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书法作品欣赏.doc_第1页
赵孟頫书法作品欣赏.doc_第2页
赵孟頫书法作品欣赏.doc_第3页
赵孟頫书法作品欣赏.doc_第4页
赵孟頫书法作品欣赏.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赵孟頫(12541322)元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昴,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中年曾作孟俯,湖州(浙江吴兴)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自幼聪明,读书过目成诵,为文操笔立就。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后来奉元世祖征召,历仕五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信佛,与夫人管道昇同为中峰明本和尚(1263-1323)弟子。精通音乐,善鉴定古器物,其诗清邃奇逸,书画尤为擅名,篆籀分隶真草书俱佳,以真书、行书造诣最深、影响最广。 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赞誉很高。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王世懋称:“文敏书多从二王(羲之、献之)中来,其体势紧密,则得之右军;姿态朗逸,则得之大令;至书碑则酷仿李北海岳麓、娑罗体。”此外,他还临抚过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于篆书,他学石鼓文、诅楚文;隶书学梁鹄、钟繇;行草书学羲献,能在继承传统上下苦功夫。诚如文嘉所说:“魏公于古人书法之佳者,无不仿学”。虞集称他:“楷法深得洛神赋,而揽其标。行书诣圣教序,而入其室。至于草书,饱十七帖而度其形。”他是集晋、唐书法之大成的很有成就的书法家。同时代的书家对他十分推崇,后世有人将其列入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明代书画家董其昌认为他的书法直接晋人。 赵氏能在书法上获得如此成就,是和他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分不开的。尤为可贵的是宋元时代的书法家多数只擅长行、草体,而赵孟頫却能精究各体。后世学赵孟頫书法的极多,赵孟頫的字在朝鲜、日本非常风行。 赵孟頫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力。他在书法上的贡献,不仅在他的书法作品,还在于他的书论。他有不少关于书法的精到见解。他认为:“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在临写古人法帖上,他指出了颇有意义的事实:“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况兰亭是右军得意书,学之不已,何患不过人耶。”这些都可以给我们重要的启示。 他的文章冠绝时流,又旁通佛老之学。其绘画,山水取法董源、李成;人物、鞍马师法李公麟和唐人;工墨竹、花鸟,皆以笔墨圆润苍秀见长,以飞白法画石,以书法用笔写竹。力主变革南宋院体格调,自谓“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遥追五代、北宋法度,论者谓:“有唐人之致去其纤;有北宋人之雄去其犷。”开创了元代新画风。 交友甚广,与高克恭、钱选、王芝、李衍、郭祐之等相互切磋;直接受其指点的有陈琳、唐棣、朱德润、柯九思、黄公望、王蒙等。能诗文,风格和婉。兼工篆刻,以“圆朱文”著称。 传世书迹较多,有洛神赋、道德经、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临黄庭经、独孤本兰亭十一跋、四体千字文等。传世画迹有大德七年(1303)作重江叠嶂图卷、元贞元年(1295)作鹊华秋色卷,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皇庆元年(1312)作秋郊饮马卷,现藏故宫博物院。著有松雪斋文集十卷(附外集一卷)。 父与翚(1213-1264)字中文,号菊坡,好书画,收藏甚富。妻管道昇,亦善书画。弟孟*,字子俊,能作人物、花鸟。子雍亦工画,赵家艺风,世代相传。 所写碑版甚多,圆转遒丽,世称“赵体”。相传他能日作楷书万字,“下笔神速如风雨”。赵氏楷书中有不少上乘之作,如三门记结体宽博深稳,运笔酣畅圆润,最适合当字帖。赵氏传世作品以行楷居多,大多用笔精到,结字严谨,如赤壁赋堪称经典之作。 赵体楷书的特点,概括有三: 第一,赵氏在继承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削繁就简,变古为今,其用笔不含浑,不故弄玄虚,起笔、运笔、收笔的笔路十分清楚,使学者易懂易循; 第二,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其点画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点画之间彼引呼应十分紧密。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强,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学者不仅学其形,而重在学其神; 第三,笔圆架方,流动带行。书写赵体时,点画需圆润华滋,但结构布白却要十分注意方正谨严,横直相安、撇捺舒展、重点安稳。只有这样,才能掌握赵体的特点。另外,他书写楷书时略掺用行书的笔法,使字字流美动人,也是赵体的特点之一。 