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报发刊词》读后感.doc_第1页
《民报发刊词》读后感.doc_第2页
《民报发刊词》读后感.doc_第3页
《民报发刊词》读后感.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刊词读后感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华侵略日益扩大。他们不仅加强了对清政府地方政治控制,而且还多方扩展在华经济势力。矿山、铁路的利权更是他们的掠夺对象。同时,清政府的统治日益腐败,而清末新政更是加剧了社会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得到前所未有的激化,民不聊生。就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出国留学的青年学生也开始接触到近代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于是,1905年8月20日,在东京赤坂区民宅房,中国革命同盟会正式成立,而明报作为同盟会机关刊物,为促进革命运动的发展指明广大革命群众斗争的方向起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在孙中山先生伟大的革命生涯中,这篇发刊词同样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开篇,孙中山先生通过其对社会现状独到的认真观察和深入思考,评判了当时知识分子虽满腹经纶,大谈救国之道却虚有其表,不切实际的可悲现状(求其斟时弊以立言,如古人所谓对症发药者,已不可见,而况夫孤怀宏识、远瞩将来者乎),并借此顺势在下文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学习和研究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充分认识到中国推行民族主义、民权主义的迫切性(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与推行民生主义的可行性(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从“以民为本”( 是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 的宗旨出发,首次提出了救国救民的“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思想,这也是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发刊词最后,一字一语无不蕴含着孙中山对中华民族深沉的爱与崛起的信念(翳我祖国,以最大之民族,聪明强力,超绝等伦),并大声疾呼有识之士贯行三民主义,使这一理念深入人心,则中国富强指日可待,中国不再受外敌欺辱,中国国民不再受封建统治的压迫。(惟夫一群之中,有少数最良在心理能策其群而进之,使最宜之治法适应于吾群,吾群之进步适应于世界,此先知先觉之天职)。从1840年6月的鸦片战争以来,由于清政府建王朝的腐败统治,中国落后的经济技术,反侵略战争都以中国的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的签订而告结束的。更甚者,许多官员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为了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与自身的政治地位,常常压制与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战争,导致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加大。所以,我认为,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专制统治,首先革之(非革命无以救垂亡),况且此时的朝廷是洋人的朝廷,若不先推翻最基本的民族矛盾,反帝又何去何从。(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一个民族独立的国家,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就是孙中山先生所说的民族主义与民生主义。孙中山先生发现,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的诸多社会问题,其根源在于未能解决土地问题。为了使中国富强,避免产生贫富悬殊的现象,避免出现社会危机,他提出了民生主义,主张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当然不可避免,三民主义也许会存在一些缺陷。但就当时而言,三民主义是进步且正确的,正如孙中山先生本人所说,“人类对于一件事,研究当中的道理,最先发生思想;思想贯通以后,便起信仰;有了信仰,就生出力量。所以主义是先由思想再到信仰,次由信仰生出力量,然后完全成立。何以说三民主义就是救国主义呢?因三民主义系促进中国之国际地位平等、政治地位平等、经济地位平等,使中国永久适存于世界,所以说三民主义就是救国主义。”孙逸仙,一生操劳,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建立兴中会、同盟会,发动广州、惠州、黄花岗等十次武装起义,到领导了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建立临时政府、举行二次革命,到组织和改造国民党、组建黄埔军校、实施国共合作,直至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他抛却个人名利,大公无私,果断让位袁世凯,促成清帝退位并造成封建制度的彻底灭亡,彰显其伟大胸怀。孙中山的理论学说、立场信念和品德情操,可说是一枝独秀前无古人 。而本篇发刊词可以说为广大中国贫苦民众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作出一定的贡献,其首先提出的三民主义为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并扩大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影响,促使民主共和旗帜飘扬和革命思潮深入民心,可以说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风起云涌的历史新篇章。虽然最终孙中山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未能彻底实现革命目标,但这只是历史的自然演进,成者王败者寇罢了,决非孙中山个人的思想行动所能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