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基數位典藏之藝術課程互動設計及創意加值實驗以數位化的藝術廊道中國藝術欣賞創意學習網為例林翠雲 蘇彥衍文藻外語學院應用華語文系講師 文藻外語學院資訊管理與傳播系主任 .tw .tw摘要 如何有效利用數位典藏資源於藝術欣賞課程,並期不斷有新生、活化之可能,是數位化的藝術廊道中國藝術欣賞創意學習網建置之核心理念。本論文旨在闡述本學習網如何統整數位典藏素材,以及有機串連數位典藏資源,以進行中國藝術欣賞課程互動式教材設計,包括學習活動的內容及流程、線上操作過程具體模擬、線上練習設計等。此外,蒐集並建立中國藝術紋樣圖庫,乃本計畫為進行創意加值融入大學藝術教育之嘗試重點,本論文亦將指陳如何延續前述互動學習設計,再逐步引導學習者進入創意加值之基礎習作,從基本的模擬紋飾或圖案,到創意發想為簡單的產品設計,冀望提出一具體有序的教學流程,使學習者非但互動式參與欣賞課程內容,更能以現代生活經驗重新詮釋傳統紋樣,親身體悟並實踐所謂Old is New的價值理念。關建詞:數位典藏、互動式教材設計、中國藝術紋樣圖庫、創意加值、Old is New壹研究目的 藝術教育的特質在於啟發欣賞者之圖象思惟方式,能藉由藝術品的賞析,展現情意潛能。國家數位典藏資源,在藝術考古領域,已建立為數不少之數位內容(Digital Content),如何轉換這些數位化典藏品,經由教學策略及設計,成為互動式較高的數位學習,應是利用典藏資源以進行藝術教學之核心目的。數位化藝術廊道中國藝術欣賞創意學習網即是植基於國家數位典藏資源,並結合相關網路學習,所開發之藝術學習平台,為強化其數位學習功能,首重於互動式設計,並於理論欣賞之後,以典藏品紋樣為設計素材,進行創意加值實驗,期望活化及普及典藏資源。本文以數位化藝術廊道中國藝術欣賞創意學習網二年計畫為例,希望能闡述以下重點目的:一藝術教材模組如何彈性整合: 將數位典藏所展示的內容,整合成有意義的教材及學習活動,不但可提升數位典藏的價值,更可豐富教學內涵。教授藝術課程之教師,通常會累積一群不同學習內容的教材模組,而如何因應不同教學主題快速整合這些教材模組形成新教材,使製作教材方式更有效率,實為一項重要課題。本學習網在二年計畫中業已完成讓教師線上編製教材的管理系統,使得教師能更有效且便利於安排教材的呈現順序及內容,並陸續研發適合藝術類內容的學習模組,使教師可以彈性地在不同的學習階段選擇合適的教材模組,只要依據線上圖文編輯功能,點選學習網頁中所提供之數位版型,即可快速呈現出教材內容。如此,教師非但不需耗費多時於教材之製作,亦不會受限於教材製作之數位工具,即可利用此數位編輯系統,簡易地在線上編製藝術教材。二如何強化互動學習之設計: 以學習者為導向的數位學習,必要著重於學習活動之相關設計。本學習網示範如何結合數位典藏及相關網路資源,進行互動式學習設計,進而整合到上述教材模組中,如在學習專題進行時,適時安排議題討論、情境學習、學習活動以及線上互動練習等,引導學習者逐步參與整體教學設計,自然而然進入建議的學習流程。如此將互動式學習活動植入於學習專題內容中,更可提高學習者參與的意願與學習的成效。三如何提昇藝術學習平台功能: 本學習網二年計畫中,致力於幾個面向提昇系統層次之功能:(一)探究適合藝術類課程的內容結構及呈現方式,持續研發合適內容架構方式及內容呈現版型。(二)提出後設資料(meta data)格式,建構合於SCORM標準的教材架構,以利教材共享共用。