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3 Word的表格操作一、 实验目的(1)掌握各种创建表格的方法(2)掌握表格的编辑和修饰(3)掌握表格内数据的排序和计算二、 实验内容及步骤(一) 创建表格新建一文档,命名为WD6,以下(一)至(三)的操作都保存在此文档中创建如表15-1所示的统计表。表15-1统计表一车间二车间三车间一月7913097二月889689三月10298110操作提示:法1通过“表格”菜单中的“插入表格”命令。法2通过“常用”工具栏的“插入表格”按钮。(二) 表格的插、删、合并、拆分等基本操作(1)插入单元格:先选定要插入单元格的一个单元格,选择“表格”菜单中的“插入单元格”命令,在对话框中选择“右移单元格”或“下移单元格”选项 复制表15-1,选定第3 行第3 列(即数值为96)的单元格后,右移单元格的结果如表15-2 所示。表15-2统计表一车间二车间三车间一月7913097二月889689三月10298110复制表15-1,选定第3 行第3 列(即数值为96)的单元格后,下移单元格的结果如表15-3所示。表15-3 统计表一车间二车间三车间一月7913097二月8889三月1029611098(2)删除单元格:复制表15-3,操作结果如表15-4所示操作提示:先定位光标,选中第3 行第3 列(即数值为96),再选择“表格”菜单中的“删除单元格”命令表15-4 统计表一车间二车间三车间一月7913097二月8889三月10298110(3)插入行、插入列:复制表15-1,将表15-1进行插入行和列的操作,结果如表15-5所示操作提示:先定位光标,再用下列方法进行操作法1通过“表格”菜单中的“插入行”或“插入列”命令法2通过“表格”菜单中的“整行插入”或“整列插入”命令表15-5 统计表一车间二车间三车间一月7913097二月889689三月10298110(7)合并单元格:复制表15-5,操作后结果如表15-6所示操作提示:先选定要合并的单元格,再用下列方法进行操作法1通过“表格”菜单中的“合并单元格”命令法2通过右键“合并单元格”命令表15-6 统计表一车间二车间三车间一月7913097二月889689三月10298110(8)拆分单元格:复制表15-6,操作后结果如表15-7所示操作提示:先定位光标于要拆分的单元格,再用下列方法进行操作法1通过“表格”菜单中的“拆分单元格”命令法2通过右键“拆分单元格”命令表15-7 统计表一车间二车间三车间一月7913097二月889689三月10298110(5)删除行、删除列:复制表15-7,删除操作后结果如表15-8所示操作提示:注意光标的定位,再用下列方法进行操作法1通过“表格”菜单|“删除”| “行”或“列”命令 (注意光标的定位) 法2通过“表格”菜单| “删除单元格”|“整行删除”或 “整列删除”命令法3用鼠标进行整行或整列的选定,再通过以上2种方法进行操作表15-8统计表一车间二车间三车间一月7913097二月889689三月10298110(6)对表15-1统计表进行行高和列宽方面地调整。法1:鼠标拖动的方式法2:用“表格”菜单|“表格属性”|选择“列”或“行”标签来实现(三)对表格内的数据进行公式计算和排序每个单元格都对应着一个惟一的引用编号。如,D3 代表第3 行第4 列所在的单元格。表15-8 统计表A B C D1234 一车间二车间三车间一月7913097二月889689三月10298110(1) 将表15-8插入行和列,结果如下表所示表15-8统计表一车间二车间三车间月累计一月7913097二月889689三月10298110季累计(2) 计算月累计:结果如下表所示操作提示:以E2为例,将插入点移至E2 单元格计算一月产量的“月累计”,选择“表格”菜单中的“公式”命令,在对话框中输入“=SUM ( LEFT ) ”或“= B2 + C2 + D2”。E3 , E4 的计算步骤与EZ 相似。(3) 计算季累计:结果如下表所示操作提示:以B5为例,将插入点移至B5 单元格,选择“表格”菜单中的“公式”命令,在“公式”话框中输入“= SUM (ABOVE ) ”或“= B2 + B3 + B4”。C5、D5的计算步骤与B5相似。表15-8统计表一车间二车间三车间月累计一月7913097306二月889689273三月10298110310季累计269324296(4) 排序:按“月累计”递减排序,结果如下表所示表15-8统计表一车间二车间三车间月累计三月10298110310一月7913097306二月889689273季累计269324296注意:在公式中用例如“E2 : E5”表示计算区域,计算区域是指方块区域左上角单元格和右下角单元格之间的区域,例如:Average ( B2 : D4 )是计算第2列第2行第4列第4行之间9个单元格的平均值。