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给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给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给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给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排水课程设计目录第一篇设计任务书2第二章 设计说明说32.1基本资料32.1.1现状区位32.1.2现状人口概况32.1.2.1现状人口及分布42.1.3用地现状及条件52.1.3.1地形条件52.1.3.2用地现状概况52.1.3.3存在问题72.2排水规划设计82.3 方案选择及管道定线92.3.1 管道定线92.3.2地形条件9第三章 污水设计说明103.1 综合污水设计定额,划分设计管段,计算设计流量103.1.1 综合污水设计定额103.1.2划分设计管段,计算设计流量113.2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143.2.1 控制点的确定及管道衔接方式193.2.2 管道水利计算193.3绘制管道平面图和剖面图21第四章 雨水说明214.1 雨水管线的定线214.2 雨水的公式及城市的确定214.3 雨水的管网水力计算2244雨水的注意事项25第五章 设计心得265.1 设计心得体会26第一篇 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江城新区规划排水工程设计设计内容:根据给定的街区,结合自己家乡的资料,设计街区排水管网布置。一、设计的要求 通过设计,使学生熟悉并掌握污水、雨水管网的设计内容、设计原理、方法和步骤,学会根据设计原始资料正确地选定设计方案,正确计算, 具备设计排水管网的初步能力。要求学生对总体布置的设计思想,从流量计算、管线布设,方案选择等各方面考虑,来进行合理的布设计算。掌握设计说明书、计算书的编写内容和编制方法,并绘制工程图纸。二、设计原始资料 1. 竖向规划图一张;总体规划说明书一份;2. 每人根据自己家乡所在区查询综合污水定额(本次选用的广州);3. 雨水管网设计:1) 根据自己的家乡选择合理的暴雨强度公式(见排水工程附录3-2)(选用广州)2) 地面集水时间:地面汇水时间,单位为分钟;在本次雨水管道管径计算中,根据径流区面积的大小、雨水流程的长短、地形坡度的大小等不同情况,取不等。3) 城市综合径流系数为。三、设计任务及成果1. 污水、雨水管网设计计算 设计基本数据的选择; 污水、雨水管的定线与布置以及方案的选择; 污水、雨水管道设计计算;2. 设计成果 设计计算书计算依据:重要的基础数据、有关规范规定,可列在表格内计算方法:列出主要的计算公式,说明重要的参数的选取依据计算过程:列出计算步骤 计算结果:列出重要的计算结果计算书应计算正确,并附有工艺简图,标注所计算的尺寸 绘制污水、雨水管道平面图和干管纵剖面图(A2 2张);四、主要参考资料1、 给排水管网系统、排水工程教材 2、 给排水工程规范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3、 快速设计手册 全国通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章 设计说明说2.1基本资料1.工程概况某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等上一层次规划对江城河西区的发展方向、功能定位、布局结构以及建设目标和要求均提出了相应的宏观指导,本次规划在此基础上,分析河西区的发展条件,确定该区功能定位和区域内合理的用地布局和功能结构,并充分结合周边自然环境,构建良好的绿化、景观系统,塑造优美的滨水地区景观,同时制定相关的规划控制指导体系,并且提出整体的城市设计意向,以便更好的指导和控制河西区的开发建设,使河西区成为红水河畔又一个环境优美、充满现代气息的滨水新区。在满足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关编制内容基础上,针对新时期面临的新问题、新机遇,从更广阔的角度、站在更高的层面来思考城市片区建设的发展对策,本次规划侧重研究解决塑造滨水地区的景观、营造良好的城市空间序列、控制规划指标体系融合城市设计导则内容、思考旧城改造以及农民回建的模式等几个方面问题,丰富完善编制内容。