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传统民居建筑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 体 而地域文化又决定着传统民居建筑的发展 走向 特别是在当前大力提倡突出具有地域性 和民族性的建筑创作之时 如何从传统民居建 筑中发掘其深层的文化传承基因 继续传延地 方民居的风貌特色 努力追求建筑与地域自然 和人文环境的融合与协调 是研究者和设计者 面对的现实 文章结合实例 从分析 发掘传 统民居的建筑文化及其传承基因入手 将如何 从传统民居建筑中汲取精华 灵活地借鉴移植 运用到新民居设计中 力求创造出具有浓厚地 域文化特色的新民居建筑形式 关键词 传统民居 地域文化 传承基因 移 植 ABSTRACT Traditional residence is a significant material carrier of regional culture which determines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traditional residence in return A means to discover the deep cultural inheriting genes from traditional residences their features and styles to carry forward and to integrate and harmonize buildings with the natural and human environment of that region are current issues that are worth pursuing by researchers and designers In combination with living examples analysis and exploration based on architectural culture of traditional residence and its inheriting genes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extract essences from traditional residences and transplant them into modern design to create a new style of modern residence with strong cultural regional identities KEY WORDS traditional residence regional culture inheriting genes transplant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项目 项目编号 50008008 51068009 中图分类号 TU 80 TU241 5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3969 j issn 1000 0232 2011 06 007 文章编号 1000 0232 2011 06 0007 05 作者简介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教授 昆明 430074 传统民居及其建筑文化基因的传承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Residence and its Architectural Memes 杨大禹 Yang Dayu 1 传统是地域文化的遗传基因 什么是传统 传统意即从过去传延到现在 的事物 从这个意义上说 传延三代以上被人 类赋予价值和意义的事物都可以看作传统 它 包括各种物质形态 关于各种事物的思想观 念 对自然和人文知识的认知与体验 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 代代相传的行为方式 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 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 同时也是 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智慧的沉淀 美国学者E 希尔斯曾说 传统是一个社会 的文化遗产 是人类过去所创造的种种制度信 仰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构成的表意象征 它 使代与代之间 一个历史阶段与另一个历史阶 段之间保持了连续性和同一性 构成了一个社 会创造与再创造自己的文化密码 并且给人类 生存带来了秩序和意义 1 在这里 他形象地 认为传统是 文化密码 而英国学者亚卡尔 桑德斯对传统的理解则更为具体化 他认为 所谓的传统就是储存 储存就是这样累积起来 的 即过去世世代代道德知识传到现在这一 代 经过某种程度的修改再传给后代 传统实 际上就是知识 更确切地说是观念的流传 这 种流传是通过符号 语言 形象与概念 通过 学习 传授 交感 模仿与启示等活动发生并 完成的 传统的内容便是储存在语言 风俗 民间传说 制度和工具之中的 因此它们是人 类达到高级思维过程而产生的特征 传统的运 动特性是引导和制约精神活动 按常规向前推 进 因此 传统一旦形成 便起着 支配各 种精神过程运用的程度和方向 2 所以 传统就是决定地域文化及其类型形 成 延续 发展或停滞的相对稳定的内在要 素 也可以说 传统是一个社会 民族或区域 文化的 遗传因素 3 2 传统民居及其建筑文化传承基因 就像人有遗传基因一样 传统民居也有其 自身独特的建筑文化传承基因 那就是各种具 有历史文化的建筑形式 构件 符号 装饰色 彩 材料工艺和建构技术 