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是把双刃剑.doc_第1页
科学是把双刃剑.doc_第2页
科学是把双刃剑.doc_第3页
科学是把双刃剑.doc_第4页
科学是把双刃剑.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是把双刃剑从上个世纪到现在我们不断在赞美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方便与好处。然而,正是在对“新科技革命”的一片高亢礼赞声中所出现的种种事实,引起的日益增多的人们对这种礼赞的反思与内省这把双刃剑若是用不好的话,就会给我们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麻烦:以毒攻毒抗生素的利与弊寂寞的春天化学合成农药的利与弊汽车困境汽车环境污染及交通堵塞上帝与撒旦之争人工细菌培养与生物战人祸科技进步与人口爆炸空中死神工业化与酸雨达摩克利斯之剑核动力与灾难性核污染帝国的衰弱人类对石油的爱与恨绝望的措施人工受精利弊上帝的手术刀器官移植利弊沉睡的怪物工业革命与“温室效应”充裕的错觉水利开发利弊神圣与尊严医学发展与安乐死组装的生命试管婴儿利弊自然的崩溃化学物品与副作用地球的呻吟科技进步与自然退化人的对手还是人电脑会控制人类吗我们可以看到一边是科学在进步,一边是伴随科技进步而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这里我们只想以两三个case为例,论述说明。电脑会控制人类吗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在黑客帝国中扮演尼奥的基努-李维斯。电影黑客让我们感受到了震撼的武打及枪战场面。然而更引起我们深思回味的还是影片中最后的结局锡安最后还是输给了机器。不要否认这一点,如果不是输了的话,为什么人类到最后豪无反击之力,机器以让救世主尼奥与smith决战为条件,才放过人类。看过黑客三的人一开始心里都会难受,因为黑客三让我们在一和二里找寻到的希望都破碎了,而且还让我们看到不愿看的结局,在黑客三里人类在机器面前是多么的渺小啊,他们之间的决战就象是泰森和婴儿的拳击比赛,而最后的和平在我看来也是不对等的和平,是机器施舍给人类的,好可怜的人类,为什么要被困在地心里没有阳光,物资缺乏的地洞。让我们再来看一下终结者。这片由阿诺-施瓦辛格主演的影片和黑客帝国有异曲同工之处。机器人反叛了。在第二集中,我们从莎拉的梦境里看到了核子战,强大的冲击波瞬间摧枯拉朽般的摧毁整座城市,核爆产生的高温使人身上的皮肉片片融化随即骨架粉碎。在终结者3中,我们看到更恐怖与真实的核战场面,在太空看到地球上洲际导弹横飞,中弹处不断爆起巨大的圆形光芒(从效果上看,它们的威力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原子弹和氢弹),寂静的城市被一颗彗星般拖着尾巴飞来的导弹直接击中,瞬间定格,随即蘑菇云腾空而起,强大的冲击波瞬间毁灭一切恐惧,这就是“审判日”,人类到了“末日”。一切都被毁灭了,不过还没有结束。像终结者的第一句台词说的,幸存的人类还必须面对与机器的战争。这可不是卡斯帕罗夫VS“深蓝”式的人机游戏,是动真格的!一边是高度进化的机器人T-X,而另一边的人类只研制出T-850,真是可悲,原本以为人类在其它方面可能比不过机器,但是智慧因该是无可比拟的,但为什么人类制造的机器人还比机器人自己进化的型号差这么多呢?在两部影片里我们都可以看到,地球被毁灭成废墟的样子,暗无天日,机器横行。真是叫人触目惊心。也许你会说,这些都是那些无聊的作者编出来的故事,但是真的是那么简单,完全是虚假的吗?至少,我觉得多少可以说明一部分人们感到了恐慌,才会有这样的假象,不是吗?如果说,机器人反叛人类不可能,那么,退一步想一下,是否会有一部分的人操纵了机器人来毁灭人类呢?将机器赋予灵性乃至人性,本来就是自电脑发明后潜藏在人类心底的梦想。人类一方面希望他能快速成长,一方面又害怕越来越强大的机器有一天回背叛自己。其实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假使有一天机器会反叛人类,那也一定是人类自己造的恶果。要知道机器只是会进行二进制运算的家伙。只有人类才会用手段,策略,或者说是阴谋。1997年5月11日“世纪之战”卡斯帕罗夫和“深蓝”的对弈中,卡斯帕罗夫设下了诸多圈套和骗局,但“深蓝”只是不断的算棋步。看来和电脑比起来人类可是要“阴险”得多了。那么,教坏电脑的只有人类了。让机器“全面地”模拟人,势必要教会机器辨识什么是价值,什么是圈套,煽动以及蛮不讲理。还需告诉机器什么是美和什么是善等一些人类尚不能获得一致见解的观念。所以如果将来真有反叛人类的机器人存在,那也是人类没有教好他们,不是吗?那么人机大战实际上也只是人类的捍卫者与毁灭者间的较量,是科学与良知的较量,是人类自己同自己的较量!上帝的手术刀-器官移植利弊谈 器官移植是最伟大的医学成就之一。虽然从医学角度来说,器官移植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但也正因为器官移植,使成千上万个已准备与死神拥抱的绝症病人“置之死地而后生”。然而“僧多粥少”,供体器官的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和其来源的严重匮乏这一矛盾使医生们苦恼,无数病人“望器官”兴叹,罪恶的人体器官交易市场因此而渐渐兴起。同时,由于传统的“人”的观念的限制,器官移植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伦理道德的问题 光荣与梦想继30年代角膜移植成功之后,1954年休姆(D。