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西南地区蛋黄果种质资源的收集与评价.pdf_第1页
桂西南地区蛋黄果种质资源的收集与评价.pdf_第2页
桂西南地区蛋黄果种质资源的收集与评价.pdf_第3页
桂西南地区蛋黄果种质资源的收集与评价.pdf_第4页
桂西南地区蛋黄果种质资源的收集与评价.pdf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

桂西南地区蛋黄果种质资源的收集与评价.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0 9 年第6 期 总第1 2 5 期 广西热带农业2 1 桂西南地区蛋黄果种质资源的收集与评价 周婧 蓝庆江卢艳春唐君海 韦 优 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试验站 龙州5 3 2 4 1 5 摘要 通过对保存的6 份蛋黄果种质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 D L S Z 0 0 0 1 编号的蛋黄果种质 具有生长快 适应性强 病虫害少 早结早熟 丰产稳产 果大且整齐 果皮光滑亮丽 可食率高 营养成分含量适中 品质风味佳 果实耐贮藏 供果期长等优良性状 可作为蛋黄果优良品种选育材 料进一步开发利用 关键词 蛋黄果种质资源收集评价 蛋黄果 L u c u m an e r v o s aA 1 3 3 又名狮头果 蛋果 桃榄 仙桃等 为山榄科 S a p o t a c e a e 蛋黄 果属 L u c u m a 多年生热带稀有果树 原产古巴和 南美洲热带地区 现我国海南 广西及云南等部分 热区均有零星种植 蛋黄果适应性强 病虫害少 且具有反季节性 果形美观多样 成熟果肉橙黄色 酷似蛋黄 粉质香甜 口感独特 营养丰富 果肉 除鲜食还可加工成果酱 奶油 饮料和果酒等 具 有广阔的开发前景L lJ 广西主要零星分布于桂西南 地区 且大多为实生树 作为绿化树分散栽植于房 前屋后 庭院路边等 处于半栽培分布状态 1 9 9 5 年始 本单位对桂西南及越南周边地区的蛋黄果开 展了资源调查 通过资源调查发现 实生繁殖的蛋黄 果其后代变异很大 而且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亦形 态各异 为此 先后收集了多份优质蛋黄果种质进 行种质圃保存 并对部分典型的优选种质进行系统 地观察评价 为桂西南地区蛋黄果种质资源的迸一 步开发利用提供优良种质及评价规范依据 l 材料与方法 1 1 评价地点及种质圃概况 评价地点为处于桂西南地区龙州县境内的广西 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试验站优稀果树种质资源圃内 种质圃位于北纬2 2 2 1 东经1 0 6 4 67 海拔1 2 5m 左右 年平均温度在2 2 2 以上 年降雨量在 1 2 7 3 6m m 以上 全年日照在1 2 5 1 小时左右 属南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土壤为酸性红壤土 肥力中等 溉灌排水良好 每份种质定植保存5 株 株行距为 4m 5m o 1 2 评价种质材料 将评价的6 份蛋黄果种质依次编为D L S Z 0 0 0 1 D L S Z 0 0 0 2 D L S Z 0 0 0 3 D L S Z 0 0 0 4 D L S Z 0 0 0 5 D L S Z 0 0 0 66 个编号 评价的每份种质均为从半栽培 实生群体中筛选出的优选单株 经无性繁殖后定植 保存的植株 栽培管理水平一致 树龄为4 年有2 年 连续产量 每份种质观察评价5 株 1 3 评价方法及内容 参照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植物种质资源共性 描述规范及热带 南亚热带果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 的标准 2 I 并结合蛋黄果种质特性从植物学性状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抗逆性状 