根據教師們實際教學上所使用的教材,統整出屬性相同的部份,並提出合於藝術類教學需要的後設資料(metadata)格式,進而形成可共享的教學資料及資源。除了教材模組可以提供給其他教學網站使用外,有興趣的教師們也可以依據此格式,發展可在本網站中使用的教材模組。(三)進一步延伸成為具教材製作、教材管理、學習者管理及系統管理四大功能的完善LCMS系統。察考目前市面上許多的LCMS系統,大部份系統的教材製作功能,都只具有輸入文字或選擇HTML檔的功能,本學習網計畫提出一個較有變化、對教師較便利的教材製作方式,除了持續完善教材製作模組的功能外,期望將本系統提昇成為完整的LCMS系統。四創意加值如何融入教學內涵 國家數位典藏資源在中國藝術考古領域,已陸續建置為收不少的文物資料庫,基於這些以數位化方式紀錄、展示之典藏品,如何以現代之詮釋觀點,重新賦予其新生命,發揮古典藝術Old is New的創意加值普及層面,也一直是中國藝術欣賞創意學習網設計核心目的之一。在此方面,本學習網以專業美工技術繪製古器物、古蹟、壁畫等紋樣向量圖,建立為數不少、查詢簡易的中國藝術紋樣資料庫,藉此轉換數位典藏的珍貴資料,並結合設計概念引導的數位學習流程,嘗試將創意加值之融入教學,讓學生以紋樣圖庫為設計素材,開發各式應用產品,不但非設計科系的一般學生能體會設計經驗,並能藉以推廣及活化古藝術。貳、研究方法一學習網設計理念數位化的藝術廊道中國藝術欣賞創意學習網提出學習專題、互動學習、創意加值為核心理念的學習流程,彼此之間乃為有機連繫理論欣賞與實作應用的引導歷程,圖示如下: 圖1 從典藏管理到創意加值的有機連繫(一)典藏管理利於編寫專題文章 本創意學習網在藝術網路學習設計上,希望藉由典藏資料庫的建立,再往上發展中國藝術課程相關的數位內容(Digital Content),為使學習者能有先備知識的欣賞基礎,再順理成章進入逐步的學習活動,因此,在學習流程上,建議先進行學習專題的概念儲備。這些學習專題,則由教師透過典藏管理的機制,可任意勾選典藏素材,自行編寫專題。(二)教學應用強調互動式設計 藝術欣賞的數位內容並不能等同於數位學習,好的學習模式應當創造有效的學習情境(Learning Context),讓學習者不斷地在網路環境中,引發高度參與感。本創意學習網在不同專題上,分別設計適性的導引及情境動畫,強調教與學的情境互動,希望導入以學習者為中心導向的藝術網路學習模式,引領學習者積極參與植基於數位典藏的學習活動,進而準備創意加值的實驗嘗試。(三)創意加值融入教學嘗試 透過以上系統性的完整學習,學習者了解數位典藏內容及意涵,遂而進入創意加值的學習階段。由於學生已不只具備對於藝術品形的認知,更具備對於藝術品意的了解,形意雙備的知識,使學生在創意加值的嘗試經驗裡,更具深度內涵與潛力發展。從典藏管理至此創意加值階段,整體的學習歷程正是所謂的一氣喝成,按步就班的逐步學習模式。二學習網架構建立 圖2 數位化藝術廊道學習網架構圖 學習網架構有以下幾項重要方法的提出:(一)典藏系統與應用機制分離1典藏系統著重在建立各項資料之 meta data,使應用系統能更有彈性地運用資料,並將之組成教材單位。克服原有系統教材重用機制不良的問題。 2應用機制部份,分成學習專題、學習活動、文物展示、創作園地與互動遊戲等大項,於其下可彈性增加不同呈現方式的學習資源,加強隨時隨地都可進行的行動化學習(Mobil Learning)。 3配合新式數位內容的製作技術與工具,使內容的呈現更活潑、生動,如Flash動畫製作、Captivate教育科技軟體的運用等。 