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网管线管理规程.doc_第1页
管网管线管理规程.doc_第2页
管网管线管理规程.doc_第3页
管网管线管理规程.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标准-设备管理规程文件编号Q/PKY.GTY04017版本号02管网、管线管理规程页 数1/4执行日期文件内容:一、目的二、适用范围三、责任者四、正文五、参考文献六、附录七、变更记载及原因分发部门: 各生产车间、有关部门。起草人审核人审核人批准人部门设备能源部设备能源部质量保证部质量负责人签名日期管理标准-设备管理规程文件编号Q/PKY.GTY04017版本号02管网、管线管理规程页 数2/4执行日期一、目 的:管网、管线是企业生产的主动脉,建立管网、管线管理制度,保证各种管网、管线安全畅通,是加强设备管理的重要内容。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管网管线管理工作。本文件代替原编号为Q/PKY.GTY0301700版管网、管线管理规程。三、责 任 者:设备能源部、安全部、保卫部、环保部、生产车间及有关部门。四、正 文:1、管网、管线是公司生产必须的“动脉”装置,必须严加管理,以确保动力的正常供应。2、生产区的主管路(包括上下、水管、蒸汽管、压缩空气和冷冻水管道)和输电线路(包括地下电缆),统一由设备能源部和公司动力车间负责维护和管理(生活区由党群部管理和维护)。3、生产区的支管路(从引向使用单位的支管开始,即支管从主管路上分出向各单位输送阀门之后算起)由使用单位负责管理和维护。4、消防用的消防栓由保卫部负责管理和维护,其它人一律不准动用,若必须动用时,应经保卫部批准。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在主管网上随意开孔接管或接线,若必须开孔接管、接线时,要报设备能源部批准,并征得动力车间同意,方可进行。6、各单位若因施工或临时开沟挖渠,在施工附近有管网或电缆时应事先通知设备能源部和动力车间,经同意后方能动土。7、全公司管网、管线逐渐增多,必须搞好长远规划,因技术改造或扩建而设计管网、管线时,应和设备能源部和动力车间等部门协商定案。8、各管网管线,应按分工负责区域搞好维修和清洁,各管网应做到保温层完整,保证性能好,按医药工业设备及管路涂色的规定涂色,定期刷漆和检查,阀门要干净、灵活管用,无跑、冒、滴、漏(凡主水管道阀门一律由供水值班人员负责开、关)。各种仪器、水表、汽表、压力表齐全正常、准确,灵敏可靠。9、输电架空线、进户线和电力电缆、避雷器,以及防护设施要定期检查,定期做耐压试验,定期维护,测试绝缘电阻在规定范围内以保证安全。该工作由管理标准-设备管理规程文件编号Q/PKY.GTY04017版本号02管网、管线管理规程页 数3/4执行日期公司动力车间电工工段负责并认真作好书面记录。10、管路涂色:10.1管路涂色采取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同时使用的方法。10.1.1基本识别色用于识别管路内流体的种类和状态。10.1.2识别符号用于识别管路内流体的性质、名称和流向10.1.3管路基本识别色外用于识别管内流体的性质、名称和流向的识别符号应用颜色用对比明显的白色或黑色在基本识别色上涂刷。在水平方向标注时,管内流体的性质、名称在左,流向箭头在右。在其它方向标注时以水平方向标注法顺时针旋转标注。10.1.4如果流体是双向流动的,用10.1.3规定的方法涂刷双向箭头。10.1.5识别符号应涂刷在所有管路交叉点、阀门和穿孔两侧等的管路上,以及其他需要识别的部位。10.1.6流体的其他识别符号,例如流体的压力、温度等可由使用单位根据实际需要涂刷在10.1.5规定部位的附近,但不得与本标准规定的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相混淆。10.1.7当识别符号直接涂刷在外径很的管路上且不易识别时,可在所有需要识别的部位挂设标牌(矩形:250100mm,指向尖角:90),标牌上应标明流体名称并用标牌的尖端指示流体流向。10.2室内、外地沟内的管路不涂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10.3不锈钢、有色金属、非金属材质的管路,以及保温管外有铝皮(或不锈钢)保护罩时,均不涂基本识别色,但应有识别符号。11、管路基本识别色的涂色:应涂刷在管路全长上。12、管路基本识别色及含义:绿色水; 淡灰色或铝色蒸汽; 粉红色碱; 紫色酸; 浅兰色空气或氧气; 黑色其他液体;棕色易燃液体、矿物油; 白色真空。 管理标准-设备管理规程文件编号Q/PKY.GTY04017版本号02管网、管线管理规程页 数4/4执行日期黄褐色气态或液态气体(空气、氧气除外); 13、 流体的性质、名称和流向的识别符号应用颜色用与管路基本识别色的规定(管路基本识别色流体的识别色)淡灰色或铝色黑色 绿色白色 紫色黑色 棕色白色粉红色黑色 黑色白色 白色黑色 黄褐色白色 浅蓝色白色 五、参考文献管网、管线管理规程Q/PKY.GTY0301700 六、附录:无附录七、变更记载及原因修订号执行日期变更原因、依据及详细变更内容00版Q/PKY.GT01317042005.10.1新规程01版Q/PKY.GT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