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2.doc_第1页
高二上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2.doc_第2页
高二上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2.doc_第3页
高二上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2.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州市八十一中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二 语文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选择题答案123456789101112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愆(qin)期 城隅(u) 踟(zh)蹰B浣(hun)女 纶(ln)巾 暮霭(i)C脉脉(m) 天姥(lo) 遗(y)施D商贾(g) 嗟(ji)叹 渌水(l)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驰骋 纯粹 徘徊 夙兴夜寐B纷纭 嬉戏 磐石 信誓旦旦C窈窕 婀娜 城廓 概当以慷D逍遥 层巅 迁谪 豆蔻年华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事:侍奉B老大嫁作商人妇 老大:排行第一C昼夜勤作息 作息:勤劳地工作D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因为:因,于是;为,写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女之耽兮,不可说也。B爱而不见,搔首踯躅。C彤管有炜,说怿女美。D夙兴夜寐,靡有朝矣5、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诗句不同的一项是(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杯欲饮无管弦。B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C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D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6、下面对课文有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静女描写青年男子与姑娘的一次约会,采用了重章复唱的手法。B归园田居体现了诗人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的欢快心情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不尽”写出树木繁茂长江浩荡的壮阔景色,表现了诗人豁达豪迈的气概。D“念桥边红药,年年之为谁生!”冬至之日,本不是红芍药花开的季节,但纵使冬去春回,红药花开,又有谁来欣赏它?寄托词人对山河残破的哀思。7、下列句子都是借景抒情的名句,所抒写的感情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 A别时茫茫江浸月 B杨柳岸晓风残月 C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唐诗由于创造了律诗和绝句两种新诗体,从而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 B词是宋朝出现并流行的,称曲,杂曲或曲子词。 C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平仄没有严格的规定。用韵比较自由,篇幅一般较长,容量也较大。 D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平仄有严格的规定,中间两联须对仗。9、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政策变了,农民富起来了,也可以做小买卖了,住得起五元钱一夜的房间了。 B.从大量血淋淋的事实中告诉我们,法论功无疑是彻头彻尾的邪教。 C.会上,几个学校的领导都发言了。 D.如果人们连续看上四五个小时的书,就会使人感到十分疲劳。10、找出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A大凡贪官都喜欢唱高调而且是反腐倡廉的高调。究其缘由,一为恐慌,二为掩饰。B更有甚者,他们还禁止记者到战区采访,有关战事的报道完全由军方根据需要单独发布,而报道的条件必须是按照发布要求刊登,不能越雷池一步。C就业问题时常困扰着大家。没工作的人找工作,有工作的人又存在着随时被炒鱿鱼的危险。D按部就班作公务员,这对我来说简直就像穿小鞋,整天感到郁闷。两年后,我索性辞了职。1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人的一生,能够留一句话就是很大的贡献。如邓小平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臧克家的“有的人死了,他却还活着”等等。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示,立刻写信去报名。 D“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1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做任何事情,你只有感觉它有味道,才会产生兴趣。比如喝茶,你品出了茶的清香,_;比如看画,你悟出了画的神韵,才有兴趣去看它读书也一样,_,是不可能有持久的读书兴趣的。才感到喝茶有兴趣 才有兴趣去喝它 你若读不出味道来 读书的味道不浓烈 A B C D 二、默写(22分)13、写出下列诗词句的出句或对句(共12分,每小题1分)(1). ,使我不得开心颜?(2). ,犹抱琵琶半遮面。(3)盈盈一水间, 。(4)对酒当歌, 。(5)少壮不努力, 。 (6)出师一表真名世, 。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7) ,依依墟里烟。(8) ,蓝田日暖玉生烟。 (9)两情若是久长时, 。(10)唯草木之零落兮, 。(11)这次第, ?