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文档摄影测光+曝光.doc_第1页
摄影文档摄影测光+曝光.doc_第2页
摄影文档摄影测光+曝光.doc_第3页
摄影文档摄影测光+曝光.doc_第4页
摄影文档摄影测光+曝光.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测光 正确选择测光点以达到准确曝光一、准确测光 要使作品曝光准确,色彩饱和,首先要准确测光。各种测光模式的测光元件分布1、测光模式a. 评价测光:这是一种通用的测光模式,适合如人像甚至逆光主体。相机自动设置适合场景的曝光参数。b局部测光 :由于逆光等原因使背景比主体更亮该测光模式非常有效。局部测光覆盖取景器中央约9的面积。c. .点测光 :该模式用于对拍摄主体或场景的某个特定部份进行测光,测光偏重于取景器中央,覆盖了取景器中央约3.8的面积。d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测光偏重于取景器中央,然后平均到每个场面。2、和测光相关的测光三个概念(1)曝光: 胶卷或者数码感光部件(CCD等)接受从镜头进光来形成影像。我们在照相的时候,如果照片中的景物过亮,而且亮的部分没有层次或细节,这就是曝光过度(过曝);反之,照片较黑暗,无法真实反映景物的色泽,就是曝光不足。 (2)正确曝光: 正确曝光是相对的,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物体的浅色部分和深色部分的反光度不同,要用胶片(或CCD等电子感光器件)正确的表现出物体,针对浅色和深色部分的曝光量也是不一致的。也就是说,在同一拍摄取景范围内,只要物体反光度不同,必然有部分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所以在这样情况下,只要我们想要表现的主体曝光正确,这张照片就可以说是曝光正确。 现在的相机基本上都有自动测光功能,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让我们拍摄到曝光合适的照片。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出现曝光让人不满意的片子。往往是我们人眼能够看到的景物,拍出照片后,差距会非常大。这是因为人眼出现了视觉差,对一些影响测光的因素认识不足,对感光宽容度掌握理解不够。(3)感光宽容度: 从最明亮到最黑暗,假设人眼能够看到的范围,那么胶片(或CCD等电子感光器件)所能表现的远比人眼看到的范围小的多,而这个有限的范围就是感光宽容度。了解这个概念之后,我们就不难了解,为什么在逆光的条件下,人眼能看清背光的建筑物(暗)以及耀眼的天空云彩(明),而一旦拍摄出来,要么就是云彩颜色绚烂而建筑物变成了黑糊糊的剪影,要么就是建筑物色彩细节清楚而原本美丽的云彩却成了白色的一片。测光原件测试的基准色块 18的灰3、测光原理多分区测光最适合于这种高对比度的场景 二、了解测光模式 (1)分类1、多分区测光 这种测光模式将图像区域分成多个分区。相机根据程序的设计在计算曝光前先比较每个分区的总体亮度。这样相机就不会被某些分区中不寻常的明亮区域所欺骗,例如阳光和雪地。2、中央重点测光 这是一种经典的测光模型。一些较老的胶片相机只有这种测光模式。它有两个级别区域:中心圆和框内的其余部分。圆内的亮度其权重较大,通常是6075。框外部分则占有其余的权重。这种模型很适合拍摄对象位于中央的图片。场景中没有平均中间色调的对象时,这种模式容易出错。3、点测光和局部测光 这些模式主要用在大部分场景要么极暗,要么极亮的情况下,或者只需要从部分场景中采样光线级别的情况下。局部测光的区域很小,甚至小于点测光。 点测光模式适用的情况:点测光方式在取景内光线分布不均而且反差很大的情况下适用。