是体现地域传统建 筑文化的重要因素 作为传递各民族历史文化 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这些建筑文化传承基因 在传统民居中反映出多元的文化观 生态观及 道德意义 决定着不同地域民族传统民居及其 建筑文化传承和变异的历史走向 传统建筑文化作为一个地域 一个时代的 风俗 时尚及技术条件 其在大量民居及相关 建筑上的综合反映 往往被首先看作是某种建 筑风格 一般来说 建筑风格有着两层含义 即建筑形式和建筑性格 建筑形式犹如人的穿 著打扮 诉诸于外在的形象 并随着时代的 变化而变化 而建筑性格却像人的性格 是内 在的 相对稳定的 取决于一个地方所特有的 环境特征 文化基因以及价值取向 因而 建 筑性格其实也内在于人的心灵 是集体无意识 中被认同的 属于精神领域的东西 确实 不 同的建筑空间会使人产生诸如拘束 放松 优 越 卑微 肃然 轻快 脱俗 平庸等截然相 反的自我感受 而这正是建筑之于人的性格所 2011 6 South Architecture 南方建筑 Research on Vernacular and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民居与传统建筑研究 07 在 而传统民居建筑作为一个地区和民族的特 定产物 其建筑性格必然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 受到所在地区 诸多的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的影响 包括具体 的地形地貌 气候条件 以及各地区特殊的社 会历史 民族文化 生活习俗 审美追求等等 方面的影响因素 这是造就一种民居建筑形式 和性格的一个基本点 从广义上来讲 传统民居建筑所展现的地 域性 首先是受地理气候和区域自然环境影响 的结果 比如说南方炎热地区 跟北方寒冷地 区的民居建筑相比 不论从建筑外形上还是从 内部空间格局上看都有显著的不同 即使是在 同一个地区 山区的民居建筑与平坝及滨河的 民居建筑也都彼此不同 比如云南 这个地方 虽说同属于一个大的区域 有大致相同的自然 环境条件 地处低纬度 高海拔 属于高原型 季风气候 年温差小 日温差大 干湿季节分 明 大部分地区 四季如春 气候宜人 所 以 人们往往形成一种喜爱室外活动 崇尚自 然的共性 许多少数民族对传统民居的建造更 着重于通风 遮阳 隔热和防潮的处理 逐渐 形成了轻巧通透 淡雅明快 朴实自然的地域 建筑风格 如果从狭义的角度来看 各地方的传统民 居建筑 其地域性差异是相当大的 因为各种 民居建筑所处地段的具体地形 地貌条件和周 围的自然环境已千差万别 即便是在一个较小 的聚居区域 有时也是 一山分四季 十里不 同天 的 这些都具体影响和制约传统民居的 建筑空间形态和平面 剖面等格局 乃至成为 民居建筑形式的重要因素 对此 我们要以生态观的角度来看 传统 民居是如何顺应自然地形 地貌的要求 与所 在环境融为一体 图1 同时在进行新民居设 计创作时 还要用整体的观点来看传统民居建 筑 尊重村落集镇 历史地段和历史街区已经 形成的整体格局和构成肌理 以及传统民居与 自然的协调关系 在体形 体量 空间布局 建筑形式以及材料 色彩等方面下工夫 采 用与地域环境相适应的适宜技术条件与手段 再结合具体的功能 进行整合 优选与融会贯 通 从而有可能创造出有地域性特色的建筑精 品 当然 传统民居建筑的地域性 有许多方 面还表现在地区的历史与人文环境之中 这是 一个民族 一个地区人们的长期生活决定了历 史文化的传统 创作者应该在这种地区的传统 文化中来寻根 从传统民居中发掘出有益的建 筑文化传承基因 并与现代科技文化相结合 使其更能满足新时代的生活要求 3 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与现代化的双向整合 不言而喻 优秀的民族传统所产生的建筑 文化 是一个民族自信力的表征 是增强民族 凝聚力 振奋民族精神和灵魂的主要依据 也 是实现现代化所必须的民族力量源泉 而现代 化的进程又是对民族传统的一大挑战 现代化 本身就意味着对传统的扬弃 所以传统与现 代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既挥之不去 又割舍不开 两者呈现的应该是双向整合的关 系 当然 任何一个地方的民族传统都有 精 华 和 糟粕 之分 对于那些落后腐朽的地 域传统 民族传统 在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中 总是要被剔除和更新的 因此在双向整合 中 现代化既要以传统为依托 同时又要超越 传统 传统民居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的产品 它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文化类型 文化 又是多元的 它既是一种历史现象 同时也是 一种地域现象 正因如此 人类的传统民居及 其建筑文化才是五光十色的 我国有着五千多 年的文明历史 地域性特色鲜明的传统民居 建筑更是多姿多彩 独具一格 是中国传统文 化宝库中的瑰宝 这不得不让我们把继承和传 延传统民居建筑精华和加强民居建筑文化的更 新 创新放在首要的位置 而继承和发挥传统 民居及其建筑文化特色 不能仅停留于对传统 民居形式的简单模仿 而是要研究和认识这些 独特形式背后所拥有的设计思想和艺术精神 真正理解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本质和内涵 努 力寻求其关键的传承基因并加以现代体现 以 获得当代创新之源泉 说到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本质 即指民居 建筑所具有的双重性 它既是物质的财富 又 是精神的产品 既是技术的产物 也是艺术的 创作 一座优秀的传统民居建筑 其所潜藏的 精神内涵作用往往要超越于其居住功能本身 但凡有很高文化品味的传统民居建筑 