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7-C++Builder访问SQLServer数据库.doc_第1页
实验7-C++Builder访问SQLServer数据库.doc_第2页
实验7-C++Builder访问SQLServer数据库.doc_第3页
实验7-C++Builder访问SQLServer数据库.doc_第4页
实验7-C++Builder访问SQLServer数据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Builder访问SQL Server2000数据库一. 数据库操作中常用组件的功能及关系图在C+ Builder程序设计时,若需要访问数据库,则要用到许多数据库相关的组件(控件),常见的数据库组件功能及关系如图 1所示:存储过程组件Connection命令组件Connection连接组件(功能:执行存储在服务器上的程序代码)ADOStoredProcADOCommand(功能:与数据库进行连接)ConnectionString(连接串属性指明数据库的类型、数据库名称及访问密码等)(功能:通过SQL语句直接对数据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等操作)数据集组件Connection(功能:直接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源组件DataSet(功能:为数据组件提供数据来源)数据组件DataSource(功能:显示并允许用户操作数据)ADOTable、ADOQuery等DataSourceDBEdit、DBGrid、DBLookupComboBox等ADOConnection图 1 C+ Builder数据库常用组件功能及关系图二. 程序设计总体思想为了充分展示C+ Builder访问数据库的强大功能,本实验总体设计思想可用图 2来表示。它具有以下特点:l 展示C+ Builder访问SQL Server数据库的七种典型用法(七个模块)l 每个实验模块均可独立设计与运行l 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做其中几个模块或全部模块图 2 实验总体设计三. 实验指导1. 实验准备(附加Engineering数据库)确认SQL Serve2000的服务管理器已经正常运行。启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执行菜单命令“工具-所有任务-附加数据库”,出现以下“附加数据库”对话框,如图 3所示:图 3 附加数据库对话框点击按钮,在随后出现的“浏览现有的文件”对话框中,找到并选择“Engineering_Data.MDF”后,点击“确定”按钮,回到“附加数据库”对话框,点击“确定”按钮,出现图 4所示的对话框即表示附加完成:图 4 附加完成对话框2. 第一模块(数据显示及交互操作)(1) 功能简介显示数据库中的文本或图像数据;提供一个导航栏,并通过它允许用户对数据表进行插入、删除或修改等操作。(2) VCL组件对象及布局 启动C+ Builder。在窗体上放置一个组框GroupBox、四个标签Label、一个数据库连接ADOConnection、一个表数据集ADOTable、一个数据源DataSource、三个数据编辑框DBEdit、一个数据图像DBImage和一个数据导航栏DBNavigator组件,此时设计界面如图 5所示:图 5 初始设计界面(3) 组件对象的属性设置按表 1 表 5设置以上各VCL组件对象的属性。表 1 组框与标签对象的属性设置组件所属的选项卡默认组件名组件AutoSize属性Caption属性StandardGroupBox11组框数据显示及交互操作Label1标签false零件信息表Label2false零件编号Label3false零件名称Label4false材料表 2 数据库连接对象的属性设置组件所属的选项卡默认组件名组件Name属性ConnectionString属性LoginPromptConnectedADOADOConnection1数据库连接Engineering(设置方法见表下文字)falsetrue数据库连接组件对象的ConnectionString属性设置方法如下:选中该对象,在属性面板内找到ConnectionString,点击该属性值后面的按钮,会出现如图 6所示的“Form1-Engineering ConnectionString”对话框:图 6 Form1-Engineering ConnectionString对话框点击“Build”按钮,会出现如图 7所示的“数据连接属性”对话框的“提供程序”页面:图 7 “数据连接属性”对话框的“提供程序”页面选择“Microsoft OLE DB Provider for SQL Server”列表行,并点击“下一步”按钮,则又出现如图 8所示的“数据连接属性”对话框的“连接”页面:图 8 “数据连接属性”对话框的“连接”页面按图 8输入服务器名称(local表示本地计算机,注意两边有括号),并选择相应的数据库,然后点击“确定”按钮,返回图 6所示的对话框,再点击“OK”按钮,完成属性设置。