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生物防治初级技师论文.doc_第1页
有害生物防治初级技师论文.doc_第2页
有害生物防治初级技师论文.doc_第3页
有害生物防治初级技师论文.doc_第4页
有害生物防治初级技师论文.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几种不同灭蟑方法配合使用对蟑螂灭效的比较 冰雨(杭州安欣除虫服务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3)【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灭蟑方法的配合使用对蟑螂杀灭效果的分析,找到高效、经济、安全、快速的灭蟑措施。方法 对甲(医院员工厨房)、乙(餐厅厨房)、丙(工厂厨房)采用3种灭蟑措施进行作业,用药激法调查作业前后蟑螂密度,计算杀灭率。 结果 甲(医院员工厨房)采用A方法进行灭蟑,杀灭 率为 81.8,十天后进行密度监测时发现还有部分活的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存在;乙(餐厅厨房)采用B方法进行灭蟑,杀灭率为92.8,十天后进行密度监测时发现还有少数活的德国小蠊存在;丙(工厂厨房)采用C方法进行灭蟑,杀灭率为98.6。结果 虽然A、B两种方法,对蟑螂都有一定的杀灭和控制效果。但是3种方法中,C方法灭蟑效果最彻底;B方法适用范围广,对操作技术有一定要求;A方法使用安全、操作简单,但容易留下防制空白。【关键词】 灭蟑螂方法;厨房、餐厅;灭蟑效果比较。蟑螂在我国分布较广,大部分省、市、自治区都有分布,其侵害高,带来的服务需求多。蟑螂喜欢选择温暖、潮湿、食源丰富、多缝隙的场所栖息,但是不同的蟑螂种类有不同的栖息场所。在我们的服务单位中,既有酒店、医院、超市,又有工厂、办公楼等。即使是同类型的单位,蟑螂的栖息场所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除了针对不同的情况认真、仔细地查找蟑螂栖息场所以外,还要求我们针对不同的栖息场所,选择不同的灭蟑方法,尽量做到高效、经济、安全、快速地灭蟑。为此,笔者选择了3家单位的厨房进行灭蟑效果的比较与试验。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场所 选择甲(医院员工厨房)、乙(餐厅厨房)、丙(工厂厨房)来进行。三个防治场所特点:面积均在120平方米左右,天花板为9厘米防火板和金属材料组合,关闭所有通风管道都能达到密闭状态,所有厨房灶台、操作台、储存柜均为不锈钢制作。卫生状况:甲(医院员工厨房)、乙(餐厅厨房)设立有垃圾囤积点,基本能达到每天保洁,但每次保洁都不彻底,留下很多食物残渣;丙(工厂厨房)室内无设立垃圾囤积点,灶台、冰柜下部杂物较多,虫害特点:其中甲(医院员工厨房)优势种类为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乙(餐厅厨房)优势种类为德国小蠊,丙(工厂厨房)优势种类为德国小蠊、黑胸大蠊以及少量美洲大蠊。1.2 药品选用 胶饵;选择1种药(优士杀蟑胶饵有效成分为2吡虫啉,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毒饵;选择1种药(特菱杀虫饵剂有效成分为1乙酰甲胺磷,衢州特菱杀虫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喷洒;选择1种药(优士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10高效氟氯氰菊酯,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烟剂;选择1种药(恒达灭蟑烟雾剂有效成分2氯氰菊酯,浙江新昌恒达化工厂生产)。1.3 灭蟑方法组合情况 A方法:;B方法:;C方法:;1.4 试验方法 对甲(医院员工厨房)采用方法A进行灭蟑,对乙(餐厅厨房)采用方法B进行灭蟑,对丙(工厂厨房)采用方法C进行灭蟑,十天进行效果考核。 1.5 效果考核方法 处理以前选用0.3%氯氰菊酯蟑螂测定剂采用药激法进行调查、监测厨房各表面缝隙、暖管、门缝、操作台、下水道、天花板等处的蟑螂密度情况。采用各自的防制方法处理,十天后再使用药激法进行调查与监测。计算灭后密度以及杀灭率,比较灭前和灭后的密度指数。