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对中国棕榈油供应research.docx_第1页
马来西亚对中国棕榈油供应research.docx_第2页
马来西亚对中国棕榈油供应research.docx_第3页
马来西亚对中国棕榈油供应research.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来西亚对中国棕榈油供应情况一. 棕榈油概况棕榈油是主要的食用植物油脂之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棕榈油以其独特的营养成分、相对低廉的市场价格,为众多行业所青睐,广泛应用于食品及化工等领域。我国是棕榈油进口、消费大国,进口、贸易、消费企业众多,现货市场较为发达。目前,全球棕榈油产量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同时非洲、南美洲一些国家也开始广泛种植油棕,其棕榈油产量逐年增长。主要用途:棕榈油所含营养成分丰富,同时也含有诸多适合工业使用的物质,被广泛用于餐饮业、食品工业及油脂化工业。(一) 棕榈油在餐饮业的应用与其他食用油脂相比,棕榈油在煎炸、烧烤食物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主要因为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耐炸性);脂肪酸构成较为理想。;具有经济性。(二) 棕榈油的食品工业用途在食品工业方面,棕榈油一般被加工成起酥油、人造奶油、氢化棕榈油、煎炸油脂和专用油脂等。(1)起酥油。起酥油有很多种,每一种食品的制造都需要用到特殊的起酥油,棕榈油是制造起酥油的合适原料。(2)人造奶油。棕榈液油适合制造液态人造奶油,棕榈硬脂适合制造固态人造奶油。(3)氢化棕榈油。氢化棕榈油在印度、巴基斯坦及中东国家消费较为普遍,这些国家通常将其当作酪脂类产品使用。(4)专用油脂。专用油脂主要用于糖果,特别是巧克力类食品的生产。(三) 棕榈油的工业用途在我国,工业用棕榈油有“工业味精”之称,足可见其应用之广泛。此外,随着近年来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生物燃油日益受到关注,棕榈油也可生产生物燃料,这可能成为其未来消费的新增长点。棕榈油的工业用途主要分两类:一类是从棕榈油中可以直接得到的,如皂类、环氧棕榈油及其多元醇、聚氨酯和聚丙烯酸酯类产品;另外一类是油脂化工类产品,如脂肪酸、酯、脂肪醇、含氮化合物及甘油,在这几种产品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化学方式生产出各种衍生产品。二. 市场需求1. 我国棕榈油进口情况我国棕榈油主要依靠进口,近20年来进口量呈持续增长的态势,其中2002年我国棕榈油实行配额管理制度,配额内关税由原来的10%降为9%,同时配额数量逐年增加,因此进口量有显著增长。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我国棕榈油的主要进口国,目前这两个国家的棕榈油进口量占我国棕榈油进口总量的98%以上。从进口港来看,黄埔港、张家港和天津港是我国主要的棕榈油进口港,这三个港口的年进口量占国内棕榈油进口总量的近70%。按照度数来看,我国棕榈油进口目前以24度为主,同时毛棕榈油进口量呈不断增长的态势。我国棕榈油进口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从新加坡和越南也有少量进口。2001年以来,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进口量始终保持稳步增长,其它国家的进口逐年减少。2010年6月2日,马来西亚种植与原产业部部长丹斯里柏纳东博在京表示:中国已成为马来西亚棕榈油的最大进口国。中国从马来西亚棕榈油进口情况年份进口量(万吨)进口额(百万美元)平均进口价格(美元/吨)20009331033420052991245417200940328106972. 我国棕榈油行业情况加工流通情况我国棕榈油现货市场中贸易企业众多,流通环节发达。广州、张家港、天津是棕榈油的主要进口地,并由此向周边地区辐射。棕榈油有食用和化工两个方面的用途,消费企业众多。华北(天津周边地区及山东)、华东(张家港、泰兴、宁波等上海周边地区)、华南(黄埔、深圳及厦门等广州周边地区)是我国棕榈油的主要进口、加工、销售地区,棕榈油进口量占全国进口总量的92%,其中华北地区占24%,华东地区占34%,华南地区占34%。从进口港来看,天津港、张家港和黄埔港进口量占全国总进口量的67%,此外,青岛、深圳、厦门的棕榈油进口量也比较大,均占全国总进口量的5%左右。