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oc_第1页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oc_第2页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oc_第3页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oc_第4页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关于颁发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的通知(85)水电电生字第05号 电气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标准自1977年颁发以来,对保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起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电力系统的发展以及试验技术的不断提高,原标准中的一些规定已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因此,我部组织有关单位对原标准进行了修订,并改名为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现正式颁发执行,原标准同时作废。在执行中如发现有不妥和需要补充之处,请随时告我部生产司。1985年1月15日 1 总 则 1.1 电气设备的预防性试验是判断设备能否继续投入运行,预防设备损坏及保证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凡电力系统的设备,应根据本规程的要求进行预防性试验。工业企业及农业用电气设备,除与电力系统直接连接者外,其他可根据使用特点,参照本规程进行。1.2 本规程的各项规定,是作为检查设备的基本要求,应认真执行。在维护、检修工作中,有关人员还应执行部颁检修、运行规程的有关规定,不断提高质量,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改进设备,使设备能长期、安全、经济运行。1.3 坚持科学态度。对试验结果必须全面地、历史地进行综合分析,掌握设备性能变化的规律和趋势。要加强技术管理,健全资料档案,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提高试验技术水平。1.4 在执行中,遇到特殊情况需要改变试验项目、周期或标准时,应组织有关专业人员综合分析,提出意见;对主要设备需经上一级主管局审查批准后执行;对其他设备可由本局、厂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执行。1.5 对于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装置、测量装置等电气设备和安全用具以及SF6全封闭电器、阻波器等的检查试验,应分别根据相应的专用规程进行,在本规程内不作规定。1.6 额定电压为110kV以下的电气设备,应按本规程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有特殊规定者除外),110kV及以上的电气设备,在必要时应进行耐压试验。对于电力变压器和互感器,在局部和全部更换绕组后,应进行耐压试验(可以选用感应耐压、操作波耐压和外加耐压法)。 50Hz交流耐压试验加至试验电压后的持续时间,凡无特殊说明者,均为1min;其他耐压法的施加时间在有关设备的试验方法中规定。 非标准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的交流耐压试验值,可根据本规程规定的相邻电压等级按插入法计算。 耐压试验电压值以额定电压的倍数运算者,发电机、电动机是按铭牌电压计算,电缆是按标准电压等级的电压计算。1.7 进行绝缘试验时,应尽量将连接在一起的各种设备分离开来单独试验(制造厂装配的成套设备不在此限)。同一试验标准的设备可以连在一起试。为了便利现场试验工作起见,已经有了单独试验记录的若干不同试验标准的电气设备,在单独试验有困难时,也可以连在一起进行试验。此时,试验标准应采用连接的各种设备中的最低标准。1.8 当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与实际使用的额定工作电压不同时,应根据下列原则确定试验电压的标准:1.8.1 当采用额定电压较高的电气设备以加强绝缘者,应按照设备的额定电压标准进行试验;1.8.2 采用额定电压较高的电气设备,在已满足产品通用性的要求时,应按照设备实际使用的额定工作电压的标准进行试验;1.8.3 采用较高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在已满足高海拔地区或污秽地区要求时,应在安装地点按照实际使用的额定工作电压的标准进行试验。