赵孟頫致景亮书册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赵孟頫秋深帖 纸本,册页,纵26.9cm,横53.3cm,行书,18行。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道昇跪复婶婶夫人妆前,道昇久不奉字,不胜驰想,秋深渐寒,计惟淑履请安。近尊堂太夫人与令侄吉师父,皆在此一再相会,想婶婶亦已知之,兹有蜜果四盝,糖霜饼四包,郎君鲞廿尾,烛百条拜纳,聊见微意,辱略物领,诚感当何如。未会晤间,冀对时珍爱,官人不别作书,附此致意,三总管想即日安胜,郎娘悉佳。不宣,九月廿日,道昇跪复。 本幅上有宣统玺印及李肇亨鉴藏印等4方。这是管道昇给婶婶的问安、馈赠的家信,实为赵孟頫所书。其笔力扎实,体态修长,秀媚圆活,畅朗劲健。赵氏信笔写来一时忘情,末款署了自己的名,发觉后忙又改过,现在还可以看出涂改之迹。 管道昇(1262-1319),字仲姬,吴兴人,赵孟頫之妻,赵魏宫室封魏国夫人。书史会要载其“有才略,聪明过人。为词章、作墨竹笔意清绝,亦能书。”仁宗皇帝曾让人把赵孟頫、管夫人及子赵雍的书法装裱为卷轴并收藏于秘书监,“使后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妇父子皆善书也。” 赵孟頫秋深帖(局部) 宗阳宫帖纸本,纵27.5厘米,横28.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宗阳宫帖(局部) 此帖是赵氏任江浙儒学提举时写给属吏之信札。据方家评介,此札笔力厚重,笔法精美,当是赵氏五十岁左右时书写。 释文: 孟頫记事再拜。彦明郎中乡弟足下。前者所言宗阳宫借房。请任先生开讲。今已借得门西屋两间。彦明疾早择日收拾生徒為佳。想吾弟必不迟了也。专此不宣。十月十三日。孟頫再拜。赵孟頫秋深帖(局部)宗阳宫帖纸本,纵27.5厘米,横28.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宗阳宫帖(局部) 此帖是赵氏任江浙儒学提举时写给属吏之信札。据方家评介,此札笔力厚重,笔法精美,当是赵氏五十岁左右时书写。 释文: 孟頫记事再拜。彦明郎中乡弟足下。前者所言宗阳宫借房。请任先生开讲。今已借得门西屋两间。彦明疾早择日收拾生徒為佳。想吾弟必不迟了也。专此不宣。十月十三日。孟頫再拜。 赵孟頫过蒙帖纸本,行书,纵29.5cm,横39.6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过蒙帖(局部) 帖中的总管相公应是赵氏同宗。此札一是感谢他对家兄照顾,二是为其友人求助。 释文: 孟頫记事顿首再拜,总管相公宗兄阀下,孟頫前者家兄过蒙照管。此皆吾兄以孟頫之故。感激难胜。即日炎热。伏惟尊候胜常。学宾康振係。旧在常学有俸。其人至贫。藉此以活。而近乃有住支之行。望吾兄怜其寒素特与放支。岂胜幸甚未由侍教。伏乞倍保尊重。不宣。孟頫顿首再拜。 赵孟頫过蒙帖纸本,行书,纵29.5cm,横39.6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过蒙帖(局部) 帖中的总管相公应是赵氏同宗。此札一是感谢他对家兄照顾,二是为其友人求助。 释文: 孟頫记事顿首再拜,总管相公宗兄阀下,孟頫前者家兄过蒙照管。此皆吾兄以孟頫之故。感激难胜。即日炎热。伏惟尊候胜常。学宾康振係。旧在常学有俸。其人至贫。藉此以活。而近乃有住支之行。望吾兄怜其寒素特与放支。岂胜幸甚未由侍教。伏乞倍保尊重。不宣。孟頫顿首再拜。 赵孟頫违远帖 纸本,纵29.7cm 横29.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违远帖(局部) 赵孟頫违远帖(局部) 逍遥法外扫描制作 此帖中的“兄长教授学士”是赵孟頫的长兄孟迈。这通书札与宗阳宫帖是同一时期书写,风格相近。 释文: 孟頫拜覆兄长教授学士尊前。孟頫违远,已復兼旬。不胜尊仰。近闻回自彰南。甚望尊旆过此一番。如蒙惠然賁临。深慰下情。因五兄便。草草拜覆。颙俟之至。不备。十二日。孟頫拜覆。赵孟頫 致中峰和尚札纸本,纵30.5cm,横62.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书於延祐五年,其时,赵氏已六十有五。中峰和尚,浙江钱塘人,俗姓孙。他早年出家,后主天目山中峰狮子院,称中峰和尚,与赵氏交往密切。据编者所知,赵氏写给中峰和尚的书札,有近二十札留存於世。 释文: 手书和南上中峰和上吾师侍者。弟子赵孟頫谨封。弟子赵孟頫和南上记中峰和上吾师侍者。孟頫窃禄叨位。日逐尘缘。欲归未能。南望驰企。以中来得所惠书。审道体安稳。深慰下情。远寄沉速香极仞至意。拜领。感激难胜。以中后得报。知吾师颇苦渴疾。欲挽以中过腊。坚不可留。谨发其回。今想已平復。圣旨已得。碑文都已圆备。就有人参一斤。五味一斤拜纳。何时南还。临纸驰情。老妻自有书。不宣。弟子赵孟頫和南上记。中峰和上吾师侍者。致中峰和尚札赵孟頫 致中峰和尚札赵孟頫 行书国宾山长帖卷 53岁 纵26.3厘米 横103.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是写给友人的书札,应是其大德十年五十三岁时书。此札挥洒自如,颇得右军神韵。 赵孟頫 行书国宾山长帖卷(局部) 释文: 孟頫顿首。国宾山长学士友爱足下。孟頫自顷得答字云。行当入城。日望文旆之来。而岁事更新。已復一月。其悬想之意殊拳拳也。人至得所惠字。乃知疾患渐安。极用為慰。户役造船之扰。虽不能不动心。然要当善处。恐未可缘此便应释老之归。释老二家。又岂能尽无事耶。此却非细事。更须详思。切祝。切祝。承索先人墓表。谨以一本上纳。盖光子没四十余年。而墓石未建。念之痛心。故勉强為之。才(薄)劣不能制奇文。力薄不能立丰碑。此皆可深恨者。非国宾相知。不敢及此。名印当刻去奉送。承别纸惠画绢。茶牙。麂。鳩。鱼干。乌鷄。新笋。荷意甚厚。一一祗领。不胜感激。偶有上党紫团参一本。恐可入喘药。附去人奉纳。冀留顿。未承教间。唯厚自爱。不宣。闰月一日。孟頫再拜。乌鷄不阉者求一二对作种。无则已之。 手书再拜復国宾山长友爱足下。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