(12)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 。14、根据下面提示默写有关诗词句。(共10分,(1)、(2)每题2分,第(3)题6分,每空1分). (1).山居秋暝中动静结合的写景句是: 答: 。 (2).李煜的虞美人中有一个喻“愁”诗句是:答: 。(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天姥山巍峨挺拔的四句诗 , 。 , 。表现本诗主题的两句是: , 。三、阅读(32分)(一)阅读杜甫的蜀相一诗,回答1517题(8分)蜀 相 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15、“森森”是什么意义?(2分)答: 16、小王满怀喜悦地来到与“丞相祠堂”相似的环境中,情不自禁地引用“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你认为恰当不恰当?为什么?(3分)答: 17、颈联的上句写到了谁?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答: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18、19题(8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予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8、诗的首句通过 (季节)的 , 两个意象传递诗人心中 的情感。 (4分)19、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予“明月”?(4分)答: 。(三)(16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3题美意朦胧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为此,过去的许多好时光在浏览唐诗中流去了。因为唐诗很美,而且美意朦胧,就像久久笼罩在朦胧中的一抹天光。唐诗的朦胧美,先是朦胧在它的形式美。唐代的律诗、绝句,每句字数相等,且求对仗、平仄音律,讲究字面的整齐性和音调的明亮感。唐代英才辈出的诗人们,几乎每一个都能在清纯的诗情和几近桎牿的格律的碰撞中,吟成几首流传后世的好诗。然而,既然格律已近乎桎锆,纵是最伟大的天才,也无法把所有的诗篇都写得那么完美。杜甫是使唐诗的形式美最终迷失在层峦叠嶂中的伟大的诗人。杜甫让世间如梦如幻地领略到唐诗的形式无与伦比的朦陇美意。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是非凡的。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然而,历史自有静观的明眸。杜甫赖以名垂千古的最终是他的新乐府“三吏”“三别”,他的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然而,带着镣拷,怎么能跳好所有的舞蹈?一首被誉为“千古七律压轴之作”的登高,终因他追求四联对仗,而不免“气竭意尽”。这是唐诗失之于完美的悲衰,但这并非是伟大诗人的悲衰。晚年入蜀后的杜甫写出的打破了韵律的如春水生江畔独步寻花那些诗篇,至少与他许多真气弥漫的杰出律诗相映成辉。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数以万计的唐人诗篇,真正流传于口碑的,不过三百。后世家喻户晓,更多的是唐人瑰丽多姿的零落诗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因为谋篇之难能,往往是先成句,尔后凑合成篇,也因此唐诗佳句多于佳篇。一如雾中之星光,朦胧间,只见斑斑点点,隐隐绰绰。唐诗的形式美在朦胧中迷失,而唐诗秀色可餐、光可鉴人的字面美,则在朦胧中生成。中国传统文化最神秘的源头,恐怕是它独特的汉字。独特的汉字天生是灵犀一点,只可意会。由它直接产生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真可说是上溯远古,下接千载。以至当代抽象为其精灵的现代艺术,似乎也是滥觞于它,而似乎最美的书法艺术又多是书录唐诗的作品。这不难让人想到,汉字甚至不须阅读,便有一种让人在视觉上获得愉悦的字面美。汉字经过富有灵性的选择、组合,能让人望而生情,可歌可泣。而唐诗的字面美,达到的是几乎空前绝后、出神入化的境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朱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信手拈来这两首唐诗,不须细读,不求甚解,单从字面所洋溢出米的朦胧美意,便是千盅酒,万朵花。红尘无涯,万象朦胧,蒙蒙迷雾中偶现得一线天光,自然更见娇妍。而娇妍无比的唐诗,至今低回不去的正是红尘的朦胧美意。它是青青竹林间的一个浣纱女,它是胡天飞雪中的两行马蹄痕,它是碧水中嫣然而出的一支芙蓉,它是月夜里凄然而泊的一叶独舟。万里悲秋,百年多病,是为咏史;半壁日出,千里江陵,是为纪游。而尤为管领千秋的,是唐诗中参尽的人间真禅。三春晕,明月光,自发悲,斑马鸣,生死,离合,荣辱,悲欢,凄美之至,伤感之至,潇洒之至,淋漓之至。道千秋人之未道,歌千秋人之未歌。这一娇妍的天光,让红尘更见其朦胧,至美至真。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在流去的许多好时光里,我想我的肩头和心中,已沐浴过无尽娇妍的万斛天光。 (选自语文教学辅导丛书)20、应该怎样理解“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这句话?(4分)答:(1)“杜甫写绝了唐诗”的意思是 (2)“也写完了唐诗”的意思是 21、杜甫的诗中被誉为“千古七律压轴之作”的是 (1分)22、“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是什么意思?请结合段分两点加以说明(4分)答: (1) (2) 23、文章的段,作者形象地赞美了唐诗的几个特点(3分)。它们是: 23、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答:【 】【 】A、这篇文章从不同方面介绍了作者浏览唐诗时获得的朦胧美。B、作者对于打破了韵律的诗篇加以肯定,而对近于桎梏的格律给以否定。C、对唐诗的广泛传播与流传,我国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功不可没。D、本文构思精巧,语言清新,首尾呼应,表达了作者对文学作品的朦胧美情有独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