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发酵.docx_第1页
烟草发酵.docx_第2页
烟草发酵.docx_第3页
烟草发酵.docx_第4页
烟草发酵.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烤烟发酵1、50发酵法:要求:温度:50,相对湿度:65%,时间:10-15天左右(1)升温阶段:目的是将烟包温度提高到发酵温度。非生产性阶段,升温时间愈长,发酵室的利用率就愈低,但又是不可避免的。其原因是:第一,升温过快,在保持相对湿度的同时,会出现结露现象。第二,水分在烟包内的移动遵循水分热扩散规律,(即由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移动),因此在发酵时升温过快,加之烟包导热性较差,就会使烟包表面的水分向烟包内部移动,造成包表过干,包心过潮。这是比较危险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在发酵升温阶段,必须是包表温度包心温度之差在10-12范围内,并逐渐缩小。温度:室温50,相对湿度:5060%,时间:23天(2)保温阶段:目的是将烟包温度维持在发酵温度。真正的发酵温度。相对湿度:6065%。包温与室温之差在11.5根据具烟叶含水量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相对湿度:干法发酵:相对湿度3540%,针对含水量较大的烟叶采用。湿法发酵:相对湿度7075%,针对含水量较小的烟叶采用。(3)降温阶段:目的是降低烟包温度。时间:23天,温度2025,相对湿度7075%。总发酵时间:上中等烟10-15天左右。2、55发酵 对象:下低等烟叶,条件:温度55,相对湿度6065%,时间:比50发酵法35天。3、60发酵 对象:低级粗糙烟叶。目的:减少刺激性,杂气等,而不考虑其他质量方面。4、低温和超低温发酵 驻马店烟厂利用多年的试验,提出了这个概念。原因是40级烟叶标准出现以后,烟叶的颜色普遍较深,光泽较暗,烟叶组织疏松,以达到了发酵后的色泽,因此使用低温发酵以保持烟叶的颜色不变或少变化。常规发酵: 第一阶段:升温至50, 时间2.5天第二阶段:保温50, 时间5天第三阶段:降温至室温, 时间2.5天45低温发酵:第一阶段:升温至45, 时间2.5天第二阶段:保温45, 时间4天第三阶段:降温至35, 时间2天第四阶段:升温至45, 时间2天 第五阶段:保温45, 时间2天第六阶段:降温至室温, 时间2.5天总时间15天。40超低温发酵:第一阶段:升温至40, 时间2天第二阶段:保温40, 时间10天第三阶段 降温至34,时间3天第四阶段: 升温至40,时间3天第五阶段: 保温40, 时间12天第六阶段 降温34, 时间3天第七阶段: 升温至40,时间3天第八阶段: 保温40, 时间6天第九阶段: 降温至室温,时间2天 总时间44天。技术路线对比(常规),技术路线对比(低温),技术路线对比(超低温)。三种发酵方法烟叶质量对比发酵方法 烟叶质量 结果常规 外观颜色深褐色,无光泽 评吸:香气不充足,杂气较重,刺激性略大,口感不够和顺。 45 外观颜色深棕色,略有光泽. 评吸:香气较充足,微有杂气,刺激性轻,口感较和顺. 40 外观颜色橙黄色,光泽明显. 评吸:香气浓郁,微有陈烟香,无杂气,刺激性轻,口感和顺。 5、微生物处理烟丝: 朱大恒等将从烟草叶面筛选出的2株对烟叶吸味改善作用较大优势菌株(M1、M2)分别接种于烟汁培养基中,30振荡培养24小时后,按烟丝重量5%的用量,将菌液均匀喷洒在烟丝上。 (1) 对烟叶还原糖、总氮、烟碱、蛋白质、淀粉含量的影响 外加微生物(M1)对烟叶发酵前后还原糖、总氮、烟碱、蛋白质、淀粉含量均有明显影响。外加微生物的烟叶在发酵过程中还原糖、烟碱和淀粉含量下降较快,在发酵6天时,已接近或达到不加微生物烟叶发酵12天时的水平;在发酵9天时,各成份含量均已低于不加微生物烟叶发酵12天时的水平,而在发酵12天时,已明显低于不加微生物烟叶发酵12天的水平。说明微生物对烟叶上述成份在发酵过程中的降解有明显促进作用。从化学成份变化来看,微生物处理可使发酵时间缩短1/3左右。 微生物(M1)对发酵烟叶常规化学成份的影响发酵方法 还原糖(%) 总氮(%) 烟碱(%) 蛋白质(%) 淀粉(%)未发酵 21.5 1.91 2.10 9.67 1.94不加微生物 发酵12天 19.8 1.80 1.90 9.14 1.82加微生物 发酵6天 19.9 7.85 1.92 9.32 1.86发酵9天 18.5 1.76 1.82 9.05 1.79发酵12天 17.8 1.73 1.78 8.76 1.75 发酵方法 氨基酸总量% 总羰基化合物mgg-1DW 脂质总量%未发酵 5.90 15.06 5.81加M1菌发酵 5.73 16.87 5.06加M2菌发酵 5.66 16.51 5.726.加酶发酵 酶制剂处理烟丝:选 用5种与烟叶内在化学成份相关的酶制剂E1(无锡产)、E2(Sigma公司)、E3(SERVA产品)、E4(中科院上海生分所)、E5(Worthington公司)、配制成2%的混合酶液,按烟丝重5%的用量分别均匀喷洒在未发酵烟丝上。 混合酶处理对烤烟发酵后常规化学成份的影响发酵方法 还原糖(%) 总 氮(%) 烟 碱(%) 蛋白质(%) 淀 粉(%)未发酵 21.5 1.91 2.10 9.67 1.94不加酶发酵(12天) 19.80 1.80 1.902 9.14 1.82加混合酶发酵(12天)20.60 1.78 1.88 8.75 1.73 加入微生物酶或酶制剂:用来处理低次烟叶,可以使80%的烟叶总糖含量提高610%,60%的烟叶蛋白质降低1.52%。并可缩短发酵时间,使青杂气消除,涩味减轻。7.发酵陈化再发酵二、白肋烟发酵 白肋烟含糖量低,含蛋白质量高,同时叶片结构疏松,内容空虚,烟叶较深,试验表明在44条件下发酵,其品质改进不大,虽然可去除部分未发酵烟叶的缺点,但仍有强烈的刺激性,与新烟,相差无几,在50下发酵后,则烟叶颜色转深,香气显露,恰似薄荷芬芳,同时对鼻腔的刺激性也大大的降低了,由此可见,白肋烟宜使用较高的温度发酵,也可采用更为激烈的堆积发酵。温度:50,相对湿度:6065%,时间15天。三、香料烟发酵 香料烟的树脂类含量比其他烟草类型高46倍,其熔点只有5967,因此在发酵时应采用较低温度,否则,会损失烟叶的香气。发酵方法:温度:4045,时间45天左右,烟叶水分1416%。要求:保持原有的色泽和吸味,只改进它的生青气即可。在国外,香料烟多采用堆积发酵。四、雪茄烟发酵 1、堆积发酵:这种方法在国外应用最普遍,主要适用于芯烟,也可用于外包叶和内包叶。其基本原理是:在较高含水量情况下,将烟叶堆积在一起,依靠烟叶自热现象所产生的热量,促进烟叶内部成分的变化,改进烟叶的质量。具体做法是: 将符合水分要求(2540%)的烟叶,对在烟架上,每堆10005000公斤,烟把的把头向外,又内向外逐渐堆码,上一层的烟把有一半覆盖在下一层的烟把上,烟堆中不插入两根金属管子,内放置温度计,烟堆外面覆盖草帘或帆布。烟叶一般经过57天,对内温度可上升到预定的要求(芯烟5565,外包叶4050,)此时即可翻堆了,翻堆的目的是:散热;散气;发酵均匀。按外翻内、内翻外大原则重新堆好。经过35次翻堆,发酵基本结束。