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恢复工程技术规程.doc_第1页
植被恢复工程技术规程.doc_第2页
植被恢复工程技术规程.doc_第3页
植被恢复工程技术规程.doc_第4页
植被恢复工程技术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三明鑫疆矿业有限公司干堆尾矿植被恢复工程技术规程云南三明鑫疆矿业有限公司编制植被恢复工程技术规程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云南三明鑫疆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干堆植被恢复工程建设。本规程规定了新造林技术的内容和要求。2 引用标准GB/T 15776-2006 造林技术规程 GB 2772林木种子检验方法GB 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GB 7908林木种子GB/T l5163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3 总则3.1 为规范造林技术和低产林改造技术,提高尾矿干堆植被恢复建设成效,充分发挥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根据造林技术规程,制定本规程。3.2 建立和健全技术责任制度,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造林技术和新的科技成果,不断提高植被恢复成效。3.3 新造林要同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保护相结合,提倡多林种、多树种造林。3.4根据工程建设内容是在规划区内营造的防护林。4新造林林种确定4.1 防护林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营造防护林。4.2水土保持林坡度大于或等于35度及土壤水力侵蚀重度等级以上的地带,为减缓地表径流,减少土壤侵蚀、防治滑坡和泥石流,保持和恢复土壤肥力,应营造水土保持林。4.3护路林和护岸林在铁路、公路两旁、河流渠道两侧,应营造护路林和护岸林,亦可与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相结合设置。5 新造林方式与技术要求5.1树种选择5.1.1基本原则(1)坚持造林地立地条件与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的一致性,做到适地适树适种源。(2)根据造林木的选择树种(含品种,下同)。(3)常绿、速生优先,注重乔灌结合。(4)注重利用优良乡土树种,积极推广引进取得成效的优良树种。(5)选择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树种。(6)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5.1.2树种选择要点5.1.2.1防护林(1)应根据防护对象选择适宜树种,一般应具有生长快、防护性能好、抗逆性强、生长稳定等优良性状。(2)营造农田、道路、沟渠防护林的主要树种还应具有树体高大、树冠适宜、深根性等特点。(3)水土流失严重、干旱瘠薄山地,要注意选择根系发达、耐风蚀、干旱的树种。5.2 造林密度5.2.1 根据培育目标、立地条件、树种确定造林密度。主要树种造林密度见附录2。5.2.2以下情况,造林密度可按主要树种造林密度的中高限:(1)防护林、以培育中小径材为目标的用材林、矮化密植的经济林;(2)进行间伐或平茬利用的林种;5.2.3以下情况,造林密度可按主要树种造林密度的中低限:(1)没有灌溉条件的干旱、半干旱地区;(2)培育大径材,不进行间伐的用材林;(3)长期进行林农间种或机械作业的造林。5.2.4有岩石裸露的造林地,按实际情况确定造林密度。5.2.5迹地上有目的树种幼树的,可适当降低更新造林密度。5.3 种子和苗木5.3.1禁止使用带有森林病虫害检疫对象的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5.3.2 种子5.3.2.1积极推广种源适宜的良种,优先选用优良种源和良种基地生产的种子。