表 3 表数据集对象的属性设置组件所属的选项卡默认组件名组件Name属性Connection属性TableName属性Active属性ADOADOTable1表数据集PartsEngineering零件信息表true表 4 数据源对象的属性设置组件所属的选项卡默认组件名组件Name属性DataSet属性DataAccessDataSource1数据源DSPartsParts表 5 数据编辑框、数据图像与数据导航栏对象的属性设置组件所属的选项卡默认组件名组件DataSource属性DataField属性DataControlsDBEdit1数据编辑框DSParts零件编号DBEdit2零件名称DBEdit3零件材料DBImage1数据图像零件图形DBNavigator1数据导航栏(4) 保存程序文件并做程序测试点击C+Builder主工具栏上的“Save All”按钮,保存工程文件和窗体文件到指定的文件夹下。(这里应注意:所有的文件都应保存在同一个文件夹下)程序测试。点击C+Builder主工具栏上的Run按钮 ,程序经过编译后自动生成EXE文件,并且立即运行。(程序运行后,可以在程序所提供的用户界面上直接修改数据;可以通过导航栏在表中各记录之间移动记录指针;可以插入或删除记录。虽然没有写一行程序代码,但却具有如此多的功能,组件对象功不可没。)3. 第二模块(Master-Detail关系)(1) 功能简介 本模块显示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其特点是提供一个组合框,允许用户从中选择零件(其实是零件编号),而一旦选择确定,程序将自动显示所选择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2) VCL组件对象及布局 在窗体上放置一个组框GroupBox、两个标签Label、两个表数据集ADOTable、两个数据源DataSource、一个数据查表组合框DBLookupComboBox和一个数据网格DBGrid组件,此时设计界面如图 9所示(本实验的全部七个模块共用一个数据库连接组件,以后不再说明。):图 9 第二模块初始设计界面(3) 组件对象的属性设置按表 6表 11顺序设置以上各VCL组件对象的属性。表 6 组框与标签对象的属性设置组件所属的选项卡默认组件名组件AutoSize属性Caption属性StandardGroupBox2组框Master-Detail关系Label5标签false零件工艺路线Label6false零件编号表 7 表数据集对象的属性设置组件所属的选项卡默认组件名组件Name属性Connection属性TableName属性Active属性ADOADOTable1表数据集PartEngineering零件信息表trueADOTable2Paths工艺路线表表 8 数据源对象的属性设置组件所属的选项卡默认组件名组件Name属性DataSet属性DataAccessDataSource1数据源DSPartPartDataSource2DSPathsPaths为了能够实现自动显示用户所选择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还必须按表 9设置Name属性为“Paths”的表数据集的两个属性。表 9 Paths表数据集对象的Master-Detail关系属性设置Name属性MasterSource属性MasterFields属性PathsDSPart零件编号表 10 数据查表组合框对象的属性设置组件所属的选项卡默认组件名组件ListSource属性ListField属性KeyField属性ADODBLookupComboBox1数据查表组合框DSPart零件编号零件编号表 11 数据网格对象的属性设置组件所属的选项卡默认组件名组件DataSource属性DataControlsDBGrid1数据网格DSPaths保存并运行程序,发现数据网格可以正常显示用户所选择零件的工艺路线,但其第一列的宽度值过大,另外,显示的列也太多。下面做一些调整。选中该数据网格对象,然后在属性面板中点击“Columns”属性名后的按钮,出现“Editing DBGrid1-Columns”对话框(注意观察属性面板所发生的变化)。连续点击四次对话框中的按钮后,对话框的内容如图 10所示。图 10 “Editing DBGrid1-Columns”对话框选中其中第一行(0-TColumn),在属性面板中将其“FieldName”属性设置为“零件编号”,“Width” 属性设置为“60”。同理可设置其余三行的“FieldName”属性分别为“工序号”、“工步号”和“工步代码”。“Width”属性值酌情确定。(4) 保存并运行程序点击C+Builder主工具栏上的“Save All”按钮,保存所有程序文件。