1.9 在进行与温度、湿度有关的各种电气试验时(如测量直流电阻、绝缘电阻、损耗因数、泄漏电流等),应同时测量被试物和周围空气的温度、湿度。绝缘试验应在良好的天气,且被试物温度及周围空气温度不低于+5,空气相对湿度一般不高于80%的条件下进行。1.10 本标准中所列的绝缘电阻测量,规定用60s的绝缘电阻(R60);吸收比的测量,规定用60s与15s绝缘电阻的比值(R60/R15)。1.11 如制造部门的产品试验标准有了变动,且与本规程中的试验标准不相符合时,除经我部同意者外,应以本规程作为依据。进口设备按出厂标准并结合本规程执行。2 同步发电机和调相机2.1 容量为6000kW及以上的同步发电机和调相机的试验项目、周期、标准如表1所示,6000kW以下者可参照执行。表1 同步发电机和调相机的试验项目、周期、标准序号项 目周 期标 准说 明1 测量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1)大修前、后 (2)一年一次结合小修 (1)绝缘电阻不作规定。若在相近试验条件(温度、湿度)下,绝缘电阻降低至初次(交接或大修)测得结果的1/31/5时,应查明原因,设法消除 (2)各相或各分支绝缘电阻不平衡系数不应大于2 (3)吸收比:沥青浸胶及烘卷云母绝缘不应小于1.3;环氧粉云母绝缘不应小于1.6;水内冷发电机自行规定 (1)额定电压为1000V以上者,用2500V兆欧表,量程一般不低于10000M (2)水内冷发电机用专用兆欧表测量2 测量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 (1)大修时 (2)出口短路后 各相或各分支的直流电阻,在校正了由于引线长度不同而引起的误差后,相互间差别不得大于最小值的2%。此种差别与初次(出厂或交接时)测量的差别比较,相对变化也不得大于2%;水轮发电机不应大于1%(包括历年的相对变化)。超过标准者,应查明原因 (1)在冷态下测量,绕组表面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度之差不应大于3 (2)当采用压降法时,通入电流不得大于20%额定电流 (3)有条件时,可用涡流探测法检查锡焊接头的焊接质量 (4)汽轮发电机相(或分支)间差别及其历年的相对变化大于1%时,应引起注意3 定子绕组直流耐压试验并测量泄漏电流 (1)大修前、后 (2)一年一次结合小修 (3)更换绕组后 (1)试验电压标准: (1)应在停机后清除污秽前的热态下进行。处于备用状态时,可在冷态下进行。对氢冷发电机(应在充氢后含氢量96%以上,排氢后含氢量在3%以下时进行)严禁在置换过程中进行试验 (2)试验电压按每级0.5倍额定电压分阶段升高,每阶段停留1min,读取泄漏电流值 (3)不符合标准(2)、(3)之一者,应尽可能找出原因,并将其消除,但并非不能投入运行 (4)泄漏电流随电压不成比例显著增长时,应注意分析 (5)试验时,微安表接在高压侧或采用消除杂散电流影响的其它接线方式 (6)水内冷发电机可采用低压屏蔽接线或其他可消除水路影响的接线进行试验 (7)发电机安装完毕后,必要时可用22.5倍额定电压的直流耐压作检查性试验全部更换定子绕组并修好后3倍额定电压局部更换定子绕组并修好后2.5倍额定电压大修前运行20年及以下者2.5倍额定电压运行20年以上与架空线路直接连接者2.5倍额定电压运行20年以上不与架空线路直接连接者2.02.5倍额定电压小修时或大修后2.02.5倍额定电压 (2)在规定的试验电压下,各相泄漏电流的差别不应大于最小值的100%;最大泄漏电流在20A以下者,各相间差值与历次试验结果比较,不应有显著变化 (3)泄漏电流不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4定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1)大修前(2)更换绕组后试验电压标准如下:(1)全部更换定子绕组并修好后: (1)应在停机后清除污秽前热状态下进行。处于备用状态时,可在冷态下进行。氢冷发电机试验条件同直流耐压 (2)水内冷发电机一般应在通水的情况下进行试验 (3)局部或全部更换定子绕组以及在现场组装的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工艺过程中的绝缘交流耐压试验标准,一般应按照附录B进行 (4)发电机紧急事故检修时,如因特殊原因,按左述标准耐压有困难时,经主管局批准,将故障绕组除去后,留下绕组的耐压试验电压可以适当降低 (5)有条件时,可采用超低频(0.1Hz)耐压。