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6学年第一学期丽水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高一化学试卷分析本次测试分为卷(选择题)和卷(非选择题),全卷共32小题,满分100分。参加测试的学生8246人(十三校),卷面均分46.04,难度值0.4604,标准差17.52,变差数38.05,各等级切分线(分数/人数)和比率,A(60/1863)0.22.59,B(46/2021)0.2451,C(35/1969)0.2388,D(21/1945)0.2359,E(4/448)0.0543。(全市参加测试的高一学生11497,卷面平均分40.89。)一、 试卷总体评价为了提高初升高的比率,全市各类高中学校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重点中学也非传统意义了,参加监控考试的高一学生人数多,这些学生的学业水平有很大的差异,命题时既要兼顾重点中学、一般中学的学生,又必须体现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无形中加大了命题的难度。经过充分的准备,在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的水平的基础上,编制的试卷在长度把握的较好,但是难度没有控制好。二、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一)卷(选择题)卷选择题有25小题,满分值50分。附表:卷选择题的正答率题号正答率题号正答率题号正答率190.375310.303170.6431130.8005200.579720.441880.8578140.4778210.566730.787990.6720150.8180220.428140.5959100.6181160.2130230.560750.4255110.2746170.3842240.678960.6589120.3911180.4628250.3517 第1小题,难度值0.3031,错选B的比率达0.4109,超过正答率,不知道各类分散系的本质特征和不了解生产生活中常见分散系的类别是错答的主要因素。第2小题,难度值0.4418,但答B的比率有0.5088,超过正答率,学生实验操作机会少,观察实验不注意方法、不够仔细等是错答的重要原因。第4小题,难度值0.5959,错答C的学生比率为0.3347,回答问题不注意因果关系是导致错选的原因。第5小题,难度值0.4255,错答D的比率为0.2455,这些学生把醋酸当作强酸处理。第11小题,难度值0.2746,错答B、C的比率分别为0.3072、0.3034,均超过正答率,不知道Na2CO3与盐酸的反应过程、读表能力差等是正答率很低的主要原因。第12小题,难度值0.3911,错答C、D的比率为0.2053、0.2181,不会正确书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错选的原因。第14小题,难度值0.4778,错答A、C的比率分别为0.2099、0.2460,错答的学生主要是不知道整个炼铁过程所涉及的所有化学反应方程式,狭隘地认为炼铁的反应就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第16小题,难度值0.2130,错答B、C的比率为0.2421、0.4294,没有关注硫酸与铜反应必须是在浓溶液中进行和不知道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被稀释,以及运算水平差等,是该题等分率最低的原因。第17小题,难度值0.3842,错答C、D的比率为0.2341、0.2201,不知道常见金属的最主要的冶炼方法和氧化镁熔点很高,是该题难度值低的原因。第18小题,难度值0.4628,错答A、D的比率为0.2022、0.2184,错答A的学生是没有注意到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态,错答D的学生把选项中的条件想当然为标准状况。第19小题,难度值0.3753,错选其他3个选项的学生比率都在0.2左右,缺乏思维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是错选的主要因素。第20小题,难度值0.5797,错选D的比率为0.3001,混淆硅和二氧化硅的用途的错选的原因。第21小题,难度值0.5667,错选D的比率为0.2587,不知道分散系产生丁达尔现象的结构上的因素,是错选的原因。第22小题,难度值0.4281,错选A、B的比率为0.2686、0.2140,不知道氯酸钾溶于水的电离产物和错误的电解方式是错选的主要原因。第23小题,难度值0.5607,没有看清试题要求是错选的主要因素。第25小题,难度值0.3517,错选B的比率为0.3351,这些学生把氨气的体积与水的体积进行加和,显然的错误,此外没有从物质的量的浓度的定义出发分析计算和代数式运算能力差等是得分率低的原因。(二)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有三大题,7小题,满分值50分。第二大题有3个小题,满分值20分,难度值依次减小,从答题情况反映出学生的水平良莠不齐,有很大的差异,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化学用语不够熟练,出现许多书写错误。化学式的书写,如:MgO2(氧化镁),H-(氢离子),N(氮气),NH3+、NH4-(铵根离子),HCO3(碳酸氢根离子);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错误集中反映在26(3)题,硫酸与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将化学计量数约为最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错误主要发生在没有配平、错写或漏写反应条件等。