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例:假设在某项投资中,甲企业投资100万元,其中债务资本60万元,权益性资本40万元;乙企业投资200 万元,其中债务资本100万元,权益性资本100万元,当年获得息前税后利润分别为12万元和14万元。两个企业的债务资本成本率与权益性资本成本率相同,分别为5和10,比较两企业的经营业绩。按照传统的方法计算:甲企业会计利润息前税后利润利息费用126059(万元)乙企业会计利润1410059(万元)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甲乙企业业绩相同,都是9 万元。但是引入EVA 这一指标后,结果就不尽相同了。下面分别计算甲乙两企业的EVA:甲企业EVA甲企业的息前税后利润甲企业的总资本成本1260540105(万元)乙企业EVA141005100101(万元)由计算结果可知:甲企业EVA0,说明其处于盈利状态;乙企业EVA0,说明如果考虑企业的全部资本成本乙企业不但没有获得利润,反而亏损了1万元。A公司于2003年初拟采用购股方式收购B公司,根据预测分析,被收购公司B2003年末至2010年末适度情况下的贡献现金流量均为50万元,2011年及以后各年的贡献现金流量均为80万元,B公司的折现率为12%。要求:计算确定B公司的预计现金价值?答案:明确的预测期内现金流量价值=年金年金现值系数(n=8,i=12%)=504.967=248.35(万元)明确的预测期后现金流量价值=永续年金/折现率复利折现系数(n=8,i=12%)=80/12%=666.670.3606=240.40(万元)B公司的现金流量价值=248.35+240.40=488.35(万元)四、计算分析题(本类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凡要求计算的项目,均须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有计量单位的,应予标明,标明的计量单位应与题中所给计量单位相同;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除特殊要求外,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百分比指标保留百分号前两位小数。凡要求解释、分析、说明理由的内容,必须有相应的文字阐述)1.A公司拟添置一套市场价格为6000万元的设备,需筹集一笔资金。现有三个筹资方案可供选择(假定各方案均不考虑筹资费用);(1)发行普通股。该公司普通股的系数为2,一年期国债利率为4%,市场平均报酬率为10%。(2)发行债券。该债券期限10年,票面利率8%,按面值发行。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3)融资租赁。该项租赁租期6年,每年租金1400万元,期满租赁资产残值为零。 附:时间价值系数表。K (P/F,K,6) (P/A,K,6)10% 0.5645 4.355312% 0.5066 4.1114要求: (1)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普通股资本成本。 (2)利用非折现模式(即一般模式)计算债券资本成本。 (3)利用折现模式计算融资租赁资本成本。(4)根据以上计算结果,为A公司选择筹资方案。【答案】(1)普通股资本成本=4%+2(10%-4%)=16%(2)债券资本成本=8%(1-25%)=6%(3)6000=1400(P/A,Kb,6)(P/A,Kb,6)=4.2857因为,(P/A,10%,6)=4.3553,(P/A,12%,6)=4.1114Kb=10%+(4.3553-4.2857)/(4.3553-4.1114) (12%-10%)=10.57%2.B公司是一家制造类企业,产品的变动成本率为60%,一直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信用条件为N/60。如果继续采用N/60的信用条件,预计2011年赊销收入净额为1 000万元,坏账损失为20万元,收账费用为12万元。为扩大产品的销售量,B公司拟将信用条件变更为N/9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预计2011年赊销收入净额为1 100万元,坏账损失为25万元,收账费用为15万元。假定等风险投资最低报酬率为10%,一年按360天计算,所有客户均于信用期满付款。要求:(1)计算信用条件改变后B公司收益的增加额。(2)计算信用条件改变后B公司应收账款成本增加额。(3)为B公司做出是否应改变信用条件的决策并说明理由。【答案】(1)增加收益=(1100-1000)(1-60%)=40(2)增加应计利息=1100/3609060%10%-1000/3606060%10%=6.5增加坏账损失=25-20=5增加收账费用=15-12=3(3)增加的税前损益=40-6.5-5-3=25.53.D公司为一家上市 公司,已公布的公司2010年财务报告显示,该公司2010年净资产收益率为4.8%,较2009年大幅降低,引起了市场各方的广泛关注。