试验电压峰值为工频试验电压峰值的1.2倍容 量kW,kVA额定电压 UV试验电压V小于1000036以上1000+2U,但最低为150010000及以上20001000+2U200060002.5U6000170003000+2U17000以上3000+2U(2)大修前及局部更换绕组并修好后: 运行20年及以下者,1.5倍额定电压 运行20年以上与架空线路直接连接者,1.5倍额定电压 运行20年以上不与架空线路直接连接者,1.31.5倍额定电压5 测量转子绕组的绝缘电阻 (1)大修中转子清扫前后 (2)小修时 (1)绝缘电阻一般不小于0.5M (2)水内冷转子绕组绝缘电阻一般不应小于5k (3)当定子绕组已干燥完毕而转子绕组未干燥完毕,如果转子绕组的绝缘电阻不小于2k,允许投入运行 用1000V兆欧表。水内冷发电机用500V及以下兆欧表或其它测量仪器6 测量转子绕组的直流电阻 大修时 与初次(交接或大修时)所测结果比较,其差别一般不应超过2% (1)在冷状态下进行测量 (2)显极式转子绕组还应对各磁极线圈间的连接点进行测量7 转子绕阻交流耐压试验 (1)显极式转子大修时和更换绕组后 (2)隐极式转子拆卸套箍后,局部修理槽内绝缘和更换绕组后 试验电压标准如下: (1)隐极式转子拆卸套箍只修理端部绝缘时,可用2500V兆欧表试验代替 (2)隐极式转子若在端部有铝鞍,则在拆卸套箍后作绕组对铝鞍的耐压试验。试验时,将转子绕组与轴连接,在铝鞍上加电压2000V (3)局部或全部更换转子绕组以及在安装现场组装的水轮发电机转子绕组,工艺过程中的绝缘交流耐压试验标准应按照附录B进行 显极式和隐极式转子全部更换绕组并修好后 10倍额定励磁电压,但不低于1500V,不高于3500V 显极式转子大修时及局部更换绕组并修好后 5倍额定励磁电压,但不小于1000V,不大于2000V 隐极式转子局部修理槽内绝缘后及局部更换绕组并修好后 5倍额定励磁电压,但不小于1000V,不大于2000V8 测量发电机和励磁机的励磁回路连回所连接的所有设备(不包括发电机转子和励磁机电枢)的绝缘电阻 (1)大修时 (2)小修时 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M;否则,应查明原因将其消除 用1000V或2500V兆欧表9 发电机和励磁机的励磁回路连同所连接的所有设备(不包括发电机转子和励磁机电枢)的交流耐压试验 大修时 试验电压为1000V 可用2500V兆欧表试验代替10 定子铁芯试验 (1)重新组装或更换、修理硅钢片后 (2)必要时 齿(铁芯)的最高温升不得超过45,各齿的最大温差不得超过30。运行20年以下者,齿的最高温升一般不超过25,温差不超过15 试验时用1000010-4T(持续时间为90min)的磁通密度或用1400010-4T(持续时间为45min)的磁通密度 对直径较大的水轮发电机在进行试验时,应注意校正由于磁通密度分布不均匀所引起的误差11 测量发电机和励磁机轴承的绝缘电阻 大修时 (1)汽轮发电机组的轴承不得低于0.5M (2)立式水轮发电机组的推力轴承每一轴瓦不得低于100M;油槽充油并顶起转子时,不得低于0.3M (3)所有类型的水轮发电机,凡有绝缘的导轴瓦、油槽充油前,每一轴瓦不得低于100M 汽轮发电机组的轴承绝缘用1000V兆欧表在安装好油管后进行测量12 测量灭磁电阻器(或自同期电阻器)的直流电阻 大修时 与铭牌数据或最初测得的数值比较,其差别不应超过10%13 测量灭磁开关的关联电阻 大修时 与初始值比较应无显著差别 电阻值应分段测量14 测量转子绕组的交流阻抗和功率损失 大修时 (1)对隐极式转子应在定子膛内或膛外测量(必要时可在不同转速下测量);显极式转子一般仅要求在膛外对每一磁极线圈进行测量 (2)阻抗和损失值自行规定。隐极式转子绕组的阻抗和功率损失在相同试验条件下与历年数值比较,不应有显著变化,显极式转子各磁极线圈的阻抗和功率损失,相互间不应有显著差别 (1)隐极式转子绕组的交流阻抗和损失值有显著变化时,应配合其它方法综合判断有无匝间短路 (2)如采用动态匝间监测法,可不再进行此项试验 (3)试验电压峰值不超过额定励磁电压(显极式转子试验电压自行规定)15 温升试验 必要时 应符合制造厂规定 (1)新机投入运行后应创造条件进行 (2)温升试验时,如对埋入式检温计测量准确度有怀疑时,可用带电测平均温度的方法加以校对16 测量轴电压 大修后 当汽轮发电机的轴承油膜被短路时,转子两端轴上的电压一般应等于轴承与机座间的电压。水轮发电机测量轴对机座的电压,电压值不作规定17 埋入式检温计绝缘电阻的测量和温度误差的校验 大修时 (1)绝缘电阻自行规定 (2)检温计指示值误差不应超过制造厂所规定的数值 测量绝缘电阻用不高于250V的测量设备18 测量空载特性曲线 (1)大修后 (2)更换绕组后 (1)与制造厂(或以前测得的)数据比较,应在测量误差的范围以内 (2)在额定转速下的定子电压最高值:水轮发电机升至额定电压的150%(以不超过额定励磁电流为限)汽轮发电机升至额定电压的130% (3)对有匝间绝缘的电机,最高电压的试验持续时间为5min 无起动电动机的同步调相机不进行此项试验19 测量三相稳定短路特性曲线 (1)大修后 (2)更换绕组后 与制造厂出厂(或以前测得的)数据比较,应在测量误差的范围以内 无起动电动机的同步调相机不进行此项试验20 检查相序 改动接线时 应与电网的相序一致21 测量发电机定子开路时的灭磁时间常数 更换灭磁开关后 时间常数不作规定22 定子单线棒损耗因数tg测量 更换绕组时 参照制造厂规定23 测量定子与转子间气隙 大修装转子后 定子与转子间各点气隙与平均值的差别: 汽轮发电机不应超过平均值的5% 水轮发电机不应超过平均值的10%24 气体冷却器的水压试验 大修时 试验压力应按制造厂规定。