2.1.1现状区位本次规划区位于江城市区中南部,红水河河西的核心地带,具有滨水自然优势,与某市旧城商业贸易中心和行政商贸中心隔河相望,是城市跨红水河往西发展的前沿地段,起到承接和延续旧城区的作用,是城市内部最具有活力的地区之一。 2.1.2现状人口概况2.1.2.1现状人口及分布规划范围内现状人口分布相对比较集中,大部分人口集中在居住小区、企业单位生活区、行政村落以及部分城镇居民自建房集中区内,另外还包括部分单位职工。根据资料统计,本次规划范围内现状常住户籍人口约为2.43万人,暂住人口约为3196人,总人口约为2.75万人。其中各居住小区、企业单位生活区内现状居住总人口约为10223人,长岭村和长梅村两个行政村落居住总人口约为6739人,主要单位职工人数约为462人,其它居民自建房集中区内人口约为10076人。规划范围内主要居住小区及企业生活区人口现状分布情况表小区名称户 数(户)人口(人)砖厂开发点(一期、二期)63208房屋公司开发区(爱华小区)50300新华路开发区3521162地产公司来冶居住区-380长岭居民点60198综合公司开发点2120地产公司开发区80264河西小学及开发点100330鑫都花苑234772冶炼厂职工住宅小区新区16325385电厂职工住宅小区154508高速路拆迁户搬迁159524长梅新居民点52172总计-10223规划范围内村庄人口分布情况表村庄名称户数(户)人口(人)长梅村9202986长岭村9353753总计6739规划范围内主要单位人口分布情况表单位名称在职人员(人)临时人员(人)某市国土局12020某市国税局1002市环保局190人民银行某市支行8825市建筑质量监督站202兴宾区林业局1848总计4622.1.3用地现状及条件2.1.3.1地形条件规划区内现状的地形条件较好,除局部地段高差较大外,整体上地势比较平坦,现状高程主要在80-90米间。地势起伏比较大主要是桂海高速公路东部一带以及在南京路北部、大桥路和新华路之间局部地段,最低点高程72米左右,与周边高差约10米。总体上良好的地形条件为将来整体的开发建设提供有利条件。2.1.3.2用地现状概况规划范围内用地按现状建设情况可分为已建成区和未建设区两大部分。1、已建成区已建成区分布于沿红水河西岸一带,依托大桥路、长梅路、新华路、文化路、来良公路、来武二级公路等主要现状道路开发建设,主要分布有居住用地、村镇建设用地、工业用地、教育科研用地及少数行政办公、医疗卫生设施、市政设施、仓储用地、公园绿地等。居住用地:主要包括居住小区、企业单位生活区和城镇居民自建房集中区三大类用地。居住小区主要有:鑫都花苑、爱华小区、兴宾小区、新华路开发区等,企业单位生活区主要有冶炼厂生活区、电厂职工住宅小区、兴宾区砖厂职工小区等。居住小区和企业单位生活区用地内建筑布局较为合理,建筑质量、面貌都较好,环境及配套设施相对完善。另外还有很大数量的城镇居民自建房集中区,主要分布在新华路、大桥路中段两侧以及北面的文明路一带,该类用地在现状居住用地中占较大的比例,并且多年来由于该类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引导和管理,建筑布置比较混乱,缺乏完善的配套设施和绿化,总体环境较差,不利于城市居民居住质量的改善和提高,难以满足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规划应对该类用地重点改造。村镇建设用地:指长梅村、长岭村两个相对集中的村庄用地。该类用地一方面建筑布局混乱、房屋使用率不高,但建筑占地又比较大,浪费土地现象比较严重;另一方面部分建筑质量较差,建筑的形式单一,缺乏配套的市政设施和环境绿化,村庄内部居住环境较差,同时也对城市景观和城市形象产生较大影响。长期以往,随着城区的发展和扩大,将会发展成问题集中的“村庄”现象。因此,这部分用地也需要加大改造力度。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规划区东侧红水河边以及南面来武二级公路北侧,分别有某市弘通水泥制品厂、某市堂皇石材厂、金岩滑石粉厂、某市红水河灰沙砖厂、兴宾区砖厂、临江五星机械厂、临江镇砖厂等企业。现有的工业用地规模较小且分布分散,难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生产基地。部分工业用地临河且与居住用地混合安排,影响居住用地的合理使用,并对河岸景观产生不利影响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另外部分企业分布在来武二级公路一带,目前属于于外围地段,对建成区未产生直接影响,但将来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后,这类用地又将演变成与居住用地混杂的情况,并且现状工业用地的分布与总体规划对该区域的功能定位不相适宜。