抗病虫性状5 个 方面对蛋黄果种质的主要性状进行描述评价 每份 种质数量性状的描述均取于5 株正常生长植株的平 均值 而每植株调查的枝梢 叶片 花 果实及种 基全项目 自治区直属公益性基本科研项目基全资助 R z z 2 0 0 9 0 1 作者简介 用婧 女 广西靖西县人 农艺师 主要从事经济植物种质责源的开发与利用 致谢 奉文得到王春田剞研究员的审阅井提出宝贵意见 在此表示感谢 收稿日期 2 0 0 9 0 8 3 0 万方数据 G U A N G X IT R O P I C A LA G R I C U L T U R E G e n e r a lS e r i a lN o 1 2 5 N o 6N o v 2 0 0 9 子均取2 0 个具有代表性的观测数值的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 1 植物学性状 2 1 1 植株 通过对各编号种质4 年生幼龄结果树的植株形 态特征观测 每个编号种质在树体 枝梢 叶片上 都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D L S Z 0 0 0 1 编号种质具有树 势强 生长快 枝梢萌发力中等 节间稀疏 老熟 叶片大而厚硬 且叶色墨绿有光泽等特点 D L S Z 0 0 0 2 编号种质具有树势强 枝叶茂密 树姿优 美 枝条密生 节问稀疏 老熟叶片较大而厚硬 叶面皱褶且叶色黄绿有光泽等特点 D L S Z 0 0 0 3 编号 种质生长缓慢 枝梢萌发稀疏 节间密短 老熟叶 片较短等特点 其它编号的植株长势趋于中等 所 有种质的叶片形状均为倒披针形 叶基形状为狭楔对 称 见表1 袭1蛋黄果植株主要形态特征及生长量 2 1 2 花 果实及种子 在花期花朵完全开放时观测表明 每个编号种 质花的形态特征基本相似 为单花双被两性花 1 4 朵聚生于新梢叶腋 花萼类型为离萼 萼片宿存 萼片5 6 裂 花萼为黄绿色 钟状花冠 花小 花 冠直径6 5 7 5m m 花冠裂片数为5 7 裂 花瓣 为单瓣下部合生 白绿色 雄蕊数为5 7 枚 雌蕊 花柱短 柱头不明显 为上位子房周位花 在幼果期及成熟果实经后熟后观测果实及种子 的形态特征表明 D L S Z 0 0 0 1 编号种质的果实最大 成熟果实平均单果重为2 6 8 4 5g 为桃果形 果肩 广且隆起 果顶正中且乳头状突出明显 果实大小 均匀 幼果青绿色 果面无褐色绒毛 成熟果皮橙 黄色 果面光滑亮丽有少量白色披粉 果皮薄易剥 离 种子较大 种子颜色为褐色带白色斑点 D L S Z 0 0 0 2 编号种质的成熟果实最小 亦为桃果形 但果肩狭且圆浑 果顶歪向一侧且乳头状突出极为 明显 果实大小不均 幼果亦为青绿色 果面无褐 色绒毛 成熟果皮青黄色 果面光滑亮丽有少量白 色披粉 果皮薄较难剥离 种子较少 其它编号种 质的果实中等大 幼果均为淡绿色 表面附着1 层 褐色绒毛 成熟果皮色泽较为暗淡 附少量褐色绒 毛 尤其是D L S Z 0 0 0 4 编号种质 果皮粗糙无光泽 有纵条纹 果锈严重 梗洼处有4 6 条放射状果 沟 果沟内及果顶附较多的褐色绒毛 种子褐色有 条状白色花纹 所有编号种质的种子形状均为长椭 圆形 有光泽 见表2 2 2 农艺性状 2 2 1 物候期 在桂西南地区 这几个编号蛋黄果种质的物候 期相差不大 在3 月中旬至4 月中旬抽发1 次春梢 在5 月中旬至8 月中旬期间抽发2 次夏梢 在8 月下 旬至1 1 月上旬期间抽发1 次或2 次秋梢 主要以春 梢为结果母枝 4 月上旬至5 月下旬为花蕾期 5 月 下旬至7 月中旬为开花期 整个花期约为1 0 0 天 果实集中成熟期大多在1 2 月上旬至翌年1 月中下 旬 唯有D L S Z 0 0 0 1 编号的种质成熟期较早 在1 1 月中旬 果实生育期最短 为1 5 0 1 8 0 天 且植后 第2 年挂果 D L S Z 0 0 0 2 编号的种质植后第4 年才挂 果 其它编号的种质植后第3 年挂果 见表3 万方数据 2 0 0 9 年第6 期 总第1 2 5 期 广西热带农业2 3 表3蛋黄果物候期 2 2 2 生长结果习性 通过对几个编号蛋黄果种质的生长结果习性观 测表明 D L S Z 0 0 0 1 编号种质的开花率 结果率 平 均单株产量最高 投产第2 年平均单株产量达7 4 7 k g 连续2 年产量稳定上升 