2、推断题的分析,由于对于未知物不能根据试题提供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无法对题目的设问作答。3、28题是以生产生活实际为情景编制的问题,设问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出现许多答非所问的现象,回答不够简洁,不能抓住问题的重点。第三大题有2个小题,满分值17分。第29题是对浓硫酸特性的考查,包括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和氧化性,并以浓硫酸的氧化性为媒介,延伸到二氧化硫性质和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考查。涉及到实验现象的描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由于浓硫酸的性质是重要的知识点,吸水性和脱水性初中就已经有所了解,所以学生对此题感到并不陌生,容易下笔,但因为不理解吸水性和脱水性的区别,不能正确分析浓硫酸与铜的反应,加之语言表述能力不强,又很难正确作答,表现为答题率很高而正答率偏低。第30题共3问。第1问主要通过对气体收集装置的识别,考查学生对气体收集方法选择原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例举,问题有一定的开放性;第2问考查硝酸与金属反应的特点;第3问是在前两问的基础上,考查学生依据气体收集原理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在表达方式上有一定的选择性。本大题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混淆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认为使小纸片变黑是浓硫酸的吸水性,而使胆矾变为白色粉沫是浓硫酸的脱水性,说明学生不理解二者的本质区别。2、很多学生把浓硫酸与铜反应的生成物错写成H2和H2O,也有少数学生漏写“浓”、“加热”等条件,可能是受初中金属与酸置换反应规律的负迁移,同时也说明学生缺少对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正确识记方法。3、不能正确描述实验现象。表现在回答问题不准确、到位、完整,所用语言为非化学语言或不规范;“固体溶解,溶液变蓝”只答成“变蓝”,而漏答了“固体溶解”过程,回答“没有明显现象”有学生也很多;“红色褪为无色”答为“无色”、“变色”,“无色又变成红色”答成“红色”、“还原”、“变成原来的样子”、“品红又变回去了”;把30题的B中的“导管”写成“试管”、“管子”;还有不少学生写错关键字,将“褪”写成“退”和“腿”。4、将铜与浓硝酸反应的生成物错写为Cu(NO3)2和H2,部分同学虽然产物正确,但配平系数写成了铜与稀硝酸反应的配平系数,反应出学生死记硬背现象比较严重。5、不能正确例举出符合条件的气体。错举最多的是CO2、NO2、NO、H2等,一方面可能与教材中没有专门的实验室制氨气内容,学生对氨气不太熟悉有关,另一方面也反应出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不强、信息提取受挫。6、 作图不规范。第四大题有2个小题,满分值13分,均为计算题,难度值小。从学生答题中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有:1、31(1)题是简答题,没有回答问题的关键所在,表达错误或不清楚等现象较为普遍,如,氨易溶于水,“氨”错写成“铵”,氨的分子式写成NH4等;产生压强差是导致形成喷泉的原因很少有学生答到。2、31(2)题,最多的错误来自学生的思维定势,把气体的摩尔体积与22.4Lmol-等同起来,全然不顾试题所提供的已知条件,物质的量的浓度单位错写的学生也为数不少。3、32题为过量计算,试题设计有较大的难度,得分率很低,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有:(1)不能认真分析并提取表格中的有效数据;(2)没有进行单位的换算或换算不正确;(3)建立的关系式是错误的,例如:根据化学方程式2Al +Mg +8HCl=2AlCl3 +MgCl2 +4H2建立关系,把Mg和Al的物质的量之比当成12计算;有些同学直接以Mg和Al的物质的量之比11进行计算;(4)其他的一些运算错误等。三、教学建议1、加强化学性质和化学用语的教学,重视方程式记忆方法的指导,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改善化学性质和化学用语的记忆质量。摆事实就是发挥实验的感性支持功能,将方程式和实验现象进行捆绑记忆,讲道理即是运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置换反应规律、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加深对所学化学方程式的同化和理解。2、重视简答题解题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说理和解释时要做到准确、到位、完整,教师在描述和解释实验现象时,要运用规范的化学语言,有些的关键词、易错词不仅要说清楚,也要写清楚。要注意克服口头教学语言对书面表达语言的不良影响。3、重视概念教学。