制造厂无规定时,试验压力为额定水压的两倍,但空气冷却器不得低于3个表大气压*,氢冷却器不得低于5个表大气压*。试验持续时间为30min,试验中不得有渗漏现象 *1个表大气压约等于105Pa25 测量机组轴承的振动和水轮发电机组主轴的摆度 大修前、后 (1)汽轮发电机、同步调相机及其同轴的励磁机轴承的振动,在轴承盖上三个方向(垂直、纵向、横向)测得的振动(双振幅)不得超过如下值:额定转速 r/min300015001000振动值 mm0.050.070.10 同步调相机转速在6001000r/min时,允许的振动值为0.10mm (2)内装导轴承的立式水轮发电机组的各部振动与摆度(双振幅)不得超过如下值(mm):额定转速r/min100及以下100250250375375750带推力轴承的支架(垂直振动)0.140.120.10.08带导轴承的支架(水平振动)0.140.120.10.08励磁机机座(水平及垂直振动)0.140.120.10.08整流子、集电环(摆 度)0.500.300.20.10定子铁芯部分外壳水平振动0.050.050.030.03各导轴承处的轴 摆 度(在各导轴承间隙范围内) (3)卧式及内装滚动轴承的立式水轮发电机的轴承振动(双振幅)不得超过如下值:额定转速r/min500及以下6007501000振动值mm0.200.160.120.102.2 发电机和同步调相机大修中更换绕组时,定子绕组绝缘状况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不经干燥投入运行: a.温度在1030时,每相所测得的吸收比,对于沥青浸胶及烘卷云母绝缘不小于1.3;对于环氧粉云母绝缘不小于1.6。水内冷发电机的吸收比自行规定; b.绕组运行温度在75时,每相的绝缘电阻按定子额定电压计算,大于每千伏1M,亦可投入运行。2.3 运行中的发电机和同步调相机,在大修中未更换绕组时,除在绕组上有明显落水外,一般可不必干燥投入运行。2.4 发电机和同步调相机定子绕组绝缘老化鉴定的方法和标准见附录B。3 直流电机3.1 直流电机的试验项目、周期和标准如表2所示。表2 直流电机的试验项目、周期和标准序号项 目周 期标 准说 明1 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 (1)大修时 (2)小修时 绝缘电阻一般不低于0.5M (1)用1000V的兆欧表 (2)励磁机应测量电枢绕组对轴和金属绑线的绝缘电阻2 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 大修时 与制造厂试验数据或以前测得值比较,其差别一般不应大于2%;补极绕组自行规定。100kW以下的不重要的直流电机自行规定3 测量电枢整流片间的直流电阻 大修时 相互间的差值不应超过最小值的10% 由于均压线产生的有规律的变化,在各相应的片间进行比较判断4 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大修时 磁场绕组对壳和电枢绕组对轴的试验电压为1000V 100kW以下不重要的直流电机电枢绕组对轴的交流耐压可用2500V兆欧表试验代替5 测量磁场可变电阻器的直流电阻 大修时 与铭牌数据或最初测量值比较其差别不应超过10% 应在不同分接头位置测量,且电阻值变化应有规律性6 磁场可变电阻的交流耐压试验 大修时 试验电压为1000V (1)磁场可变电阻器可随同励磁回路进行 (2)可用2500V兆欧表试验代替7 调整炭刷的中心位置 大修时 核对位置是否正确,应满足良好换向要求 必要时,可做无火花换向试验8 检查绕组的极性及其连接的正确性 接线变动时 极性和连接均应正确9 测量电枢与磁极之间的空气间隙 大修时 各点气隙与平均值的差别不应超过下列数值: 3mm以下的间隙为平均值的10% 3mm及以上的间隙为平均值的5%10 测量励磁机的振动 大修时 应符合表1中序号25的规定11 直流发电机的特性试验 (1)大修后必要时 (2)更换绕组后 与制造厂试验资料比较,应在测量误差的范围以内 (1)无载特性:测录至最大励磁电压值为止 (2)负载特性:仅测录励磁机负载特性。测定时,以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绕组作为负载 (3)外特性:必要时进行 (4)励磁电压的增长速度:在励磁机空载额定电压的情况下进行12 直流电动机的空转检查 (1)大修时 (2)更换绕组后 (1)转动正常 (2)调速范围合乎要求 空转检查的时间一般不小于1h 注:容量在100kW以下的不重要直流电机,一般只进行1、2、4、5、7、8、11七项试验。4 中频发电机4.1 中频发电机的试验项目、周期和标准如表3所示。