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号与系统实验四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信号的矩形脉冲抽样与恢复一、实验目的:1、 加深对抽样定理的原理、物理意义以及抽样过程和信号恢复的频谱变换特性的理解。2、 掌握借助计算机对信号抽样进行频域分析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图4.1为连续信号 f()t 的抽样与恢复的示意图设输入信号 f()t 为带限信号(),如图4.2所示。 对 f(t) 进行矩形脉冲抽样。假设矩形抽样脉冲 p(t)的脉冲幅度为E,脉宽为 ,周期为Ts (抽样频率 ),则其频谱为P(w) ,即 图4.3给出了抽样脉冲 p (t)的时域波形及其频谱。对 f(t)进行矩形脉冲抽样后得到信号 fs(t) ,其对应的频谱为 当 fs(t) 通过如图4.5所示的理想低通滤波器H(w)时,可从f(t)中恢复出原信号,所得恢复信号记作 f(t) 。其中理想低通滤波器H(w) 的频谱特性为三、实验内容给定带限信号 f(t),其频谱为1 画出此信号的频谱图(的取值:-0.5 0.5 ,精度取0.01rad )。2 对此频域信号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得到相应的时域信号,画出此信号的时域波形 f(t)(t的取值:-20st20s;精度取0.1s)。3 分别用三种不同抽样频率 f =0.2Hz,0.5 Hz,1.0 Hz的周期矩形脉冲信号(矩形脉冲的幅度E取1,宽度 取0.01s)对 f(t) 进行抽样,画出抽样后的信号的频谱图(的取值:-10rad 10 rad,精度取0.01rad )。4 针对 3 中抽样所得的矩形抽样信号,用滤波器对所得信号进行滤波,所得恢复信号 f(t)的频谱记为F (w),与原信号的频谱F(w)进行比较(的取值:-2rad 2rad ,精度取0.01rad )。四、实验程序、流程图和相关图像及对结果的分析开始w=-1.57&w=1.57f=cos(w);Tf=0w=w+0.01F T F 结束1、画出f(t)的频谱图即F(W)的图像流程图为程序代码如下:#include#includemain()double w,f;int i;FILE *fp;fp=fopen(H:实验四第一步.txt,w);printf(系统频谱为n);fprintf(fp,系统频谱为n);fprintf(fp,wtf(w)n); for(i=1,w=-1.57;w=1.57;w+=0.01,i+) f=cos(w);printf(f(%5.2f)=%6.3fn,w,f);fprintf(fp,%5.2ft%6.3fn,w,f);if(i%63=0) fprintf(fp,nn);F(W)的图像为2、对此频域信号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得到相应的时域信号,画出此信号的时域波形 f(t)流程图为程序代码如下:#include #include #define pi 3.1415926double ft(double t)/求f(t)的函数 double w=-pi/2,f=0;for(;w=pi/2;w+=0.001)f+=cos(w)*cos(w*t)*0.001;f=f/pi/2;return(f);main()double t,xinhao;unsigned int i;FILE *fp;fp=fopen(H:实验四第二步.txt,w);fprintf(fp,时域信号为n);fprintf(fp,ttf(t)n);for(t=-20,i=1;t=20.1;t+=0.1,i+)xinhao=ft(t);printf(f(%4.1f)=%6.3ftt,t,xinhao);if(i%3=0)printf(n);fprintf(fp,%4.1ft%6.3fn,t,xinhao);/if(i%34=0) /fprintf(fp,nn);f(t)的图像如下:3、分别用三种不同抽样频率 f =0.2Hz,0.5 Hz,1.0 Hz的周期矩形脉冲信号(矩形脉冲的幅度E取1,宽度 取0.01s)对 f(t) 进行抽样,画出抽样后的信号的频谱图流程图为:程序代码如下:#include #include #define pi 3.1415926#define WS 1*2*3.1415926#define E 1#define m 0.01 double xinhao(double w)/信号频谱 double f;if(w=-1.57&w=1.57)f=cos(w);elsef=0;return(f);double cyang(double w)/抽样信号的频谱double fs,a;int n;fs=0;for(n=-2000;n=2000;n+)a=n*WS*m;a=a/2;fs=fs+sin(a+0.000000001)*xinhao(w-n*WS)/(a+0.000000001);fs=E*m*WS*fs/2;fs=fs/pi;return(fs); main()double w,fw;int i;FILE *fp;fp=fopen(H:实验四第三步.txt,w);fprintf(fp,抽样信号的频谱为n);fprintf(fp,wtf(w)n);for(w=-10,i=1;w10.001;w+=0.01,i+)fw=cyang(w);printf(f(%5.2f)=%8.6ft,w,fw);if(i%3=0) printf(n);fprintf(fp,%5.2ft%8.6fn,w,fw);相应的频谱图0.2HZ0.5Hz1.0Hz4、将恢复信号的频谱图与原信号的频谱图进行比较程序代码如下:#include #include #define pi 3.1415926#define TS 5#define WS 0.2*2*pi#define E 1#define m 0.01double xinhao(double w)/信号频谱 double f;if(w=-1.57&w=1.57)f=cos(w);elsef=0;return f;double cyang(double w)/抽样信号的频谱double fs,a;int n;fs=0;for(n=-2000;n-a&wa)return(TS/m);else return(0);main()double w,fw,flw,xin;int i;FILE *fp2;fp2=fopen(H:实验四第四步.txt,w);fprintf(fp2,两频谱比较结果n);fprintf(fp2,wtFl(w)tF(w)n);for(w=-2,i=1;w2.001;w+=0.01,i+)fw=cyang(w);flw=Hw(w);flw=fw*flw;xin=xinhao(w);printf(f(%5.2f)=%8.6ft,w,fw);if(i%3=0) printf(n);printf(w=%ftflw=%ftfw=%fn,w,flw,xin);fprintf(fp2,%5.2ft%8.6ft%8.6fn,w,flw,xin);原信号的频谱在上面已经列出,此处重新列出当抽样频率为0.2Hz时的恢复信号频谱图当抽样频率为0.5Hz时的恢复信号频谱图当抽样频率为1.0Hz时的恢复信号频谱图。通过将抽样频率为0.2Hz、0.5Hz和1.0Hz时的恢复信号频谱图与原信号的频谱图进行比较可得:当抽样频率为0.2Hz时恢复信号的频谱图与原信号的频谱图相差很多,或者说是原信号频谱的叠加,因此无法从抽样信号中获得原信号的完整波形;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沈战役精简课件
- 个人有关事项培训
- 2025年3D打印的金属打印技术
- 2025年3D打印的3D打印工艺
- 2025年3D打印材料的创新与应用
- 农业银行2025白城市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邮储银行2025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四川地区
- 建设银行2025厦门市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工商银行2025洛阳市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交通银行2025湖州市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案
- 2025年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眼镜验光师试题(及答案)
- 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6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数学答案
- 家政入股分红合同协议书
- GJB135B-2021合成航空发动机润滑油规范
- 商业航天行业深度报告:政策技术需求共振商业航天赛道加速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造房子教案(共6课)(2025秋)
- 《系统工程》课件 胡祥培 第1-3章 绪论、系统工程相关理论、系统工程方法论
- 《人工智能基础》课件-AI的前世今生:她从哪里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