结束的标准:堆内温度超过室温5而不再升高。2、装箱发酵:国外将此方法用于价格昂贵的外包叶。具体做法是:将烟叶装入能容100175公斤的木箱中,木箱两端中间有1.5厘米的缝隙,箱内纵向排列烟把,烟叶把头离开横头4厘米,以利空气流通。装箱后可以人工发酵或自然发酵。3、其它发酵法 (1)加入0.51.0%的白酒,能够明显的改进烟叶的燃烧性,增加烟香,去除杂气和加速发酵进程的作用。(2)将烟叶浸入到含有枣子汁5%,可可粉5%,白糖5%,柠檬酸0.5%的料液中,然后烘去多余的水分,装入麻袋进行发酵:温度5560,相对湿度7075%。时间12天。这种方法可以加深和调匀烟叶的颜色。(3)将含有冬青胶4050%,红酒酿4050%,饴糖510%的料液在发酵前加入到烟叶上,可挥发原有烟香,而且还有一种优美的冬青胶香气。(4)国外有利用微生物配成溶液加到烟叶上,然后进行堆积发酵,从而降低烟叶的烟碱含量,目前在淡味雪茄时代就显得特别重要,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烤烟中。五、晒黄烟发酵 晒黄烟在混合型卷烟中可以协调烟气,它的缺点是地方性杂气较重。一般认为,晒黄烟以60发酵为好,条件:温度60,相对湿度65-70%,时间9-11天。地方性杂气显著减轻,颜色适当转深。六、晒红烟发酵 特点:烟碱含量高,糖含量低,杂气重,烟味辛辣,劲头大。在我国,主要用于雪茄烟,因此雪茄烟的发酵方法都可以用于晒红烟发酵。此外,还可用以下方法发酵。1、60发酵:烟叶水分首先升之30%,在温度60,相对湿度65-70%的条件下发酵4-6天可改善晒红烟的质量。2、真空回潮法:先进行真空回潮,使烟叶温度升高到90,然后再对烟叶进行发酵。温度50,相对湿度70%,时间2-4天。3、强化发酵法 蒸、煮、漂、洗 蒸的效果最好,时间2-3小时,其它3-5分钟即可。如:80水浸泡烟叶10分钟,可减少烟碱1%以上。5060的茶叶浸出夜浸泡烟叶5分钟,可减少烟碱1%左右。原因是单宁酸和烟碱结合而成有机酸盐。 七、烟叶发酵时的技术检验 1、烟叶水分检验 (1)来料水分检验,以便采用相应的技术条件。(2)发酵中期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水分检验。(3)在降温阶段末期,必须进行水分检验。以便计算烟叶在发酵时的干物质损耗。取样:烟包数量占该批烟包总量的12%;在选定烟包对角线三个不同点上抽取烟样,每处1015片。2、烟包温度检验:方法:在烟包内插入烟包温度计,每间三支,每两小时观察记录一次。升温阶段要求室温与包温之差不要超过极限值10,保温阶段要求包温与室温之差不要超过23。降温阶段主要观察烟包温度是否达到要求。3、发酵室空气状态检验。即发酵室温度和相对湿度是否与规定的一致。每间要设13个点。用干湿球温度计或温湿度自动记录仪。八、烟叶发酵完成度的检验 1、 小样对比法:在装包前,先从足以代表烟叶基本质量状况的23个烟包中抽取烟样200300克。沿样品的主脉一分为二,一半放入烟包发酵,一半放在阴凉干燥处不发酵,以此作为对比。此方法用于对比烟叶的外观质量。标准:烟叶颜色适当转身,浮青色退去,光泽基本保持。2、 大样对比法:在发酵室内上下四周23%的烟包中随意抽取烟样34公斤,按照烟叶的变化程度划分成23类,计算出各类烟叶的比例,之后进行卷烟评吸。标准:烟香显露,杂气和刺激性减轻,余味纯净舒适。3、 发酵室环境气息判断,挥发的杂气和刺激性很少,优美的烟香显现。4、示氧值判断烟叶的发酵完成度 5、放热强度判断烟叶的发酵完成度。湿法发酵:相对湿度7075%,针对含水量较小的烟叶采用。(3)降温阶段:目的是降低烟包温度。时间:23天,温度2025,相对湿度7075%。总发酵时间:上中等烟10-15天左右。