HUME)医生在同卵双生子之间做肾移植手术成功。自那以来,全世界约有10万肾病人作了肾移植手术。随后肝移植(1963),心脏移植(1967)和肺移植(1974)相继成功。目前,有些国家已建立人体器官移植库,在全世界范围内相互寻找组织配型相容的移植器官 几十年来,虽然有来自各方面的非议,器官移植仍在不断地发展。在美国,仅1987年就移植了1400颗心脏,8000个肾脏,30000个角膜,900个肝脏,总费用接近10亿美元。器官移植技术,目前每年使2.5万到5万美国人受益。我国的器官移植,自60年代以来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以由肾,肝,心脏移植,发展到胰,腺,肾上腺,骨髓,胞腺,睾丸,脑组织等的移植。 1992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第二医院为心脏病患者作的心脏移植手术成功,现在患者的生活质量极佳。1993年,北京友谊医院已完成了1001例肾移植手术 。 因为除了血液,骨髓,肾脏可以取自活的供体之外,其余可供移植的器官都只能取自尸体,然数量严重不足。因此移植器官的来源成为令人头痛的问题。 同时,1984年,亦有美国的朗玛。琳达医院的医生,在异种器官移植尚缺乏临床研究基础和在病人及其家属不知情的情况下,主要出与“为了研究”的动机,擅自进行异种器官移植等令人容忍的不道德行为。 尽管人们对于异种器官移植还难以接受,对于它能否带给病人治疗效果仍有疑问,但是,医学界总有不少热衷于寻找合适的异种动物的器官来作为人类移植器官的代用品。不久前,英国剑桥的研究者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人的一种基因导入一只猪体内,整和人猪基因群种,得到首例转基因猪 据1996年2月6日英国每日电讯报披露:英国政府在发表一份关于猪心脏的移植问题的报告中称,鉴于目前已有一些实验表明,猪体内的病毒可以在人体内存活,因此在确认猪心脏不会带给人危害之前,决定暂不允许将猪心脏移植到人体内,这就是一个例证。缓解移植器官来源不足的另一个途径是人造器官。目前已有上万个肾病患者使用这种装置。但从总的情况看,人造器官的移植目前尚处于实验性阶段,问题还很多。尤其是在不征求病人及家属意见的情况下,将人造器官移植入病人体内,实际上是剥夺了病人的自我决定和尊严的应有权利。除了暂时性的人工心脏,也可以用永久性的人工心脏去代替一个失去功能的心脏。早在1982年12月,德国医生就给一位退休的牙医植入了第一颗永久性的人工心脏,病人存活112天。但目前的人工心脏仍很粗糙,由于种种原因它总带有发生突然故障的风险,而一旦发生故障即可在10-15秒内使病人死亡或者发生不可逆转的脑损伤。此外,植入一颗永久性的人工心脏的费用很大(约62.5万美圆每年),而延长的寿命最多两年,花费了这么大的费用而所得甚微,这是否值得?你要卖肾吗?买卖器官的事件已经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印度是亚洲肾脏买卖最火暴的国家。据报道,近年来,印度肾脏买卖交易的年交易额都在2000万美圆左右。马德里斯是印度人体器官交易最猖獗的地方。1994年,印度有关部门对该地区的一个贫名窟做过一次突击检查,令人吃惊的是该贫民窟几乎所有的成年人都只有一个肾。巴西出售人体器官也颇为兴旺,并由此滋生了犯罪行为。据新闻媒体披露,巴西警方已遇到多宗杀人取器官的案件。例如:在乌拉圭边界附近的西特拉海滩,发现一个女精神病患者的尸体,腹腔内的器官全部被取走,而且是具有熟练外科技术的人割除的。此外,孟加拉医务当局指控11名医生涉嫌使不少病人“早死”,并把他们的肾脏割掉出售。这种把人体器官作为商品进行交易的行为,在论理学上是绝对难于接受。器官移植的商品化,还会导致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即有钱人购买器官用以替换他已失去效用的器官,享受到高科技的好处,而穷人非但享受不到高科技的好处,还不得不非自愿出售自己或亲属的器官,这难道是公正的吗?随着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不但能换肾,换心,换肺,还能换其他丧失功能不可再用的器官。这样一来,人的个性尊严问题就受到威胁。一个人植入异体器官太多将对人的人性或人格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脑移植的问题。虽然脑移植目前还不是现实的议题,但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将来并不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是这样,脑子换了是不是由此植入者的记忆,思维,情感,乃至其个性都将成为另外一个人了呢?器官移植作为一项高技术,其费用也是相当惊人的。在美国,肾脏移植大约3万美圆,心脏移植约10万美圆,肺移植约8万美圆,肝脏移植约1020万美圆。费用如此大,恐怕很少有人能自己承担得起,必须要有政府或社会的资助。这样一来,势必挤掉其他的医疗费用,出现少数人享用昂贵的高科技而多数人的卫生医疗保健受到损害的局面。另外据媒体披露,出现过母亲要求人工受精怀孕生孩子,然后将婴儿的骨髓或肾脏取出用于治疗她的另一个换骨髓或肾衰竭的孩子的事例。尽管器官移植是为了崇高的目的而发展应用的一项新技术,但它除了技术的难题外,还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由于新技术的应用所引发的社会,法律,伦理和经济等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