投产期早 果实比其 它编号种质提早成熟2 0 天左右 果实耐贮期在1 0 1 4 天 但果实成熟不一致 果实采收期长达8 0 天 平均单株产量次之的为D L S Z 0 0 0 5 编号 投产第2 年平均单株产量达5 3 8k g 连续2 年产量亦稳定上 升 但果实大小不均且成熟也不一致 投产期最晚 的是D L S Z 0 0 0 2 编号的种质 植后第4 年才进入投 产期 其开花率 结果率 平均单株产量也最低 投产第1 年平均单株产量仅为0 1 0 3k g 其果实性 状及丰产稳产性能有待进一步观测 但其果实成熟 相对一致 果实采收期短 果实耐贮期长 见表4 2 3 品质性状 通过对几个编号蛋黄果种质的果实品质性状测 定表明 D L S Z 0 0 0 1 编号种质的可食率最高 为 7 7 8 总糖 维生素C 等营养成分含量适中 果 肉粉质细腻 香甜可口 粘性度少 口感最佳 适 合大众口味 D L S Z 0 0 0 2 编号种质的可食率次之 为 7 4 5 除了淀粉含量偏低外 其它营养成分含量 万方数据 2 4G U A N G X IT R O P I C A LA G R I C U L T U R E G e n e r a lS e r i a lN o 1 2 5 N o 6N o v 2 0 0 9 为适中 果肉清甜可口 口感较好 D L S Z 0 0 0 5 编号 种质的可食率排第3 为6 5 7 各种营养成分含 量为最高 但果肉纤维较多 肉质较粗糙 味道偏 浓重 口感过于甜腻 其它编号种质的可食率 营 养成分含量为适中 口感略差 从果实形状 整齐 度 质地 色泽等对果实外观品质进行综合评价 认为D L S Z 0 0 0 1 编号种质为优级 从可食率 营养 成分 果肉质地 风味 1 2 1 感等对果肉品质进行综 合评价 认为D L S Z 0 0 0 2 编号种质亦为优级 D L S Z 0 0 0 4 编号种质无论是果实外观品质或是果肉品 质评价均为差级 见表5 表4蛋黄果生长结果习性 注 果实营养成分含量委托农业部亚热带果品蔬菜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 2 4 抗逆性状 几个编号蛋黄果种质在桂西南地区都有很强的 适应性 对土壤要求不严 耐贫瘠 抗寒 抗涝能 力都很强 抗旱能力最强 在桂西南地区秋冬干旱 季节 在无灌溉条件下都能正常地生长发育 无出 现落果现象 表现出极强的抗旱性 在2 0 0 7 年 2 0 0 8 年冬 我国南方各省区遇到了5 0 年不遇的强低 温冰冻天气 当地极端低温为4 7 左右 除了 D L S Z 0 0 0 4 编号出现顶梢枯萎 老叶变色 部分脱落 外 其它编号种质的老叶仅变紫红色 无明显寒害 在几年的种质圃保存过程中 D L S Z 0 0 0 1 编号的蛋黄 果种质表现出极强的抗逆性 2 5 抗病虫性状 几个编号蛋黄果种质的抗病虫性都很强 经过 几年的观察 仅发现有轻微的煤烟病 有少量的叶 甲为害嫩叶 秋冬季节发现有少量白蛾蜡蝉为害枝 梢 除此之外尚未发现其它病虫害 病虫为害程度 轻微 终年无须药物防治 3 结论及开发利用建议 通过从植物学 农艺 品质 抗逆 抗病虫等 性状对保存的几份优选蛋黄果种质进行综合描述评 价 结果表明 D L S Z 0 0 0 1 编号种质树势强 抗逆抗 病虫性强 适应性广 早结早熟 丰产稳产 果大 万方数据 2 0 0 9 年第6 期 总第1 2 5 期 广西热带农业 且整齐均匀 果形端正 果皮光滑亮丽易剥离 可 食率高 营养成分含量适中 品质风味佳 果实耐 贮藏 供果期长 可种子偏大 此编号种质可作为 鲜食兼加工类果树的良种选育材料进一步开发利用 加快扩大繁殖 在桂西南及其它热带地区进行生产 试种示范 D L S Z 0 0 0 2 编号种质树势强 枝叶茂密 树姿优美 抗逆抗病虫性强 果形及色泽亦漂亮美 观 口感品质较好 但其投产期较迟 果实及产量 性状尚未稳定 目前可作为观果类绿化树种进一步 开发利用 D L S Z 0 0 0 5 编号种质树势强 抗逆抗病虫 性强 丰产稳产 营养成分含量高 但果实偏小且 大小不均 色泽较暗淡 味道偏浓重 口感过于甜 腻 可作为加工饮料 果酒等加工类水果进一步开 发利用 D L S Z 0 0 0 4 编号种质树势 产量性状中等 抗逆性较差 果实外观品质及果肉品质评价均为差 可作为种质资源保存 不宜作为生产开发利用 