圖3 典藏資料庫管理介面(二)專題編寫數位版型的設定 本學習網意欲建立以藝術類教師為核心的課程編製系統,讓教師們可以很方便地直接在線上編製藝術類的教材內容。在教材內容可以便利地產生,以及持續修改、更新,教師們自然在網路上逐漸累積各式的教材,當教材數量一多,可以進行分類設定,以便日後可以依據教學需要靈活運用各式資源進行教學,進而發展出適合學生學,方便教師教的網路教材。在藝術專題編寫上,本學習網設定了五種數位版型,提供教師自由點選, 進行專題設定及專題文章編寫工作,其圖文編輯介面如圖: 數位版型有純文字、左圖右文、右圖左文、雙圖對照二式等共計五種的圖文編輯方式,提供自由點選。 圖4 圖文編輯數位版型介面(三)管理專區的編輯功能 本學習網管理專區除上述之專題設定、專題文章的編輯功能外,尚有:典藏資料庫,藝術教師可依教學主題之需求,將數位典藏資源所提供或自行建立之圖檔,上傳至資料庫中,並彈性利用這些數位化圖檔,結合數位版型重新編寫專題文章。紋樣資料庫,則可上傳高解析度之向量圖,並自行設定分類、編輯(紋樣編排順序、內容說明、增刪修改等功能)。教學資源,可上傳各類型檔案格式之教學設計,包括影音串流檔(wmv)、動畫檔(swf)等,由於專題內容呈現只能是網頁格式,這部分管理機制可以豐富及強化教材的多元呈現。三播客系統行動學習之設立 隨著個人行動影音時代的來臨,學習已不再限於書桌前或電腦螢幕前,對於學習者更方便,而不限於時間地點的行動學習模式已逐漸成形。本學習網導入建置Web2.0應用的Podcast(播客)系統平台,讓學習不限於電腦桌前,透過網路發佈聲音、影片等媒體文件的方法,並以這樣的方式讓師生透過訂閱的方式來自動接收上述多媒體文件; 除了在個人電腦上隨時聆聽外,也可以透過iPod、MP3等隨身播放器,讓學習專題所包含的多媒體影音內容隨身攜帶,真正達至隨時隨地無所不在的行動學習。(一)系統應用範例一: 老師建立個人教學資源頻道,讓老師有自己的專屬頻道來呈現自己的教學成果,並作為教師教學檔案記錄。1因為操作簡單-無學習門檻,老師可快速累積資料。 2因為訂閱功能-確保辛苦建立的教學資料能讓同學在快速時間內收到,並確保無所遺漏。(相較於電子報,知識的傳遞與保存更有效率) 3因為行動閱聽-學生可將資料下載並同步到個人的行動載具,讓藝術學習的觸角無所不在。(二)系統應用範例二: 開放學生建立自己的【學習成果】頻道,讓學生有個人專屬頻道來呈現學習成果,並作為校園生活的學習成長記錄。 1因為操作簡單-無學習門檻,學生可快速累積資料。 2因為訂閱功能-同儕之間可透過訂閱彼此的Podcast頻道,交換及分享成果。 3因為行動閱聽-讓學生的成果跨載具呈現,更能激發學生參與感。參、課程互動式設計 本計畫學習網在互動式設計,尤其是學習活動上,主要是藉由數位典藏資源為教學素材,以及串連數位典藏各式elearning及互動學習區之設計,透過小組分工合作的互動管道,以增進學習效能,並消除網路學習的孤立感。一幾個教學法之層面應用:(一)以問題導向的學習方式設計學習活動論題 以逐步提問問題為導向的學習法,是以學習者為中心,透過小組分工討論的學習方式,解決有機串連的問題設計,在進行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不僅培養學習者批判性的思考能力,更能在小組不斷互動的學習歷程中,由基礎知識累積建構進階之新知識。 如本學習網所設計原始的跫音(教案內容參後)學習活動,逐步提問: 1如果可以預先選擇陪葬品,你會選擇什麼物品? 2就所知舉例說明作為陪葬品的歷史文物有那些? 