这种情况如果不用点测光,可能会造成需要表现的主体曝光不正确,太亮至白或者是太暗没有细节。 (2)、各种测光方式的实际效果测光点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测光点的选择又与创作意图分不开。为此,选择测光点是摄影人一项常备不懈的技巧。之所以常备不懈,是因为作者在创作每一幅作品时都有自己的主观意识,以及被摄体的客观条件。可以说每一幅作品都像人们的指纹一样,各不相同。所以,选择好测光点是一个摄影人必练的基本功。4、找准测光点 摄影中各部分光线是千变万化的,而且极不均匀。通常,自然界中光线的明暗分布,若以阴暗部分为基准,明亮部分的光线强度约为它的200倍,所以采用不同的测光方式和测量的区域不同,对测光结果的影响是很大的。(1)针对高亮区域曝光: 这意味着设置的曝光不会使亮的区域出现在直方图的右边,从而不会出现曝光过度。但是图像的其余部分会落到直方图的左侧,可能出现曝光不足。很多人觉得曝光不足要好于曝光过度,因为通过在计算机上编辑图像,可以恢复阴影部分的细节。的确如此,但是恢复后的细节可能不是最佳质量。(2)针对中性色调区域曝光: 这种选择主要让中性色调区域正确曝光,但是最亮和最暗的区域可能分别会变成全白或全黑。仅在中性色调区域比较重要的情况下才使用该方法。(3)针对阴影区域曝光: 这种方法可防止图片上的暗区域位于直方图的左侧并且变得曝光不足。负片通常是这样的,但是对于数码摄影则不推荐这样做,因为较亮的区域会不可逆转地变白(高光溢出)。5、修正EV值 我们怎么才能得到一张黑白分明,色彩还原真实的照片呢?这就需要我们对测光系统测出的曝光值(EV值)做一修正,这就是曝光补偿,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EV值补偿。 使用该功能可将相机设置的自动曝光向上或向下调整几级。值0表示相机建议的曝光。选择值(例如0.3、+0.7)可增加曝光并使图像更亮,选择值(例如0.3、0.7)可减少曝光并让图像变暗。 曝 光(一)光源1、光源的分类和特性光源(发光体):自然光、人造光 直射光:晴天的阳光、强烈的聚光灯 使被照物有明显的亮面、阴面、阴影;散射光:阴天的光线、有云的天气、散光灯 使被照物没有明显的亮面、阴面、阴影.2、光源的作用 (1)光源可以表现出物体的轮廓和立体形象; (2)光源可以表现出物体的不同质感和色彩; (3)光源可以表现环境气氛.(二) 曝 光1、曝光的标准 什么是正确曝光? 一张照片如果影调丰富、层次分明、质感较强、清晰度高, 景物中较亮和较暗部分的影纹也能分辨,这就是曝光正确的照片.一般都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曝光正确与否,这是技术标准. 曝光量过多(即曝光过度):底片过暗,照片太淡; 曝光量太少(即曝光不足):底片过透明,照片晦暗. 这两种情况都会损失景物的层次, 而不能在照片上如实地再现景物. 2.曝光量的掌握与控制(1)曝光的方法估计曝光量;借助测光表和照相机的测光系统进行测光;自动曝光.(2)曝光原理 物体的反光经过照相机的镜头投射到感光片上 ,使乳剂膜感光而形成影像.(3)决定曝光量的因素决定正确曝光的因素很多, 起决定因素的主要是光线.影响光线的因素:一是光源的强弱;二是被摄物体的亮度(三)自然光光线的强弱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光线的强弱受到以下条件影响: 天气、时间、季节(a)天气 摄影上常将天空光线的强弱分为四档: 阴天 晴天略阴 晴天薄云 蓝天赤日 (每二档之间:亮度相差一倍,在曝光估计上各差一级曝光量) 以数轴表示: 以晴天薄云为参考点,定为1;晴略阴是1/2,即亮度减1倍;阴为1/4,比晴略阴又减1倍,比参考点减2倍. 注意: ()以晴天薄云为参考点,把这个参考 点作为基准.()这四档中:蓝天赤日:蓝天白云,阳 光照耀物体,投影清晰; 阴天和晴略阴不太好区别,主要区别是 : 阴天时,人物在地上完全无投影; 晴略阴时,有较淡的投影.