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居旅游开发研究_以平遥古城为案例.pdf_第1页
传统民居旅游开发研究_以平遥古城为案例.pdf_第2页
传统民居旅游开发研究_以平遥古城为案例.pdf_第3页
传统民居旅游开发研究_以平遥古城为案例.pdf_第4页
传统民居旅游开发研究_以平遥古城为案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此项工作曾得到郭来喜研究员的指导 参加工作的还有崔凤军博士 刘锋博士和李山硕士 收稿日期 1999205221 修订日期 200020320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9631030 作者简介 刘家明 19672 男 河南光山人 博士 1999年10月进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后 流动站 从事应用经济学研究 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文章编号 100020585 2000 0320264207 传统民居旅游开发研究 以平遥古城为案例3 刘家明1 陶 伟2 郭英之2 1 1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天津 300071 2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摘要 传统民居的旅游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 文章以世界文化遗产 山西平遥为典型个案探 讨传统民居的旅游开发建设问题 在分析平遥传统民居现状及存在问题之后 根据其建筑特点 及其共生的文化环境评价了它们的旅游价值 并在强调 有效保护 可持续利用 的基础上 给 出了开发原则及开发方式 最后 对平遥传统民居进行旅游功能分区 配置相应的旅游开发项 目 并提出旅游开发的融资和组织管理措施 关 键 词 传统民居 旅游开发 功能分区 平遥 中图分类号 F59013 文献标识码 A 传统民居是人类长期适应环境的具体创造 积淀了数千年古老的文化艺术 表达着农 业社会的乡情语言 标志着一定历史条件下地方社会 经济 文化等综合影响所形成的具 有鲜明区域性 民族性和历史文化性的民居水平 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 有着广阔 的旅游市场开发潜力 传统民居旅游资源 不仅能开发为旅游者参观游览的场所 而且还 可以开发成旅游者膳宿和游憩的地方 1 平遥古城是国内迄今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县城的原型 高大的古城墙 纵横的街巷 古 老的民居 宏丽的寺庙 展示着中国封建王朝晚期的历史文脉 在1997年12月3日 平 遥以一座完整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 填补了我国在 世界遗产名录 中古城类 型的空白 平遥古城保存的大量与整体环境相协调的传统民居 其外部形式与内部结构配置具有 丰富的文化内涵 充分展示了明清时代汉文化的传统和智慧 蕴藏着重要的文化价值 历 史价值 旅游价值和建筑科学价值 有的已开发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 这些传统民居是古 城景观构成的核心要素 对旅游视觉形象影响极大 但是大多数传统民居经历了150余年 的苍桑岁月 破损极为明显 加上当地经济条件远不能对其进行整体修葺 靠申报援助与 引进资金又是杯水车薪 在这种背景下 对传统民居作适当旅游开发以促进其自身保护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19卷 第3期 2000年9月 地 理 研 究 GEOGRA PH ICAL RESEARCH Vol 19 No 3 Sep 2000 1 传统民居利用保护现状 通过实地调查 2125 km 2 的平遥古城内现存传统民居3 797处 保存较好的有448处 其数量之多 保存程度之完好在国内实属罕见 平遥传统民居就所有权来分 可分为公有 私有和公私混三种类型 公有和公私混占 