点击C+Builder主工具栏上的Run按钮 ,运行程序。4. 第三模块(数据查询-V带断面尺寸)(1) 功能简介 本模块主要功能是根据用户所输入的V带型号,从数据库的“V带断面”数据表中查询出对应该型号的V带的顶宽(a)、断面高(h)、节宽(a0)、节高(y0)等断面尺寸值。(2) VCL组件对象及布局 在窗体上放置一个组框GroupBox、一个图像Image、两个标签Label、一个编辑框Edit、一个查询数据集ADOQuery、一个数据源DataSource和一个数据网格DBGrid组件,设计界面如图 11所示:图 11 第三模块初始设计界面(3) 组件对象的属性设置按表 12表 17顺序设置以上各VCL组件对象的属性。表 12 组框与标签对象的属性设置组件所属的选项卡默认组件名组件AutoSize属性Caption属性StandardGroupBox3组框数据查询-V带断面尺寸Label7标签falseV带型号Label8false(A,B,C,D,E,F,O)表 13 编辑框对象的属性设置组件所属的选项卡默认组件名组件Text属性StandardEdit1编辑框(空值)表 14 图像对象的属性设置组件所属的选项卡默认组件名组件AutoSize属性Stretch属性Picture属性AdditionalImage1图像falsetrue(设置为图片文件“V带断面.JPG”)(图片文件“V带断面.JPG”应事先复制到程序所在的文件夹内。)表 15 查询数据集对象的属性设置组件所属的选项卡默认组件名组件Name属性Connection属性ADOADOQuery1查询数据集VBeltEngineering表 16 数据源对象的属性设置组件所属的选项卡默认组件名组件Name属性DataSet属性DataAccessDataSource1数据源DSVBeltVBelt表 17 数据网格对象的属性设置组件所属的选项卡默认组件名组件DataSource属性DataControlsDBGrid2数据网格DSVBelt(4) 编写编辑框(Edit1)对象的按键(KeyPress)事件过程void _fastcall TForm1:Edit1KeyPress(TObject *Sender, char &Key) if(Key=13) /如果按了回车键 VBelt-Close(); /关闭查询数据集 VBelt-SQL-Clear(); / 清除原有的SQL属性 VBelt-SQL-Add(Select * from V带断面 where 型号=:xh); /设置SQL属性(带参数) VBelt-Parameters-ParamByName(xh)-Value = Edit1-Text ; /设置参数值 VBelt-Open(); /打开查询数据集 for(int i=0;iColumns-Itemsi-Width=45; DBGrid2-Columns-Itemsi-Alignment = taLeftJustify; /设置左对齐方式或taCenter; Edit1-Clear(); /清除编辑框内的文本 (5) 保存程序文件并做程序测试点击C+Builder主工具栏上的“Save All”按钮,保存所有程序文件。点击C+Builder主工具栏上的Run按钮 ,运行程序。 在编辑框内输入要查询的V带型号(型号字母不区分大小写)后打回车键,下面的数据网格组件中会显示相应型号V带的顶宽、断面高、节宽、节高等断面尺寸值。5. 第四模块(逐行处理数据集)(1) 功能简介 本模块的功能是逐行处理一个表数据集中的记录,并把其中满足条件的记录显示在一个字符串网格控件中。本例同时演示了如何用非数据组件(前面第一至第三模块所用到的数据编辑框DBEdit、数据图像DBImage、数据网格DBGrid等都是数据组件)显示数据库中的数据。(2) VCL组件对象及布局 在窗体上放置一个组框GroupBox、一个标签Label、一个字符串网格StringGrid、一个按钮Button和一个表数据集ADOTable组件,此时设计界面如图 12所示:图 12 第四模块初始设计界面(3) 组件对象的属性设置按表 18表 20顺序设置以上各VCL组件对象的属性。表 18 组框、标签与命令按钮对象的属性设置组件所属的选项卡默认组件名组件AutoSize属性Caption属性StandardGroupBox4组框逐行处理数据集Label9标签false顶宽在3040之间的V带Button1命令按钮执行动作表 19 字符串网格对象的属性设置组件所属的选项卡默认组件名组件DefaultRowHeightDefaultColWidthRowCountColCountAdditionalStringGrid1字符串网格166012表 20 表数据集对象的属性设置组件所属的选项卡默认组件名组件Name属性Connection属性TableName属性Active属性ADOADOTable1表数据集BeltsEngineeringV带断面true(4) 编写按钮(Button1)对象的单击(Click)事件过程void _fastcall TForm1:Button1Click(TObject *Sender) int i=0; /计数器变量 Belts-First(); /将表数据集记录指针移到第一条记录 while (!Belts-Eof) /如果记录指针尚未到达文件末尾(即指向某条记录) float w = Belts-FieldByName(顶宽)-AsFloat; /取当前记录的“顶宽”字段值 if(w=30 & wRowCount +; /字符串网格组件的行数加1 StringGrid1-Cells0i = Belts-FieldByName(型号)-AsString; /网格的第i行第0列/显示“型号”字段的值 StringGrid1-Cells1i= FloatToStr(w); /网格的第i行第1列显示“顶宽”字段的值 Belts-Next(); /将表数据集记录指针移到下一条记录 if (i0) /如果有顶宽在3040之间的V带 StringGrid1-FixedRows=1; /设置网格组件的FixedRows(固定行)属性值为1 StringGrid1-Cells00=型号; /网格的第0行第0列显示“型号” StringGrid1-Cells10=顶宽; /网格的第0行第1列显示“顶宽” (5) 保存程序文件并做程序测试点击C+Builder主工具栏上的“Save All”按钮,保存所有程序文件。点击C+Builder主工具栏上的Run按钮 ,运行程序。 在程序界面上点击“执行动作”按钮,则字符串网格组件中应显示满足条件的两种型号的V带及顶宽值。6. 第五模块(用命令组件向“V带断面”表中添加数据行)(1) 功能简介 命令组件允许通过SQL语句直接操纵数据库,即对数据表进行插入、删除和修改等操作。本模块仅演示向表中添加数据行的操作,而数据的来源则由字符串网格组件提供(需要用户输入数据)。(2) VCL组件对象及布局 在窗体上放置一个组框GroupBox、一个标签Label、一个编辑框Edit、一个字符串网格StringGrid、两个按钮Button和一个命令ADOCommand组件,此时设计界面如图 13所示:图 13 第五模块初始设计界面(3) 组件对象的属性设置按表 21表 23顺序设置以上各VCL组件对象的属性。表 21 组框、标签、编辑框与按钮对象的属性设置组件所属的选项卡默认组件名组件Name属性Text属性 Caption属性StandardGroupBox5组框用命令组件向“V带断面”表中添加数据行Label10标签编辑单元格Edit2编辑框CELL(空串)Button3按钮INSERT添加行Button4按钮SAVE保存表 22 字符串网格对象的属性设置默认组件名NameDefaultRowHeightDefaultColWidthRowCountColCountFixedRowsFixedColsStringGrid2SG16402510表 23 命令对象的属性设置组件所属的选项卡默认组件名组件Connection属性ADOADOCommand1命令Engineering(4) 编写各对象的事件过程窗体(Form)对象的生成(Create)事件过程void _fastcall TForm1:FormCreate(TObject *Sender) /自动填充字符串网格的第一行 SG-Cells00=型号; SG-Cells10=顶宽; SG-Cells20=断面高; SG-Cells30=节宽; SG-Cells40=节高;字符串网格(SG)对象的单击(Click)事件过程void _fastcall TForm1:SGClick(TObject *Sender) CELL-Text = SG-CellsSG-ColSG-Row; /将所选网格单元的内容复制到编辑框 CELL-SetFocus(); /令编辑框对象获得输入焦点编辑框(CELL)对象的按键(KeyPress)事件过程void _fastcall TForm1:CELLKeyPress(TObject *Sender, char &Key) if(Key=13) /如果在编辑框内打了回车键 SG-CellsSG-ColSG-Row = CELL-Text; /将编辑框中的内容复制到所选网格单元 if (SG-ColCol +; /自动选择下一个单元(便于用户连续输入数据) CELL-SelectAll(); /将编辑框中的内容全部选中(目的是便于用户输入新数据) “添加行”按钮(INSERT)对象的单击(Click)事件过程void _fastcall TForm1:INSERTClick(TObject *Sender) SG-RowCount+; /为字符串网格对象添加一行单元格“保存”按钮(SAVE)对象的单击(Click)事件过程void _fastcall TForm1:SAVEClick(TObject *Sender) /将字符串网格中的数据全部写入数据表中 int r,n=0; / r是循环变量,n是计数器(用于存储用户输入的有效数据的行数)/设置命令组件的命令文本(带5个参数的SQL语句) ADOCommand1-CommandText = INSERT INTO V带断面 VALUES(:Model_Val,:Width_Val,:Height_Val,:Width2_Val,:Height2_Val); for(r=1;rRowCount;r+) /循环次数是已输入数据的行数(但并非每行都有效) if(SG-Cells0r!