都能传 译一定的精神内涵 即便是一所较为简陋的传 统民居 也是一种居住生活行为方式的真实反 1 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云南少 数民族传统民居 a 藏族 b 傣族 c 苗族 d 彝族 ab cd 2 见证社会经济 历史发展和建筑文化多样性特 点的地方传统民居 a 白族民居群落 b 藏族民居群落 c 傣族 民居 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各个地区的地理条 件 经济技术和建筑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 异 这样同类型的建筑设计 在共同体现其相 应的建筑文化内涵的前提下 接下来要重点思 考的 就是建筑所在地的地域性特征具体如何 来体现了 云南 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多民族聚 居的边疆省份 自秦汉以来 中原内地文化就 先后不断地传播与扩展 共同构成了云南传统 民居建筑文化体系的基础 随着云南与周边国 家和地区的对外交往历程 中外文化在这片土 地上交融 碰撞和相互影响 使云南地区既保 留了中国传统民居及其建筑文化的根基 又或 多或少地受到外来文化的熏陶 各种方式的跨 文化交流 促进了云南传统民居及其建筑文化 整体的形成和发展 所以 多样性 特殊性和 兼容性是云南传统民居及其建筑文化的显著特 色 对于在这个地区的建筑创作 就应该深入 研究与发掘其传统民居建筑所潜藏的文化内涵 与传承基因 融汇到现代建筑创作之中 尤其 是对于新农村建设和新民居设计 更应自觉地 继承和传延其传统民居建筑固有的建筑文化基 因 吸其精华 弃其糟粕 创造出更多有鲜明 的地域性 民族性建筑文化特色和有生命力的 新建筑 另外 传统民居建筑也是一个时代的真实 写照 是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的综合反应 图 2 当今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新材料 新结 构 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推广应用 使建筑的空 间 跨度 高度和空间的质量都有很大的灵活 性 信息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空间观念和工 作模式 新功能孕育了新的建筑类型 且信息 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知识经济 带来的社会观念变更和思维模式的改变 更极 大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多元融合 的思维方式和综合观念 将逐渐地起到主导作 用 以人为本 回归自然 增进人与人之间 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 和谐 已经成为现代人 的普遍要求 而新的技术体系 新的思维方 式 新的科学技术 必然带来了新的设计观念 和思想 所以 今天的建筑要用自己特殊的语 言 来表达其所处时代的实质 表现这个时代 的科技观和审美观 归根到底 时代精神也是 决定着建筑主流风格的一种因素 把握时代脉 搏 融合优秀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精华 建筑 才会创新和向前发展 当然 我们在强调创新和时代精神时 并 非排斥传统文化和地区特色 创作有地域性特 色的现代建筑 关键要处理好时代精神与弘扬 传统民居及其建筑文化的关系 弘扬的目的是 为了创新 创新也必须在原有的文化根基上发 展 继承传统并非在新建筑上贴标签 贴传统 符号 或者是对部分构件的生硬复制 而是吸 收整体的文化内涵 尤其要特别重视吸收传统 民居建筑的优秀精华 努力寻求传统建筑文化 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契合点 不断地探索传统审 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方式 并融汇到 新的建筑中去 这样才能够创作出有文化品味 的现代建筑 但从目前的现实来看 许多传统的设计手 法和建造技术越来越不被重视 甚至几乎要被 丢弃 而要想真正地建造具有浓厚地域文化特 映 所以 历史上每一个时代 都产生过一批 批不朽的传统民居建筑精品 其所具有的文化 意义和艺术感染力 常常成为一个历史时期特 定的地域文化标志以及民族精神的表征 传统民居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形态 它既是 人类文化大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又与社 会经济 科学技术 思想认识息息相关 历史 上的各种观念 无时不在制约着传统民居及其 建筑文化的表达和发展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 来 社会生活的方式 文化观念 美学观念和 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一个强调人 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共生 科技与人文同步发 展的知识经济时代 传统民居及其建筑文化也 必然会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但这并非各行 各素 无章可循 从建筑创作的角度来看 一 个好的建筑设计作品 首先一定要融合于当地 的自然环境 尊重既有的人文环境和历史意 象 充分表达出这个建筑项目的性质和文化特 征 简单来说 要建什么和设计什么用途的建 筑 首先就应该表达这类建筑的共性和特有的 文化内涵 