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制作.ppt_第1页
菌种制作.ppt_第2页
菌种制作.ppt_第3页
菌种制作.ppt_第4页
菌种制作.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菌种的制作 菌种的制作是食用菌栽培的前提和重要环节 菌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 甚至关系到生产的成败 菌种是指经人工培养并可供进一步繁殖或栽培使用的食用菌菌丝体 常常包括供菌丝体生长的基质在内 共同组成繁殖材料 食用菌的菌种类型主要分固体菌种和液体菌种两类 我国目前食用菌栽培中所用的菌种绝大部分为固体菌种 液体菌种尚未大面积应用 食用菌的菌种分三级 即母种 原种和栽培种 母种是具有结实性的菌丝体纯培养物 也称一级种或试管种 原种是由母种转接到木屑 棉籽皮 麦草 谷粒等为主的培养基上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 也称二级种 栽培种是由原种转接 扩大到相同或相似的培养基上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 直接应用于生产 也称三级种 母种 原种和栽培种 第一节母种的制作 通常分离或购买的母种数量有限 难以满足生产需要 因此 必须进行扩大繁殖 第一节母种的制作 一 培养基的制备 一 常用的母种培养基配方 用量 1000ml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PDA 马铃薯 去皮 200g 葡萄糖20g 琼脂18 20g pH值自然 第一节母种的制作 二 母种培养基的配制去皮马铃薯200克 切成1cm见方的小块或2mm厚的薄片 加水约1000ml煮沸 再用文火煮20 30min 并适当搅拌 用四层或八层预湿的纱布过滤 取滤液并加水至1000ml 向滤液中加入琼脂和葡萄糖 小火加热 搅拌至琼脂完全溶化 分装试管 18mm 180mm或20mm 200mm的玻璃试管 分装量掌握在试管长度的1 4 1 5 原则上是摆放成斜面后 斜面的长度为试管长度的1 2 2 3 塞棉塞 第一节母种的制作 母种培养基灭菌时 需用1 05 1 1kg cm2的压强 温度为121 灭菌 保持121 30min 温度与压强之间的关系 母种培养基制作流程1 分装试管2 塞棉塞3 打捆4 灭菌5 摆斜面 第一节母种的制作 二 母种的转接母种转接 也称转管 母种的继代培养 由于分离或引进的原始母种数量有限 不能满足生产所需 因此 需进行扩大培养 通常原始母种允许扩大转接 次 母种的转管次数不宜过多 否则会降低菌种的生活力 影响栽培效果 不具备条件和技术的部门不应扩接母种 超净工作台 超净工作台的紫外灯 接种室紫外灯2 日光灯3 工作台4 凳子5 瓶架6 窗户7 拉门8 衣帽钩 接种箱 单位 cm 第一节母种的制作 母种的转接 第一节母种的制作 三 培养菌种培养关键是控制好环境的温度 湿度 空气和光线等条件 其中以温度最为重要 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 左右 培养室的湿度过低时 可适当喷水 湿度过高时 应加强通风排湿 或向地面洒生石灰吸潮 以防杂菌滋生污染棉塞或培养基 同时避光并保持空气新鲜 从而使菌丝生长健壮 第一节母种的制作 2 3d后 检查菌丝的生长及杂菌污染情况 若在远离接种块的培养基表面出现独立的小菌落或奶油状小点 即为污染 应立即淘汰 一般母种经7 10d可长满培养基 然后用于进一步扩繁或置4 冰箱中冷藏备用 母种 第一节母种的制作 四 优质母种的一般标准 菌种纯正 无杂菌污染 菌丝洁白浓密 气生菌丝量多 菌丝不老化变色 培养基不萎缩失水 菌龄要适宜 一般室温保藏不超过15d 4 下冷藏不超过3个月 第一节母种的制作 菌种分离 采用无菌操作 将某种食用菌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进行纯培养 从而获得纯菌丝体的方法 称为菌种分离 分离所得的纯菌丝体即为原始母种 依据分离材料的不同 菌种分离的方法可分为三类 即孢子分离法 组织分离法和基内菌丝分离法 第一节母种的制作 组织分离组织分离是指在双核菌丝的组织体上切取一块组织 使其在培养基上萌发而获得纯菌丝体的方法 属于无性繁殖 组织分离法可分为子实体组织分离 菌核组织分离和菌索组织分离 第一节母种的制作 组织分离的特点简单易行组织分离取材广泛 操作简便 分离成功率高 分离得到的菌种经出菇试验后可用于生产 第一节母种的制作 子实体组织分离的方法 1 种菇的选择 2 接种场地的消毒同母种的转接 注意不要熏蒸和用紫外线照射种菇 3 种菇的表面消毒一般用75 酒精棉球擦拭即可 取大型伞菌子实体菌柄与菌盖交界处或菌柄上部的菌肉 分离效果最好 金针菇是横切菌盖上薄的菌肉或取未开伞的幼嫩子实体的菌褶片 灵芝组织分离所取的部位是菌盖边缘的白色生长圈 木耳等胶质菌类的菌肉薄 