表3 中频发电机的试验项目、周期和标准序号项 目周 期标 准说 明1 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 (1)大修时 (2)小修时 绝缘电阻应不低于0.5M 1000V以下的中频发电机使用1000V兆欧表;1000V及以上者使用2500V兆欧表2 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 大修时 (1)各相绕组直流电阻值的相互差别应不超过其最小值的2% (2)励磁绕组所测得的直流电阻值与出厂值比较,不应有显著差别BG)F续表3 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大修时 试验电压为出厂试验电压的75% 副励磁机的交流耐压可用绝缘电阻来代替4 测量可变电阻器或起动电阻器的直流电阻 大修时 与制造厂数值或最初测得的结果比较相差不应超过10% 1000V及以上的中频发电机应在所有分接头上测量5 测录中频发电机的特性曲线 (1)大修后必要时 (2)更换绕组后 与制造厂试验资料比较,应在测量误差范围内 (1)无载特性:测录至最大励磁电压值为止 (2)负载特性:仅测录励磁机的负载特性。测定时,以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绕组为负载 (3)外特性:必要时进行6 温升试验 必要时 应符合制造厂规定 新机投入运行后应创造条件进行5 交流电动机5.1 交流电动机的试验项目、周期和标准如表4所示。表4 交流电动机的试验项目、周期和标准序号项 目周 期标 准说 明1 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1)大修时 (2)小修时 (1)绝缘电阻: 额定电压为1000V以下者,常温下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M, 额定电压为1000V及以上者,交流耐压前,定子绕组接近运行温度时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每千伏1M;投入运行前,在常温下的绝缘电阻(包括电缆)不应低于每千伏1M,转子绕组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每千伏0.5M (2)吸收比自行规定 (1)容量为500kW以上的电动机应测量吸收比 (2)1000V以下的电动机使用1000V兆欧表;1000V及以上的电动机使用2500V兆欧表 (3)小修时,定子绕组可与其所连接的电缆一起测量;转子绕组可与其起动设备一起测量 (4)有条件时应分相测量2 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 大修时 1000V以上或100kW以上的电动机各相绕组直流电阻的相互差别不应超过最小值的2%,并应注意相间差别的历年相对变化,其余自行规定 中性点未引出不能测量绕组各相直流电阻时,可测量线间电阻。1000V以上或100kW以上的电动机各线间直流电阻的差别不应超过1%3 1000V以上且容量在500kW以上的电动机定子绕组直流耐压试验,并测量泄漏电流 (1)大修时 (2)更换绕组后 (1)试验电压的标准如下: 全部更换绕组,3倍额定电压 大修或局部更换绕组,2.5倍额定电压 (2)泄漏电流相间差别一般不大于100%;20A以下者,各相间应无显著差别 (1)有条件时应分相进行 (2)500kW以下的电动机自行规定4 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1)大修时 (2)更换绕组后 (1)大修中不更换定子绕组和局部更换定子绕组后: 1.5倍额定电压,但不低于1000V (2)全部更换定子绕组后:(2倍额定电压 试验电压标准如下:+1000)V,但不低于1500V (1)低压100kW以下不重要的电动机交流耐试验可用2500V兆欧表代替 (2)局部或全部更换定子绕组时,工艺过程中的绝缘交流耐压试验可按照附录B进行5 绕线式电动机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1)大修时 (2)更换绕组后绕线式转子绕组绕线式电机转子已改为直接短路起动者,可不作交流耐压试验(Uk为转子静止时在定子绕组上加额定电压于滑环上测得的电压)绕组式转子绕组不可逆的可逆的大修不更换转子绕组时局部更换转子绕组后1.5Uk,但不小于1000V3.0Uk,但不小于2000V全部更换转子绕组后(2Uk+1000)V(4Uk+1000)V6同步电动机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大修时试验电压为1000V7测量可变电阻器或起动电阻器的直流电阻大修时 与制造厂数值或最初测得结果比较,相差不应超过10% 1000V及以上的电动机应在所有分接头上测量直流电阻8可变电阻器与同步电动机灭磁电阻器的交流耐压试验大修时 试验电压为1000V 可用2500V兆欧表代替9 测量同步电动机及其励磁机轴承的绝缘电阻大修时 