅炉房,在大然沟东面新建成锅炉房,安装3台15t/h的燃煤蒸汽锅炉并已投入使用。新建成动筛车间并已投入使用;矸石皮带走廊及矸石中转仓施工完成并已投入使用,疯子疙瘩矸石堆场已开始启用;原有的矸石堆场进行了封场,经压实推平后现作为矿井的一个材料堆放场地使用,下一步将矿井将对原矸石场地的边坡进行绿化。独胡峁风井场地的瓦斯抽放站及变电所施工完成投入使用,瓦斯发电机组的场地已进行了场地平整;中嵋芝风井场地进行了征地和井口施工。矿井新建机修间和材料库完成。矿井的改扩建的地面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在后期开采下组煤采区时将进行独胡峁风井的改造和中嵋芝风井场地的施工。矿井在主体工程改造中结合改扩建前矿井存在的环保问题对矿井配套的环保工程进行了积极改造。对原有两个设备老化、运行不稳定的水处理站进行了拆除,新建成了两个水处理站并已投入运行。生活水处理站工艺运行稳定,安装了在线监测系统,由于生活水处理站至选煤厂输水管线暂未完成,处理后达标的生活水向大然沟进行了排放,矿井水处理站处理工艺运行良好,纳滤系统暂未运行,矿井水向井下全部做了回用;新建锅炉房配套的烟气脱硫除尘系统与锅炉机组同期安装完成,运行稳定,锅炉烟气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状况良好;改扩建前矸石堆场进行了封场和生态修复。(3)环保行政处罚由于工程3.0Mt/a工程在未办理环评审批手续的情况下进行了开工建设和生产,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相关规定,山西省环境保护厅以晋环法告2010004号对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贺西煤矿下达了行政处罚事先听证告知书。告知书责成贺西煤矿立即停止运行,并限期补办环评审批手续,完善环保设施,待批准和验收合格后可投入生产。现项目业主根据告知书精神积极进行环评审批手续的补办。3.3 矿井资源赋存情况3.3.1井田境界改扩建后,贺西煤矿井田面积不发生变化,仍在原有的井田范围内增开下组煤资源。3.3.2 矿井储量及服务年限矿井改扩建后将新增原有矿井井田范围内的下组煤煤层资源。根据矿井可行性研究报告:矿井井田范围内下组煤6、8上、8、10号煤工业资源储量为16746.9万t,扣除永久煤柱损失后,设计资源储量为15991.0万t,设计可采储量为11282.0万t。改扩建后,贺西矿井目前井田范围内,矿井工业储量为27050.9万t,设计资源储量为25830.9万t,设计可采储量为18135.1万t。贺西煤矿改扩后,在原有的生产工作面基础上,新增加一个工作面,生产能力达到3.0Mt/a,矿井服务年限为43.2年。3.4 井田开拓与井下开采3.4.1井田开拓(1)开拓方式改扩建后矿井仍采用斜立井开拓,改独胡峁回风立井为进风井,并新增中嵋芝风井场地,形成主工业场地主斜井、副立井、进风斜井、回风立井、独胡峁进风立井、中嵋芝回风立井6个井筒开拓全井田。(2)采区划分改扩建后,全矿井共划分为6个采区,其中上煤组4个采区,下煤组2个采区。3.5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及以新带老削减量(1)污废水:表5 改扩建后水污染物排放及削减情况表项 目改扩前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改扩后排放量改扩建前后增减量排水量(万m3/a)117.09 117.09 0-117.09 SS总量(t/a)300.09 300.09 0-300.09 COD总量(t/a)174.25 174.25 0-174.25 BOD5(t/a)29.93 29.93 0-29.93 Fe(t/a)0.40 0.40 0-0.40 Mn(t/a)0.01 0.01 0-0.01 (2)大气表6 矿井改扩建后主要大气污染物产生及排放削减情况一览表时期污染物名称改扩建前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改扩后排放量改扩建前后增减量采暖期烟尘(t/a)160.31 144.16 16.15 -144.16 SO2(t/a)77.59 40.96 36.63 -40.96 非采暖期烟尘(t/a)12.28 7.66 4.63 -7.66 SO2(t/a)18.21 7.91 10.30 -7.91 全年粉尘109.6107.52.10107.5全年合计烟尘(t/a)172.59 151.81 20.78 -151.81 SO2(t/a)95.80 48.88 46.93 -48.88 粉尘109.6107.52.10107.5(3)固体废弃物表7 改扩建前后固体废弃物处置与排放情况一览表 单位(万t/a)类别改扩建前改扩建后产生量综合利用量定点处置量产生量综合利用量定点处置量定点处置增减量掘进矸石0.60.605500.000 选矸楼/跳汰间矸石330323200.000 灰渣0.21 00.21 0.44 0.44 0-0.211 生活水处理站污泥0.012 00.01 0.019 00.019 0.007 井下水处理站污泥0.142 00.14 0.201 0.201 0.000 -0.142 生活垃圾0.045 00.040.075 00.075 0.035 合计4.01 51.830.0437.73 74.410.040.000 (4)生态环境留设保护煤柱,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受影响农用井泉等,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对公路、水利设施等造成破坏及时维修;受到影响民房进行维修、搬迁或者经济补偿;中度破坏农田或林地应该进行修复或补偿;加强工业场地绿化建设,矸石场闭坑恢复成耕地或林地。3.6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3.6.1 与矿区规划符合性分析 贺西煤矿在开采规划、开采范围、开采方式等符合山西省晋中煤炭基地离柳矿区总体规划的矿区发展规划,项目的建设也是符合集团公司提出的“双三千万生产能力”规划目标。