杀灭率()(灭前密度灭后密度)灭前密度100密度指数(只/点)发现蟑螂只数监测阳性点数2 试验结果甲(医院员工厨房)灭前蟑螂密度为70.5%,采用方法A进行防治后蟑螂密度为12.8%,杀灭率为81.8;乙(餐厅厨房)灭前蟑螂密度为75%,采用方法B进行防治后蟑螂密度为5.4%,杀灭率为 92.8;丙(工厂厨房)灭前密度为72.6%,采用方法C进行防治后密度为1.0%,杀灭率为98.6。显示灭蟑效果CBA(表1)、(表2)。 表1 不同灭蟑方法效果观察(杀灭率)对比表灭蟑场所灭蟑方法灭前蟑螂密度()灭后蟑螂密度()杀灭率()(甲)医院员工厨房A70.512.881.8(乙)餐厅厨房B755.492.8(丙)工厂厨房C72.6198.6 表2 不同灭蟑方法效果观察(密度指数)对比表灭蟑场所灭蟑方法灭前蟑螂密度指数(只/点)灭后蟑螂密度指数(只/点)灭后成虫种类(甲)医院员工厨房A114.5德国小蠊美洲大蠊(乙)餐厅厨房B132德国小蠊(丙)工厂厨房C91无3 讨论3.1 结果分析 从以上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虽然方法A和方法B对蟑螂的杀灭与控制都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从灭后效果来看方法C应该是我们工作中最可推荐的。方法C把四种药品相结合后既达到了速杀,又达到了持效,而且更有效的处理了躲藏在深缝隙、下水道的蟑螂。但四种药品的同时使用对环境要求较高,尤其是要防治区域能达到密闭状态,并切虫害密度较高,否则就会造成烟雾扩散带来的不良和药品浪费。在使用时要注意在同一个防治时间段的同一个防治点胶饵、毒饵、喷洒药品不便于同时使用,主要从喷射药品的驱避性和胶饵、毒儿的引诱性上考虑。3.1.1 因地制宜 有机结合 每种蟑螂都有不同的栖息场所,并且每种蟑螂的栖息场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我们除了认真检查以外,还必须根据实际的情况,把几种灭蟑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的根据环境的需要选择适应的剂型,不单纯地依靠一种方法来开展防制工作。在化学防制杀灭蟑螂时,滞留喷洒是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滞留喷洒之前应先了解施工现场的虫害侵害情况及栖息特点,采取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喷洒方法,可取得较好的灭蟑效果。喷药时间应尽量在黄昏后、晚间进行,以提高杀灭效果。烟雾技术不仅能在较短时间内对大面积的场所达到施药浓度,又能进入管道、缝隙以及孔洞等其他方式不能施药的地方(尤其是厨房的下水道、天花板等)。甲(医院员工厨房)、乙(餐厅厨房)两个防治区域未使用烟雾技术,因此下水道防治受到限制,而下水到是美州大蠊的主要栖息场所之一,所以也是导致杀灭效果不及丙(工厂厨房)的杀灭效果的原因之一。灭蟑毒饵是一种胃毒性杀蟑剂,蟑螂摄食后慢慢中毒,有的毒饵还具有连锁功效。在施药过程中,应针对其栖息习性,认真、仔细地施药,不能留有空白或死角,并要定期补充。3.1.2 按照步骤 层层深入 在化学防制过程中,对虫害侵害严重的场所,建议先用药物喷洒技术或烟雾技术,将蟑螂密度迅速控制或降低以后,再改用方法A:;作为后续控制的巩固措施,效果既比较明显,又能够节省人力与物力。3.2 其他链接 3.2.1 蟑螂防制工作中,物理防制、化学防制以及环境防制三者应相互结合。环境防制是控制蟑螂孳生、栖息、繁殖的关键,是灭蟑工作的治本措施,主要是清除和减少食物源,堵洞抹缝。物理防制时,可以充分利用粘蟑板的作用,对蟑螂成、若虫进行粘捕 。3.2.2 在服务现场,应该多问、敢想。和客户的沟通工作,不仅仅是和相关负责人的沟通,和在重点防治区域工作人员的沟通也十分重要。我们平时在客户某一区域的检查工作最多也就十几分钟,特别是虫害活动高峰时,我们不可能都在现场。而客户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现场的时间比我们要多得多,对虫情的了解肯定也比我们更加客观和实际。只有多和他们进行交流,我们才能更准确、更迅速地了解各种虫情。敢想就要求我们的思维不要局限在表面或书本知识上面。如黑胸大蠊平时主要在菜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