教育科研用地:有某市中等职业学校、某市教师进修学校。行政办公用地:有某市国税局、某市国土局、某市环保局、某市卫生局、某市林业局、某市农业局等单位用地。医疗卫生用地:主要有临江中医院河西分院、来冶职工医院、某市中心血站等单位用地。市政设施用地:主要为临江河西水厂、冶炼厂水厂、某市变电站、兴宾区电信局等用地。仓储用地:主要是指兴宾区粮库的用地。2、未建设区未建设区指沿桂海高速公路东面一带,现状主要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及水域、等,具有比较大的开发空间,将为河西区的建设提供重要的土地资源,为本次规划的重点新建区域。现状用地汇总表序号用地代号用地名称现状用地面积(hm2)占建设用地(%)1R居住用地171.419.72C公共服务设施用地24.42.8其中行政办公用地5.90.7商业金融用地3.00.3文化娱乐用地1.00.1医疗卫生用地1.90.2教育科研用地10.21.2市场用地2.40.33M工业用地19.92.34W仓储用地3.90.45T对外交通用地1.50.26S道路广场用地30.03.47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12.51.48G公共绿地10.91.39水域及其他用地597.468.5其中村镇建设用地31.5合计城市建设用地871.91002.1.3.3存在问题 现状用地分布总体上比较集中,但多类功能用地混合布置,产生不良影响。工业用地、市政设施用地与居住用地混杂,很大程度影响了居住环境质量,并且部分工业用地沿红水河分布,破坏生态环境。同时居住用地内的建设质量不一,部分地段比较好,部分地段如:城镇居民自建房内建设状况较差,并且还有一部分村镇建设用地,居住用地建设水平的不一反应出该区域整体居住环境欠佳2.2排水规划设计(一)、现状分析现状生活污水多为无组织排放,以自然水体、洼地作雨污载体,主要依托水塘、自然沟渠汇集,最终流向红水河,不同程度的影响地下水和城区水源。部分道路建有合流排水管,但未形成体系。由于建筑垃圾堆放挤占部分排水通道,管道淤积、堵塞严重,影响正常排水,时有内涝隐患。排水管网设施建设滞后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要。(二)、规划原则1、排水体制采用雨水、污水分流体制;2、径流避免过分集中,根据地势分散就近排放,采取高水高排、低水低排;3、近期应急措施与远期规划相结合,避免重复建设。(三)、污水量预测本次规划污水量取日平均总用水量的80计算,预测污水量3.59万立方米/日。(四)、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规划范围大部分污水汇集后进入河西区污水系统,结合规划区地形中部高、沿河岸线低的地形特点,将规划范围污水向红水河堤路汇集,据此合理布置排水管渠系统。 污水干管管径为d600d1000。在向阳路规划桥下游预留过江通道,设事故出水口和污水泵站,泵站提升污水5万立方米/日,泵站占地规模为1500平方米左右。规划范围西南侧地势较低,污水不能重力流向东排放,按城市总体规划排水设计,将该片生活污水转入南部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 (五)、雨水规划城市雨水规划设计标准: Q = qF, q=2184(1+0.496lgP)/(t+8)0.68其中: Q雨量(L/s);q 暴雨强度(L/s万m2); 综合径流系数,近期可取0.55,远期取0.7;F 汇水面积(万m2)。设计暴雨重现期一般采用2年,立交桥、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能引起严重后果的地区,一般选用35年。充分利用规划范围保留水体设计雨水排除系统。利用低洼地带收集储存和利用雨水,缓解暴雨季节排水管渠排水压力。雨水排放的原则:根据地形特征,结合河西区规划和道路竖向规划,雨水就近排放进入红水河、龙洞河和天然河。2.3 方案选择及管道定线2.3.1 管道定线2.3.2地形条件规划区内现状的地形条件较好,除局部地段高差较大外,整体上地势比较平坦,现状高程主要在80-90米间。地势起伏比较大主要是桂海高速公路东部一带以及在南京路北部、大桥路和新华路之间局部地段,最低点高程72米左右,与周边高差约10米。总体上良好的地形条件为将来整体的开发建设提供有利条件。()第三章 污水设计说明3.1 综合污水设计定额,划分设计管段,计算设计流量3.1.1 综合污水设计定额由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二版)查的广州大城市,本次规划污水量取日平均总用水量的80计算,预测污水量3.59万立方米/日。 