5.3.2.2播种造林种子的质量应达到GB 7908规定的合格种子的标准。5.3.2.3检验林木种子质量的方法,执行GB 2772的规定。5.3.2.4为提高播种造林成效,在播种前根据需要可对林木种子进行浸种、催芽、拌药等处理。5.3.3 苗木5.3.3.1裸根苗(1)必须使用GB 6000规定的1、2级苗木。(2)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优先选用种子园、优良种源的种子培育的GB 6000规定的1级苗木以及优良无性系苗木。(3)经济林,选用品种优良、符合GB 6000规定的合格苗木。(4)未制定国家标准的树种,各地可选用品种优良、植株健壮、根系发达的苗木。5.4造林整地5.4.1整地方法5.4.1.1穴状整地(1)穴状整地是山地、丘陵、平原广泛采用的整地方法。山地陡坡、水蚀和风蚀严重地带更应采用。(2)整地规格:采用圆形或方形坑穴,大小因林种和立地条件而异。穴径和穴深均在30 cm以上,大苗造林、竹林、经济林、培育大径材的用材林以及速生丰产用材林整地规格要大些,穴径和深度分别宜在50cm和40cm以上。5.4.1.2 鱼鳞坑整地(1)鱼鳞坑整地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方法。(2)鱼鳞坑为近似半月形的坑穴,外高内低,长径沿等高线方向展开,一般为0.6 m1.0 m,短径略小于长径,深度为30 cm以上。5.4.1.3 带状整地(1)在坡度小于25的地块,营造经济林可采用带状整地方法。(2)山地丘陵带状整地要沿等高线进行,其形式有水平阶、水平槽、反坡梯田等。(3)带状整地规格为带宽60 cm以上,深度40 cm以上。带长根据地形确定,每隔一定距离应保留长为0.5 m1.0 m自然植被。5.4.1.4全面整地(1)下列情况可采用全面整地:a. 地势较平坦的;, b. 实行林农间作的;c. 坡度在25度以下、灌草茂密、不全面整地不便于营林生产的。(2)全面整地连片面积不能过大。山地、丘陵要适当保留山顶和山脊天然植被,坡长每30m,沿等高线保留3m宽天然植被。5.4.3整地时间应在雨季前或雨季进行,也可随整随造。5.5造林方法5.5.1植苗造林5.5.1.1植苗造林方式(1)裸根苗造林,坚持“三埋二踩一提苗”。苗干要竖直,根系要舒展,深浅要适当,填土一半后提苗踩实,再填土踩实,最后覆上细土。(2)开沟栽植地势较平坦的造林地,用机械或人工开沟,苗木植于沟内,填土踏实。5.5.1.2栽植深度根据立地条件、土壤墒情和树种确定栽植深度,一般应略超过苗木根颈。干旱地区、沙质土壤和能产生不定根的树种可适当深栽。5.5.1.3苗木处理造林前根据树种、苗木特点和土壤墒情,对苗木进行剪梢、截干、修根、修枝、剪叶、摘芽、苗根浸水、蘸泥浆等处理;也可采用促根剂、蒸腾抑制剂和菌根制剂等新技术处理苗木。5.5.1.4苗木都要分级造林。容器苗造林必须拆除根系不易穿透的容器。5.5.1.5其它措施栽植完成后,浇足定根水。提倡使用地膜覆盖、保水剂等保墒措施。鼓励推广应用滴灌设施。5.6造林季节1)以秋季造林为主,雨季、春季造林为辅。2)春季造林一般在树木发芽前完成;雨季造林要注意雨情动态,适时造林。3)容器苗和带土坨苗木可不受季节限制,适时造林。造林季节天气干旱、土壤含水率过低、又无灌溉条件的,可延期造林。5.7抚育管护5.7.1 抚育次数 造林后就及时进行松土除草,与扶苗、除蔓等结合进行,对穴外影响幼树生长的高密杂草,要及时割除。连续进行3年5年,每年1次3次。商品林次数可造当多些,生态分益林次数可造当少些。对于实行林农间作的,可以结合间作作业进行抚育。抚育方法采用窝抚,以树干周围1平方米为限。5.7.2 抚育技术与措施1)松土松土应做到里浅外深,不伤害苗木根系,深度一般为510,干旱地区应深些,丘陵山区可结合抚育进行扩穴,增加营养面积。2) 除草根据需要,采取适宜的除草措施。3)平茬对具有萌芽能力的树种,因干旱、冻害、机械损伤以及病虫兽危害造成生长不良的,应及时平茬复壮嫩芽。4)以耕代抚a)适用条件以耕代扶适宜和于平坡、缓坡的造林地。b)以耕代扶方式以林为主方式:造林后的2年5年,通过间种农作物或牧草,以耕代扶,促进苗木生长。林木郁闭后,停止间作。以林为主的以耕代扶方式要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间作作物以矮杆植物以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