一些重要概念的教学不能仅停留于表面,应深刻理解其内涵,注意概念之间的比较、类比、辨析,在测试做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失误。4、重视实验教学,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对于中学化学实验中出现的每个实验仪器,从名称、用途、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到功能的拓展,必须熟练掌握;对常见实验现象要牢记,并对一些实验现象能够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为此实现实验教学的创新迫在眉睫。5、注重培养学科思想。守恒是化学基本的学科思想,为此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这方面的教学,培养学生利用守恒的方法解决化学问题,这也有利于训练学生解题的规范性,使解题过程更趋于科学、简约。6、重视实际问题的解决。许多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中的现象、自然现象都蕴涵丰富的化学知识,从高一年级开始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身边的现象和遇到的问题能抽象为化学问题,并用化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四、 思考与讨论1、近年来各高中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的学业层次更加分明,无论是命题教师,还是教学一线的教师都应正视这一现实问题,使教学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实际水平,使编制的试题符合新课改的思想,让多数学生有成功感。2、试题在内容分布上应趋于均衡、合理,重视科学性,试题的表达要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回答,尽量避免出现让学生产生歧义的设问,减少试题中非智力因素的干扰,提高题目的难度值。丽水市教育局教研室二00七年三月六日执笔人:戴一仁分析材料提供者:何来荣杨 帆陈礼元2006学年第一学期丽水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高二化学试卷分析本次测试分为卷(选择题)和卷(非选择题),全卷共30小题,满分100分。参加测试的高二理科学生4482人(十一校),卷面均分66.43,难度值0.6643,标准差18.77,变差数28.26,各等级切分线(分数/人数)和比率,A(83/1056)0.2356,B(70/1086)0.2423,C(56/1094)0.2441,D(32/1033)0.2305,E(10/213)0.0475。(全市参加测试的高二理科学生5655人,卷面平均分61.92。)一、试卷总体评价参加测试的为理科学生,测试内容为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其中后两部分内容属于基本理论,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时具有一定的难度。命题人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业水平,研究课改的指导思想和高考改革的形势,使试卷能较好地测量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的水平。试卷的长度适宜,难度值控制得好。二、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一)卷(选择题)卷选择题有23小题,满分值46分。附表:卷选择题的正答率题号正答率题号正答率题号正答率题号正答率10.935570.7295130.7734190.632920.863080.5805140.7050200.637130.857290.7679150.5440210.316940.7686100.7589160.8161220.647350.8205110.7418170.6923230.527460.9503120.9774180.5359第8小题,难度值为0.5805,错选D的比率为0.2938,混淆外界条件对速率、平衡影响规律是错选的原因。第15小题,难度值是0.5440,思维缺乏完整性是导致部分学生错选的原因。第17小题,难度值是0.6923,不注意试题要求是学生错选的原因。第18小题,难度值为0.5359,没有对试题情境的化学过程作完整的分析,是部分学生不能正确作答的原因。第19小题,难度值是0.6329,不知道常用计量仪器的精度是错答的原因。第20小题,难度值是0.6371,不能以水的电离为中心,分析浓度的变化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并进行定量计算,从而导致这些学生的错选。第21小题,难度值是0.3169,错答A的比率为0.3583,超过了正答率。导致该题难度值低的原因主要是读图能力差。第22小题,难度值是0.6473,错答B的比率为0.2021,错选的原因是把温度的变化对速率、平衡的影响混为一谈。第23小题,难度值是0.5274,错选C的比率为0.2615,不熟悉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出现错选的主要因素。(二)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有三大题,7小题,满分值54分。第二大题有3个小题,满分值27分。第24小题是有关化学平衡的基础题,难度值在0.7左右。