由于该地区人口密度为250人ha,且5-10年内人口增长率为2%,得Q1=519.44。 表5 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KZ平均日污水流量(L/s)51540701002005001000总变化系数KZ2.32.01.81.71.61.51.41.33.1.2划分设计管段,计算设计流量根据设计管段的定义和划分方法,将各干管和主干管中有本段流量进入的点、集中流量及旁边侧支管进入非热点,作为检查井并对其编号。各设计管段设计流量列表进行计算,如表6.污水管道各管段污水设计流量计算表管段编号街坊污水设计流量Q1集中流量设计流量(L/s)本段流量转输流量q2(L/s)合计平均流量(L/s)总变化系数K总生活污水设计流量Q1(L/s)本段(L/s)转输(L/s)街区编号街区面积(ha)比流量q0(L/(sha))流量q1(L/s)012+318.70.59811.18 11.18 2.06 23.04 23.04 120.5980.00 11.48 11.48 0.00 15.00 38.04 411032+225.810.5983.47 3.47 2.30 7.99 7.99 491133+4225.770.59815.41 15.41 1.99 31.52 31.52 10114+2315.890 0.5989.50 3.57 13.07 2.04 26.60 26.60 111251.000 0.5980.60 29.15 34.79 1.83 63.58 63.58 12136+1410.000 0.5985.98 37.04 43.02 1.79 76.79 76.79 13147+1515.650 0.5989.36 43.18 52.54 1.75 91.75 91.75 14158+1620.440.59812.22 52.79 65.01 1.70 110.52 110.52 15169+1717.550.59810.49 65.34 75.83 1.68 127.19 127.19 161710+1812.240.5987.32 76.12 83.44 1.66 133.84 133.84 17181+11+19+2931.170.59818.64 83.64 102.28 1.62 165.69 165.69 181912+20+3022.770 0.59813.62 102.78 116.40 1.60 186.23 186.23 192139.890 0.5985.91 116.76 122.67 1.59 195.05 195.05 23217.470.5984.47 134.31 138.78 1.57 218.07 15.00 233.07 34315.990.5983.58 138.90 142.48 1.56 222.27 15.00 237.27 45417.590.5984.54 142.58 147.12 1.56 229.40 15.00 244.40 362024+34+4341.10.59824.58 24.58 1.89 47.70 47.70 202125+35+4418.820.59811.25 25.24 36.49 1.82 66.34 66.34 212226+36+4528.180 0.59816.85 36.80 53.65 1.74 93.47 93.47 222327+37+4623.670 0.59814.15 54.10 68.25 1.70 115.81 115.81 232428+38+4716.510 0.5989.87 68.63 78.50 1.67 131.10 131.10 242539+48+5520.490 0.59812.25 78.77 91.02 1.64 149.63 149.63 252640+4920.650 0.59812.35 91.35 103.70 1.62 168.04 168.04 2650.5980.00 104.05 104.05 1.62 168.54 168.54 56506.950 0.5984.16 251.29 255.45 1.47 374.85 15.00 389.85 67565.560 0.5983.32 255.56 258.97 1.47 380.69 15.00 395.69 780.5980.00 258.97 258.97 1.47 379.45 15.00 394.45 272864+7618.290 0.59810.94 10.94 2.08 22.70 22.70 