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钢筋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钢筋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钢筋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钢筋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钢筋作业指导书编制目的:为了规范施工程序,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特对钢筋工序施工制定如下施工作业指导书,请严格遵照执行。适用范围:*钢筋工程施工。编制依据-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4-2005);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钢筋加工场设定固定的钢筋原材区、加工区、半成品区、钢筋笼绑扎制作区、钢筋笼贮存区域。 本指导书包括桥梁桩基工程中钢筋的材料选用、试验、储存、加工、连接和安装以及验收。1 钢筋的原材.1 要求 桩基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筋的品种应符合下列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701)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1. 检验证明 除监理另许可外,承包人应向监理提供拟用于工程的每批钢筋的一式三份工厂试验报告。工厂试验报告应由具有法律资格且能制约制造商的保证人签字,且提供以下资料:(1)轧制钢筋的生产法;(2)每炉或每批钢筋的鉴定(包括拉力试验,弯曲试验结果);(3)每炉或每批钢筋的物理化学性能。1.3、识别标志 在检验以前,每批钢筋应具有易识别的标签。标签上标明制造商试验号及批号,或者其他知识该批钢筋的证明。2 钢筋试样及试验2.1、要求(1)钢筋应按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GB/T-2975-1998)、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2-1999)及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GB2650-89)、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GB2651-89)的规定进行屈服点,抗拉强度、延伸量和冷弯试验及焊接性能试验,或监理批准,采用相应国际上采用的标准。(2)钢筋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且应立牌以便识别。(3)进行钢筋试验的试验必须经得监理同意。2.2、试验(1) 提供钢筋时应有工厂质量保证书(或检验合格证),否则,不得用于工程中。当钢筋直径超过12mm时,应进行力学性能及可焊性性能试验。(2) 进场后的钢筋每批(同品种、同等级、同一截面尺寸、同炉号、同厂家生产的每60t为一批)内任选三根钢筋,各截取一组试样,每组三个试件,一个试件用于拉伸试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延伸率);一个试件用于冷弯试验、一个试件用于可焊性试验。(3)如果有一个试件试验失败,另取两个试件再做试验。如果两个试件中有一个试验结果任不符合要求,则该批钢筋将不得接收,或根据试验结果由监理审查决定降低级别用于非承重的结构。 3.钢筋储存 钢筋应储存于地面以上0.5m的平台、垫木或其他支承上,并应保护它不受机械损伤及由于暴露大气而产生锈蚀和表面破损。 当应用于工程时,钢筋应无灰尘、有害的锈蚀、松散锈皮、油漆、油脂、油或其他杂质。 钢筋应无有害的缺陷,例如裂纹及剥离层。只要用钢丝刷刷过的试样的最小尺寸,截面拉伸性能符合规定的钢筋尺寸及钢筋级别的力学性能要求,则该钢筋的铁锈、表面不平整或轧制鳞皮不能作为拒收的理由。4.钢筋的加工 桩基钢筋笼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1)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均应清除干净。(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曲,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3)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4)钢筋的弯曲均应按钢筋笼配筋图所示的形状进行弯曲。钢筋弯钩或弯曲:钢筋弯钩。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曲调整值。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箍筋。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箍筋调整,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包尺寸而定。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与混凝土接触的为4cm,搭接区域为3cm,允许误差0+0.5cm)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5)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6)本标段桩基直径分别为1m、1.25m、1.5m。根据不同的钢筋笼直径与桩基的长度,所加工的钢筋笼骨架是不同的。当钢筋半成品加工时必须选择加工区段内相对应直径的钢筋笼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钢筋半成品必须进行“身份”注明,应在标示牌上注明钢筋笼直径以及适用墩位。序号名 称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受力钢筋的全长10尺 量2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3箍筋内净尺寸3表1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5钢筋的焊接(1) 钢筋的纵向焊接,采用电弧焊(帮条焊、搭接焊、熔槽帮条焊等)。(2) 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须有考试合格证。(3) 钢筋接头采用搭接或帮条焊时,应尽量做成双面焊缝,只有当不能做成双面焊缝时,才允许采用单面焊缝。(4) 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要预先折向一侧,使接合钢筋轴向一致。