存在的问题有:(1)物理量的单位漏写;(2)不知道转化率的概念,无法作答第2问;(3)不能应用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解决具体的问题,或者是混淆了速率规律和平衡规律。第25小题有4个问题,主要考查的是化学用语。其中第4问回答情况最好;第3问是新情景试题,无法现学现用是学生错答的主要因素。第26小题是无机框图题,用近半数学生是因为不能根据题中信息判断未知物而无法回题试题的设问,说明许多学生获得的知识是零碎的和无序的;化学用语不熟练、表达不完整、不准确是导致该题难度值低的又一个因素。第三大题有2个小题,为实验题,满分值15分。第27小题为中和滴定的定量实验试题。主要问题有:(1)不能正确地使用有效数字;(2)不会处理实验的有关数据,对于明显错误的数据不敢大胆地删除。第28小题是有关氨气性质实验题,试题涉及的主要反应教材中没有,学生比较陌生。主要问题是:(1)不能用准确的专业术语问答问题,例如: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表达为查漏、检漏、查密等;(2)不能充分利用试题所提供的信息书写CuO与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浓氨水与生石灰混合产生氨气的原因分析不完整,许多学生没有从化学平衡移动的角度进行分析;(4)浓硫酸的作用只回答了吸水,更重要的吸收氨气没有回答。第四大题有2个小题,是计算题,满分值12分。出现的问题是:(1)化学方程式书写不完整、不规范;(2)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以BaSO4最为典型;(3)过量计算没有反应物过量的判断过程;(4)读不懂图表,导致获取的一些数据是错误的;(4)没有用守恒思想解决问题;(5)曲解了“质量组成”的含义,而去求Mg和Al的比例或质量分数。三、 教学建议1、重视化学用语的教学。化学用语是化学科学的一个特色,这一高度浓缩的符号体系能够准确、简洁地记录和表达极为丰富的化学信息与思想,方便了交流,对于化学科学的传承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化学用语也成了教学的难点,教师应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提高化学用语教学的实效性,对于教材中出现的一些基础性的化学用语必须逐个熟练书写,由于本次测试卷非选择题所设置的许多问题要求学生用化学用语来回答,从答题中已经反映出这部分基础内容学生是相当薄弱的。2、培养学生的图、表阅读能力,提高数形转化能力。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为解决问题服务,这是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所必须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长期坚持,才是有效的。3、对已有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是有效提取知识用于问题解决的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尽量避免出现看看都懂,做做不会的现象。4、关注实验的教学。实验问题的解决必须建立中学生经常做实验的基础上,只有让学生亲身实际,才能有助于实验问题的解决,实验教学的方式必须有所创新,切实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益。5、作为基本的学科思想守恒,要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运用守恒的思想解决问题提高运用的熟练程度和自觉程度。四、 思考和讨论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试题的编制,以增强试题的实践性,引导教师的教学必须关注生产、生活,联系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化学就在他们身边。2、试题在编制要坚持科学性,同时要重视新颖性,适当编制一些原创的试题。丽水市教育局教研室二00七年三月六日执笔人:戴一仁分析材料提供者:杨广斌林昌根胡智陵2006学年第一学期丽水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高三化学试卷分析本次测试分为卷(选择题)和卷(非选择题),全卷共25小题,满分110分。参加测试的学生4575人(十一校),卷面均分49.78,难度值0.4978,标准差17.80,变差数35.76,各等级切分线(分数/人数)和比率,A(64/1109)0.2424,B(51/1072)0.2343,C(39/1113)0.2433,D(21/1055)0.2306,E(5/226)0.0494。(全市参加测试的高三理科学生5351,卷面平均分47.43。)一、试卷总体评价本试卷最明显的优点是十分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这与当前的课程改革思想和高考改革的趋势是相当吻合的,对本学年第2学期的高三复习工作能发挥很好的导向作用。试卷的长度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试卷总体难度值偏低,卷面均分过低。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一)卷(选择题)卷选择题有18小题,满分值44分。