282969+77+5715.500 0.5989.27 11.60 20.87 1.93 40.34 40.34 293070+787.680 0.5984.59 21.12 25.71 1.89 48.57 48.57 373051+58+6513.640 0.5988.16 10.22 2.09 21.36 21.36 393071+7914.380 0.5988.60 8.83 2.12 18.72 18.72 303172+8013.650 0.5988.16 44.89 53.27 1.74 92.69 92.69 383152+59+6620.280 0.59812.13 12.45 2.05 25.52 25.52 313253+60+6722.820 0.59813.65 65.72 79.37 1.67 132.45 132.45 323373+8129.550 0.59817.67 79.73 97.40 1.63 158.92 158.92 403354+61+6815.940 0.5989.53 9.53 2.10 20.56 20.56 333462+7455.780 0.59833.36 107.66 141.02 1.57 220.91 220.91 3486312.810 0.5987.66 141.91 149.57 1.56 232.80 232.80 89750.5980.00 408.75 408.75 1.39 569.59 25.00 15.00 609.59 1.比流量的计算依照居民生活污水平均日流量按街坊面积比例分配的规则,该街区比流量为:qA= Qd/Ai=598.44/1000=0.598 (L/s)/hm22. 本段流量q1:是从管段沿线街坊流来的污水量。 q1=q0F(L/s) 式中:q1生活污水本段流量; q0每公顷街区面积的生活污水平均流量(比流量)(L/s)/ha; F街区面积(ha)。例:设计管段0-1中,面积为11.18的街区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设计管道0-1中,此段有本段流量:q1=0.59811.18=23.04(L/s)。3. 转输流量q2:是从上游管段和旁侧管段流来的污水量。 q2= q0F(L/s)例:设计管段1-2,该管段的转输流量是从旁侧支管以及1-2管段流入的生活污水平均流量,其值为: q2=0.598(4.70+10.31+28.12)+15=.38.04(L/s)4.总变化系数: Kz=2.7/Q0.11根据表5,查的相应流量下的总变化系数,代入公式计算。例:计算0-1管段的生活污水设计流量Q时,通过上式,改管段的总变化系数为: Kz=2.7/7.26410.11=2.065.生活污水设计流量:Q1=QKz6.集中流量:从工业企业或其他大型公共建筑物流出来的污水量。根据已知的各个工厂的污水排放情况,可将相应的排放量直接填入表内。直接向干管排放的填写在本段流量,排到支管的天线在转输流量。() 总设计流量:生活污水设计流量+集中流量=总设计流量例:设计管段1-2的总设计流量为:Q=23.04+15=38.04(L/s)3.2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在确定设计流量后,便可从上游管段开始依次进行主干管各设计算段的水利计算。布设管道时应注意一下参数的设计:(1)设计充满度 在设计流量下,污水在管道中的水h和管道直径D的比值称为设计充满度(或水深比)。我国的按非满流(h/D1)进行设计,这样按规定的原因是:保留一部分管道断面,为未预见水量的增长留有余地,避免污水溢出。 出适当空间,以利管道的通风,排出有害气体。表7 充满度规范管径(mm)最大设计充满度2003000.553504500.655009000.7010000.75 在计算污水管道充满度时,不包括淋浴或短时间内突然增加的污水量,但当管径小于或等于300mm时,应按满流复核。(2)设计流速 和设计流量、设计充满度相应的水流平均速度叫做设计流速。为了防止管道中产生淤积或冲刷,设计流速不宜过小或过大,应在最大和最小设计流速范围之内。最小设计流速是保证管道内不致发生淤积的流速。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的最小设计流速定为0.6m/s。含有金属、矿物固体或重油杂质的生产污水管道,其最小设计流速适当加大,其值要根据实验或调查研究决定。最大设计流速是保证管道不被冲刷损坏的流速。该值与管道材料有关,通常,金属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为10m/s,非金属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为5m/s。