多数 私有占少数 私房一般保存相对较好 公房或公私混房保存相对较差 究其原因 私 房房主对房子感情深厚 愿尽力投资修缮房屋 公房房屋由于住户多 居住拥挤 搭建严 重 居民因没有所有权 不愿意维修房屋 而房管所由于长期执行低房租 靠房租不能养 房 房屋漏淋破损十分严重 严重影响古城风貌 平遥传统民居就保护现状可分为四类 一类院448个 二类院1 513个 三类院837个 四类院999个 一类院 院落完整 房屋结构无损坏 门窗基本上保持着原貌 屋顶上紧 孔插飞 猫头 滴水 脊兽完整 二类院 院落基本完整 主要房屋结构无大损坏 门窗 无人为的改变 稍加修改即可复原 屋顶上猫头 滴水 脊兽有损坏 但还可以补救 三 类院 院落拆改损坏严重 房屋结构有大变动 院内已修新的建筑 整个院落不协调 失 去原味 或缺少一面房屋 四类院基本上是新建之房 旅游开发价值较大的一类院再根据平面布局完好程度 建筑质量高低 特色突出程度 及环境质量状况可细分出三个级别 一类一级160处 一类二级120处 一类三级168处 一类一级中列入县级文物保护的共有13处 111 一类民居分布的街巷 一类民居分布在56条街巷之中 占古城总街巷数的67 一类一级160处民居分布在 39个街巷之中 占古城总街巷数的46 无论是一类民居总数还是一类一级民居的分布范 围都比较广泛 但又具有相对集中性 就块状区域来说 主要集中在西大街以南 沙巷以 东 南大街以西 上西门街 书院街以北的地区 就街巷来说 以南大街 西大街 仓巷 东大街 范家街 西郭家巷 西石头坡巷 关帝庙街 西壁景堡和中壁景堡等十条街巷为 主 上述十条街巷中分布一类一级民居101个 一类二级民居62个 一类三级民居64个 总数227个 见表1 由此可以看出 占总街巷数12 的十条街巷上分布的典型民居数却 占了古城总典型民居的50 以上 112 传统民居的利用现状 平遥传统民居目前主要用作住宅和商业性铺面 商业性铺面是沿主要街道的民居利用 其倒座开办的 此外 民居目前的利用形式还有如下几种 1 民居旅游 如侯殿元旧居 及南大街传统小吃店 2 博物馆 日升昌票号旧址已开辟为日升昌票号博物馆 3 展 览馆 百川通票号旧址开辟为古家私展览馆 4 企事业单位办公用房 5 袜子生产加 工房 113 传统民居居住存在的问题 平遥传统民居虽然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但居住环境存在以下问题 1 居住人口密度 过大 过去独家的四合院变成多家居住的大杂院 居住水平下降 很难满足现代生活方式 的需要 建筑倒塌破旧 环境杂乱拥挤 2 固有的缺陷 房屋通风采光差 潮湿严重 室 内缺乏卫生设施 采暖设施和给排水设施 3 周围环境质量差 道路为土路 垃圾处理 5623期 刘家明 等 传统民居旅游开发研究 以平遥古城为案例 设施简陋 公厕数量少 4 水源严重不足 5 地方经济不景气 传统民居保护资金严 重匮乏 表1 平遥古城典型民居分布的主要街巷 Tab11 Major streets where typical traditional dwelling houses are scattered in Pinyao ancient city 主要街巷 一类一级一类二级一类三级总计 南大街 25203176 西大街 2012638 沙 巷 163322 东大街 78419 范家街 103215 西郭家巷 52613 西石头坡巷81211 关帝庙街 53311 西壁景堡 07512 中壁景堡 53210 总 计 1016264227 2 传统民居旅游价值分析 211 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 清代中叶 平遥票号得到极大发展 许多城内居民富裕起来 纷纷大兴土木 建筑豪 华房屋 古城之内集聚了大量当时富商 地主建造的豪华宅院 21111 严谨的四合院 平遥传统民居体形大 用料讲究 平面布局多为严谨的四合院形 式 有明显的轴线 左右对称 主次分明 沿中轴方向由几套院落组成 一般为二进院或 三进院 呈 日 或 目 字型 院落之间多用矮垣或装饰华丽的垂花门作为分隔 有的 在院落一侧或后面还建有花园 21112 三间或五间的砖券式锢窑正房 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的砖券式锢窑 墙体厚 实 达115 m 这种锢窑墙体及屋顶厚 室内天花成圆拱形 隔热保暖好 冬暖夏凉 适合 居住 