=) /如果某行第一列不为空(则本行是有效数据) n+; /计数器加1/下面几行指定各参数的值,参数值取自每行中的单元格内容 ADOCommand1-Parameters-ParamByName(Model_Val)-Value = SG-Cells0r; ADOCommand1-Parameters-ParamByName(Width_Val)-Value = SG-Cells1r; ADOCommand1-Parameters-ParamByName(Height_Val)-Value = SG-Cells2r; ADOCommand1-Parameters-ParamByName(Width2_Val)-Value = SG-Cells3r; ADOCommand1-Parameters-ParamByName(Height2_Val)-Value = SG-Cells4r; ADOCommand1-Execute() ; /执行命令 else break; /否则结束循环 ShowMessage(IntToStr(n)+条记录已保存到数据库!); /显示一条消息(5) 保存程序文件并做程序测试点击C+Builder主工具栏上的“Save All”按钮,点击C+Builder主工具栏上的Run按钮 。 在字符串网格组件对象中随意输入几行数据,然后利用第三模块的查找功能检查一下是否可以查到刚输入的数据行。7. 第六模块(分别显示不同数据表中的数据)(1) 功能简介 提供一个组合框,允许用户从中选择想要显示数据的机床类型,用数据网格组件显示用户所选择的机床型号及相关参数。(2) VCL组件对象及布局 在窗体上放置一个组框GroupBox、两个标签Label、一个组合框ComboBox、一个表数据集ADOTable、一个数据源DataSource和一个数据网格DBGrid组件,此时设计界面如图 14所示:图 14 第六模块初始设计界面(3) 组件对象的属性设置按表 24表 28顺序设置以上各VCL组件对象的属性。表 24 组框与标签对象的属性设置组件所属的选项卡默认组件名组件AutoSize属性Caption属性StandardGroupBox6组框分别显示不同数据表中的数据Label11标签false机床类型Label12false机床型号与参数表 25 组合框对象的属性设置组件所属的选项卡默认组件名组件Items属性ItemIndex属性StandardComboBox1组合框(按行输入六类机床数据表的名称)0组合框对象的Items属性决定着组合框中要显示的列表项,其设置方法如下:点击该属性值右边的按钮,在随后出现的如图 15所示的对话框中,逐行输入六类机床数据表的名称。图 15 String List Editor 对话框表 26 表数据集对象的属性设置组件所属的选项卡默认组件名组件Name属性Connection属性TableName属性Active属性ADOADOTable1表数据集MachineEngineering车床数据true表 27 数据源对象的属性设置组件所属的选项卡默认组件名组件Name属性DataSet属性DataAccessDataSource1数据源DSMachineMachine表 28 数据网格对象的属性设置组件所属的选项卡默认组件名组件DataSource属性DataControlsDBGrid3数据网格DSMachine(4) 编写组合框(ComboBox1)对象的单击(Click)事件过程void _fastcall TForm1:ComboBox1Click(TObject *Sender) Machine-Close(); /先关闭表数据集(否则无法更改其“表名”属性) Machine-TableName = ComboBox1-Text ; /将其“表名”属性改为组合框中选中的机床类型 Machine-Open(); /再打开表数据集(5) 保存程序文件并做程序测试点击C+Builder主工具栏上的“Save All”按钮,保存所有程序文件。点击C+Builder主工具栏上的Run按钮 ,运行程序。从组合框中随意选择一种机床类型,则下方的数据网格对象中将显示相应机床的型号和参数。8. 第七模块(调用带参存储过程)(1) 功能简介存储过程是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内的一段程序代码,用SQL Server内置的经过扩展了的SQL语言Transact-SQL语言编写而成。存储过程在定义时可以带有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本模块演示如何调用带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的存储过程。