(3)最小管径 在污水管道系统的上游部分,设计污水流量很小,若根据流量计算,则管径会很小,而管径过小极易堵塞;此外,采用较大的管径,可选用较小的坡度,使管道埋深减小。因此,为了养护工作的方便,常规定一个允许的最小管径。在街区和厂区内污水管道最小管径为200mm,街道下为300mm。 在污水管道系统上游管段,由于管段服务的排水面积较小,因而设计流量小,按此流量计算得出的管径小于最小管径时,应采用最小管径值。一般可根据最小管径在最小设计流速和最大充满度情况下能通过的最大流量值,计算出设计管段服务的排水面积。若设计管段服务的排水面积小于此值,即直接采用最小管径而不再进行水力计算。这种管段称为不计算管段。在这些管段中,当有适当的冲洗水源时,可考虑设置跌水井。(4)最小设计坡度 不同管径的污水管道有不同的最小坡度。管径相同的管道,因充满度不同,其最小坡度也不同。在给定设计充满度条件下,管径越大,相应的最小设计坡度值越小。通常对同一直径的管道只规定一个最小坡度,以满流或半满流时的最小坡度作为最小设计坡度。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只规定最小管径对应的最小设计坡度,街坊内污水管道的最小管径为200mm,相应的最小设计坡度为0.004mm;街道下为300mm,相应的最小设计坡度为0.003。若管径增大,相应于该管径的最小坡度由最小设计流速保证。(5)污水管道埋设深度 污水管道的埋设深度是指管道的内壁底到地面的距离。管道外壁顶部到地面的距离称为覆土厚度。管道埋深是影响管道造价的重要因素,是污水管道的重要设计参数。 管道埋设深度愈深,则造价愈贵,施工期愈长。所以,管道的埋设深度小些好,并有一个最大值,这个限值称做最大埋深。管道的最大埋深需要根据技术经济指标及施工方法决定。在干燥土壤中,管道最大埋深一般不超过7-8m;在多水、流沙、石岩地层中,一般不超过5m。 为了降低造价,缩短施工期,管道埋设深度愈小愈好。但覆土厚度应有一个最小的限值,否则就不能满足技术上的要求,这个最小限值称为最小覆土厚度。 污水管道的最小覆土厚度,一般应满足下述三个因素的要求。必须防止管道内污水冰冻和因土壤冻胀而损坏管道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无保温措施的生活污水沟道或水温和它接近的工业废水沟道,沟底在冰冻线之上的距离不得大于0.15m。必须防止管壁因地面荷载而受到破坏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在车行道下,沟顶最小覆土厚度一般不宜小于0.7m,在保证沟道不会受外部荷重损坏时,最小覆土厚度可适当减小。必须满足街区污水连接管衔接的要求污水出户连接管的最小埋深一般采用0.5-0.7m,所以污水支管起点最小埋深也应有0.6-0.7m。对每一个具体管道,从上述三个不同的因素出发,可以得到三个不同的管底埋深或管顶覆土厚度值,这三个数值中的最大一个值就是这一管道的允许最小覆土厚度或最小埋设深度。本设计最大冻土深度为1.0m,所以管道埋深最小为0.9m。(6)管道的衔接污水管道系统中的检查井是清通维护管道的设施,也是管道的衔接设施。一般在管道管径、坡度、方向发生变化及管道交汇时,必须设置检查井以满足结构和维护管理的需要。在检查井中上、下游管段必须有较好的衔接,以保证管道顺利运行。检查井上下游的管道在衔接时应遵循下述原则:尽可能提高下游管段的高程,以减少埋深,从而降低造价,在平坦地区这点尤其重要;避免在上游管道中形成回水而造成淤积;不允许下游管段的沟底高于上游管段的沟底。管道的衔接方法通常采用管顶平接,有时也采用水面平接。在特殊情况下需要采用管底平接。在一般情况下,异管径管段采用管顶平接。有时,当上下游管段管径相同而下游管段的充盈深小于上游管段的充盈深时,(由小坡度转入较陡的坡度时,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也可采用管顶平接。通常,同管径管段往往是下游管段的充盈深大于上游管段的充盈深,为了避免在上游管段中形成回水而采用水面平接。在平坦地区,为了减少管段埋深,异管径的管段有时也采用水面平接或充满度0.8处平接。当异管径管段采用管顶平接而发现下游管段的水面高于上游管段的水面时(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应改用水面平接。在特殊情况下,下游管段的管径小于上游管段的管径(坡度突然变陡时,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而不能采用管顶平接或水面平接时,应采用管底平接以防下游管段的沟底高于上游管段的沟底。