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居住的地方》读书笔记.doc_第1页
《灵魂居住的地方》读书笔记.doc_第2页
《灵魂居住的地方》读书笔记.doc_第3页
《灵魂居住的地方》读书笔记.doc_第4页
《灵魂居住的地方》读书笔记.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灵魂居住的地方读书笔记 我想,每一个看到这本书的人都会被纳西族古老而独特的文化所震撼,所感动,都会在大西南横断山区的深处找到自己灵魂栖息的地方。 灵魂居住的地方由盖明生所作,真实地描绘了以纳西族为核心的横断山脉各文化群体在20世纪末的生活图像。其中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凸显出现代化社会催生的种种变化。 西南深处的美 我从来都没有想到,如此现代化的今天在中国的土地上还存在着那么古老而又原始,那么神圣而又震撼人心的美。那是一种少数民族所特有的最淳朴的美,而这种美就在那千沟万壑的横断山区。 在祖国的西南深处有着淳朴的民族和古老的生活方式。 无需艳丽,无需奢华,康巴人的美和我们在城市中常见的美完全是两回事情,不仅是没有伪饰,而是他们洋溢着那种自然之气,那种美是和天地融为一体,呈现着自然灵气的美。这种美才叫浑然天成,是不能够模仿的。当我们在脑海中想象着那个在寒冷的冬天依然赤裸着小小的身躯的小男孩天使般奔跑着追赶高原上的耗牛群时,我们所感受到的是那种人所与生俱来的美一种无比灵动,无比散发着生命最原始魅力的美! 康巴人有这样自然的美,同时也有着自然古老的生活方式,康巴人烧的是牛粪,喝的是耗牛奶,吃的是耗牛肉,穿的是耗牛皮,当然是反过来穿,就连口袋、缰绳、靴子都是用耗牛皮做的。康巴人还用牛头骨辟邪,跳耗牛面舞。总而言之,一切离不开耗牛。耗牛是他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伴侣。 除此之外,另外一些古老的民族至今还过着原始的游牧生活,比如毛垭人就是一个原始的游牧部落,他们自称青海的一座山边,现在他们仍然过着游牧的生活。 他们的物质生活算不上丰富,但是他们却在骨子里透着一种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感情,他们与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大自然中的神奇的山、水、动植物中都有他们的精神所赖以生存的图腾。在甘孜高原上,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彼此间竟是如此亲和:来于自然,活于自然,最终归于自然。人在生命归于沉寂之后有东巴和大巴举行隆重的葬礼,进行灵魂的超度 在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他们的生活无疑是美丽的、淳朴的、丰富的。 在祖国的西南深处有着美丽的爱情和亲情。 美丽的丽江有着美丽的纳西族,丽江是纳西族的集居之所,他们是由青藏高原东北部迁徙过来的古羌人的后裔。纳西族在他们自己的统治下,有效地管理自己长达十六个世纪。1723年,清朝政府把这块土地完全纳入自己的管辖之下。 说到纳西族可能很多人仅有的印象就是纳西族的走婚,在一夫一妻制的今天,这种走婚的形式可能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而事实上,文化只有差异之别,并无优劣之分。走婚的双方以“阿肖”互称,虽然是走婚,没有婚姻的规制,一个阿肖一生当中可能会有好几个阿肖,但是却不能同时和几个阿肖交往,必须是双方感觉不合适时才可以与其他的阿肖交往。他们自由选择,自由恋爱,自由地寻找着他们的爱情。然而,纳西族的亲情美丽的同时也让人看到了纳西文化给这种亲情所带来的酸楚。盖明生曾同摩梭姑娘娜珠去看她的父亲。他认为,这是因为娜珠“知道了亲情的重要”。“摩梭男人老的时候是十分孤独的,他们照顾着姐妹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却没有任何的来往。”这在盖明生看来,一定是非常凄苦的。所以在与娜珠爸爸握手的时候,他看见了“他的眼睛含着泪水,他用笑掩饰着内心的酸楚”。然而,对一个摩梭男人而言,他从来不会认为那个虽然有自己的血缘但是生活在别家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他所“照顾的姐妹的孩子”才是自己的孩子。所以,如果娜珠的父亲有泪水,有酸楚,那不会是因为父女不能时时相见,而是因为别的。 他们肯定也有父女亲情,可见了面为什么还要悲伤?既然想念,为什么还不能经常见面?至亲的亲人,却不能见面,只能在心中默默地想念,默默地祝福,无数的亲人之间的情愫都被那根深蒂固的文化所制约。或许,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文化的制约,文化的障碍。只有在那个特殊的情境中,才能够感受那种人间特有的痛苦! 那些纯朴的面孔,那些围着寺庙转经的藏鸡,那美丽的贡嘎山都是西南美丽的象征。 灵魂栖息的地方 大西南,那是一个人让人去了就不想回来的地方,是一个让人去了从此灵魂就栖息在那里的地方。 作者盖明生就是这样的,他的灵魂已经留在了大西南的深处。他原本只是一个摄影家,他原本并不是一个探险者,但是出于对纳西族文化的热爱,对传承少数名族文化的强烈责任,他孜孜不倦地在滇西北高原、青藏高原上颠簸,拄一根拐棍,约几个患难哥儿们和向导,从喜爱摄影开始,走上文字记录与摄影并重的轨道,进入专题人文地理考察领域,最终完成了从单一型摄影家向学者型摄影人的转变。 商业旅游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及现代文明的深入使得古老的少数民族文化在日益开放的社会里正在经历着一场残酷的消失,作者盖明生记录的是大西南深处的少数民族的古老的历史,而他留存的是整个中华民族所应该珍视的的宝贵记忆。 对文化的探寻使作者盖明生一次又一次地挑战着生命的极限,遭遇过泥石流,遭遇过从高山奔流而下的滚石,遭遇过狼的偷袭与此同时还要忍受病痛给他带来的身体上的折磨。但是他从来都没有屈服,他总是冒出一串一串的新奇的想法,然后毫不犹豫地付诸实践,尽管可能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他行走在云南丽江、迪庆、西双版纳、四川甘孜等地,用他的相机和心灵记录着那些族群的历史,他用镜头记录下纳西人走婚的场景;记录下摩梭人群婚的场景,用照片定格了摩梭人百人规模的大家庭;他不顾艰险重走纳西族的迁徙线;作为一个汉人,他带着一颗虔诚的心为纳西人送魂,这一切都不得不让我们深深地感动。 当我们深深融入一个族群的历史时,我们总会发现那些在灵魂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