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5d,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5) 钢筋电弧焊所采用的焊条,其性能应符合低碳钢和低合金钢电焊条标准的有关规定,其牌号应符合设计要求,若设计未作规定时,可以参照表2 选用表2 钢筋电弧焊接使用电焊条 项次钢筋级别搭接焊帮条焊熔槽帮条焊1I级结421结4262II级结502 结506结5563II级结606结606(6) 钢筋接头应设置在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 应符合下列规定: 焊(连)接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50%,轴心受拉构件不得大于25%; 绑扎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25%,在受压区不得大于50%; 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同一截面”内,同一根钢筋不得超过一个接头。 注:两焊(连)接接头之间的净距离在钢筋直径的35倍范围且不小于500mm以内,两绑扎接头之间的净距离在1.3倍搭接长度范围且不小于500mm以内,均视为“同一截面”。(7) 焊接时,对施焊场地均应有适当防风、雨、严寒设施,环境温度在520,施焊时应采取技术措施,低于20时,不得进行施焊。6.钢筋连接和安装以及验收61钢筋笼连接钢筋笼采用劲型骨架在现场钢筋加工厂制作。在加强箍上等间距标出主筋位置,先将68根主筋依次逐根焊接在加强箍上,形成钢筋骨架,随后将其它主筋均匀焊接到钢筋骨架上,形成整个骨架,最后,将箍筋按设计图纸间距点焊在钢筋骨架上。根据钢筋笼的上下位置布置主筋的接头位置,绑扎时要求每个接头断面的接头数量不得多于主筋数量的50%,钢筋笼必须严格按设计图纸制作,焊缝要平整、光滑、密实、无气泡、无包渣。钢筋笼钢筋 骨架偏差见下表3:表3 钢筋笼骨架偏差表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1钢筋骨架在承台底以下长度1002钢筋骨架直径103主钢筋间距104加强箍间距105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206钢筋骨架垂直度骨架长度1%62 钢筋笼安装钢筋笼利用吊机整体吊装到孔内,钢筋笼上口到达护筒口上方时,用型钢扁担将钢筋笼搁置在护筒上。由于钢筋笼较长,且要求整体一次吊装,所以必须考虑到起吊和移位时的钢筋笼变形控制。为了保证钢筋笼起吊时不变形,宜用两点吊。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吊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之二点之间。起吊时,先提第一吊点,使骨架稍提起,再与第二吊点同时起吊。随着第二吊点不断上升,慢慢放松第一吊点,直到骨架与地面或平台垂直,停止第一吊点起吊,用劲形骨架固定。吊放钢筋笼入孔时应对准孔位轻放、慢放入孔,入孔后应徐徐下放。若遇阻力应停止下放,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严禁高起猛落、碰撞和强行下放。为保证钢筋笼竖向轴线垂直度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在钢筋笼外周采用焊接钢筋耳环或绑扎混凝土预制块形式进行控制。钢筋笼入孔后,按设计要求检查安放位置并作好记录。符合要求后,钢筋笼上端可采取钢筋连接加长4根主筋的措施,延至孔口定位,防止钢筋笼因自重下落或灌注混凝土时往上窜动造成错位。桩身混凝土灌注完毕,达到初凝后即可解除钢筋笼的固定措施。63 钢筋笼上浮的处理钢筋笼上浮发生于灌注混凝土的导管位于钢筋笼底部或更下方而混凝土埋管深度已经较大时,此时钢筋笼靠自身重力及孔壁的摩擦力来抵抗混凝土上顶力、摩擦力及泥浆的浮力,一旦失去平衡,钢筋笼就会上浮。为防止钢筋笼上浮,应加强观察,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在钢筋笼顶施加竖向的约束,如将钢筋笼顶部钢筋接长,焊于护筒顶部,一方面阻止钢筋笼上浮,另一方面可悬挂住钢筋笼,以保证钢筋笼的垂直度。发现钢筋笼上浮之后,应立即停止灌注混凝土,查明原因及程度。如钢筋笼上浮不严重,则检查钢筋笼底及导管底的准确位置,拆除一定数量的导管,使导管底升至钢筋笼底上方后可恢复灌注;如上浮严重,应立即通过吸渣等方式清理已灌注的混凝土,另行处理。64钢筋笼质量验收标准(1)钢筋的验收是在设计图的基础上进行的,应检查布置好的钢筋是否与设计图一致。(2)钢筋应无锈及其他有害材料(例如:冰、油脂、油和污垢)。钢筋应固定并保证在灌注混凝土时不会移动。(3)钢筋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图详见附图5-1和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详见表5-27.安全环保措施(1)钢筋加工厂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2)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所有在现场工作及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免上述人员的安全受到威胁。(3)所有电器设备必须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和防漏电保护装置。(4)焊接时要保证焊接地线与钢筋接触良好。(5)钢筋加工场地要保持清洁干净,钢筋焊渣在施工完毕运至指定地点,集中处理。 图5-1钢筋工程质量控制程序钢材合格和试验报告;合理堆放钢筋按不同型号挂牌;制定审核钢筋配料表。学习图纸和技术资料;学习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书面技术交底。钢筋出厂质量证明和试验报告;钢筋表面必须清洁,无颗粒状或片状老锈;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设置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骨架的宽度、高度、长度,受力钢筋间距,钢筋弯起点位移;受力钢筋保护层。钢筋下料成型施工准备校核加工机械核验加工尺寸与数量。执行标准资料整理质量评定允许偏差基本项目随机抽样保证项目同型号规格捆扎与挂牌;班组质量自检;中间质量抽查。校核钢筋加工模具;核验加工尺寸与数量。钢筋连接绑扎钢筋骨架的绑扎,搭接长度;钢筋数量,弯钩角度和平直长度; 表5-2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表通病现象原因分析预防措施1.钢筋锈蚀保管不善1.对颗粒状或片状老锈必须清除;2.钢筋除锈后仍留有麻点者,严禁按原规格使用;3.进场后加强保管,堆放处要下垫上盖。2.钢筋接头的连接方法和接头数量及布置不符合要求技术交底不细、工艺控制有误、标准不清、把关不严1.严格技术交底及工艺控制;2.合理配料,防止接头集中;3.正确理解规范中规定的同一截面的含义。3.钢筋间距布置位置不对及产生变形1.认真按要求施工,加强加工过程检验;2.控制钢筋笼倒运方式以及存放情况。4.焊接接头以及焊缝尺寸不足1. 搭接焊焊缝饱满,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