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M 在油管安装完毕后,用1000V兆欧表测量10 转子金属绑线的交流耐压试验 大修时 试验电压为1000V 可用2500V兆欧表代替11 检查定子绕组的极性 接线变动时 定子绕组的极性与连接应正确 对双绕组的电动机,应检查二分支间连接的正确性 中性点无引出者可不检查极性12 电动机空转检查并测空载电流 大修后 转动正常,空载电流不作规定 (1)空转检查的时间一般不小于1h (2)测定空载电流仅在对电动机有怀疑时进行13 测量电动机的振动 大修后额定转速r/min300015001000750及以下振动值(双振幅)mm0.060.100.130.1614 测量定子与转子铁芯间的气隙 大修装转子后 各点气隙与平均值之差不大于平均值的5% 注:容量在100kW以下的电动机,一般只进行第1、4、12、13项试验。 特殊电动机按制造厂规定。6 电力变压器、消弧线圈和油浸电抗器6.1 电力变压器的试验项目、周期和标准如表5所示。表5 电力变压器的试验项目、周期和标准序号项 目周 期标 准说 明1 测定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1)大修时 (2)13年1次 大修和运行标准自行规定(参考值见附录C中的表C2) (1)额定电压为1000V以上的绕组用2500V兆欧表,其量程一般不低于10000M,1000V以下者用1000V兆欧表 (2)测量时,非被试绕组接地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泄漏电流2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泄漏电流 (1)大修时 (2)13年1次 (1)试验电压标准如下: (1)电压为35kV及以上且容量为10000kVA及以上的变压器应进行 (2)在高压端读取1min泄漏电流值绕组额定电压kV3615203535以上直流试验电压kV5102040 (2)泄漏电流自行规定,但与历年数值比较不应有显著变化(参考值见附录C中的表C3)3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一起的介质损耗因数tg (1)大修时 (2)必要时 (1)tg值(%)不大于下列数值: (1)容量为3150kVA及以上的变压器应进行 (2)非被测绕组应接地(采用M型试验器时应屏蔽)高压绕组电压等级温 度 1020304050607035kV以上11.52346835kV及以下1.52346811 同一变压器中压和低压绕组的tg标准与高压绕组相同 (2)tg值(%)与历年的数值比较不应有显著变化4绕组连同套管一起的交流耐压试验(1)大修后(2)更换绕组后(3)必要时 (1)全部更换绕组绝缘后,一般应按附录A中表A1出厂标准进行;局部更换绕组后,按表A1中大修标准进行 (2)非标准系列产品,标准不明的且未全部更换绕组的变压器,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应按过去的试验电压,但不得低于下表中的数值 (1)大修后绕组额定电压为110kV 以下且容量为8000kVA及以下的变压器应进行,其他根据条件自行规定 (2)对110kV及以上更换绕组的变压器,可采用倍频感应法或操作波进行耐压试验(操作波试验波形、电压值见附录C中表C1)绕组额定电压kV0.5以下236101520354460试验电压 kV2813192634416471105 (3)出厂试验电压与附录A表A1中的标准不同的变压器的试验电压,应为出厂试验电压的85%,但除干式变压器外,均不得低于上表中的相应值5 测量非纯瓷套管的介质损耗因数tg和电容值 (1)大修时 (2)对不需拆卸套管即能试验者13年一次 标准见表12 测量时,同一绕组的套管均应全部短接6 油箱和套管中绝缘油试验 按15.1的规定进行7 测量轭铁梁和穿芯螺栓(可接触到的)的绝缘电阻 大修时 绝缘电阻自行规定 (1)用1000V或2500V兆欧表 (2)轭铁梁及穿芯螺栓一端与铁芯连接者,测量时应将连接片断开(不能拆开者可不进行) 8测量铁芯(带有引外接地)对地的绝缘电阻 (1)大修时 (2)13年1次 绝缘电阻自行规定 (1)用1000V兆欧表 (2)运行中发现异常时可测量接地回路电流9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一起的直流电阻 (1)大修时 (2)变换无励磁分接头位置后 (3)13年1次 (4)出口短路后 (1)1600kVA以上的变压器,各相绕组电阻,相互间的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无中性点引出时的线间差别应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1% (2)1600kVA及以下的变压器,相间差别一般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4%;线间差别一般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 (3)测得的相间差与以前(出厂或交接时)相应部位测得的相间差比较,其变化也不应大于2% (1)大修时,应在各侧绕组的所有分接头位置上测量 (2)对无励磁调压,13年1次的测量和运行中更换分接头位置后,只在使用分接头位置上测量 (3)对有载调压,一般在所有分接头上测量 (4)所规定的标准是指对引线的影响校正后的数值 (5)按GB1094-71电力变压器生产的变压器仍以630kVA为界10 检查绕组所有分接头的电压比 (1)大修后 (2)更换绕组后 (3)内部接线变动后 (1)大修后各相相应分接头的电压比与铭牌值相比,不应有显著差别,且应符合规律 (2)电压35kV以下,电压比小于3的变压器,电压比允许偏差为1% (3)其他所有变压器(额定分接头)电压比允许偏差为0.5% (1)更换绕组后,应按制造厂标准测量电压比 (2)更换绕组后及内部接线变动后,应在每一分接头下进行电压比测量,并应校对单相变压器的极性和三相变压器的联结组标号 (3)对于其它分接头的电压比,在超过标准栏中的允许偏差时,应在变压器阻抗电压值(%)的1/10以内,但不得超过1%11 校定三相变压器的联结组别和单相变压器引出线的极性 (1)更换绕组后 (2)内部接线变动后 必须与变压器的标志(铭牌和顶盖上的符号)相符12 测量容量为3150kVA及以上变压器的额定电压下的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 (1)更换绕组后 (2)必要时 与出厂试验值相比无明显变化 (1)三相试验无条件时,可用单相全电压试验 (2)试验电源波形畸变率应不超过5%13 测量变压器额定电流下的阻抗电压和负载损耗 更换绕组后 应符合出厂试验值,无明显变化 无条件时可在不小于1/4额定电流下进行测量14 检查有载分接开关的动作情况 (1)大修时 (2)必要时 应符合制造厂的技术条件15 检查相位 (1)更换绕组后 (2)更改接线后 必须与电网的相位一致16 额定电压下的冲击合闸试验 更换绕组后 更换绕组后为3次,应无异常现象 (1)在使用分接头上进行 (2)在变压器高压侧加电压试验 (3)110kV及以上变压器中性点应接地后再试验17 总装后对散热器和油箱作密封油压试验 大修后 对管状和平面油箱,采用0.6m的油柱压力;对于波状油箱和有散热器的油箱,采用0.3m的油柱压力。试验持续时间为15min18 冷却装置的检查和试验 (1)大修时 (2)小修时 应符合制造厂规定19 检查运行中的热虹吸油再生装置 (1)大修时 (2)小修时 应符合制造厂规定20 检查接缝衬垫和法兰连接情况 (1)大修时 (2)小修时 应不漏油。对强迫油循环的变压器应不漏气漏水21 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 电压为330kV及以上的变压器、电抗器和发电厂240000kVA及以上的主变压器3个月一次; 电压为220kV的变压器和发电厂120000kVA及以上的主变压器6个月一次; 8000kVA及以上的变压器一年一次; 其他变压器自行规定 (1)设备内部氢和烃类气体超过下列任一项值时应引起注意: (1)总烃是指甲烷、乙烷、乙烯和乙炔四种气体总和 (2)标准中所列数值的单位为ppm(10-6)即每升油中含有该气体的微升数 (3)溶解气体含量达到引起注意值时,可结合产气速率来判断有无内部故障;必要时,应缩短周期进行追踪分析 (4)新设备及大修后的设备投运前应作一次检测;投运后,在短期内应多次检测,以判断该设备是否正常气体种类含量 ppm总 烃150乙 炔5氢 气150 (2)烃类气体总和的产气速率在0.25ml/h(开放式)和0.5 ml/h(密封式)或相对产气速率大于10%/月时,可判断为设备内部存在异常(总烃含量低的设备不宜采用相对产气速率进行判断)22 油中微量水测量 必要时 参考值如下: 220kV及以下,30ppm以下;330kV,25ppm以下;500kV,15ppm以下 测量时应注意温度的影响23 油中含气量测量 必要时 自行规定 只在500kV变压器进行注:1600kVA以下变压器试验项目、周期和标准:大修后的试验参照表5中序号1、4、6、8、9、10、11、15等项进行,定期试验参照表5中序号1、4、6等项进行,周期自行规定。 干式变压器的试验项目、周期和标准如下:大修后参照表5中序号1、4、7、8、9、10、11、15等项进行,定期试验参照表5中序号1、4等项进行,周期自行规定。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绝缘试验,应在充满合格油静止一定时间,待气泡消除后方可进行。一般大容量变压器静止20h以上(真空注油者时间可适当缩短);310kV的变压器需静止5h以上。 油浸电力变压器进行绝缘试验时,允许使用的最高试验电压如下:测量tg时,对于注油或未注油的,其绕组电压为10kV及以上的变压器,试验电压为10kV;绕组电压为10kV以下者,试验电压不超过绕组额定电压。