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李鸿章.doc_第1页
重读李鸿章.doc_第2页
重读李鸿章.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作业之阅读研究:(黑体小三)题目:(黑体小三)阅读相关近代史资料,从下列历史人物中任选一人谈谈你对他的评价(宋体四号)光绪、李鸿章、梁启超、袁世凯、孙中山要求:(黑体小三)1、结合史实,客观全面,有论有据。2、字数不少于一千字。重读李鸿章 姓名:苗玉鑫 班级:11级房屋建筑工程三班 学号:20110708312 对1949年之后的国人来说,对李鸿章最客气的评价大概也是失败的改革者。然而,如果我们抛弃预设的立场,客观地考察自1865年到1895年自强运动的整幅图景,就会发现那种认为清朝无可避免地走向积贫积弱,与强大的、工业化的欧洲以及日本形成鲜明对比的观点,是非常无稽的臆断。事实正好相反,以李鸿章为领袖的洋务派是中国工业革命当之无愧的先驱。在1895年以前,洋务改革的绝大部分努力是围绕着民生、富国的工业建设而进行的,这和经济军国化的日本明治维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异常讽刺的是,经过一场甲午战争,穷兵黩武的明治维新却成了文明的代表,而以民生为本的洋务运动反倒被本国人贬作“维护腐朽制度的尝试”。如果说在1909年这种强权即公理的认知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么在100多年后的现在,继续保持这样的认知未免显得有些太不与时俱进了。一、开启近代化的改革者身处晚清大变革时代,李鸿章选择了一条与他的老师曾国藩行程迥异的道路,几乎以一人之力,引领北洋集团,拉开了中国工业化的大幕。李鸿章主张针对时弊,全面改革。其改革的范围很广,包括整顿军备,建立海军;发展各种民用企业;废除科举,改革育才用人制度等。1.变易兵制,整顿军备,加强国防力量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惨败,使李鸿章比较早地看到了八旗、绿营旧军的腐败,意识到改革军事、加强国防建设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尤其是李鸿章在和侵略者联合绞杀太平天国革命的过程中,深感清军在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方面远逊于洋人。因此,他已认识到要与外国的强兵利器相抗衡,重要的是要练兵制器。2.大力发展工商业,增加饷源随着对西方认识的深化和军事工业的开办和经营,原料、经费等困难日益严重,李鸿章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军事工业需要有完整的近代工交体系,需要雄厚的经济基础,从而加强了推广机器生产的要求,产生了大力发展工商业的思想,提出改变传统的思维方法和生产方式,注重商务。为此,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航运局、第一家电报局、第一个矿务局、第一家机器织布局、第一条铁路。从“自强”到“求富”,从仿造枪炮轮船到仿行铁路、电报、开矿、纺织,这就在向“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的道路上大大地前进了一步。为“求富”而“争利”、“保权”,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或限制了外国经济侵略势力的扩张,这就在最重要的方面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有益的而不是有害的作用。3.改革教育、大量培养和选拔人才。李鸿章通过考察中西教育制度,对西方的教育制度表示钦佩,对中国八股取士制度深恶痛绝。为了培育有用人才,李鸿章认为最根本的办法是改革科举考试的科目,把洋务、西学也作为进取的一格。于是设立“洋学局”,“分为格致、测算、舆图、火轮、机器、兵法、炮法、化学、电气学等数门”。显而易见,李鸿章要求对封建科举考试制度作某些改革,把培养人才作为中国自强自立的根本,作为改革的核心,这一主张不能不说是具有远见卓识的。为了办理外交和洋务,李鸿章最感迫切的是外语人才的培养。1863年,他奏请仿照京师同文馆成例,在上海、广东等地区增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 二、洋务运动的兴办者李鸿章的身后,人们常以他所主导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作比较,有说制度不如人的,也有说社会结构、思想意识不如人的,然而,大众在看到甲午战争结局的时候,却没有看到日本人的“维新”是将本国人民压榨到如何的地步才赢得豪赌,更没有看到李鸿章的“洋务运动”于今天你我生活变化的开创之功。洋务运动,从经济上讲,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求富”和“求强”的运动。它以创办机器大工业工厂为主要内容,是19世纪世界经济近代化潮流的一个组成部分。洋务运动陆续兴办了19个近代军用工业和近40个近代民用工矿交通企业,至1894年为止,这批洋务企业的资本达263443元,占当时近代企业资本总额的45.22%。工人总数3411040810人,占当时近代企业全部工人数的37.3341.62%。然而,洋务运动最终没能使中国经济走向近代化。据统计,1913年以前,中国工厂总数698家,产业工人27017人,仅占4亿总人口的0.1%;新式产业的产值总额,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到4%,其中96%以上是小农业和小手工业产值。尽管看上去不是很好,可就这样的工业产值就已经超过同时期的日本了。3、 掣肘重重的觉醒者 1.英美警惕英美由于李鸿章等人在中国发起的洋务运动颇有成效,中国国力有所恢复,考虑到以中国的领土面积以及实力,一旦中国进入近代化国家行列,一个强大的远东帝国无疑会严重影响英美列强在华的利益,甚至整个东南亚的殖民地都会在恢复了实力的中国面前瑟瑟发抖,这是英美列强所不能接受的。因此给日本松绑,利用日本牵制中国也就顺理成章了。可以说英美之所以答应日本换约的要求并不是日本明治维新做的有多好,而是李鸿章主导的中国近代化速度引起了英美列强的警惕。国土面积狭小的日本崛起并不能撼动英美在亚洲的领导地位,而一个庞大古老帝国的崛起则绝对是任何殖民主义者不愿意看到的。2.统治者制衡洋务运动的兴办从一个方面使洋务派官僚不仅巩固了已有的地位,而且在清廷的默许下攫取了可观的军事、内政和外交大权,在一定程度上架空了清廷,极大地加重了清朝早已形成的内轻外重的政治局势。对于洋务派官僚日益膨胀的权势,清朝当权者当然不是熟视无睹,听任其发展,而是采取各种手法,千方百计遏制他们的势力的发展。四、结语李鸿章的失败,不在于洋务运动的方向,而在于洋务运动的速度,特别是在日本这个参照国的对比下,这种罪恶被无限放大,这是一种历史认识的悲剧。李鸿章何尝不知道问题所在,但他的痛苦就在于知道问题所在但又无力更改,历史的定数如此,李鸿章即使挺身而出也未必就能扭转乾坤。所幸的是,李鸿章能够持续的主导并推进洋务运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就当时的时代而言,李鸿章已经是难能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