(b)时间一天之内,从早上到黄昏光线的强弱差别也是很大的: 清晨日出、夕阳西下与中午相比照度可相差到10倍. 关于时间与亮度的关系可用曲线轴表示出来:注意:(1)因为正午时,阳光从头顶上射下(顶光), 眼部等凹处象黑洞一样,效果不好; (2)日出和日落时,光线变化快,不易掌握; (3)最适宜的拍摄时间是日出后2小时和日 落前2小时之内,但须除去正午的2小时.(C)季节一年四季的转变,光线也有强弱的变化,夏天的阳光比春、秋天要强烈的多,冬天又要弱一些.以数轴表示: 季节是可以预先确定的,每次拍照前,必定只是一个季节.光线的方向根据相机、被摄体和光源所处的方位,可从任何一面捕捉到被摄体。当主光源很强时-如明亮的阳光-从相机来看光落在被摄体不同部位,会产生出不同的效果。根据光线照射物体的方向不同,使物体呈现的亮度也不相同,被摄体的方向一般分为四个方向:顺光 斜侧 正侧 逆光。(a)顺 光: 特点:受光均匀,亮度平均,初学者常用,拍照容易. 但照片比较平淡,被摄物缺乏层次,透视感差,有平板一块的感觉.通常被称为“平光”。(b)斜侧光: 特点:被摄物大部分被光照射,小部分有阴影,能产生良好的光和影的相互作用,比例均衡。照片有丰富的影调层次, 透视感强, 明暗有对比。常被看作为“自然光”,建议多用.(c)正侧光: 特点:一半照射,一半有阴影, 阴暗对比过于强烈,几乎没有过渡的层次。有时被称作“结构光线”, 一般较少用.(d)逆光:特点:光线从被摄物背后射来,使物体轮廓清晰,质感强,有玻璃剔透的感觉.采用逆光,背对光的剪影物体,可以创造出既简单又有表现力的高反差影像。(e)顶光(高光):特点:使物体形成一个明亮 的轮廓光.(f)脚光:特点 :使物体下亮上暗.另外散光光线如:阴天,晴天的树阴下。 特点:没有明显的光线方向,光线 柔和.即使这样,人物也要尽量面对亮 处(面对光源).关于光线方向与亮度的关系用曲线轴表示:决定正确的曝光量还有一些因素:景物表面的组织结构 景物表面的组织结构不同,吸收和反射光线的程度不一. 物体受光有多有少,受光面积有大有小,因此各类景物的亮度相差很大.大致可分为四类: (a)湖、海、天空白云、雪景; (b)江河、高山、风景、浅色建筑物; (c)近景、人物、一般建筑物; (d)阴影中的人或物. 每类景物按序相差一级曝光量.物体的远近 拍摄大场面景物时,远景由于与相机之间隔着很大的空气层 , 空气中漫射着蓝、紫色光, 使远景的颜色变浅 , 近景相对来说颜色较深 , 因此曝光量会有差别.(3)曝光量的确定在任何摄影过程中,有三个参数决定了实际曝光量的多少:(1)相机机身上设置的快门速度;(2)镜头的光圈大小;(3)使用感光片的感光度。公式表示: 曝光量 =光的强度感光片上受光的时间反映在相机上: 曝光 =光圈快门速度 在实际中,所谓确定曝光量,就是根据拍摄时的天气、时间、季节、方向等具体情况, 选定某一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或称为一个速度光圈组合. 所谓组合: )因为决定曝光量必须靠两着 ,不能仅仅只靠其中一个,必须组合起来; )在同一光照条件下,对同一拍摄主体,光圈与快门速度的组合有多种,也就是说,不同的光圈组合,可以得到同等的曝光量. 例如,一个景物的正常曝光量应为f/8,1/100s, 那么 f/11,1/50s; f/16,1/25s; f/5.6,1/200s; f/4,1/400s 都能保持同样的曝光量, 光圈值变小一级,速度加快一倍,曝光量相同. 实际意义: 光孔增大一档, 进光量增加一倍; 速度快一倍,进光时间减少一倍.所以总进光量不变,即光圈和快门速度成反比例关系. 摄影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其中任何一组曝光组合.下面介绍曝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