为此,某财务分析师详细搜集了D公司2009年和2010年的有关财务指票,如表1所示:表1相关财务指标项目2009年2010年销售净利率128%总资产周转率(次数)0.60.3权益乘数1.82要求:(1)计算D公司2009年净资产收益率。(2)计算D公司2010年2009年净资产收益率的差异。(3)利用因素分析法依次测算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的变动时D公司2010年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影响。【答案】(1)2009年净资产收益率=12%0.61.8=12.96%(2)差异=12.96%-4.8%=8.16%(3)销售净利率的影响:(8%-12%)0.61.8=-4.32% 总资产周转率的影响:8%(0.3-0.6)1.8=-4.32% 权益乘数的影响:8%0.3(2-1.8)=0.48%4.为适应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形势,C公司于2009年年初购置了一台生产设置,购置成本为4 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经各务机关批准,该公司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C公司适用的所税税率为25%。2010年C公司当年亏损2 600万元。经长会计师预测,C公司2011年2016年各年末扣除折旧的税前利润均为900万元。为此他建议,C公司应从2011年开始变更折旧办法,使用直线法(即年限平均法)替代年数总和法,以减少企业所得税负担,对企业更有利。在年数总和法和直线法下,20112016年各年的折掉顾及税前利润的数据分别如表2和表3所示:表2年数总和法下的年折旧额及税前利润单位:万元年度201120122013201420152016年折旧额633.33527.78422.22316.67211.11105.56税前利润266.67372.22477.78583.33688.89794.44表3直线法下的年折旧额及税前利润单位:万元年度201120122013201420152016年折旧额369.44369.44369.44369.44369.44369.44税前利润530.56530.56530.56530.56530.56530.56要求:(1)分别计算C公司按年数总和法和直线法计提折旧情况下20112016年应缴纳的所得税总额。(2)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判断C公司是否应接受张会计师的建议(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3)为避免可能面临的税务风险,C公司变更折旧方法之前应履行什么手续?【答案】(1)年数总和法年度201120122013201420152016年折旧额633.33527.78422.22316.67211.11105.56税前利润266.67372.22477.78583.33688.89794.44弥补亏损后的应纳税所得额-2333.33-1961.11-1483.33-900-211.11应交所得税00000794.44*25%=198.61应缴纳的所得税总额=794.4425%=198.61直线法年度201120122013201420152016税前利润530.56530.56530.56530.56530.56530.56弥补亏损后的应纳税所得额-2069.44-1538.88-1008.32-477.7652.8530.56应交所得税000052.8*25%=13.2132.64应缴纳的所得税总额=52.825%+530.5625%=145.84(2)根据上一问计算结果,变更为直线法的情况下缴纳的所得税更少,所以应接受张会计师的建议。(3)提前向税务机关申请。五、综合题(本类题共2小题,第一小题10分,第二小题15分,共25分。凡要求计算的项目,均须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又计量单位的,应予标明,标明的计量单位应与题中所给计量单位相同: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除特殊要求外,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百分比指标保留百分号前两位小数。凡要求解释;分析;说明理由的内容,必须有相应的文字阐述)1:E 公司只产销一种甲产品,甲产品只消耗乙材料。2010年第4季度按定期预算法编制2011年的企业预算,部分预算资料如下: 资料一:乙材料2011年年初的预计结存量为2000千克,各季度末乙材料的预计结存量数据如表4所示:表4:2011年各季度末乙材料预计结存量季度1234乙材料(千克)1000120012001300每季度乙材料的购货款于当季支付40%,剩余60%于下一个季度支付;2011年年初的预计应付账款余额为 80 000 元。