3.6.2与国家煤炭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贺西煤矿井田范围和工业场地占地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环境敏感点和生态功能保护区。开采过程中机械化程度高,采矿技术先进。贺西煤矿上组煤硫分较低,低于0.5%,开采后期将进行下组煤开采,硫分小于3%。贺西煤矿配套洗选规模与生产规模相一致的洗选厂对贺西煤矿的焦煤进行洗选,后统一进行配售。矿井污染物的综合利用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根据分析可知,贺西煤矿建设是符合国家相关的环保政策。4 环境质量现状4.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断面中污染物中COD、BOD5、石油类、铁、锰出现超标,其余监测因子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域水质标准的要求。该河段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受上游河岸居民生活污水及两岸焦化厂、钢铁厂等企业废水排放污染所致,4.2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所有监测因子除井田外的李家社居民点水井总硬度略有超标外,其余监测因子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的类标准,表明该区域的地下水水质较好,李家社居民点的总硬度超标主要是和当地的区域地质因素有关。4.3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矿井所在地SO2、NO2指标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要求,但TSP和PM10出现超标,超标主要受北方干旱天气的二次扬尘所致。4.4 声环境现状评价 主井工业场地周边和敏感点昼间和夜间均有一定程度的超标。超标原因主要受工业场地生产噪声所致。中嵋芝为生活环境噪声所致。4.5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1)评价区的土地利用现状类型分为旱地、有林地、灌林地、未利用土地、建设用地和居民地等6类。评价区无特别生态系统或生境等生态敏感保护目标。(2)评价区的植被类型分为阔叶林、灌草丛、农业植被和无植被地段四类。无特表保护和珍惜物种。(3)区域内野生动物的种类不多,数量很少。野生动物以小型的啮齿类为主。野生动物组成比较简单,种类较少,均为广布种。(4)矿井属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区域内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为强度侵蚀。(5)评价区地貌划分为黄土梁、黄土峁、沟谷及河流阶地。(6)项目区无重点保护生态品种及珍稀、濒危生物物种,也无自然保护区及文物古迹等人文景观。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1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矿井正常生产期间禁止污废水排放。事故状态下矿井两个水处理站均设有暂存设施,能保证矿井的生活生产污废水在事故状态下不外排。5.2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工业场地的南场界、北场界昼夜间均出现超标现象,南场界昼间超标为1.85dB(A),夜间超标11.82dB(A);西场界昼间超标0.87 dB(A),夜间超标10.62 dB(A),两处场界超标的原因为南场界距离压风机房、西场界距离风机房距离较近所致。北场界夜间有一定的超标,超标分贝为2.09 dB(A),超标原因主要为生活水处理站距离场界距离较近。独胡峁风井工业场地东场界昼夜间、南场界昼间、西场界昼间厂界噪声均达标,南场界夜间最大超标2.22dB(A),西场界夜间最大超标0.76dB(A),北场界昼间噪声最大超标为5.46dB(A),夜间最大超标为15.46dB(A)。中嵋芝风井工业场地场界由于风井距离场界较近,场界均不能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的要求,昼夜间最大超标发生在西南和西北场界,最大超标分贝均为8.98dB(A)。噪声敏感保护目标中,工业场地东侧和北侧的贺家社居民点由于距离矿井噪声源较远,昼夜间均未出现超标现象;贺家社小学为白天教学,主要受矿井的新建锅炉房噪声影响,由于距离较远,贺家社小学也未出现超标现象。中嵋芝风井场地白天未出现超标现象,夜间有一定超标,但超标的主要原因为夜间本底监测中出现一定的超标,而非矿井风机噪声所致。5.3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1)锅炉烟气防治措施工业场地锅炉房和热风机组燃用矿井低硫煤,并分别安装STC脱硫除尘器。锅炉烟气中主要大气污染物是烟尘和SO2。设计除尘效率为95以上,脱硫效率7085以上。经处理后的烟气可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类区、时段标准,故设计选用高效湿式除尘器是可行的。矿井出现最大占标率的污染源为矿井锅炉房,最大占标率为3.91% (SO2),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距源752m处,最大浓度为0.0195mg/m3。