测量泄漏电流时,对于未注油的变压器其施加电压为规定的试验电压的50%。 绝缘试验时,以变压器的上层油温作为变压器绝缘的温度。6.2 运行中和大修后的电力变压器是否需要干燥,按变压器运行规程进行。6.3 油浸电抗器的试验项目、周期和标准参照表5中序号1、3、4、6、7、8、9、21项(220kV及以上油浸电抗器增加序号5、22项)进行。6.4 消弧线圈的试验项目、周期和标准参照表5中序号1、3、5、6、7、9、21项进行。7 互 感 器 7.1 互感器的试验项目、周期和标准如表6所示。表6 互感器的试验项目、周期和标准序号项 目周 期标 准说 明1 测定绕组的绝缘电阻 (1)大修时 (2)35kV及以下13年一次 (3)63110kV12年一次 (4)220kV及以上1年一次 绝缘电阻自行规定 (1)一次绕组用2500V兆欧表,二次绕组用1000V或2500V兆欧表 (2)测量时,非被试绕组短路接地 (3)220kV及以上电流互感器末屏对二次及地的绝缘电阻,一般不小于1000M2 测定20kV及以上互感器一次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因数tg (1)大修时 (2)35kV及以下13年一次 (3)63110kV12年一次 (4)220kV及以上1年一次 (1)电压互感器的tg值(%)(反接法)应不大于表中数值:温度 51020304035kV及以下大修后2.02.53.55.58.0运行中2.53.55.07.510.535kV以上大修后1.52.02.54.06.0运行中2.02.53.55.08.0 (2)电流互感器20时的tg值(%)应不大于下表中数值,且与历年数据比较,不应有显著变化:电压 kV203563220330500 充油的电流互感器大修后运行中3623 充胶的电流互感器大修后运行中2423 胶纸电容式的电流互感器大修后运行中2.5623 油纸电容式的电流互感器大修后运行中1.01.50.81.0 (3)220kV及以上电流互感器应测量主绝缘的电容值,一般不超过制造厂实测值(或初始值)的10%3 绕组连同套管一起对外壳的交流耐压试验 (1)大修后 (2)20kV以下13年一次 (3)必要时 (1)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见附录A中表A1 (2)运行中非标准系列的产品及出厂试验电压标准不明的且未全部更换绕组的互感器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如下: (1)串级式或分级绝缘式的电压互感器用倍频感应耐压试验 (2)进行倍频感应耐压试验时,应考虑互感器的容升电压 (3)做倍频耐压试验前后,应检查有否绝缘损伤额定电压kV36101520354463试验电压kV15213038477287120 (3)出厂试验电压与附录A表A1中标准不同的互感器,其试验电压应为制造厂出厂试验电压的90%,但不得低于上表中的相应值 (4)全部更换绕组绝缘后,应按附录A表A1中的标准进行试验4 油箱和套管中绝缘油的试验 按14.2规定进行5 测量铁芯夹紧螺栓(可接触到的)的绝缘电阻 吊芯或吊罩时 绝缘电阻自行规定 (1)用2500V兆欧表 (2)穿芯螺栓一端与铁芯连接者,测定时应将连接片断开(不能拆开者可不进行)6 测量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直流电阻 大修时 与制造厂或以前测得的数值比较应无显著差别7 测量1000V以上电压互感器的空载电流 必要时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电压互感器,在额定线电压时的空载电流应不大于最大允许负荷电流8 检查三相互感器的联结组和单相互感器引出线的极性 (1)更换绕组后 (2)接线变动后 必须与铭牌的记载或外壳上的符号相符9 测量互感器各分接头的变比 (1)更换绕组后 (2)接线变动后 与铭牌相比,不应有显著差别 更换绕组后应测比差和角差10 测量电流互感器的励磁特性曲线 必要时 与同类型电流互感器的特性曲线相比较 仅对继电保护有要求者进行11 63kV及以上互感器油中溶解气体的色谱分析 13年一次 油中溶解气体含量在下表任一项标准范围内时,应开始引起注意: 对制造部门(如国外产品)制造为全封式结构的不进行此项试验气 体含量 ppm烃类总和100氢150乙 炔312 密封检查 (1)大修后 (2)必要时 自行规定13 局部放电试验 (1)35kV固体绝缘互感器必要时进行 (2)110kV及以上充油互感器必要时进行 (1)固体绝缘互感器:电压为1.1Um/时放电量不大于100pC (2)充油互感器: 电压为1.1Um/时放电量不大于20pC Um为设备的最高电压14 油中微量水测量 必要时 110kV及以上互感器的参考值:不大于30ppm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电容元件的试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