在锢窑房的前部加筑木结构披檐 柱廊 上覆瓦顶 正房屋顶是平顶 两侧有砖砌 的梯子可登 在屋顶上多建有照壁式风水楼及女儿墙 也有的在锢窑顶上加建一层木结构 双坡顶的楼房 21113 木结构单坡瓦顶厢房 左右两侧厢房以及倒座等次要房屋为木结构单坡瓦顶 坡 向内院 大门一般在中轴线左侧倒座稍间或在中轴线上 在中轴线上的大门附近立在屏门 有 防大口吃小口 之说 在倒座稍间的大门对面都做有影雕 有的用琉璃镶嵌成一 福 字或一幅寓意吉祥或招财进宝的图案 也有的是山水图幅或历史典故图案 21114 民居的几种形式 平遥传统民居在二进或三进院布局的基础上 根据功能需求及 经济条件的不同 出现了其他形式 1 前店后寝式 这是沿繁华街道建筑的店铺商号 四 合院的倒座作为店铺 一进院作为经营管理和接待的场所 二进院作为住宅及贮藏室 这 些宅院前是商业街 后门接巷道 2 中端过厅式 是在大宅院中轴线中端设立过厅 为 662地 理 研 究19卷 会客及举行礼仪活动的地方 3 并联院落式 这是大户将几个三进院或多进院横向并联 组成一个超大院落 4 一进院式 这是一些小户人家受用地和经济条件的限制 建成的 相对简陋的宅院 21115 建筑材料及精美装饰 平遥民居的外墙都用青灰色古砖砌成 高达7 8m 对外 不开窗户 外观坚实雄壮 有的在墙顶做成城堞式 像一座座小城堡 院子里地面均用砖 满铺 垒有花坛 置有大鱼缸和花盆 森严壁垒的高墙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封建观念 又 保证了宅主财产和人身的完全 平遥传统民居内外装饰华丽 有木雕精细的垂花门 正房梁下挂落子曲替都有花饰 有 的刻成狮子滚绣球 有的是福禄寿三星 或琴棋书画等 门窗都是木樘木棂 大多花纹繁 巧 且图纹案各异 有的门扇上还雕塑有尧舜禹禅位的故事或人驯服野牛 野鹿 野狮等 画面 为保暖防寒 门窗大多做成双层甚至三层 做工极为精茂 屋檐下椽木梁枋等都雕 刻有彩画 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涂抹过黄泥之故 现已失去原来艳丽的色调 有些室内墙裙 上也有壁画 更有讲究的人家还用浅刻石雕做护壁 沿街巷的宅门特别讲究 门顶形式多 样 有悬山卷蓬 悬山有脊两坡 两坡不等长和半坡及披檐等 檐下用梁枋穿插 斗拱出 檐等 做法各异 有的用柱 有的做壁柱门墩等 大门上有门匾 书有 修德 修齐 覆蔚 乐大伦 繁鳌 等字 寓意深远 212 传统民居具有丰富的乡土文化 roote culture 内涵 平遥传统民居在审美观念 哲学思想 宗法伦理的影响下 结合当地生活方式及其他 观念 融合了中国通行的四合院与西北独特的窑洞形式 规整的型制与灵活多变的地方特 色 展示出其独特的人文内涵 平遥传统古民居建筑受到传统礼制观念 风水观念 阴阳五行 占卜 卦术 历史故 事 文化传统 道 佛 儒等综合因子的影响 充满了神奇的建筑文化符号 引起各方面 专家和学者的注意 他们分别从 时间 历史的文脉 和 地区 环境的文脉 两条线索 探寻平遥古城建筑符号的文化内涵 2 5 这些建筑符号既美伦美奂 又具丰富的文化内涵 成为古代民居建筑的珍品 是美术 建筑 建材 考古等系大学生野外实习的大教堂 是 一部愈嚼愈有滋味的经典著作 是历史题材影视剧拍摄的理想境地 透过古色古香 雄伟的古民居建筑实体 展现出的是明清时期平遥城的繁华景象 城 里聚集着富商财主 他们是如何勤奋经商致富以及其后裔兴衰演义状况都是亮丽的旅游风 景线 这些富涵深刻文化内涵作为华夏旅游者喜闻乐见的旅游资源还有待进行深层次挖掘 213 传统民居是构成古城风景的核心要素 传统民居 古街巷 古寺观和古城墙协调布局成一体 共同构筑成平遥古城的完整风 貌 使平遥古城成为高品位的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地 从景观生态学原理来看 古寺观 古 市楼构成古城人文景观的斑块 古街巷构成古城人文景观的廊道 古民居则成为古城人文 景观的基质 古民居基质与寺观 市楼 城墙 街巷等斑块 廊道相互衬托 彼此借景 铸 造出平遥这颗璀璨的世界文化遗产明珠 以游客视觉形象来看 古民居不仅是视觉选择的重要背景 而且是重要的知觉选择对 象 无论是从飞机或市楼顶上俯瞰城景 还是在街巷中平视或仰视城景 民居都是映入眼 帘的主要对象 大规模聚集的古民居给过往旅游者留下了美好的视觉效果 visual effect 勾起旅游者对平遥过去昌盛时期的思索 成为游程中美好回忆的聚焦点 