该公司2011年度乙材料的采购预算如表5 所示:表5项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全年预计甲产品量(件)3 2003 2003 6004 00014 000材料定额单耗(千克/件)5*预计生产需要量(千克)*16 000*70 000加:期末结存量(千克)*预计需要量合计(千克)17 000(A)19 20021 300(B)减:期初结存量(千克)*1 000(C)*预计材料采购量(千克)(D)*20 100(E)材料计划单价(元/千克)10*预计采购金额(元)150 000162 000180 000201 000693 000注:表内材料定额单耗是指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材料数量;全年乙材料计划单价不变;表内的 * 为省略的数值。资料二:E公司2011年第一季度实际生产甲产品3 400件,耗用乙材料 20 400千克,乙材料的实际单价为9元/千克。要求:(1)确定E公司乙材料采购预算表中用字母表示的项目数值(不需要列示计算过程)(2)计算E公司第一季度预计采购现金支出和第4季度末预计应付款金额。(3)计算乙材料的单位标准成本。(4)计算E公司第一季度甲产品消耗乙材料的成本差异,价格差异与用量差异。(5)根据上述计算结果,指出E公司进一步降低甲产品消耗乙材料成本的主要措施。【答案】(1)A=16000+1200=17200B=预计年生产需用量+年末库存量=70000+1300=71300C=1200D=17000-2000=15000E=71300-2000=69300或:E=693000/10=69300(2)第1季度采购支出=15000040%+80000=140000第4季度末应付账款=20100060%=120600(3)用量标准=5千克/件价格标准=10元/千克所以乙材料的单位标准成本=510=50元/件(4)实际单价=9元/千克实际产量材料实际耗用量=20400千克标准单价=10元/千克实际产量材料标准耗用量=34005=17000材料成本差异=204009-1700010=13600材料价格差异=(9-10)20400=-20400材料用量差异=10(20400-17000)=34000(5)材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材料耗用量超支所致,所以企业应该主要是降低材料的耗用量。2. F公司是一个跨行业经营的大型集团公司,为开发一种新型机械产品,拟投资设立一个独立的子公司,该项目的可行性报告草案已起草完成。你作为一名有一定投资决策你的专业人员,被F公司聘请参与复核并计算该项目的部分数据。(一)经过复核,确认该投资项目预计运营期各年的成本费用均准确无误。其中,运营期第1年成本费用估算数据如表6所示: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合计外购原材料40001000501505200外购燃料动力80020010901100外购其他材料102820职工薪酬1600150200502000折旧额3006040400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额55修理费153220其他355545合计4800160017103353458790注:嘉定本期所有要素费用均转化为本期成本费用。(2)尚未复核完成的该投资项目流动资金投资估算表如表7所示。其中,有确定数额的栏目均已通过复核,被省略的数据用“*”表示,需要复核并填写的数据用带括号的字母表示。一年按360天计算。(3)预计运营期第2年的存货需用额(即平均存货)为3000万元,全年销售成本为9000万元:应收账款周转期(按营业收入计算)为60天:应付账款需用额(即平均应付账款)为1760万元,日均购货成本为22万元。上述数据均已得到确认。(4)经过复核,该投资项目的计算期为16年,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9年,所得税前净现值为8800万元。(5)假定该项目所有与经营有关的购销业务均采用赊账方式。表7流动资金投资计算表金额单位:万元项目第1年第2年费用额第3年及以后各年需用额全年周转额最低周转天数1年内最多周转次数需用额存货外购原材料52003610520*外购燃料动力(A)*2055*外购其他材料20*40(B)*在产品*696.25*产成品*60(C)*小计2600*应收账款(按经营成本计算)(D)*1397.50*预付账款*现金*流动资产需用额4397.505000*应付账款(E)*预付账款*(F)4*流动负债需用额20002400*流动资金需用额*(H)2600流动资金投资额(G)(I)(J)要求:(1)计算运营期第一年不包括财务费用的总成本费用和经营成本(付现成本)。(2)确定表7中用字母表示的数据(不需列表计算过程)。(3)计算运营期第二年日均销货成本、存货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和现金周转期。(4)计算终结点发生的流动资金回收额。(5)运用相关指标评价该投资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并说明理由。