3就所舉例子擇項推測陪葬品背後隱涵的想法為何? 4卑南遺址與卑南文化數位典藏網站中,提問: (1)卑南遺址出土的石板棺,究竟包含那些文物內容? (2)這些出土文物的相關資料為何?如何找到它們並進一步了解它們的意義? (3)卑南文物代表的種類及形制究竟有那些?(二)情境學習法導引激發學習動機 藝術學習,尤其是時代已久遠的傳統藝術內容,如果能依附於 現代生活情境中,較能拉近藝術品與學習者之間的距離,將學 習內容導入真實環境間,亦可轉換藝術知識成為應用性題材。 如本學習網所設計的導引式情境動畫,便是以藝術生活化 的現代觀點,觀看傳統藝術內涵。此外,如創意加值之產品設 計,則是以生活藝術化的思惟,將古典紋飾及圖案放置在 現代生活情境中去感受設計的可能。(三)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進行學習活動 探究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知識探索行動為主的教學策略,教師藉由提出問題 含提供學生教學主題相關的資料,讓學生主動進例假設、探索、驗證、歸 納、解釋、討論活動,教師站在引導地位,指引學生主動學習(張國恩, 2001)。並且透過同儕間的互動,達成合作式學習目標,還可以獲致以下 成效:(陳年興,2006) 1透過網路的方式,提供學生參與課堂上同步或非同步的討論,或是彼此間 的學習或工作經驗,更容易促成分享的交流。 2訓練學生溝通、表達的技巧。引導學生從人際間的互動,達成知識交流以 及合作學習的目標。 如原始的跫音: 1學生分組討論,就所知舉例說明作為陪葬品的歷史文物還有那些?並擇 項推測陪葬品背後隱涵的想法為何?藉此了解亡者生前的日常 生活狀況,與其對死後世界的嚮往有緊密的連繫。 2就上列數位典藏網站,請學生分別找出各類陪葬文物兩種,藉 由網站搜尋活動,了解幾個數位典藏計畫的成果概況,並從中 學習掌握文物的基本資料。 3在卑南遺址與卑南文化數位典藏網站分組蒐尋資料以解決 問題的過程中,能清楚認識卑南文物代表的種類、形制與存在 的意義和價值。(四)輔助以鷹架式教學理念 引導學習活動的教師,在活動進行前的說明會提供學習鷹架,也就是 學習者可藉以解決問題所需的重點線索,以及在線索中置入可能的解決方 式或技巧。一開始教師提出較基礎性的問題,讓學習者觀察解題以獲取先 備知識,然後逐步加深問題層面及份量,提供學習者不斷主動探索、分析、 歸納、統整之機會,藉由有序的鷹架安排,由基礎知識累積成完整的新知 識。 如原始的跫音: 1教師提供重點線索:Powerpoint 圖片以及與數位典藏資源相關 的連結,其中包含仰韶文化陶器、青銅器、秦兵俑、漢代陶俑 等文物資料,稍作簡介後,請學生分組討論,就所知舉例說明作 為陪葬品的歷史文物還有那些? 2可能的解決方式或技巧: (1)就上列數位典藏網站,請學生分別找出各類陪葬文物兩種 ,列出其出土遺址名稱、文物品名、時代、用途等相關資 料,整理成表格後列印繳交。 (2)讓學生連結到卑南遺址與卑南文化數位典藏網站揭 開石板棺的祕密及卑南文物百寶箱的部分尋找答案 ,並比較與先前同學的回答,以及在學習單的記錄有何不 同。二數位設計呈現方式 學習課程教材主要呈現方式,有網頁、導覽、視窗錄製、動畫、多種互動性 設計等,歸納而言,約有三類:(一)文件格式(二)網頁格式(三)多媒體格式 表格如下: 表1 課程呈現方式課程屬性 呈現方式 設計策略靜態呈現網頁(html)專題重點以網頁的方式呈現,提供閱讀或複習時使用。