(2)堆煤场和矸石堆场粉尘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密闭运煤走廊和密闭煤仓,有效的抑制了扬尘的产生;对矸石进行压实处理并定期对矸石山播撒草种进行复垦,以减少矸石在堆置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如此改进后,预计堆煤粉尘和矸石堆放场产生的粉尘对环境的影响较小。(3)各转载点扬尘矿井运煤各转载点扬尘安装单击除尘器和吸气罩,产尘严重的筛选车间等安装布袋除尘,采取以上措施后,矿井的转载点粉尘对环境影响较小。(4)风井场通风废气矿井抽放出的瓦斯CH4含量较高,CH4属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将加剧“温室效应”。瓦斯作为燃料是一种清洁的能源,矿井开采现着手对瓦斯抽放稳定后进行发电。(5)运输扬尘运输过程中车辆排放的尾气及扬尘将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为了降低汽车扬尘的影响,汽车在运输过程中需采取加盖运输、严禁超载,途经居民聚居区时应降低车速,以减小对环境空气的影响。5.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煤矸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根据类比分析矿井矸石淋溶水浸出的各项有毒有害元素浓度将不会超过GB89781996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第一类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且本矿井排放的矸石主要为一般地层岩石。因此,可以预计本煤矿矸石排放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污染。由煤矸石自燃机理分析预测可知,本项目煤矸石一般情况不会发生自然,但环评建议业主对矸石要分层堆置、压实和覆土,隔绝空气以有效防止自然。类比现有矿井矸石山扬尘监测,预计矿井在改扩建后无论在有风或静风状态下,扬尘产生量较小。(2)生活垃圾和锅炉灰渣对环境的影响锅炉灰渣一般非常稳定,预计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而垃圾采用“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的方法后对环境影响也较小。5.5生态环境预测与评价地表沉陷对农业生态环境影响:贺西煤矿井田范围内的耕地和林地分布较广,地下煤炭为多层开采,因此煤炭开采沉陷对井田内耕地有一定的影响,对当地农业生产力也有一定的影响,但随着沉陷区生态综合整治的进行,大部分受影响的耕地和林地都能得到恢复,受破坏耕地和林地的生产能力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地表沉陷对林业生态环境影响:受影响的林地主要分布在井田的东南部和西北部,受轻度和中度影响的林地除个别树木会发生倒伏外,不会影响大面积的林木和灌木林的正常生长。地表沉陷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矿井在井下开采过后,由于受井下采动、地表变形、倾斜和沉陷影响,地表已存在的地质灾害地段就很有可能增加地质灾害的强度和频率。对原来没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也有可能因边坡失稳、陡坡重心偏移等多种不测因素影响,产生新的滑坡、陡坡坍塌等地质灾害。直接施工区域内地表植被的完全破坏,周围的植被也会遭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施工期的“三废”排放,以及地表沉陷等,均会对周围的植被产生不利影响。但不会使区内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发生变化,也不会造成某一植物物种的消失,对当地植被的影响是有限的。评价区内人口内野生动物种类较少,无珍惜保护动物。贺西煤矿对野生动物基本不存在不利影响。6 生态恢复与污染防治措施6.1生态环境恢复措施根据类比调查、工程特性分析和影响预测结论可知,本工程建设将对评价区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井下采煤不可避免的造成地表沉陷,井田内受采动影响的主要有公路、居民点、土地、植被。因此必须采取完善的地表沉陷防治措施、水土保持和土地复垦措施,并且加强工程施工、运营管理,保证措施到位,使本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工程应遵循“避免削减补偿”这一顺序,严格控制矿井开发对环境造成的损害,并贯彻“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搞好生态恢复建设,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协调。6.1.1建设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措施1、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1)结合当地政府部门所制定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水土保持规划,协助当地政府搞好矿区生态环境建设工作。(2)加强管理,制定并落实生态环境影响防护与恢复的监督管理措施,生态管理人员编制,建议纳入项目的环境管理机构,并落实生态管理人员职能。2、土壤与植被的保护与恢复措施(1)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应加强管理,要遵循尽量少占地、少破坏植被的原则,将临时占地面积控制在最低限度,以免造成土壤及植被大面积的破坏。对于植被生长较好的地段,尽量不要在这些地段设置工棚、料场、弃渣场等。