【答案】(1)总成本费用=8790经营成本=8790-400-5=8385(2)A=5520=1100B=20/40=0.5C=360/60=6D= 8385或应收账款周转次数6,周转额=1397.56=8385E=22360=7920元(应付账款周转天数=1760/22=80天;周转次数=360/80=4.5;E=全年周转额=需用额周转次数=17604.5=7920)F=360/4=90天G=4397.50-2000=2397.50H=5000-2400=2600I=2600-2397.5=202.5J=0(3)日均销货成本=9000/360=25(万元)存货周转期=3000/25=120(天)应付账款周转期=1760/22=80(天)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120+3601397.5/8385-80=100(天)(4)2397.5+202.5=2600(5)由于净现值大于0,且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9年大于项目计算期的1半,所以基本具备财务可行性。六、计算分析题:1已知目标公司息税前经营利润为3000万元,折旧等非付现成本500万元,资本支出1000万元,增量营运资本400万元,所得税率30%。要求:计算该目标公司的运用资本现金流量。1解:(1) 3000(130)5001000400 1200(万元)22001年底,K公司拟对L企业实施吸收合并式收购。根据分析预测,购并整合后的K公司未来5年中的股权资本现金流量分别为-4000万元、2000万元、6000万元、8000万元、9000万元,5年后的股权资本现金流量将稳定在6000万元左右;又根据推测,如果不对L企业实施购并的话,未来5年中K公司的股权资本现金流量将分别为2000万元、2500万元、4000万元、5000万元、5200万元,5年的股权现金流量将稳定在3600万元左右。购并整合后的预期资本成本率为6%。 要求:采用现金流量贴现模式对L企业的股权现金价值进行估算。2解:2002-2006年L企业的贡献股权现金流量分别为:-6000(-4000-2000)万元、-500(2000-2500)万元、2000(6000-4000)万元、3000(8000-5000)万元、3800(9000-5200)万元;2007年及其以后的贡献股权现金流量恒值为2400(6000-3600)万元。L企业2002-2006年预计股权现金价值792(万元)2007年及其以后L企业预计股权现金价值29880(万元)L企业预计股权现金价值总额7922988030672(万元)3已知2000年、2001年A企业核心业务平均资产占用额分别为1000万元、1300万元;相应所实现的销售收入净额分别为6000万元、9000万元;相应的营业现金流入量分别为4800万元、6000万元;相应的营业现金净流量分别为1000万元(其中非付现营业成本为400万元)、1600万元(其中非付现营业成本为700万元)假设2000年、2001年市场上同类业务的资产销售率平均水平分别为520%、600%,最好水平分别为590%、680%要求:分别计算2000年、2001年A企业的核心业务资产销售率、核心业务销售营业现金流入比率、核心业务非付现成本占营业现金净流量比率,并作出简要评价。3解:2000年:A企业核心业务资产销售率 =6000/1000600% A企业核心业务销售营业现金流入比率 =4800/600080% A企业核心业务非付现成本占营业现金净流量比率 =400/100040% 核心业务资产销售率行业平均水平520%核心业务资产销售率行业最好水平590%2001年:A企业核心业务资产销售率 =9000/1300692.31% A企业核心业务销售营业现金流入比率 =6000/900066.67% A企业核心业务非付现成本占营业现金净流量比率 =700/160043.75% 行业平均核心业务资产销售率600%行业最好核心业务资产销售率680%较之2000年,A企业核心业务资产销售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仅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且还超过了行业的最好水平,说明A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与营运效率得到了较大的增强。A企业存在着主要问题是收益质量大幅度下降,一方面表现在核心业务销售营业现金流入比率由2000年度80%下降为2001年的66.67%,降幅达13.33%,较之核心业务资产销售率快速提高,A企业可能处于了一种过度经营的状态;另一方面表现为现金流量自身的结构质量在下降,非付现成本占营业现金净流量的比率由2000年的40%上升为2001年的43.75%,说明企业新增价值现金流量创造能力不足 4某企业集团所属子公司甲于1999年6月份购入生产设备A,总计价款2000万元。会计直线折旧期10年,残值率5;税法直线折旧年限8年,残值率8;集团内部折旧政策仿照香港资本减免方式,规定A设备内部首期折旧率20。依据政府会计折旧口径,子公司甲1999年、2000年分别实现帐面利润1800万元、2000万元。所得税率33。