講解導覽影音串流(wmv)部分課程以演講方式呈現,可清楚將教材重點完整描述,或提供學習活動示範。操作演示視窗錄製影片(Captivate)當學習活動是在網站操作時使用,可清楚將操作過程逐步完整示範。情境引導動畫(flash)以情境動畫引導方式帶領學習者瞭解課程學習目標或主題互動選擇多種依課程設計方式可規劃如配對題、填充題、選擇題、互動式遊戲等各種機制以增加學習成效。 例舉多媒體呈現方式如下: 1以Captivate互動式教學軟體設計學習活動及線上測驗錄製網站操作流程,使學習活動清楚示意內建考題模組可建立各式測驗 圖5 Captivate教育科技軟體 (1)Captivate能在幕後即時將電腦螢幕上所有操作過程錄製成Flash 動畫,並偵測操作過程中點選的功能按鈕,在影片中提示與滑鼠點 選的功能。本學習網作法: A錄製進入數位典藏資源或相關學習網站之各項過程,使學習者更具 體了解學習活動流程。 B錄製以滑鼠點選各項畫面之重點部位,使學習者更能焦點掌握畫面 重點。 (2)內建考題模組,可利用問答投影片製作出各類考題供學習者練習, 並自動計算測驗得分。 2以PowerDirector剪輯軟體剪輯教學影片並製作成影音串流檔,提供學 習者反覆觀賞、強化學習。剪接之時間軸可進行影片編輯 圖6 PowerDirector剪輯軟體三互動式學習活動設計原則 圖7 學習活動設計原則 依圖中各項元素及箭頭指示方向,說明幾項內涵重點:(一)導引及情境動畫 圖8 動畫角色: Ms.林 畫憶、Sophia、詩晴 透過Ms.林、畫憶、Sophia、詩晴四個動畫角色,在不同情境搭擋演出, 引發學生學習動機及情境感受。Ms.林是主導中國藝術課程的老師,詩晴 與畫憶是文藻外語學院學生,Sophia則是在文藻華語中心學習中文的外 國人士, 由於愛好中國藝術文化,常會以西方觀點來提問中國藝術裡相 關內容,詩晴與畫憶會因Sophia提問而自覺陌生於本國藝文,進而引發 參與林老師課程專題及學習活動之興趣,由此動畫再自然導入以下互動學 習設計。(二)植基數位典藏資源的互動學習 互動學習的規劃與建置,係以學習者為中心,透過各式活動、討 論及線上練習、遊戲等設計,讓進入網站的使用者主動參與學習, 並進而參與創意加值實驗,產出及累積學習成果,藉以活化、更 新網站互動學習內容,成為一具自發性的特色網站。 基於上述理念,本學習網以數位典藏為基礎,並結合相關網路資源,提供具教學應用性的議題討論(列入學習資源)、學習活動、線上練習及互動遊戲等互動學習單元。二年計畫已完成的互動式學習設計,分別有以下成果: 1各專題在分項學習主題中,依內容適時設計各式的議題討論。如 中國古代彩陶藝術各區域紋飾母題歸納、中國古代青銅藝術鼎 形制演變特色比較、中國早期佛教雕塑藝術北魏早期與晚期佛 教造相風格比較等課堂互動教學設計,提供藝術教學參考。 2配合各項專題所提供的分組學習活動,器物類有陶走一夏、拂 去青銅封塵,雕塑類有原始的跫音、伴我此生到永生、佛 陀的足跡、西風如何東漸,繪畫類有牧笛聲中畫詩意、乘 著想像的翅膀上天,書法類有書法闖關等。 3器物類及繪畫類已建置分級之大家來找碴學習遊戲,另外, 配合創意加值還開發了衣心衣意數位藝術學習系統,提供學習 者自由點選創作素材,發揮創意設計。 4互動式的線上練習,以互動式教學軟體Captivate建立了分屬各 專題之選擇題、填充題、配對題等類型,提供學習者反覆練習或測 驗所學之用。 其中特別值得說明的是植基數位典藏資源所設計的分組學習活動。