focus 7623期 刘家明 等 传统民居旅游开发研究 以平遥古城为案例 214 传统民居是古城旅游业运作的载体 具有极高观赏价值的平遥传统民居 还应开发成为旅游者吃 住 玩和购物的理想场 所 通过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以及旅游软服务的提高 逐步将平遥传统民居独特古老的建 筑风格及其内部古色古香的家俱及精美装饰 再配以现代化的舒适设备 amenity 使其成 为接待旅游者的最佳场所 游人可在民居了解平遥当地风情 欣赏地方文化艺术 品尝风 味小吃和购买各种旅游商品 体验 experiencing 平遥明清时期繁荣昌盛的场景 3 传统居民旅游开发 平遥县从50年代末交通地位开始下降 经济衰落 产业发展速度慢 效益差 然而这 种状况却在无意间使古城完整地保存下来 如何对古城这一世界珍宝实施有效保护和可持 续利用是旅游开发的最终目标 80年代后 人们对传统民居的兴趣与日俱增 这不仅在对传统民居历史价值 艺术审 美价值和科学文化价值的进一步认识上 也表现在对传统民居生活和居住方式的研究认识 上 人们并且努力超出它们的居住功能 开发其更广泛的社会功能 在这种背景下 传统 民居的文化旅游价值大为提高 为民居的旅游开发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平遥那些得天独厚的传统民居 应加以积极的开发利用 目前平遥民居已有少许旅游 开发的尝试 如前所述的民居改造更新成博物馆 展览馆 民居旅馆 商业性店铺等 但 还远远不够 必须抓住机遇 以更大的力度开发民居旅游 繁荣地方经济 并且使传统民 居在得到利用的机缘中得到保护 形成良性循环 311 开发原则 31111 保护性原则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 平遥古城的保护极为重要 民居的旅游开发必 须坚持 保护第一 开发第二 的原则 要从积极的保护观念出发 以旅游开发来促进保 护 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机制 31112 文化性原则 平遥古民居的旅游开发不能脱离汉文化这个主题 每项旅游产品的 开发都要注重深层次文化内涵的挖掘 31113 特色性原则 发挥锢窑及气势磅礴的四合院规模民居建筑群的 唯我独有 的民 居资源优势 充分体现晋中地区的特色 但是 特色的内容必然易识解 understandable 易感受 i mpressive 和易参与 attached to 31114 与古城墙 古寺观及古街巷相结合的原则 古民居与古城墙 古寺观 古街巷共 同组成平遥古城这颗明珠 在进行旅游开发时一定要使四者相互协调形成吸引物聚集区 aclustering area of attractions 31115 参与性原则 要变传统民居为受大众欢迎的旅游产品 需尽量开发参与性的项 目 312 传统民居旅游功能分区 西大街 政府街 南大街和沙巷街均为平遥古城的主要交通干道 这四条街道围成的 口 字形块状区域集中了古城一类民居的80 这一区域可作为民居开发的密集区 由站 马道街 上 下西门街 雷家院街 安街及东西大街组成的 回 字形区域为民居开发的 次密集区 其余区域为分散游憩区 862地 理 研 究19卷 就开发顺序来说 应以 口 字形区域优先进行面状开发 次密集区进行点状和线状 开发 分散游憩散区在规划近期之内应主要作为背景进行修缮 中远期对壁景堡 火神庙 街 关帝庙街进行线状开发 313 开发战略 31311 实施点 线 面综合开发 这里的点 线 面分别指单个院落 沿街两旁呈线状 的院落集合体 街巷围起来的块状区域 平遥民居的旅游开发应实行点 线 面同时开发 的原则 点主要指平遥古城的13个县级文物保护民居 其环境和区位条件好的优先开发 线主要指四大街 八小街 七十二条蚰蜒巷 其中一级民居分布较为集中的10条街道以及 交通区位条件良好的街巷优先开发 优中之优的有9条街道 分别是南大街 西大街 沙 巷街 西郭家巷 西石头坡巷 衙门街 城隍庙街 西南门头街和书院街 这几条街巷大 致排列成 目 字型 面状开发的优先区域应是 目 字型范围内的所有典型宅院的集合 31312 传统民居旅游开发应形式多样化 传统民居应从满足旅游者吃 往 游 购 娱 五要求出发 进行形式多样的开发 每个要求又可开发多种形式 做到高 中 低三个档 次合理配置 经营管理形式也应多样化 公营 