目前,国内有棕榈油加工(精炼、分提、调和)企业上千家,主要的棕榈油加工企业如益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天津龙威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等基本分布在主要进口港的周边地区,根据2006年的海关进出口数据,当年开展棕榈油进口的大型油脂企业有50多家,进口量约占总进口量的60%,开展直接进口的油脂企业通常将大部分棕榈油精炼、分提后再进入贸易领域,小部分通过中间商进入流通领域。目前,国内有棕榈油贸易企业近万家,其中大型贸易企业直接从国外进口,进入国内后再通过大量的中小分销商进行分销。2006年,开展棕榈油进口的贸易企业有80多家,进口量约占总进口量的34%。这些贸易企业一般都没有专门的储存仓库,通常租用油脂企业或仓储企业的储罐。消费情况棕榈油既可以用于食用消费,也可以用于工业消费,来自贸易商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棕榈油的消费以食用为主,其中24度精炼棕榈油为主要品种,占据的市场份额在60%以上。1我国植物油的消费结构至2004年,各品种植物油消费份额由大到小的排序则变为:豆油、菜籽油、棕榈油、花生油、小品种油、棉籽油,小品种油的消费份额超过了棉籽油。未来几年,我国棕榈油的消费数量仍将继续增长,其消费份额预计很快就会超过菜籽油。2棕榈油的食用消费1996-2001年我国棕榈油的食用消费数量基本呈现平稳增长态势,2001-2003年增速明显加快,2003年以后增速有所减弱,但仍逐年刷新历史纪录。2004年棕榈油食用消费量达到270万吨。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3棕榈油的工业消费由于我国对44度以上棕榈油并不实行配额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近几年44度以上棕榈油的进口,棕榈油的工业消费量也相应出现迅速增加。2002年棕榈油工业消费为35万吨,2004年则达到了120万吨,2002-2004年工业消费量平均年增长42万吨。2005年我国棕榈油的工业消费量为140万吨,较2004年增加20万吨。4棕榈油的消费企业情况从消费企业来看,目前国内有成规模的各类棕榈油消费企业上千家,如果算上小型企业,数量超过5000家,主要分布在餐饮、食品加工和化工领域,代表性企业有方便面生产企业如统一食品集团、顶新集团等,化工企业如广州宝洁有限公司、纳爱斯益阳有限公司等。大部分消费企业通常不自己直接进口,主要靠中间商供货。2006年直接进口的消费企业约有30家,进口量约占总进口量的2%。据不完全统计,总体上来看,进口棕榈油用于商业流通的比例约为80%,直接进入终端消费、来料加工贸易、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的比例约为20%。三. 发展趋势我国棕榈油进口数量的变动可清晰地分为两个阶段,即2001年以前的平稳增长阶段和2001年以后的快速增长阶段。1996年我国棕榈油进口数量仅为101万吨,2001年进口量上升到152万吨,2004年进口量则达到了386万吨。2001-2004年棕榈油进口年均增加量达到78万吨。2005年我国棕榈油进口数量虽然仍有一定幅度增长,但增速已明显减缓,全年棕榈油的进口数量为436万吨,占全球进口份额的13%,较去年增加50万吨,增长幅度为13%,2006年进口量为508万吨,比2005年增长约17%。受我国巨大的棕榈油需求拉动,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棕榈油进口数量仍将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将会有所减缓。我国棕榈油1964-2006年进口数量 单位:千吨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我国是马来西亚棕榈油进口量最大的国度,但在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比重上升较快,使得进口马来西亚棕榈油占我国棕榈油进口总量的比重显明减少。2005年我国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进口比重已经达到34而马来西亚的比重则占到65,这与其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水平74相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2009年我国共进口马来西亚棕榈油403吨,占全体棕榈油进口量的60.9%;进口印度尼西亚棕榈油250.5万吨,增幅高达48.8%。中国来自印度尼西亚棕榈油的进口增加与印度尼西亚棕榈树种植面积的扩大以及低价有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