學習活動是充分利用網站資源設計分組討論論題,教師在課堂間, 引導學生透過網路資料蒐尋整合,主動而積極地參與討論,以達成小組目標。每一小組須於課堂上統整成果作成報告並發表。網頁中將提供各藝術門類學習活動論題,包括可供下載之文件檔案,以及動畫呈現活動說明示範兩種格式,教師可依教學需求,並參考建議的學習活動流程圖,進行互動式教學。以下提供建議的學習活動流程圖以及活動論題例舉:圖9 學習活動流程圖學習活動設計例舉原始的跫音(此處列word檔,動畫檔請參網站學習活動)第一堂課 (一)引起動機:提問:如果可以預先選擇陪葬品,你會選擇什麼物品?老師先自述個人的選定物品,以引起學生思索的興趣,然後口頭詢問幾位指定學生(或學生自由發言,依參與情況而定),他們的選擇為何?單元目標:能察覺所選擇之陪葬品多為其生前所珍愛之物品。 所需時間:10分鐘 (二)主要活動: 1老師秀出Powerpoint 圖片以及與數位典藏資源相關的連結, 其中包含仰韶文化陶器、青銅器、秦兵俑、漢代陶俑等文物 資料,稍作簡介後,請學生分組討論,就所知舉例說明作為 陪葬品的歷史文物還有那些?各組並就老師播放圖版或自舉 之例,擇項推測陪葬品背後隱涵的想法為何? 單元目標:能了解亡者生前的日常生活狀況,與其對死後世界 的嚮往有緊密的連繫。 學習資源:Powerpoint 影片、每位學生一人一台電腦、電腦 教室裡的多媒體設備與廣播系統。 網站:國立歷史博物館主題精選 .tw/nmh_web/index.cfm 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與展覽 .tw/ 漢代墓葬與文化文物菁華 .tw/hantomb/c_index.html 時間配罝:20分鐘 2就上列數位典藏網站,請學生分別找出各類陪葬文物兩種, 列出其出土遺址名稱、文物品名、時代、用途等相關資料, 整理成表格後列印繳交。 單元目標:藉由網站搜尋活動,了解幾個數位典藏計畫的成 果概況,並從中學習掌握文物的基本資料。 所需時間:10分鐘第二堂課 3學生分組各自進入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卑南遺址與文 化 (.tw/benan/index.html), 觀賞虛擬影片:永遠的家,請學生進行以下活動: (1)影片中並無任何對話及說明,請學生討論並推派代表陳 述其中發生的事件及相關過程。 (2)記錄影片中陪葬文物的種類有那些,並儘可能分工合作 畫出簡圖,記錄在學習單一。 單元目標:3-1 能概括了解卑南文化喪葬儀式的內容。 3-2 能初步認識卑南遺址出土文物的種類及形 制。 學習資源:學習單、網站卑南遺址與卑南文化:考古e樂 園。 所需時間:20分鐘 4學生分組報告後,由老師歸納出幾個問題的方向: (1)卑南遺址出土的石板棺,究竟包含那些文物內容? (2)這些出土文物的相關資料為何?如何找到它們並進一步 了解它們的意義? (3)卑南文物代表的種類及形制究竟有那些? 讓學生連結到揭開石板棺的祕密及卑南文物百寶 箱的部分尋找答案,並比較與先前同學的回答,以及 在學習單的記錄有何不同。單元目標:4-1 能說明卑南遺址出土的石板棺所含內容及其 文化意義。 4-2 在找尋資料過後能清楚認識卑南文物代表的 種類、形制與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學習資源:網站:卑南遺址與卑南文化揭開石板棺的祕 密、卑南遺址與卑南文化卑南文物百 寶箱、學習單。 