要求:计算1999年、2000年实际应纳所得税、内部应纳所得税。试问各年度总部是如何与子公司进行相关资金结转的?4解:则1999年:子公司甲会计折旧额(万元)子公司甲税法折旧额(万元)子公司甲实际应税所得额1800951151780(万元)子公司甲实际应纳所得税178033587.4(万元)子公司甲内部首期折旧额2000601200(万元)子公司甲内部每年折旧额(20001200)20160(万元)子公司甲内部折旧额合计12001601360(万元)子公司内部应税所得额1800951360535(万元)子公司内部应纳所得税53533176.55(万元)内部应纳所得税与实际应纳所得税的差额176.55587.4-410.85(万元)该差额(410.85万元)由总部划账给子公司甲予以弥补。2000年:子公司甲会计折旧额190(万元)子公司甲税法折旧额(万元)子公司甲实际应税所得额20001902301960(万元)子公司甲实际应纳所得税196033646.8(万元)子公司甲内部每年折旧额(20001360)20128(万元)子公司甲内部应税所得额20001901282062(万元)子公司甲内部应纳所得税206233680.46(万元)内部应纳所得税与实际应纳所得税的差额680.46646.833.66(万元)该差额(33.66万元)由子公司甲结转给总部。5已知甲集团公司2000年、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4000万元、5000万元;利润总额分别为600万元和800万元,其中主营业务利润分别为480万元和500万元,非主营业务利润分别为100万元、120万元,营业外收支净额等分别为20万元、180万元;营业现金流入量分别为3500万元、4000万元,营业现金流出量(不含所得税)分别为3000万元、3600万元,所得税率30%。要求:分别计算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主导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主导业务利润占营业利润总额的比重、销售营业现金流量比率、净营业利润现金比率,并据此对企业收益的质量作出简要评价,同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5解:2000年: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580/60096.67%主导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480/60080%主导业务利润占营业利润总额比重480/58082.76%销售营业现金流量比率3500/400087.5%净营业利润现金比率(3500-3000)/580(1-30%)123%2001年: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620/80077.5%,较2000年下降19.17%主导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500/80062.5%,较2000年下降17.5%主导业务利润占营业利润总额比重500/62080.64%,较2000年下降2.12%销售营业现金流量比率3600/500072%,较2000年下降15.5%净营业利润现金比率(4000-3600)/620(1-30%)92.17%,较2000年下降30.83%甲集团公司2001年收益质量,无论是来源的稳定可靠性还是现金的支持能力,较之2000年都比例下降,表明该集团公司存在着过度经营的倾向。要求该集团公司未来经营理财过程中,不能只是单纯地追求销售额的增加,还必须对收益质量加以关注,提高营业利润,特别是主导业务利润的比重,并强化收现管理工作,提高收益的现金流入水平。6K企业集团下属的甲生产经营型子公司,2001年8月末购入A设备,价值1000万元。政府会计直线折旧期为5年,残值率10%;税法直线折旧率为12.5%,无残值;集团内部首期折旧率为50%(可与购置当年享受),每年内部折旧率为30%(按设备净值计算)。2001年甲子公司实现会计利润800万元,所得税率30%。要求: (1)计算甲子公司2001年的实际应税所得额与内部应税所得额。 (2)计算会计应纳所得税、税法应纳所得税、内部应纳所得税。 (3)说明母公司与子公司甲之间应如何进行相关的资金结转。6解:(1)2001年甲子公司会计折旧额60(万元)2001年甲子公司税法折旧额100012.5%41.67(万元)2001年甲子公司内部首期折旧额100050%500(万元)2001年甲子公司内部每年折旧额(1000-500)30%150(万元)2001年甲子公司内部折旧额合计500150650(万元)2001年甲子公司实际应税所得额8006041.67818.33(万元)2001年甲子公司内部应税所得额80060650210(万元)(2)2001年甲子公司会计应纳所得税80030%240(万元)2001年甲子公司税法(实际)应纳所得税818.3330%245.5(万元)2001年甲子公司内部应纳所得税21030%63(万元)(3)内部与实际(税法)应纳所得税差额63245.5182.5(万元),由母公司划拨182.5万元资金给甲子公司。