子实体经无菌水反复冲洗后 撕开子实体或用刀片将两层耳片切开 挑取一小块菌肉组织即可 第一节母种的制作 四 孢子分离孢子是食用菌的有性繁殖单位 能自动从成熟的子实体上弹射出来 孢子分离法是指在无菌条件下 使食用菌产生的孢子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萌发 长成菌丝体而获得纯菌种的方法 第一节母种的制作 孢子分离法的优点 1 有性孢子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变异性大 是选育新菌株和杂交育种的好材料 可供选择优良菌株的机会较多 2 孢子的生命力强 所得菌种生活力旺盛 因此 又常被用作菌种复壮的手段 分离到的菌株要通过出菇试验才能确定其是否好的菌种 第一节母种的制作 孢子分离分为单孢分离法和多孢分离法两种 对于异宗结合的食用菌 大都采用多孢分离法来获得结实性菌种 单孢分离法主要应用于菌株的筛选和杂交育种等工作 第一节母种的制作 二 孢子分离的方法 孢子的采集 整菇插种法 钟罩法采集伞菌类孢子 第一节母种的制作 三角瓶钩悬法 菌褶贴附法采集孢子1 菌褶或耳片2 试管3 培养基 印模法采集孢子菌褶或耳片2 试管3 培养基 第一节母种的制作 多孢分离法多孢分离法是将多个孢子接种在同一培养基上 使其萌发 自由交配而获得纯菌种的方法 第一节母种的制作 单孢分离法单孢分离法是在采集到大量孢子的基础上 经过稀释或使用单孢分离器等方法 使孢子之间互相分开 各个孢子单独萌发出菌丝而获得纯菌种的方法 常用于杂交育种和其它研究 第二节原种的制作 原种由母种扩大繁殖而成 主要用于制作栽培种 也可直接用于接种栽培袋 原种的制作 原种培养基常以谷粒 棉子壳 锯木屑 蔗渣和粪草等天然营养物质作为主料 以麸皮 玉米粉 蔗糖及石膏等作为辅料 培养基配方种类很多 有通用的 也有专用的 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应选择自身适宜的原种培养基配方 第二节原种的制作 原种的制备过程一般包括配料 装瓶 袋 灭菌 接种 培养等工艺流程 一 谷粒原种谷粒原种是指以小麦 大麦 燕麦 高粱 谷子等为主要原料制备的菌种 其中以小麦最为常用 谷粒菌种具有菌丝生长快 生活力强 播种速度快等优点 但由于其营养丰富 容易污染杂菌 而且还要注意防止鼠害 第二节原种的制作 一 常用谷粒原种培养基配方1 麦粒培养基小麦 或大麦 燕麦 98 石膏粉 或碳酸钙 2 适用于大多数食用菌原种的生产 尤其适宜于双孢蘑菇 第二节原种的制作 二 培养基的制作 容器 菌种瓶或聚丙烯塑料袋 制作过程 选定配方 谷粒预处理谷粒清水洗净 浸泡12h左右 稻谷需用水浸泡2 3h 加水 煮开 小火再煮20 30min 使谷粒充分煮透 胀而不破 掰开后无白心即可 用水冷却后晾干表面水分 拌料加入石膏粉或碳酸钙并混匀 分装均匀装料 松紧适度 约装瓶身的1 2 3 4 封口如用棉塞 还需用牛皮纸包扎瓶口 原种灭菌1 4 1 5kg cm2压强下 127 灭菌2h 高压蒸汽卧式灭菌锅 母种扩接为原种 第二节原种的制作 五 培养培养室的大小和床架数量应根据生产规模来定 注意 适温培养 对多数食用菌而言 可保持23 25 定期检查杂菌 第二节原种的制作 二 木屑原种和棉籽皮原种阔叶树木屑 或棉籽皮 78 米糠 或麸皮 20 蔗糖1 碳酸钙 或石膏粉 1 含水量60 适宜于木腐菌菌丝的生长 为木腐菌通用培养基 第二节原种的制作 木屑和棉籽皮原种的制作过程先将蔗糖溶于水 其它原料混合干拌 再把水溶液倒入 搅拌均匀 第二节原种的制作 装瓶下松上实 装至瓶肩处 用锥形木棒在瓶或袋的中央打一个洞 打洞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能提高灭菌效果 二是解决瓶 袋 下部的通气问题 有利于菌丝沿孔洞向下蔓延 能加速菌丝生长 三是作接种穴用 能固定住菌种块 4 灭菌和接种同麦粒原种5 培养适温下约30 40d长满瓶 袋 菌丝长满后 再继续培养3 5d 第二节原种的制作 优质原种的标准 1 菌种纯正 无杂菌污染 2 菌丝洁白 不变色 不吐黄水 3 菌丝粗壮 生长势强 4 菌丝生活力强 转接到新培养基上后 吃料快 5 培养基湿润 与瓶壁紧贴而不干缩 6 菌龄要适宜 一般室温下保藏不超过15d 不能有原基和幼菇出现 第三节栽培种的制作 栽培种是把原种转接到相同或相似的培养基上扩大培养而成的 直接应用于生产栽培 使用量较大 不易长期保存 因此制种的时间和数量必须根据生产季节和生产规模计划进行 栽培种的容器和制作过程与原种的相似或相同 生产量大时需要大型灭菌锅 大型灭菌锅 第三节栽培种的制作 二 接种一般每瓶原种可扩接栽培种50 60瓶或20 40袋 三 培养栽培种培养方法与原种的相同 各级菌种培养期间都应定期检查 及时拣出污染或生长不良的瓶 袋 原种扩接为栽培种 第四节液体菌种 液体菌种是指采用液体培养基培养而得到的纯双核菌丝体 菌丝体在培养基中呈絮状或球状 液体菌种可以作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