(2)对于临时占地和新开辟的临时便道等破坏区,竣工后要进行土地复垦和植被重建工作。(3)熟化土壤的保护和利用:耕作土和表层土壤是经过多年耕作和植物作用而形成的熟化土壤,是深层土壤所不能替代的,对于植物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土壤较肥沃的地段施工时,应保护和利用好表层的熟化土壤,尽可能地推倒合适的地方并集中起来,待施工结束后,再施用到要进行植被建设的地段,使其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4)妥善处理施工期产生的各类污染物,施工结束后,要进行清场,采取恢复措施。6.1.2营运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措施1、基本原则营运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物堆放、地表沉陷等对生态环境将产生影响,所以采取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对于遏制水土流失,维护、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水土资源持续利用具有主要作用。根据评价区生态环境的特点及其保护要求,主要采取的保护途径应有三个方面:保护、恢复和建设。(1)保护即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有些类型的生态环境一经破坏就不能再恢复,此时应实行预防性保护几乎是唯一措施,如预留煤柱保护农田、公路及地面主要建构筑物。(2)恢复即通过努力使生态环境结构得以恢复,如土地破坏的复垦,排矸场覆土绿化。(3)建设为保证建设项目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贺西煤矿不仅应保护和恢复受影响的生态系统及其功能,而且需要采取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措施,如水土保持、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措施等。2、水土保持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的要求,本项目必须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具体措施详见水土保持专章。3、矿井绿化措施绿化是生态工程的一部分,加强区内自然植被的保护与绿化工作,对改善矿区环境质量、控制与缓解由于矿区开发所带来的压力,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1)绿化原则绿化根据矿区总平面布置确定,因地制宜,多种绿化措施并举;要做到净化与美化环境相结合,以实用、经济、美观为原则,合理选择树种,保护矿区原有植被;选择常绿树和落叶树、乔木与灌木、速生树和慢生树、喜阳树种和喜阴树种相结合,采取林、灌、草结合的原则进行绿化。(2)绿化布置工业场地绿化:绿化布置应与总平面布置紧密结合,种植树种以树形美观、装饰性强、观赏价值高的乔木和灌木为主,适当配置花坛、绿篱等。行政办公区和生活区绿化:行政办公区绿化以美化环境、改善小气候为主,宜选择树形整齐、美观、枝叶繁茂的树种,适当配置乔、灌木及花卉。6.1.3生态环境监测 加强对矿区的生态环境、地表变形的监测,及时发现矿井开采引起的生态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一旦发现井田范围有裂隙,立即采取裂缝封堵工作,防止地表水直接渗入采矿巷道等,加强井田区植被的恢复与补种,提高井田区域内植被覆盖度。6.2水污染防止措施6.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现代化别墅建筑劳务综合服务合同
- 2025年高端特种玻璃制品研发与全国分销合作协议
- 2025年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材料采购与生态施工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中小学食堂特色蔬菜种植与配送一体化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地下综合管廊顶管施工安全验收及十年保修服务协议
- 2025年度海外企业股权收购风险预判与管理细则合同
- 助听器验配师复习提分资料含完整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重难点解析青岛版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详解【达标题】
- 重难点解析北师大版8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详解(培优A卷)
- 综合解析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3柔性棚洞防护结构技术规程
- 浙江工业大学学生综合测评分细则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侵蚀地貌
- 离网光伏发电系统详解
- 英语初高中衔接音标
- 广告文案写作(第二版)全套教学课件
-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配电部分)》
- 金融学黄达ppt课件9.金融市场
- GB/T 3758-2008卡套式管接头用锥密封焊接接管
- GA/T 1105-2013信息安全技术终端接入控制产品安全技术要求
- 一中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组工作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