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doc_第1页
汉语拼音.doc_第2页
汉语拼音.doc_第3页
汉语拼音.doc_第4页
汉语拼音.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语拼音ou, uei, uen, uan, uai ,iao教学设计任课老师:国教1401班 莫晟昱一、课型初级汉语语音课二、教学对象掌握初级汉语的进修学生三、教学内容 1.关于韵母的教学:单元音10个、复元音韵母4个、带鼻音韵母3个。 2.拼音规则:(1) uei和uen跟声母相拼时,中间的要元音省略;(2)iou、uei在发音时不同的变化;(3)在汉语拼音方案中的每一个单元音,代表汉语普通话元音中的一个元音音位,在不同的环境中,每一个音位都有变体。四、教学目标 1.掌握韵母的组成部分及拼音规则。2.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声母和韵母,在学习中逐渐注音,或根据拼音查字典。3.激发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在生活中发现中文。五、教学重难点1. 元音的发音;2. ou, uei, uen, uan, uai ,iao的三拼音节;3.声调,学习它们的四声,能正确地读音和书写。(尤其是“三声”的发音)。iou、uei的声调如果是第一声、第二声,iou、uei中的o、e显得弱而模糊或接近消失;六、教学准备实物类:四线格绒板、活动字母a、o、i、u、e和调号图片类:舌位图、发音部位图媒体类:图片、动画、视频七、教学方法 1.运用直观手段,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设计互动形式的小组活动,帮助学生辅助学习; 3.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听说领先,同时加强汉字的读写训练; 4.正确形式和错误形式的比较分析,针对偏误讲解有关规则,更加有针对性。八、教学时间 全课共两课时,分成两讲。每讲一课时,约为45分钟完成。 第一讲: 1.复习单元音 2.新课复韵母和鼻韵母 3.拼音规则(一) 第二讲: 1.复习第一讲的复元音韵母和鼻韵母 2.复习拼音规则(一) 3. 拼音规则(二) 4.课后练习九、教学步骤第一讲(第一课时,45分钟)(一)组织教学(1分钟) 我们经过几周的初级汉语学习后,今天我们更进一步学习。(二)复习(5分钟)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单韵母(a,e,i,o,u,)。通过读和写的方式,巩固知识点的积累。 (1)集体认读 (2)轮流认读 (3)个别认读 2.针对错误形式,展示舌位图及发音部位图,以教师发音为主,图片为辅,加深印象。 板书: 舌位图发音部位图3.交代具有特征性的音位变体 板书:把a看成一个音位,其他不同的变体:a,ana,ian(三)导入(1分钟)你们在中国已经学习了几个月,一定对汉语增加了兴趣,那么我们就来学习更多知识。(四)学习新课(20分钟)先复习开口呼:a,o,ai,ei,an,en,以开口呼引出合口呼韵母,只要加上韵头u,就成uo,uai,uei,uan,uen。1.领读2.引入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复韵母和鼻韵母。(1)先以读音引入教学,便于学生辨音、发音。由老师领读,学生跟读,接着学生齐读,个别学生读,其他学生听并指出问题。(2)导入新课:由复元音韵母引入带鼻音的韵母,先复习ai再教an,再对比ai。这样反复交错,相辅相成,新音不新,旧音逐渐深化。3. 声调的学习(20分钟)(1) 使用四线格绒板、活动字母a,o,i,u,e, 。ou:先发o,接着向u滑动,舌位不到u即停止发音。例“后楼”、“漏斗”。uei:先发u,紧接着发ei,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例“退回”、“归队”。uai:先发u,紧接着发ai,使三个元音结合成一个整体。例“摔坏”、“外快”。iao:先发i,紧接着发ao,使三个元音结合成一个整体。例“巧妙”、“小鸟”。uan:先发u,紧接着发an,u与an结合成一个整体。例“传唤”、“贯穿”。uen:先发u,紧接着发en,u与en结合成一个整体。例“春笋”、“温存”。(五)拼音规则1.通过正确的读音后解析韵母的定义及分类,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1)复元音韵母: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结合而成的韵母。(2)鼻韵母:由一个或两个元音后面带上鼻辅音构成的韵母。2.分类:(1)复元音韵母(共13个):二合元音9个,三合元音4个 板书:二合元音:ai,ei,ao,ou 三合元音:iao,iou,uai,uei(2)鼻韵母(共16个):前鼻音8个,后鼻音8个板书:前鼻音:an,en,ian,uan,in,uen,an,en,an,n后鼻音:ang,eng,ong,iang,uang,ing,ueng,iong(六)总结本课内容(4分钟)(七)布置作业(3分钟) 1.