为了减少管道系统的埋深,虽然下游管段管径大于上游管段管径,有时也可采用管顶平接。无论采用哪种衔接方法,下游管段起端的水面和管底标高都不得高于上游管段终端的水面和管底标高。根据以上规定,污水主干管水力计算得表表8 污水主干管水力计算表29污水管网主干管水力计算管段 编号 管段设计管段管段管内充满度降落量I*L(m)标高(m)埋设深度(m)长度流量直径坡度流速h/dh(m)地面水面管内底L(m)q(l/s)D(mm)I()v(m/s)()上端下端上端下端上端下端上端下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2356.338.04 4001.50 0.61 0.36 0.001 0.534 81.10 82.50 79.60 79.07 79.60 79.07 1.50 3.43 23251.34233.07 7000.70 0.67 0.87 0.006 0.176 82.50 83.50 78.77 78.60 78.77 78.59 3.73 4.91 34203.49237.27 7000.70 0.67 0.87 0.006 0.142 83.50 84.00 78.60 78.45 78.59 78.45 4.91 5.55 45257.08244.40 7000.80 0.72 0.83 0.006 0.206 84.00 83.00 78.45 78.25 78.45 78.24 5.55 4.76 56236.19389.85 9000.60 0.73 0.78 0.007 0.142 83.00 82.50 78.05 77.91 78.04 77.90 4.96 4.60 67188.25380.67 9000.60 0.74 0.79 0.007 0.113 82.50 81.70 77.91 77.79 77.90 77.79 4.60 3.91 78439.71394.45 9000.60 0.74 0.80 0.007 0.264 81.70 82.88 77.79 77.53 77.79 77.52 3.91 5.36 89489.98609.59 10000.80 0.91 0.79 0.008 0.392 82.88 82.00 77.43 77.04 77.42 77.03 5.46 4.97 (其他的支管另见电子版)3.2.1 控制点的确定及管道衔接方式1) 控制点的确定在污水排水区域内,对管道系统的埋深起控制作用的地点称为控制点。各条管道的起点大都是该管道的控制点,这些控制点中离污水厂或出水口最远的一点,通常就是整个系统的控制点。具有相当深度的工厂排出口或某些低洼地区的管道起点,也可能成为整个管道系统的控制点。这些控制点的管道埋深,影响整个污水管道系统的埋深。2) 管道衔接方式根据布设原则,管径相同的采用水面平接的方式,管径不同的采用管顶平接的方式。因此,在本设计中,根据设计管径的不同,2-3、5-6节点采用管顶平接方式,其他主管节点采用水面平接的方式。3.2.2 管道水利计算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自上游依次想下游管段进行,水力计算的主要内容是确定污水管道管径、管道坡度以及污水管道标高和埋深。(1) 污水管道管径和管道坡度的确定 在设计管段具体计算中,通常采用水力计算图表进行计算。在水力计算中,由于Q、v、h/D、I、D各水力要素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在查水力计算图时实际存在一个试算过程。 管道坡度应参照地面坡度和保证自净流速的最小坡度的规定确定。一方面要使管道尽可能与地面坡度平行敷设,以减小管道埋深。但同时管道坡度又不能小于最小设计坡度的规定,以免管道内流速达不到最小设计流速而产生淤积。当然也应避免若管道坡度太大而使流速大于最大设计流速,也会导致管壁受冲刷。 对于下游其他管段的水力计算,管道坡度的确定原则同上。通常随着设计流量的增加,下一管段的管径一般会增大一级或两级,或保持不变,但当管道坡度骤然增大时,下游管段的管径可以减小,但缩小的范围不得超过50-100mm。这样可根据流量的变化确定管径。一般情况下,随着设计流量逐段增加,设计流速也应相应增加,如流量保持不变,流速不应减小,只有在管道坡度由大骤然变小的情况下,设计流速才允许减小。管道的设计充满度不能超过最大充满度的要求。综合考虑以上几方面因素,通过试算完全可以合理的确定污水管道的管径和坡度。(2) 污水管道标高和埋深的确定 污水管道标高和埋深的确定也应自上游依次向下游管段进行。首先应合理确定整个管道系统的控制点,作为主干管的起始点。按确定最小埋深的三个途径分别计算起点埋深,从而确定起始点最小埋深。