私营 民营 合资营多种方式一起上 31313 传统民居旅游产品系列化 传统民居不仅要开发成集观光 娱乐 修学 度假 会议 摄影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产品 还要每项旅游产品的开发系列化 展开规模供给 带 动大众旅游市场 产生规模旅游效益 31314 传统民居应分期分批进行旅游开发 就开发成旅游产品来说 可超前规模供给 但就吃 购 住 娱来说就需配合明清街 华尔街的项目分期分批地进行开发 31315 结合功能分区的传统民居旅游开发 13处重点典型民宅已设定为县级文物 保护单位 根据 威尼斯宪章 既要当作历史见证物 也要当作艺术品来保护 其开发 不得破坏宅院的内部结构 但可作教育展示基地 因此13处县级文物保护民宅应开发为博 物馆系列 密集游憩区内的石头坡街区邻近西大街 华尔街 和南大街 明清街 又保 持着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 依据其优越的区位和保存完好的建筑集聚体 可综合开发成民 俗风情游憩园 民俗风情游憩园内建议设置民俗节庆院 婚姻礼俗院 新婚度假 传统名 品购物院 传统武术院 健身康乐院 明清财主一日生活体验院 传统艺术欣赏院 书画 院 戏剧院 等 让旅游者充分体验传统汉文化的深层次魅力 关帝庙街和范家街等次 密集传统民居游览区可开发为民俗陈列和家庭旅馆系列 根据当地的生活文化文脉应以窑 洞火炕 古色家俱 古色古香的床上用品为主要设置内容 在家庭旅馆中要注意配置现代 卫生设施 提供家庭式亲切友好服务 让旅游者在现代舒适条件下体验过去生活的情趣 分散游憩区 主要包括壁景堡 站马道街 东南门头街 西南门头街 东大街等保持有 典型传统民居的街巷 根据古城民居综合配套的开发思路应开发为汉文化赋存载体的文脉 context 和散客观光点 其开发应以传统民居的修复保护为主 适当搞些家庭式作坊 小 型餐饮接待站以及将壁景堡修复以作为古代闾坊制度的代表参观点 古代传统居住伦理环 境观光点等 314 开发融资及管理措施 1 成立专门的 民居开发指导委员会 机构 由分管县长任主任 城建局 文物局 旅游局 房产局等部门共同组成 实现民居开发的系统管理 2 通过如下五种方式进行融 资 拍卖招商 政府给予一定补贴 国家银行予以优惠贷款 业主自筹资助 国家统一开 9623期 刘家明 等 传统民居旅游开发研究 以平遥古城为案例 发 世界银行贷款 3 对民居搬迁采取优惠和鼓励的政策 鼓励老城居民在新区建房 优 先批发宅基地 鼓励住公房的居民在新区买房 价格给予优惠 列入第一批搬迁计划的住 户购房给予一次性优惠30 列入第二批搬迁计划的住户购房给予一次性优惠15 列入 第三批搬迁计划的住户购房给予一次性优惠50 鼓励劝说私房户一次性出售住房 优惠 购买新宅或批给宅基地指标 在一定职责范围内强制执行 4 在开发起步时 采用树立典 型 以典型示范的方案 参考文献 1 翟辅东 黄芳 中国传统民居旅游资源区域开发研究 A 见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主编 区域旅游开发与管理 C 海洋出版社 1998 2 王其亨 平遥城市建设中的民俗事象 A 见 史忠新主编 世界名城平遥览要 C 山西省新闻出版社 1998 3 王其亨 平遥民居的构成与民俗意向 A 见 史忠新主编 世界名城平遥览要 C 山西省新闻出版社 1998 4 张玉昆 宋昆 山西平遥的 堡 与里坊制度的探析 A 见 史忠新主编 世界名城平遥览要 C 山西省新闻出 版社 1998 5 王其均 山西民居导论 A 见 史忠新主编 世界名城平遥览要 C 山西省新闻出版社 1998 D iscussion o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dwelling houses A case study of pingyao ancient city L I U Jia2m ing 1 TAO W ei2 GUO Ying2zhi2 1 Institute of Econom ics N ankaiU niversity T ianjin 300071 China 2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 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