7已知某年度企业平均股权资本50000万元,市场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企业实际净资产收益率为28%。若剩余贡献分配比例以50%为起点较之市场或行业最好水平,经营者各项管理绩效考核指标的有效报酬影响权重合计为80%。要求:(1)计算该年度剩余贡献总额以及经营者可望得到的知识资本报酬额。 (2)基于强化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效应,促进管理绩效长期持续增长角度,认为采取怎样的支付策略较为有利。7解:(1)2001年剩余贡献总额50000(28%20%)4000(万元) 2001年经营者可望得到的知识资本报酬额 剩余税后利润总额50 400050%80%1600(万元)(2)最为有利的是采取(股票)期权支付策略,其次是递延支付策略,特别是其中的递延股票支付策略。四、计算及分析题:(共30分)1(本题10分)已知某公司销售利润率为10%,资产周转率为1.5(即资产销售率为150%),负债利息率10%,产权比率(负债/资本)21,所得税率30%要求:计算甲企业资产收益率与资本报酬率。1解:(本题10分)该企业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10%1.515%(5分)该企业资本报酬率资产收益率 ( )(1所得税率)15% (15%-10%)(1-30%)17.5%(5分)2(本题20分)已知某公司2005年的有关财务数据如下:现金流入量4000万元,其中营业现金流入量3500万元;现金流出量2900万元,其中营业现金流出量(含所得税支出)2700万元;该年需缴纳增值税300万元,所得税400万元;开支维持性资本支出560万元;到期债务本息360万元,其中本金280万元;当年所得税率为30。要求:根据以上资料(1)分别计算该公司2005年营业现金流量纳税保障率、维持当前现金流量能力保障率、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自由现金流量比率;。(2)根据上述指标,并结合现金流量比率、营业现金流量比率等,对该公司2005年的财务安全状况做出综合评价。2解:(本题20分)(1)营业现金流量纳税保障率 =(35002700)+400+300/(400+300) =2.14(4分)维持当前现金流量能力保障率 =800/ 560=1.43(4分)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 (4分)(800-560)/360=66.67%自由现金流量比率 =800-560-280-80(1-30%)/800=-12%(4分)(2)从2005年的各项财务指标来看,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但自由现金流量比率为12%,说明该公司发生了财富损失,需要进一步提高收益的质量,提高现金流入水平,控制现金流出水平,控制财务风险。六、计算题及计算分析题:1假定某企业集团持有其子公司60%的股份,该子公司的资产总额为1000万元,其资产收益率(也称投资报酬率,定义为息税前利润与总资产的比率)为20%,负债的利率为8%,所得税率为40。假定该子公司的负债与权益的比例有两种情况:一是保守型30:70,二是激进型70:30。对于这两种不同的资本结构与负债规模,请分步计算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的资本报酬率,并分析二者的权益情况。解:列表计算如下:保守型激进型息税前利润(万元)200200利息(万元)2456税前利润(万元)176144所得税(万元)70.457.6税后净利(万元)105.686.4税后净利中母公司权益(万元)63.3651.84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的资本报酬率()15.0928.8由上表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由于不同的资本结构与负债规模,子公司对母公司的贡献程度也不同,激进型的资本结构对母公司的贡献更高。所以,对于市场相对稳固的子公司,可以有效地利用财务杠杆,这样,较高的债务率意味着对母公司较高的权益回报。2某企业集团是一家控股投资公司,自身的总资产为2000万元,资产负债率为30。该公司现有甲、乙、丙三家控股子公司,母公司对三家子公司的投资总额为1000万元,对各子公司的投资及所占股份见下表:子公司母公司投资额(万元)母公司所占股份()甲公司400100乙公司35080丙公司25065定母公司要求达到的权益资本报酬率为12,且母公司的收益的80来源于子公司的投资收益,各子公司资产报酬率及税负相同。要求:(1)计算母公司税后目标利润;(2)计算子公司对母公司的收益贡献份额;(3)假设少数权益股东与大股东具有相同的收益期望,试确定三个子公司自身的税后目标利润。