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与答案.doc_第1页
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与答案.doc_第2页
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与答案.doc_第3页
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与答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下列属于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人物是( C )A.方鸿渐B.汪文宣C.凌吉士D.李玉亭2.在小说春桃中,春桃的前夫,后沦为乞丐又出现在她面前的人物是( B )A.刘向高B.李茂C.李梅亭D.孙吉人3.下列关于长篇小说家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D )A.作品贯穿着尖锐的矛盾冲突B.作品具有浓烈的抒情色彩C.作者运用了细腻的心理描写D.作品对工人生活的表现有些概念化4.郁达夫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中“我”与“陈二妹”之间属( C )A.兄妹关系B.夫妻关系C.邻居关系D.恋爱关系5.张裕民这一人物形象出自长篇小说( C )A.子夜B.寒夜C.太阳照在桑乾河上D.暴风骤雨6.下列不属于萧红作品中的人物是( D )A.翠姨B.二伯C.冯歪嘴子D.陈剑云7.创作并出版了十四行集的诗人是( C )A.陈敬容B.徐志摩C.冯至D.卞之琳8.以“一首忏悔的诗”作副标题的作品是( D )A.雨巷B.大堰河我的褓姆C.我用残损的手掌D.上山9.下列突出表现了“忧郁”感情的诗作是( A )A.我爱这土地B.别了,哥哥C.洗衣歌D.发现10.下列属于书信体散文的是( D )A.丰子恺的给我的孩子们B.鲁迅的春末闲谈C.茅盾的风景谈D.冰心的寄小读者11.徐曼丽这一交际花形象出自长篇小说( B )A.家B.子夜C.骆驼祥子D.寒夜12.在上海屋檐下一剧中,最后毅然投身抗日救国洪流的人物形象是( D )A.黄家楣B.杨彩玉C.林志成D.匡复13.鲁迅在忆韦素园君中特别提到的一个现代文学社团是( D )A.文学研究会B.创造社C.语丝社D.未名社14.下列一组均属路翎创作的作品是( A )A.财主底儿女们、饥饿的郭素娥、蜗牛在荆棘上B.财主底儿女们、青春的祝福、太阳照在桑乾河上C.财主底儿女们、在其香居茶馆里、蜗牛在荆棘上D.饥饿底郭素娥、求爱、蜗牛在荆棘上15.陈敬容的铸炼一诗创作于( D )A.北洋政府时期的北京B.抗战即将爆发时的上海C.40年代初的延安D.抗战即将胜利时的重庆16.废名小说桃园中王阿毛的性格特征是( A )A.虽然有病,但依然充满爱的向往B.健康活泼,充满青春朝气C.身体病弱,心情忧郁D.心直口快,疾恶如仇17.华威先生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B )A.五四时期B.抗战时期C.左联时期D.北伐时期18.赵辛楣这一人物形象出自小说( D )A.金锁记B.在其香居茶馆里C.断魂枪D.围城19.聂绀弩创作的有关白蛇和雷峰塔的杂文是( C )A.论雷峰塔的倒掉B.再论雷峰塔的倒掉C.蛇与塔D.山之子20.下列属于喜剧的作品是( C )A.日出B.南归C.上海屋檐下D.升官图21.下列被称为“自传体小说”的是( C )A.艾芜的山峡中B.张爱玲的金锁记C.郁达夫的沉沦D.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22.下列明显具有现代派创作特色的诗是( C )A.大堰河我的褓姆B.死水C.我是一条小河D.航23.“来自平原,而只好放弃平原;植根于地球,却更想植根于云汉;茫茫平原的升华,它幻梦的形象,大家自豪有他,他却永远不满。”这诗句出自( C )A.艾青的我爱这土地B.鲁藜的泥土C.杜运燮的山D.胡适的上山24.日出一剧中陈白露的社会身份是( B )A.电影演员B.交际花C.职业妓女D.贵妇25.下列对小说丈夫的判断不正确的有( C )A.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B.在貌似平淡的叙述中,渗透着作者深厚的情感C.具有讽刺、幽默的特色D.表现了对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26.小二黑结婚所体现的赵树理创作思想是( A )A.