先在服务器上定义一个能根据型号(输入参数)计算其断面积(输出参数)的存储过程,然后在C+Builder中调用它。(2) 在数据库(服务器)内定义存储过程打开SQL Server2000的企业管理器,找到Engineering数据库的“存储过程”项,然后拉开“操作”菜单,选择“新建存储过程”菜单项,会出现如图 16所示的“新建存储过程”对话框:图 16 “新建存储过程”对话框在对话框的文本区域,输入以下程序代码(它是用Transact-SQL语言写成的):CREATE PROCEDURE Area model char(1) , VArea float output /*输出参数后带有output关键字*/ AS /*该存储过程带两个参数,输入参数是V带型号,输出参数是V带断面积的平均值*/BEGIN /*存储过程的开始*/ DECLARE a int,a0 float,h float,y0 float /*声明局部变量,对应V带断面的四个尺寸*/ DECLARE s float,sa float,n int /*局部变量:断面积、平均断面积、计数器*/ DECLARE V_cursor CURSOR FOR SELECT 顶宽,节宽,断面高,节高 FROM V带断面 where 型号 like model /*声明游标*/ SELECT n=0,sa=0 /*为局部变量赋初值*/ OPEN V_cursor /*打开游标*/ FETCH NEXT FROM V_cursor INTO a,a0,h,y0 /*从游标中提取数据行,存入四个变量中*/ WHILE FETCH_STATUS=0 /*循环检查游标提取状态*/*若系统变量FETCH_STATUS返回0值,则提取成功*/ BEGIN /*若从游标提取数据成功,则开始做以下工作(循环体的开始)*/ IF a0 set n=n+1 /*若顶宽数据大于0,则计数器加1*/ SET s=(2*a*h*y0-h*h*(a-a0)/2/y0 /*求出某种型号V带断面积*/ SET sa=sa+s /*累加各种型号的V带断面积*/ FETCH NEXT FROM V_cursor INTO a,a0,h,y0 /*再从游标提取下一行数据*/ END /*若从游标提取数据成功,所做工作至此结束(循环体的结束)*/ CLOSE V_cursor /*关闭游标*/ DEALLOCATE V_cursor /*释放游标所占用的内存*/ SET sa=sa/n /*根据计数器的计数值,求出各种型号V带断面积的平均值*/ SET VArea=sa /*将此平均值赋给存储过程的输出参数(若用户调用存储过程,返回值即此)*/END /*存储过程的结束*/GO此时对话框应为如图 17所示的内容:图 17 输入完成后的对话框对以上存储过程,做两点说明:(1) 存储过程的名称为Aear(2) 自定义的局部变量或参数必须以开头(3) Transact-SQL语言不区分大小写(4) 存储过程的每行都做了注释,注释语法与C语言相同(5) 第13行代码:“SET s=(2*a*h*y0-h*h*(a-a0)/2/y0”,是在利用以下公式求V带断面积:式中,a-顶宽; h-断面高 a0-节宽 y0-节高最后,点击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完成存储过程的建立。(3) VCL组件对象及布局 接着做C+Builder程序。 在窗体上放置一个组框GroupBox、三个标签Label、一个编辑框Edit、一个按钮Button、一个查询数据集ADOQuery、一个数据源DataSource、一个数据查表组合框DBLookupComboBox和一个存储过程ADOStoredProc组件,此时设计界面如图 18所示:图 18 第七模块初始设计界面(4) 组件对象的属性设置按表 29 表 33顺序设置以上各VCL组件对象的属性。表 29 组框与标签对象的属性设置组件所属的选项卡默认组件名组件Name属性Text属性Caption属性StandardGroupBox7组框调用带参存储过程Label13标签功能:求V带断面积Label14V带型号(输入参数)Label15断面积(输出参数)Edit2编辑框Result(空串)Button2按钮Cal求断面积表 30 查询数据集对象的属性设置组件所属的选项卡默认组件名组件Name属性Connection属性SQL属性Active属性ADOADOQuery1查询数据集VModelEngineeringselect 型号 from V带断面true表 31 数据源对象的属性设置组件所属的选项卡默认组件名组件Name属性DataSet属性DataAccessDataSource1数据源DSVModelVModel表 32 数据查表组合框对象的属性设置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