比如说要设计一个校园建筑 它总 要表达校园那种高雅的 学术殿堂的这样一种 非常鲜明的建筑形态 设计一个商店 也要营 造出一个购物环境很好且非常休闲的商业环 境 在此基础上 再来充分考虑一系列相关的 影响因素 对每一种类型的建筑而言 它肯定要有一 种与之相应的建筑文化内涵表达 如中国传统 建筑文化源远流长 有丰富深远的建筑文化哲 理和匠意 重情知礼 以人为本 在创作思维 上强调 天人合一 的整体观 环境观 而中 a b c 色的新建筑形式 就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4 在此之前 还要对传统民居建筑及其文化 特色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从中寻找到传统建筑 精华及其文化传承基因 并灵活地移植借鉴运 用到新的建筑设计创作中 为此 我们在具体 的设计实践中 做了以下的尝试 3 1 化整为零 即在建筑单体设计上 采取 化整为零 的方法 把大体量划分为小体形 或把整条街 道先作分段处理 然后再根据各段具体的面宽 与进深作灵活处理 使之或前突或后退 形成 一种有虚实对比 凸凹进退的空间感 同时根 据地方传统民居特点 灵活选择应用相应的 空间形态 门窗与装饰细部等 共同创作一个 与所处环境十分融合 协调的新建筑 充分 体现当地的人文历史与城市 建筑的诸多文化 关联 如云南石屏古城传统商业步行街的改造 图3 3 2 移植重构 在平面组合的时候 考虑到具体的空间尺 寸不同和要营造不同空间大小的需要 可从各 地的传统民居建筑群落空间布局中吸取精华 灵活运用到具体不同的设计中 或以传统民居 模式为原型 并借鉴传统民居院落空间的构成 单元 组合方式 空间序列 方位秩序等 以 对称和非对称的两种处理手法 来进行平面布 局的组合重构 这种方法在新民居设计中应用 比较普遍和使用 也容易获得新老建筑之间相 互的建筑文化承接 图4 5 3 3 借鉴再生 在进行建筑造型处理的时候 为了使传统 民居建筑的地域特征和历史文脉延续下去 形 式上以借鉴当地传统民居建筑的局部造型和装 饰为主 图6 当然 这种借鉴不是简单的模 仿 抄袭 而是有选择的借鉴引用 强调的是 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回归 而且回归 也绝不是 简单的复活 而是批判地继承与创新 回归 不是对地域传统建筑文化在今天的简单延续与 重复 而是要透过它把握传统文化的脉络 以 批判态度吸收与创造 回归 也不是对外来文 化的消极抵触和无理排斥 而是要用 拿来主 义 的方法实现两者的综合创新 这样的回 归 才是地域文化理性的回归 5 至于具体的借鉴手法 则可以从多层面去 灵活借鉴 可以从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屋顶 墙 体 腰檐 门窗 装饰等多种整体或局部的形 态构成中去吸取 其实 在实际创作设计中 以上几种方法 3b 石屏商业街2 3a 石屏商业街1 4 泸西县城子村彝族新民居设计 应用并不是严格区别的 相互之间可以兼顾考 虑 或先或后 或主或次 完全可以综合 灵 活地来突出创作主题 4 结束语 传统不是人们有意识自觉选择的结果 而 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淀的产物 发展才 是硬道理 在现代化进程中 我们可通过以 下途径来实现地域传统的变迁与转换 首先 应对传统民居及其建筑文化与现代 化的关系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不能偏执而陷于 极端 正如美国历史学家布莱克所说的 传 统价值模式是社会凝集的基础 而采用新知识 又必须改变传统价值体系 对社会的生存来说 必须在这两者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 其次 用市场经济来选择地域传统 市场 经济是一种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 市场价 值观是非传统价值观 因此 市场经济成为对 地域传统的一种选择机制 适之者生存 不适 之者淘汰 第三 以现代生活方式改造传统生活方 式 彻底消除传统生活方式中的消极因素 用 社会化的生活方式使传统民族生活由狭隘 封 闭和保守走向开放进步和文明 同时 也要防 止物质主义倾向 抵制现代生活方式的腐朽内 容 6 第四 关注建筑地域与人文特色 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能穿戴设备中金纳米粒子技术创新应用分析报告
- 2025年新能源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与优化建议报告
- 2025年核能发电安全性提升与欧美市场拓展潜力研究报告
- 2025年唐山社区考试试题及答案
- 第11课 变迁中的家园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艺术·美术苏少版2024七年级上册-苏少版2024
- DB65T 4411-2021 热泵干制哈密瓜片技术规程
- 2025年高风险作业考试题及答案
- DB65T 4355-2021 南疆冬小麦机械化匀播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 毒气应急处理预案(3篇)
- 数学专业教学测试题及答案
- 成都地理课件
- 创面封闭负压引流管护理技术
- 2024年WPS计算机二级考试题库350题(含答案)
- 骨关节课件教学课件
- 煤矿防治水细则解读
- 生物质压缩成型工艺与实践考核试卷
- 《2.1.3 活化能》参考课件
- 【物业分享】神秘顾客(交付项目物业服务体验)调查评分表
- 铝合金门窗来料加工合同范本
- DZ∕T 0173-2022 大地电磁测深法技术规程(正式版)
- MSA分析报告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