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形成主题B.确立主题,到实际工作中寻找素材C.围绕一个中心人物表现主题D.以展现民风民俗来突出作品主题27.“一声声的鼓点,单调,但是响亮沉重”,这句话是一位诗人对田间的评价,这位诗人是( D )A.徐志摩B.艾青C.臧克家D.闻一多28.“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以上诗句出自( A )A.徐志摩再别康桥B.冯至我是一条小河C.戴望舒雨巷D.艾青大堰河我的褓姆29.阿垅诗作孤岛的主题是( B )A.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怀念B.诗人与正义力量的血肉联系C.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D.诗人对祖国的热烈赞颂30.下列一组属于梁实秋的作品是( A )A.雅舍小品、浪漫的与古典的B.平屋杂文、雅舍小品C.浪漫的与古典的、乡风与市风D.雅舍、画梦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下列关于诗歌断章的判断正确的有( ABCDE )A.作者卞之琳为著名现代派诗人B.诗作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C.诗作表达了一种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思考D.诗作具有辞约意丰,令人回味无穷的特点E.诗作富有节奏与诗意的回环往复之美32.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写到了( ACD )A.爱尔克的灯光B.广州的灯光C.作者旧居的灯光D.心灵的灯光E.作者书桌上的灯光33.曹禺的代表性剧作有( ABDE )A.雷雨B.日出C.屈原D.北京人E.原野34.下列符合边城的表述有( AB )A.展现了边城健康、优美、质朴的民风和人情B.描写并歌颂了曲折动人的爱情C.揭露了封建礼教给青年人造成的爱情悲剧D.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的动荡残酷的社会现实E.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人生的悲愤和厌倦35.小说财主底儿女们( ABD )A.描写了封建大家庭内部的浮华倾轧B.刻画了知识分子的内心矛盾和冲突C.揭示了民族资本家与买办之间的矛盾D.展示了知识分子寻找正确道路的艰难E.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革命活动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36.简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形象及其意义。答:(1) 祥子是旧北京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个人力车夫,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城市个体劳动者的典型。他要强、勤俭、正义,对生活充满希望,向往买辆洋车,做个独立自主的劳动者,但三次努力均告失败,直至精神崩溃,走向堕落。(2分)(2)祥子形象的意义:充分展示了旧中国人力车夫的苦难遭遇,艺术地概括了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个体劳动者悲惨命运。(2分)热情赞颂祥子原有的美好品质,揭露和控诉了旧社会对人的肉体和灵魂的摧残、毁灭和罪恶。(2分)祥子的悲剧也表明了在这样黑暗的旧制度下个人主义的奋斗的不可能成功。(2分)37.简析手推车中的“手推车”意象和本诗的艺术手法。答:(1)“手推车”寓意:手推车是一种木制独轮车,我国北方一种古老的运输工具。诗中的手推车,是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和深重灾难某个侧面的象征。体现了其时北方农民的贫穷、落后、悲哀,以及作者对民族命运的深沉忧虑。(3分)(2)诗歌的艺术手法: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具体可感的手推车形象,进行艺术描绘,传达自己的独特感受。(1分)经过光、色、线条与音响的丰富而活跃的调配,形成一种悲剧气氛浓郁的情调,使现实的苦难获得视觉和听觉的感性体现。(2分)两个部分采用反复的结构方式和表现手段,加深了诗作的气氛,强化了情感。