根据管径和充满度计算管段的水深,根据设计管段长度和管道坡度计算设计管段降落量,最后确定起始管段起讫点的标高和埋深。 根据管段的检查井处采用的衔接方法,可确定下游管段的标高和埋深(1) 根据管道平面布置图,从上游至下游将设计管段编号列入表中第(1)项。(2) 从管道平面布置图上量出每一设计管段的长度(即设计管段起讫点两个检查井之间的距离),并列入表中第(2)项。(3) 将各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列入表中第(3)项。(4) 将各设计管段起点检查井处的地面标高列入表中第(10)、(11)项。(5) 根据流量和各个管段的地面坡度,估计需要的管径。例如,管段1-2的设计流量为38.04.707L/s,采用2400mm管径,是最小管径(规范规定),该管段即为不计算管段,则必须采用0.003的最小坡度(规范规定的数值),从300mm管径的不满流算图中查得,当流速为0.68m/s(规范规定的最小数值)时,充满度为0.5(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将管径、坡度、流速、充满度这四个数据列入表中第(4)、(5)、(6)、(7)项。(6) 算出水深h=(4)(7),列入表中第(8)项。(7) 根据求得的管道坡度,计算管段上端至下端的管底降落量iL=(5)(2),列入表中第(9)项。(8) 1-2管段上端的管内底标高等于1-2管段上端的地面标高减埋深(定为2.00m),为81.10-2=79.10m,列入表中第(14)项。(9) 1-2管段下端的管内底标高等于1-2管段上端的管内底标高减降落量,为82.50-0.534=79.00m,列入表中第(15)项。 (10)埋设深度=地面标高-管底标高.1-2管段上端的埋设深度为1.5m,列入表中第(16)项,1-2管段下端的埋设深度为1.5m,列入表中第(17)项。 (11)2-3管段衔接原则与管段的设计计算均与1-2管段相同。依此方法继续进行计算。 (3)检查井及跌水井的确定 节点1处设有检查井;节点2设有跌水井;节点3设有检查井;节点4设有检查井;节点5设有检查井;节点6设有检查井;节点7检查井;节点8检查井;节点9跌水井;节点10检查井;节点14检查井;节点12检查井;节点10检查井;节点21检查井;节点22检查井;节点24检查井;节点30检查井;节点28检查井;节点33检查井;节点36检查井。3.3绘制管道平面图和剖面图见后附A1纸。 第四章 雨水说明4.1 雨水管线的定线 如下图:4.2 雨水的公式及城市的确定统一参数表地面集折减设计重暴雨强度公式参数(广州)管道径流水时间系数现期Acb指数n粗糙系数 t1(min)mP(a)系数n10225006.6465.0330.6250.0130.644.3 雨水的管网水力计算 计算 结果如下表单位面积管内流行时间 坡度管径设计流量设计输坡降设计地面标高设计管内低标高埋深径流量q0(min)vIDQ水能力IL(m)(m)(m)(L/s.ha)t2t2(m/s)()(mm)(L/s)Q(L/s)(m)起点终点起点终点起点终点69.22 62.93 5.24 0.80 0.70 1000.00 631.24 634.60 0.18 82.50 83.50 81.86 81.68 1.64 1.82 66.68 67.27 3.69 0.92 0.80 1100.00 896.99 927.52 0.16 83.50 85.00 81.61 81.45 1.89 3.55 64.94 70.49 4.16 1.03 1.00 1100.00 949.31 977.89 0.26 85.00 83.00 81.40 81.14 3.60 1.86 62.76 74.88 3.94 1.00 1.00 1350.00 1660.84 1687.61 0.24 83.00 82.50 81.14 80.90 1.86 1.60 61.35 77.93 3.14 1.00 0.74 1350.00 1667.51 1687.61 0.14 82.50 82.00 80.90 80.76 1.60 1.24 60.05 80.90 6.48 1.13 0.90 1500.00 1972.80 1998.64 0.40 82.00 82.88 80.76 80.37 1.24 2.51 57.34 87.69 6.51 1.26 1.00 1500.00 2288.78 2235.43 0.49 82.88 82.00 80.37 79.88 2.51 73.03 57.14 6.56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