复习本课内容 2.预先复元音韵母和鼻韵母发音第二讲(第二课时,45分钟)(一)组织教学(2分钟) 经过上一节课时的学习,我们基本掌握了复元音韵母和鼻韵母的拼写,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他们的声调以及调值的书写。(二)复习(5分钟)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复元音韵母和鼻韵母,使用四线格绒板、活动字母a,o,i,u,e, 。 2.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拼音规则 (三)导入新课(1分钟) 汉语有不同的声调,不同的声调有不同的意思,接下来我们来具体学习声调。(四)声调的学习(20分钟) 1.汉语有四个基本声调:使用四线格绒板、活动字母a,o,i,u,e, 和调号2.解释汉语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板书: m 妈 m 麻 m 马 m骂 3.展示声调示意图:4.通过手势和动作突出发音 在学生已知道四个声调的独特调型后,训练学生读四声时,利用手划形来发出信息,伸一个手指是第一声,这个手指举得高而平“”;两个手指是第二声,同时做上挑的动作“/”;伸三个手指是第三声,同时划“”号;伸四个手指是第四声,同时手指向下划“”号。板书:第一声:55阴平调 “”;第二声:35阳平调 “/”;第三声:214上声调 “”;第四声:51去声调 “”。5.调号的标法解释声调符号的位置:要标在单韵母上,不标在声母上。*小口诀:有个a先找a,无a找o e ,o e不在家,就找i和u,i u在一起,声调标在后,i上标号先去冒,没有标号念轻声。(五)拼音规则(10分钟)1. y和w的使用:为了使音节界限清楚,汉语拼音方案规定零声母开头的音节,要分别使用隔音字母y和w。板书:(1)i行韵母要写成yi(衣),y(呀),ye (耶) (2)u行韵母要写成wu(乌),w(蛙),wo(窝) (3)行韵母要写成yu(迂),yue(约),yun(冤),yun(晕)2.uei和uen跟声母相拼时,中间的要元音省略。如果前面是没有声母,就要按照y和w 的使用规则,分别写为wei和wen。uei和uen是理论的写法,在实际拼写时并不出现。板书:du 对 dn 顿 tu 推 tn 吞 zu 最 ln论 cu 催 zn尊 3.发音规则(1)二合元音:是一种渐升的过程(2)三合元音:舌位要从一个元音滑向另一个元音,然后再滑向第三个元音,如iao。这是一个是升了又降的过程。特别是iou、uei在发音时或因与声调的拼合关系,或由于声调的影响,都有细微的差别。(3)读准-n,-ng,了解发音部位的差别(4)在复元音韵母中主要元音要响亮,注意舌位动程的大小(六)总结本课内容(3分钟)(七)布置作业(2分钟)1.复习生词与课文,组织对话,下节课检查。 2.学生练习书写,让学生边写边发音记忆字形。 3.找出生活中ou,uei,uen,uan,uai,iao的字形,并给他们正确的标号。十、教学思路和心得 在此次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根据崔永华先生文中才用教育写设计理论框架,进行一下分析: (一)对教育现象的分析 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大部分会出现“洋腔洋调”,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由于母语的负迁移、所学的有限的目的与知识的干扰和教师对目的与现象的不恰当或不充分的讲解以及训练不够三项音素影响的结果,我们认为声调教学存在三个薄弱的方面:一是计划薄弱,二是教材薄弱,三十教学手段薄弱。 (二)对于学习者的分析 对于大多数留学生来说,声调是学习汉语语音的最大困难,这个困难几乎贯穿学习的全过程,在语音教学中,日本人、韩国人比较难掌握uo和ou的发音,日本学生因母语没有zh组辅音,所以很难掌握,常同j组辅音混淆,而且日本留学生不习惯发f和h这两个音,汉语声母的f是唇齿音,h是舌根音,就用母语中的双唇音来代替,于是,造成了ff,hx, 三音不分。(三)制订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是教学设计的重点。我们在制订课堂教学策略时要主要仍然沿用听说法:1.认知:对所学举行通过耳听、目视从而会意2.模仿:包括领读、齐读、个别读、纠错3.重复和检查:学生重复模仿的材料,同时做记忆性练习,教师检查4.变化:包括替换、转换、扩展等5.选择:活用所学的语言材料,将其用于实际交际或模拟情境中。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尽量选用学生熟悉的切身相关的例子,包括课件中选用的图片也是如此,以此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法学教学内容的趣味点,使教师的教学尽量贴近生活,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