(2分)38.简析话剧南归的浪漫主义特征。答:南归是田汉早期的一出浪漫主义悲剧,剧中的人物和情节,都带有某些幻想色彩。(2分)(1)作者运用浪漫的想象,童话般地描写春姑娘与流浪诗人辛先生、青年农民李正间的感情。(2分)(2)剧作表现了主人公们倦于现实人生的苦恼与美好憧憬的幻灭,悲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2分)(3)作品结合诗、音乐和戏剧的艺术元素,使此剧具有“抒情剧”、“诗剧”的韵味。(2分)四、论述题(16分)39.分析鲁迅散文秋夜中“枣树”和“天空”的象征寓意以及作品的艺术特征。答:枣树与天空是作品中寓意互为对立的主要形象。作者一开始就以重复修辞手法强调枣树意象;而“天空”这一意象,也对“月亮”、“星星”等其他意象有统率和涵盖作用。(2分)(1)“枣树”意象分析:是一个历经战斗洗礼的老战士形象的象征,既是歌颂,也是作者的自我写照。作者通过象征性描写,体现了枣树:饱经沧桑、坚实挺拔、憎恶现实;善于战斗;不受蛊惑、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3分)(2)“天空”意象分析:通过降霜、“奇怪而高”、“冷眼”、“大有深意”的“微笑”等描写,象征性地体现天空的不怀好意、居心叵测,揭示其摧残生命、凋零草木的罪恶,是黑暗暴虐的统治势力的象征。(3分)艺术特征分析:(1)运用象征手法写秋夜后园和室内所见所感,寓情于景,写景抒情。(2分)(2)其特点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以拟人化手法描绘,将景物人格化,使景物成为社会性格和精神的象征;在拟人描写中融进了主观情思,寄寓作者的爱憎。(4分)(3)文笔冷隽峭拔,使作品具有境界幽深、寓意深远、诗意【评分标准】1.达意即给分; 2.“枣树意象分析”部分,不作展开分析者酌情扣分。3.“艺术特征分析”部分第(2)点中,3个要点分别为1、2、1分,但若抓住一点发挥得较好者,最多可得满分4分。五、阅读分析题(20分)40.阅读冯雪峰的散文老人和他的三个儿子,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评价文章。 要求:(1)简要阐述作品的主题思想;答:老人和他的三个儿子是一篇寓言式的散文。文章通过老人的三个儿子不同品格与命运的对比,喻示了短暂然而有价值的人生远胜于自私萎琐的平庸人生,张扬了一种重视社会价值的强者的人生哲学。(5分)(2)简要分析作品的主要艺术特色;答:本文的艺术特点主要有: 寓言式的形象性。这是一篇旨在说理的散文,但全文很少抽象的说理文字,全用形象的故事和老人内心世界的前后变化来寄寓作者的思想。(5分) 对比手法的运用。作品通过老人三个儿子的两种人生的鲜明对比,以及老人对三个儿子的两种完全不同的伤痛,表现了作者所要提倡的人生价值观念,传达了作品的主题。(5分)(3)观点鲜明,分析细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书写整洁。评分标准1、每个要点,达意即给分。 2、各要点论析要适当举例说明,否则酌情各扣12分。3、全文如不满600字,酌情扣23分。 (附冯雪峰老人和他的三个儿子原文)老人和他的三个儿子冯雪峰一位老人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是一个非凡的水手:坚强、勇敢、尽职,而且富于冒险精神。老人真的爱他,认为这是一个做父亲值得骄傲的光荣。可是,在一次暴风雨中,这个儿子以他的大胆和勇猛,葬身于大海的狂涛骇浪里了。二儿子是一个不知道辛苦和疲劳的、力气比一般伙伴都更大的壮健的矿工,又很诚实和守信义,乐意帮助伙伴和朋友,所以矿工们,尤其是青年们,都和他做朋友,以得到他的友谊为快乐。那父亲也真爱他,尤其是大儿子死了以后,更认为这是上天给他的最大的弥补。可是,不久,二儿子也殉身于自己的勇敢和自我牺牲的行为了,因为这一天他在煤矿中工作,矿坑因为支柱损坏而崩塌,他英勇地撑住一根支柱,救出了许多伙伴,而他自己是被压死了。老人的伤痛是不用说的,他马上变成一个非常衰败的软弱的人了。不过,还剩下一个小儿子,是做父亲的唯一的安慰。老人改变了主意,决心不让小儿子成为一个出众的英雄好汉的人物,因为他实在不能再忍受那种折损儿子的痛苦。他叹着气说:“唉,与其因为他有才能而被夺,我宁愿他是一个一无所长的没出息的人呵。”这样,老人就亲自教育这个小儿子,采取了一种那些老婆婆们教育娃娃都很少采用的教育方法,而这个小儿子也真孝顺,果然没有叫父亲失望。就是说,他让自己成为一个又懦弱又自私而真的一无用处的人了。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