所需時間:10分鐘 (三)綜合活動 1線上測驗。 單元目標:經由測驗後得知,是否了解卑南遺址代表文物及文 化內容。 所需時間:10分鐘 2互動遊戲:闖蕩卑南 單元目標:藉由闖關遊戲加深學習內容印象,並達至寓教於樂 的學習效果。 學習資源:卑南遺址與卑南文化闖蕩卑南 所需時間:10分鐘(三)串連數位典藏elearning 國家數位典藏資源在內容發展或訓練推廣計畫中,部分藝文數 位博物館建立了互動學習區或遊戲網,在教學策略上,可以透 過學習活動設計,串連這些數位典藏elearning,使學習內 容更為豐富及多元化,學習者亦可藉此認識及運用藝術學習相 關網路資源。 以下提供二個範例: 1數位博物館之旅(上)(整體學習活動請參本學習網學習資源) (1)數位典藏資源:浩然藝文數位博物館 ( .tw/collection/index.html) 台灣老照片數位博物館 (2)學習活動:請學生分組進入劉興欽創意館 A點選漫畫人物大觀園逛逛後,選出具有特色的漫畫人物5個,並票選一號人物分析其為何最有造型或特色? B點選發明專利一籮筐逛逛後,各組選出覺得最具創意的設計品一種,並說明其特色。 2數位博物館之旅(下)(整體學習活動請參本學習網學習資源) (1)數位典藏資源:掌中乾坤布袋戲學習網 (.tw/collection/index.html) 偶戲王(.tw/) (2)學習活動:打造一個明星偶MY LOVE A讓學習者體會超級造型師角色,分組試試身手,打造一個穿著最炫、裝扮最美形的明星偶! B學習流程:進入偶戲王點選偶YA!遊樂場點選明 星偶MY LOVE,先選擇男或女偶的偶頭,並依序選擇髮型、 帽飾、 衣服、配飾兵器,盡其所能將他塑造成明日之星!肆、創意加值實驗一、紋樣採集及數位向量圖繪製數位典藏資源藝術文物上的圖案或紋飾式樣,是藝術風格、文化及人類學上重要的母題探討,除了具象及抽象的裝飾圖案,還有極重要如半人半獸的圖騰符號等,若能完整採集並系統整理,不但有助於學術研究,亦能作為藝術家、藝術愛好者習作的參考及素材。因此,本計畫將紋樣圖庫之建置,作為重點項目,以下圖示紋樣採集至資料庫建立的相關程序: 圖10 紋樣圖庫建立程序二、紋樣資料庫已建置之分類紋樣(一)彩陶紋飾:包括史前文化半坡類型、廟底溝類型、馬家窯類型、半山類型、 馬廠類型、大汶口文化等器物紋樣。(二)青銅紋飾:包括商周時期陸續發展完成的獸面紋、龍紋、鳯紋、鳥紋、幾 何紋、採桑圖、弋射圖等器物紋樣。(三)台灣史前文化紋飾:主要蒐集台東史前博物館、十三行博物館典藏史前文 物之紋樣。(四)石窟壁畫紋飾:主要包括敦煌莫高窟、山西雲岡石窟之壁畫、藻井、平棋 等紋飾及圖案。(五)古蹟紋飾:主要包括板橋林家、霧峰林家、新竹福林堂及鄭宅、筱雲山莊 等窗花、藻井、壁面等紋樣。(六)人物紋飾:已繪製幾式飛天姿態。(七)植物及動物紋飾:已繪製古代各時期經典植物紋,如蓮花紋、忍冬紋、牡 丹紋等,以及少數之動物紋,如雉雞、白象紋等。(八)瓦當紋:已繪製常見之動物瓦當紋、鳥類瓦當紋。 表2 紋樣圖例 台灣史前陶器紋 史前馬家窯類型水浪紋 史前半坡類型人面魚紋 人物紋(飛天) 西魏忍冬蓮花紋 青銅器龍紋三、紋樣資料庫創意加值教學應用(一)基礎描圖練習 描圖,是就紋樣資料庫各類紋飾進行依樣畫葫蘆的線描練習,每位學生均 可自由點選並下載紋樣資料庫內容,利用描圖紙及工具筆描畫紋樣,透過 這種模仿式的習作活動,學習者可以在線描過程中,仔細觀察紋飾或圖案 形式整體及細部特徵,結合前述學習專題及互動式活動,對於文物內 涵意義的理解,在形神兼備的完整掌握中,自然產生由紋樣延伸 而出的種種創意發想,對照於藝術家創作的無中生有,如此歷程顯然有 跡可循,容易許多。