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康复:是指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减轻残疾的影响和使残疾人者重返社会。康复不仅是训练残疾人使其适应周围的环境,而且也需要调整残疾人周围环境和社会条件以利于他们重返社会。目标:重返社会。残疾 :残疾是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造成明显的身心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一种状态。广义的残疾包括病损、残障在内,成为人体身心功能障碍的总称。康复评定:用客观的方法有效地、准确地判断患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过程。关节活动度(ROM):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常以度数表示,亦称为关节活动范围,因关节运动有主动和被动之分,故关节活动度也分为主动和被动。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指:作用于关节的肌肉随意收缩使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指由外力使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肌力:是指肌肉运动时最大收缩的力量。肌张力:肌张力是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微小的收缩,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活动的基础。肌张力的产生主要取决于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情况。痉挛:是一种由牵张反射高兴奋所致的,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被动屈伸肢体时,起始阻力大,终末突然阻力减弱又称折刀现象,为锥体系损害现象。强直(僵硬):无论做哪个方向的关节被动活动,对同一肌肉屈伸肢体时阻力始终增加,又称铅管样强直,常为锥体外系损害所致。步行周期:人在行走时,从一侧足跟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为止,称为一个步行周期,根据下肢在步行时的位置分为摆动相(站立相)和支撑相(迈步相)。日常生活运动(ADL)是指人们在每日生活中为了照料自己的衣食住行,保持个人卫生整洁和独立的社区活动所必需的一系列的基本活动。是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具有共性的活动。ADL分为基本的或躯体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DL/PADL)、工具性日常生活话动能力(IADL)。附属运动:是指关节在生理范围之外、解剖范围之内发生的运动,是关节发挥正常功能不可缺少的运动,通常不能自己主动完成,如关节的分离、牵拉和相邻腕骨或跗骨间的滑动。物理因子疗法:指利用力,电,光,声,磁和温度等物理因子来治疗疾病,促进功能恢复的方法。作用机制为直接作用;体液调节作用;神经反射作用;经络作用。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是将一定技术参数的低频脉冲电流通过皮肤输入人体,用于治疗急、慢性疼痛的方法。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是指突然发生,由脑血管病变引起局限性或全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症候群。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甚至伴发意识障碍。脑卒中急性期康复治疗1.时间:1)早期康复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受损的功能,减轻残疾程度,提高生活质量。2)通常在生命体征稳定48小时后、原发神经病学疾病无加重或有改善的情况下开始进行康复治疗。2.目的:1)预防压疮、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深部静脉炎及关节挛缩和变形等并发症2)尽快地从床上的被动活动过渡到主动活动,为主动活动训练创造条件3)尽早开始床上的生活自理,为恢复期功能训练做准备3.康复措施1、床上正确体位的摆放:偏瘫早期的康复治疗中,正确体位能预防和减轻偏瘫典型的屈肌或伸肌痉挛模式的出现和发展。因此,在床上肢体宜置于抗痉挛体位。患侧卧位:该体位可以增加患侧感觉输入,牵拉整个偏瘫侧肢体,有助于防治痉挛。健侧卧位:是患者最舒适的体位。仰卧位:受颈紧张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响,异常反射活动较强,也容易引起骶尾部、足跟外侧或外踝部发生压疮,因此,脑卒中患者应以侧卧位为主。2、被动活动关节:对昏迷或不能做主动运动的患者,应做患肢关节的被动活动,以利于防治关节挛缩和变形。活动顺序应从近端关节至远端关节,直至主动运动恢复。避免因粗暴动作而造成软组织损伤要多做些抗痉挛模式的活动。3、床上活动:急性期主动训练都是在床上进行的,目的是使患者患者独立完成各种床上的早期训练后达到独立完成从仰卧位到床边坐位的转移。上肢自助被动运动(Bobath握手)桥式运动翻身4、床上体位变换:是为了防止关节挛缩和褥疮。注意每隔12小时变换1次体位。被动向健侧翻身被动向患侧翻身Lovett分级法与Kendall百分数分级法(MMT肌力分级标准)级别 名 称 标 准相当正常肌力的0零(zero, 0)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01微缩(Trace, T)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102差(Poor, P)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253可(Fair, F)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504良好(Good, G)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755正常(Normal, N)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100适应症: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原发性肌病。