解:(1)母公司税后目标利润2000(130)12168(万元)(2)子公司的贡献份额:甲公司的贡献份额1688053.76(万元)乙公司的贡献份额1688047.04(万元)丙公司的贡献份额1688033.6(万元)(3)三个子公司的税后目标利润:甲公司税后目标利润53.7610053.76(万元) 乙公司税后目标利润47.048058.8(万元)丙公司税后目标利润33.66551.69(万元)3母公司净资产总额为80000万元,下属A,B,C三个生产经营型子公司,母公司对各自的资本投资额与股权比例如下: 金额单位:万元子公司母公司资本投资额 所占股权比例子公司股权资本总额A2100070%30000B3000060%50000C10000100%10000假设母公司资本投资的期望报酬率为20%,而各子公司上交给母公司的投资报酬占母公司资本收益总额的60%。母公司与各子公司均属独立的纳税主体,其中母公司及子公司A,B的所得税率为30%;子公司C的所得税率为20%。要求:(1)计算母公司税前与税后目标利润总额,以及对子公司所要求的上交收益总额。(2)母公司对子公司所要求的报酬上交总额以及各子公司应上交的数额。(3)基于母公司的报酬要求,确定或规划各子公司的应实现的最低利润目标值(包括税前与税后)解:(1)母公司税后利润目标800002016000(万元)母公司税前利润目标22857(万元)母公司要求子公司上交收益16000609600(万元)(2)A子公司应交税后利润3305(万元)B子公司应交税后利润4721(万元)设C子公司应交税后利润为X,则:X1799(万元)即C子公司应交税后利润为1799万元。4已知某公司销售利润率为11%,资产周转率为5(即资产销售率为500%),负债利息率25%,产权比率(负债/资本)31,所得税率30%要求:计算甲企业资产收益率与资本报酬率。解:该企业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 11%555% 该企业资本报酬率资产收益率()(1所得税率)55%(55%-25%)(1-30%)101.5% 5已知某企业集团2003年、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4000万元、5000万元;利润总额分别为600万元和800万元,其中主营业务利润分别为480万元和500万元,非主营业务利润分别为100万元、120万元,营业外收支净额等分别为20万元、180万元;营业现金流入量分别为3500万元、4000万元,营业现金流出量(含所得税)分别为3000万元、3600万元,所得税率30%。要求:分别计算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主导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主导业务利润占营业利润总额的比重、销售营业现金流量比率、净营业利润现金比率,并据此对企业收益的质量作出简要评价,同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解:2003年: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580/60096.67%主导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480/60080%主导业务利润占营业利润总额比重480/58082.76%销售营业现金流量比率3500/400087.5%净营业利润现金比率(3500-3000)/580(1-30%)123%2004年: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620/80077.5%,较2003年下降19.17%主导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500/80062.5%,较2003年下降17.5%主导业务利润占营业利润总额比重500/62080.64%,较2003年下降2.12%销售营业现金流量比率4000/500080%,较2003年下降7.5%净营业利润现金比率(4000-3600)/620(1-30%)92.17%,较2003年下降30.83%由以上指标的对比可以看出:该企业集团2004年收益质量,无论是来源的稳定可靠性还是现金的支持能力,较之2003年都有所下降,表明该集团存在着过度经营的倾向。该企业集团在未来经营理财过程中,不能只是单纯地追求销售额的增加,还必须对收益质量加以关注,提高营业利润,特别是主导业务利润的比重,并强化收现管理工作,提高收益的现金流入水平。6某企业集团所属子公司于2003年6月份购入生产设备A,总计价款2000万元。会计直线折旧期10年,残值率5;税法直线折旧年限8年,残值率8;集团内部折旧政策仿照香港资本减免方式,规定A设备内部首期折旧率60,每年折旧率20。依据政府会计折旧口径,该子公司2003年、2004年分别实现账面利润1800万元、2000万元。所得税率33。要求:(1)计算2003年、2004年实际应纳所得税、内部应纳所得税。(2)总部与子公司如何进行相关资金的结转?