附表:卷选择题的正答率题号正答率题号正答率题号正答率题号正答率10.605460.8628110.8022160.123620.870370.5782120.3705170.565130.731880.6327130.6271180.602840.636190.5801140.595650.7734100.5541150.4354第7小题,难度值0.5782,不能全面分析各种离子对NH4+的水解程度的影响,是学生不能正确作答的原因。第9小题,难度值0.5801,不能定量分析处于点、面上的微粒的隶属关系,是不能作出正确选择的原因。第10小题,难度值是0.5541,没有从物质的量的浓度的定义出发分析计算和代数式运算能力差等是得分率低的原因。第12小题,难度值0.3705,错选A的比率为0.4225,曲解题意是这些学生错选的原因。第14小题,难度值0.5956,读图能力差是该题得分率低的主要因素。第15小题,难度值0.4354,正答率较低是由于该试题涉及的反应是教材中没有的,而且反应产物比较复杂。第16小题,难度值0.1236,错答B的比率达0.4608,受传统试题的影响和强大思维惯性,加上试题的设计比较刁钻,导致正答率极低。第17小题,难度值0.5851,没有或不能对试题的信息进行及时转换(即把半径和化合价转换为具体的元素),是不能正确选择的原因。(二)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有4大题,7小题,满分值56分。第二大题有2个小题,满分值14分。第19小题是实验题,试题对教材中出现的若干实验片段进行重组。学生平时实际进行操作的机会不多和混淆许多实验的操作、现象、事实等,是该题出现错选的主要原因。第20小题是氧化还原滴定实验,利用的实验原理基本同中和滴定,题目设计的背景是生活化的,是当前人们比较关注的居室污染问题。由于试题涉及的化学反应是学生比较陌生的,而且试题的阅读量较大,所以试题的难度值较低。存在的问题有:(1)操作和结果经历的许多转折,误差分析错误多;(2)无法对试题所给的实验数据进行大胆的取舍,影响最后的结果;(3)计算过程的复杂性导致的运算错误。第三大题有2小题,满分值16分。第21小题是有关元素“位”、“构”、“性”的关系。由于试题涉及到的4种元素学生比较熟悉,从学生答题中可以反映出学生对此能做出正确推断,问题主要出在:(1)没有看清题目要求,把元素名称写成了元素符号;(2)NH4+的水解方程式书写错误是连接符号用等号,产物写成NH4OH。第22小题是无机框图题。由于试题所提供的信息量很少,给学生的正确推断带来许多困难,有些学生虽然对试题涉及的物质作出了正确的判断,但由于化学用语书写不过关导致回答的错误,常见的有:CaC(碳化钙)、氢氧化钠电子式书写错误是五花八门、反应条件的错写或遗漏、方程式的配平等。第四大题有2个小题,满分值18分。第23小题是关于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的试题,试题涉及的有机物结构和组成比较复杂、且学生很陌生,出现了许多错误,主要有:(1)维生素P的分子式书写错误或不规范;(2)由于没有从P中所含官能团的角度分析,出现了错选、漏选的现象。第24小题为有机框图题,以常见各类重要的烃的衍生物的相互转化关系为主线编制的试题。试题中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是学生熟知的,但试题中的某些物质学生是不熟悉的,从学生答题情况反应出的问题有:(1)官能团、有机物等的结构简式书写不规范;(2)反应条件遗漏或错写;(3)没有认真分析题设条件,写出的结构简式不符合要求。第五大题有1小题,满分值8分。第25小题是填空型计算,以硫酸工业制法为背景编制的试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错误种类繁多,集中反应在反应条件、反应产物、配平等;(2)混淆了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是第2问错选或漏选的主要原因;(3)第3问的得分率很低,其主要原因是学生运算能力差。三、教学建议1、化学用语的规范化训练需进一步加强。从本次测试中反映的问题中,由于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而导致的失分现象相当严重。化学用语作为学科基础知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学中教师需制定出科学、高效的办法使训练真正落实到日常的教学。在此应对基本物质(含官能团)的化学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优化休闲体育资源配置与基础设施建设
- 工业污染源排污因子动态更新
- 防中毒窒息考试题及答案
- 管理层股权股权激励协议范本5篇
- 光伏玻璃砂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12英寸射频芯片生产线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 单证基础试题及答案
- 超星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
- 山东基础会计试题及答案
- 离婚后财产分割与婚姻关系终止补充协议
- 2025年福州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
- 音乐感知:从听觉到绘画
- QGDW11703-2017电力视频监控设备技术规范
- 手抄报设计花边课件
- 无人机操控技术 教案 3.2无人机模拟器基本设置
- 16949体系培训计划
- T/CAZG 003-2019亚洲象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 火锅店股东协议合同协议
- 高中英语3500词词汇
- 四川遂宁历年中考作文题与审题指导(2004-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