作业疗法与运动疗法的区别:项目 作业疗法运动疗法训练特点关注的焦点精细运动比重大,注重操作和认知能力从事作业活动的能力粗大运动比重大,注重机体活动能力躯体运动功能介入时间相对较运动疗法晚急性期即介入治疗手段治疗性作业活动,自助具及夹板,作业及环境改造等运动等各种物理因子治疗内容ADL、感觉、认知及知觉、精细动作与协调、耐力等肌力、关节活动度、平衡、姿势控制、步态矫正康复目标提高人的作业活动能力水平提高机体功能水平1.康复领域:医疗康复、教育康复、社会康复、职业康复。2.康复的服务方式:康复机构内康复IBR,上门康复服务ORS,社区康复CBR。3.现代康复医学的核心思想:全面康复,整体康复。即不仅在身体上,而且在心理上使病伤残者得到全面康复;不仅要保全生命,还要尽量恢复其功能。4. 康复医学的对象:1急性伤病后及手术后的患者,2各类残疾者,3各种慢性疾病患者,4年老体弱者。5. 康复医学组成 :康复医学理论基础、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技术、临床康复。6. 康复医学的基本原则:功能训练、整体康复、重返社会。7.康复目标:通过医学的手段帮助残疾者在身体-个体活动能力-社会参与能力这三个层次上,达到最大程度的回复。8.康复评定的目的:明确功能障碍情况,制定康复目标,确定康复治疗方案。9. 肌肉的分类:原动肌、拮抗肌、固定肌、中和肌。10. 影响肌力的因素:1肌肉的横截面积、2肌肉的募集、3肌肉的初长度。11. 康复训练中患者的平衡能力一般达到三级:静态平衡(一级),自动动态平衡(二级),他动动态平衡(三级)。12. 协调运动障碍:小脑功能不全的协调运动障碍、基底节功能不全、脊髓后索功能不全。13.步行周期基本参数:步长(50-80cm)、步幅(100-160cm)、步频(95-125步/min)、步速(1.2m/s)、步宽、足偏角。14. 感觉功能评定。浅感觉:痛觉、触觉和温度觉。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震动觉。复合感觉:皮肤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实体觉、体表图形觉。15. 运动疗法分类:被动运动、辅助运动、主动运动、抗阻力运动。16.肌力训练基本原则:抗阻力训练原则、超量恢复原则。17.耐力训练运动处方:运动方式、强度、时间、频度。 表达运动强度(最核心)的客观指标:最大吸氧量百分数50%-70%、代谢当量值(1METs=Vo2 Max/3.5),靶心率180(170)年龄。18. 牵引方法:手法牵引;滑轮牵引;电动牵引牵引体位。颈椎:坐位:前屈20-30增大椎间隙;中立位-肌肉放松;后伸5-10-增加寰枢关节稳定性。 卧位:头部前屈20-30 腰椎:仰卧位,小腿垫高,使屈髋屈膝90.牵引重量。颈椎:1/10-1/7体重并稍超过些。腰椎:为1/2体重至全体重。19. 水疗法治疗作用:水温作用;机械作用;化学作用。肌肉收缩类型及特点1等长收缩:是一种静态的收缩,收缩时关节不活动,肌肉长度不变,张力增加,又称静力收缩。2等张收缩:是一种动态的收缩,收缩时关节活动,肌肉缩短,但张力保持恒定,分为向心性收缩和离心性收缩。(1)向心性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肌纤维长度变短。(2)离心性等张收缩:收缩时肌纤维长度拉长。3等速收缩:根据运动过程的肌力大小变化调节外加阻力,使整个关节依照预先设定的速度运动,而运动中只有肌张力和力矩输出的增加,常用专门设备进行。临床常见异常步态及特点偏瘫步态:足下垂,内翻;膝反张步态;划圈步态,常见于中风偏瘫。剪刀步态:双膝内侧摩擦碰撞,足尖着地,下肢呈交叉状态步行,常见于小儿脑瘫。帕金森步态:步行开始时第一步踏出困难,步幅缩短,阵发性加强,不能随意骤停或转向,身体重心前移,呈向前冲或慌张步态,容易跌倒,见于帕金森病或其他基底节病变时。残疾预防(3个等级的目的)A.一级预防 减少各种病损的发生。最为有效,可降低残疾发生率70。优生优育 产前检查 预防接种 合理营养、用药B.二级预防 限制或逆转由病损造成的残疾。可降低残疾发生率1020。治疗结核病 高血压 基本的手术治疗C.三级预防 防止残疾转化为残障。减轻残疾给个人、家庭和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增强肌力训练的方法:0级:只能进行传递神经冲动练习,1、2级:帮助患者进行主动锻炼即徒手辅助运动,3级或以上:让患者将需训练的肢体放在抗重位置上,进行主动运动,4级或以上:采用抗阻力运动。根据肌肉收缩类型分为等张(动力性)、等长(静力性)、等速运动。BI与FIM的区别 1.内容上:FIM针对躯体、心理、精神功能评定;BI主要针对躯体功能。 2.FIM每个评定项目分为7个功能等级;BI分为4个。 3.FIM反映患者障碍水平或需要帮助的量的方式上更精准,能更全面、整体放映患者的ADL情况。(但FIM评定不能替代BI评定)物理因子的作用特点 1、该疗法具有无创,舒适,操作简便的特点,易为患者接受。 2、物理因子作用于集体只能转换为物理能被组织吸收后才能产生作用。 3、物理因子弱刺激激起生命活跃,中等刺激促进生命活跃,强刺激则起抑制甚至破坏作用。 4、物理因子治疗一定次数后可产生适应性,故要分疗程治疗。 5、某些物理因子对少数人可产生过敏反应,如电过敏、磁过敏或光过敏。 6、应用不同物理因子做治疗,可起协同作用或加强作用。肌肉的分类与作用 1.原动肌:在运动的发动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恢复资源管理-洞察及研究
- 孔隙结构优化技术-洞察及研究
- 慈善信托跨境服务-洞察及研究
- 石油装备安全管理规定操作方案
- 利润新增审计规程
- 小区室内空气质量检测
- 北疆牧区发展新路径:以昌吉市阿什里乡牧民定居效益与经营模式为鉴
- 剖析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多维度因素探究与优化路径
- 5-氨基乙酰丙酸对中华稻蝗的毒性与酶活性影响:机制与应用探索
- 大动脉转位手术规划与评估-洞察及研究
- 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九年级数学专题复习新课标要求-中考33讲
- 高级电工证考试题库电工考试题库
- (高清版)DZT 0289-2015 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规范
- 糖尿病足中医辩证治疗
- 冲压车间给员工培训课件
- 铝合金门窗安装流程
- 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综合与实践《哪个城市夏天更热》北师大版
- 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 社会保障学第一章
- 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
- 煤仓作业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