解:2003年:(1)子公司会计折旧额(万元)子公司税法折旧额(万元)子公司实际应税所得额1800951151780(万元)子公司实际应纳所得税178033587.4(万元)子公司内部首期折旧额2000601200(万元)子公司内部每年折旧额(20001200)20160(万元)子公司内部折旧额合计12001601360(万元)子公司内部应税所得额1800951360535(万元)子公司内部应纳所得税53533176.55(万元)(2)内部应纳所得税与实际应纳所得税的差额176.55587.4-410.85(万元)该差额(410.85万元)由总部划账给子公司甲予以弥补。2004年:(1)子公司会计折旧额190(万元)子公司税法折旧额(万元)子公司实际应税所得额20001902301960(万元)子公司实际应纳所得税196033646.8(万元)子公司内部每年折旧额(20001360)20128(万元)子公司内部应税所得额20001901282062(万元)子公司内部应纳所得税206233680.46(万元)(2)内部应纳所得税与实际应纳所得税的差额680.46646.833.66(万元)该差额(33.66万元)由子公司结转给总部。7某企业集团下属的生产经营型子公司,2004年8月末购入A设备,价值1000万元。政府会计直线折旧期为5年,残值率10%;税法直线折旧率为12.5%,无残值;集团内部首期折旧率为50%(可与购置当年享受),每年内部折旧率为30%(按设备净值计算)。2004年甲子公司实现会计利润800万元,所得税率30%。要求:(1)计算该子公司2004年的实际应税所得额与内部应税所得额。(2)计算会计应纳所得税、税法应纳所得税、内部应纳所得税。(3)说明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应如何进行相关的资金结转。解:(1)2004年子公司会计折旧额60(万元)2004年子公司税法折旧额100012.5%41.67(万元)2004年子公司内部首期折旧额100050%500(万元)2004年子公司内部每年折旧额(1000-500)30%150(万元)2004年子公司内部折旧额合计500150650(万元)2004年子公司实际应税所得额8006041.67818.33(万元)2004年子公司内部应税所得额80060650210(万元)(2)2004年子公司会计应纳所得税80030%240(万元)2004年子公司税法(实际)应纳所得税818.3330%245.5(万元)2004年子公司内部应纳所得税21030%63(万元)(3)内部与实际(税法)应纳所得税差额63245.5182.5(万元) 应由母公司划拨182.5万元资金给子公司。8已知目标公司息税前经营利润为3000万元,折旧等非付现成本500万元,资本支出1000万元,增量营运资本300万元,所得税率30%。要求:计算该目标公司的运用资本现金流量。解:运用资现金流量息税前经营利润(1所得税率)折旧等付现成本资本支出增量营运资本3000(130)50010003001300(万元)9某集团公司意欲收购在业务及市场方面与其具有一定协同性的甲企业60%的股权,相关财务资料如下:甲企业拥有5000万股普通股,2002年、2003年、2004年税前利润分别为2200万元、2300万元、2400万元,所得税率30%;该集团公司决定选用市盈率法,以A企业自身的市盈率18为参数,按甲企业三年平均盈利水平对其作出价值评估。要求:计算甲企业预计每股价值、企业价值总额及该集团公司预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安全培训文案幼儿园课件
- FCN-338-LOXO-338-生命科学试剂-MCE
- 鹰潭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农发行佳木斯市汤原县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2025年智能座舱交互系统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报告
- 平等待人课件
- 夜雨寄北课件图文
- 2025年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交互设计安全性能分析报告
- 消费与零售:2025年零售行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报告
- 平煤集团安全培训课件
- 关于无梁楼盖和梁板式楼盖经济性的比较
- 第十四杂环化合物
- RB/T 306-2017汽车维修服务认证技术要求
- GB/T 5454-1997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氧指数法
- 《数学软件》课程教学大纲
- 《细胞工程学》考试复习题库(带答案)
- 粤教花城版小学音乐歌曲《哈哩噜》课件
- 第六讲:RCEP服务贸易与投资解读课件
- 展筋丹-中医伤科学讲义-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 检测检验作业指导书(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咪达唑仑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