(二)設計概念引介 除了基本的描圖練習,藝術教師可提供創作或設計常利用的幾種藝術形 式,並例舉示範作品,讓學生更能具體掌握設計的形式原則,尤其針對非 藝術科系的一般學生而言,基本設計概念的引介,實有助於藝術課程上創 意加值之普及推行。所謂藝術形式,如反覆、對稱、均衡、韻律 或節奏、對比等,以下例舉以反覆原則進行設計的應用實例: 圖11 紋樣資料庫魚紋 圖12 設計服飾 總結整體教學流程如下圖: 圖13 創意加值教學應用流程(三)數位藝術學習系統 1提供中國歷代服飾不同樣式為基本版型。 2提供調色盤及紋樣元素,紋樣取材依本計畫圖庫所建置向量圖。 3學習者可依各自藝思,點選色彩及紋樣元素,進行服飾設計練習及創作。 圖14 衣心衣意數位藝術學習系統(四)創意加值實驗成果 本學習網將以上創意加值融入教學,具體實施於文藻外語學院四技一年級 必修課中國藝術欣賞入門課程中,並擇選優秀作品發表於學習網之創 作園地,以下列舉學生利用紋樣圖庫創意加值之設計產品: 伍結論及展望一提供藝術學者教學與研究資源 本學習網以數位學習概念介紹中國藝術之器物、書畫、雕塑、園林,資料頗為豐富,並為教師提供活潑多元的教學資源。未來在學習活動(包括各藝術門類的教學設計、活動、論題)及習作園地(包括圖庫紋樣為素材的多元習作、各藝術門類習作設計、跨門類的習作),將不斷推陳出新,累積成網站資料庫後,即可作為學者研究藝術教育之網路資源。二鼓勵創意加值應用活化傳統藝術 數位化的藝術廊道網站最大的特色,在於鼓勵學習者將所知的傳統藝術與美學運用在不同的習作上,一方面提供作為純藝術的習作資源,另一方面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注塑技术员试题及答案
- 患者口服药科普
- 前列腺增生护理查房相关知识
- 2025版骨折早期症状及护理要点
- 2025年电力公司应聘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重症医学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西瓜的营养价值
- 2023年四川省“安全生产月”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0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基础知识1401练习题及答案
- 《2025年地区公务员录用考试银监财经类专业试卷历年真题汇编》
- 困难气道管理指南(2023年版)
- 工贸行业重点可燃性粉尘目录版
- 国内地铁轨道公司组织架构
- 某县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验收记录表
- 乙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GA/T 453.2-2021居民身份证冲切技术规范第2部分:冲切设备技术要求
- 医药代表地区经理竞聘ppt模板
- 国电南自110kv主变保护pst671u型调试手册
- 2021年5月CCAA审核员考试《认证通用基础》真题及答案
- 中药炮制全部试题
- 新生儿麻醉(湖北省麻醉年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