Word 所提供的常用函数及其功能如表15-11所示。表15-9 Word 提供的常用函数函数意义与用途参数ABS(n)返回参数的绝对值n:需要计算其绝对值的实数AVERAGE(n1,n2,)返回参数的平均值n1,n2:要计算平均值的1个 - 30个参数COUNT(n1,n2,)返回参数的个数。利用该函数可以计算数组或单元格区域中数字项的个数n1,n2:需要进行处理的实数ROUND(n,d)四舍五入n:需要四舍五入的数字d:指定的位数,按此位数进行舍入SUM(n1,n2,)计算所有被引用单元格的和n1,n2:为1个 - 30个需要和的参数(四)表格的编辑与修饰新建一文档,命名为WD7, 对以下提供的数据建一表格,要求如下:(1)每列宽度为3厘米,(列间距为0),行高自动设置;(2)各单元格中的文字用五号宋体字,居中;(3)表格的外部框线用3磅的粗实线,表格第一行的下框线和第一列的右框线用1.5磅的粗实线,其余为默认的细实线;(4)表格标题居中,加粗,四号,字体为华文行楷,对此标题加一个阴影的边框,边框颜色为桔黄色,再对其设置绿色的底纹个人住房贷款1至5年月均还款金额表贷款年限(年) 年利率(%) 还款总额 利息负担总和 月均还款额5 5.31 11408.40 1408.40 190.1410 5.58 13070.40 3070.40 108.9220 5.58 16617.60 6617.60 69.2030 5.58 20620.80 10620.80 57.28答案样本:个人住房贷款1至5年月均还款金额表 贷款年限(年)年利率(%)还款总额利息负担总和月均还款额55.3111408.4011408.40190.14105.5813070.403070.40108.92205.5816617.606617.6069.20305.5820620.8010620.8057.28(五)表格和文本间的转换新建一文档,文档名为WD8,以下的实验操作皆在本文档中进行。1、表格转换成文字 复制“WD8素材1.doc”中的“购书单”这个表格到“WD8”文档中,并把该表格转换为文字,并可进行格式方面地适当调整,结果如下图:本操作的解题方法为:通过“表格“菜单”|“转换“|”表格转换成文本“,分隔符建议用”制表符“。(分隔符可用其它的,并查看效果)2、文字转换成表格 在本文档末插入文件“WD8素材2”中的所有文本,并把刚插入的文本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风签协议书
- 抖音异地恋协议书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综合探究三 《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教学设计
- 划拨供地协议书
- 餐饮店劳务协议书
- 2025房屋买卖合同样本:二手住宅购买协议
- 办理协议书离婚费用
- 爱情丘比特协议书
- 养蜂管护协议书
- 陕西省石泉县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合奏好生活的乐章 第5课 我与集体共发展 第1框 集体是个人成长的乐园说课稿 鲁人版六三制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计算、解决问题(同步练习)
- (正式版)SH∕T 3548-2024 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二次抵押贷款合同
- 健康指南绝经与乳腺癌的关联性
- 《家蚕小蚕期人工饲料饲养技术规程》
- 《税费计算与申报》第四版 教案全套 王荃 项目1-7 涉税工作基础知识-其他税种的计算与申报
- 植物内生菌与宿主关系研究进展
- 无仓储危化品经营单位应急预案
- 关爱生命-急救与自救技能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GB/T 33881-2017罐车用铝合金板、带材
- GB/T 2951.2-1997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第2节:热老化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