D L S Z 0 0 0 3 及D L S Z 0 0 0 62 个编号种质各种性状表现 一般 可作为J J n r 类水果及育种材料适当开发利用 近两年国内各大超市出售的蛋黄果大多从越南 泰国等东盟国家进口 上市时间比在桂西南地区种 植的推迟1 个月左右 且果实大小不均 果形不端 果皮青黄色 色泽暗淡口感差 未能真正体现出蛋 黄果应有的品质风味E 3 故未能激起更多消费者的 消费欲望 而在桂西南地区种植的较为优良的蛋黄 果树种 相对表现出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 拥有广 阔的开发潜力 是桂西南乃至整个热带地区水果产 业结构优化调整及绿色无公害果品生产应选择的较 为理想的新兴热带果树种类 参考文献 1 卢艳春 周婧 唐君海 等 蛋黄果在热区的发展 前景及对策探讨 J 广西热带农业 2 0 0 9 0 3 6 6 6 7 2 陈业渊 热带 南亚热带果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 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 0 0 5 3 王美存 尼章光 罗心平 等 干热河谷区几种类 型蛋黄果表现与开发利用建议 J 中国南方果 树 2 0 0 6 0 4 3 8 4 0 C o l l e c t i o na n dEv a lu at i o no fG e r m p l a s mR e s o u r c e s o fL u c u m an e r v o s ai nS o u t h w e s tG u a n g x iA r e a Z h o uJ i n gL a nQ i n g j i a n gL uY a n c h u n T a n gJ u n h a i W e iy o u T h eE x p e r i m e n t a lS t a t i o no fG u a n g x iS u b t r o p i c a lC r o p sR e s e a r c hI n s t i t u t e L o n g z h o u5 3 2 4 1 5 A b s t r a c t M t e rc o n d u c t i n ga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e v a l u a t i o no fs i xp o r t i o n so fl u c u m an e r w o s ag e r m p l a s m w h i c hw eh a v ep r e s e r v e d w ef o u n dt h er e s u l t sa Sf o l l o w s T h el u c u m an e r v o s ao fN o D L S Z 0 0 0 1h a se x c e l l e n t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s u c ha sf a s tg r o w t h s t r o n ga d a p t a b i l i t y l e s sp l a n td i s e a s e sa n di n s e c tp e s t s e a r l y f r u i t a g ea n dm a t u r i t y h i g ha n ds t a b l ey i e l d b i ga n dr e g u l a rf r u i tw i t hs m o o t ha n db r i g h tp e e l h i g he d i b hr a t e m o d e r a t en u t r i e n t s g o o dq u a l i t ya n df l a v o r l o n g s t o r a g ea n dl o n g s u p p l y i n gp e r i o d e t c S oi t s h o u l db ec o n 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