2、55发酵 对象:下低等烟叶,条件:温度55,相对湿度6065%,时间:比50发酵法35天。3、60发酵 对象:低级粗糙烟叶。目的:减少刺激性,杂气等,而不考虑其他质量方面。4、低温和超低温发酵 驻马店烟厂利用多年的试验,提出了这个概念。原因是40级烟叶标准出现以后,烟叶的颜色普遍较深,光泽较暗,烟叶组织疏松,以达到了发酵后的色泽,因此使用低温发酵以保持烟叶的颜色不变或少变化。常规发酵: 第一阶段:升温至50, 时间2.5天第二阶段:保温50, 时间5天第三阶段:降温至室温, 时间2.5天45低温发酵:第一阶段:升温至45, 时间2.5天第二阶段:保温45, 时间4天第三阶段:降温至35, 时间2天第四阶段:升温至45, 时间2天 第五阶段:保温45, 时间2天第六阶段:降温至室温, 时间2.5天总时间15天。40超低温发酵:第一阶段:升温至40, 时间2天第二阶段:保温40, 时间10天第三阶段 降温至34,时间3天第四阶段: 升温至40,时间3天 第五阶段: 保温40, 时间12天第六阶段 降温34, 时间3天第七阶段: 升温至40,时间3天第八阶段: 保温40, 时间6天第九阶段: 降温至室温,时间2天 总时间44天。技术路线对比(常规),技术路线对比(低温),技术路线对比(超低温)。三种发酵方法烟叶质量对比发 酵 方 法 烟 叶 质 量常 规 发 酵 外观质量:颜色深褐色,无光泽。 评吸质量:香气不充足,杂气较重,刺激性略大,口感不够和顺。45低温发酵 外观质量:颜色深棕色,略有光泽。 评吸质量:香气较充足,微有杂气,刺激性轻,口感较和顺。40超低温发酵 外观质量:颜色橙黄色,光泽明显。 评吸质量:香气浓郁,微有陈烟香,无杂气,刺激性轻,口感和顺。结果:5、微生物处理烟丝: 朱大恒等将从烟草叶面筛选出的2株对烟叶吸味改善作用较大优势菌株(M1、M2)分别接种于烟汁培养基中,30振荡培养24小时后,按烟丝重量5%的用量,将菌液均匀喷洒在烟丝上。 (1) 对烟叶还原糖、总氮、烟碱、蛋白质、淀粉含量的影响 外加微生物(M1)对烟叶发酵前后还原糖、总氮、烟碱、蛋白质、淀粉含量均有明显影响。外加微生物的烟叶在发酵过程中还原糖、烟碱和淀粉含量下降较快,在发酵6天时,已接近或达到不加微生物烟叶发酵12天时的水平;在发酵9天时,各成份含量均已低于不加微生物烟叶发酵12天时的水平,而在发酵12天时,已明显低于不加微生物烟叶发酵12天的水平。说明微生物对烟叶上述成份在发酵过程中的降解有明显促进作用。从化学成份变化来看,微生物处理可使发酵时间缩短1/3左右。 微生物(M1)对发酵烟叶常规化学成份的影响发酵方法 还原糖(%) 总氮(%) 烟碱(%) 蛋白质(%) 淀粉(%)未发酵 21.5 1.91 2.10 9.67 1.94不加微生物 发酵12天 19.8 1.80 1.90 9.14 1.82加微生物 发酵6天 19.9 7.85 1.92 9.32 1.86发酵9天 18.5 1.76 1.82 9.05 1.79发酵12天 17.8 1.73 1.78 8.76 1.75发酵方法 氨基酸总量% 总羰基化合物mgg-1DW 脂质总量%未发酵 5.90 15.06 5.81加M1菌发酵 5.73 16.87 5.06加M2菌发酵 5.66 16.51 5.726.加酶发酵 酶制剂处理烟丝:选 用5种与烟叶内在化学成份相关的酶制剂E1(无锡产)、E2(Sigma公司)、E3(SERVA产品)、E4(中科院上海生分所)、E5(Worthington公司)、配制成2%的混合酶液,按烟丝重5%的用量分别均匀喷洒在未发酵烟丝上。 混合酶处理对烤烟发酵后常规化学成份的影响发酵方法 还原糖(%) 总 氮(%) 烟 碱(%) 蛋白质(%) 淀 粉(%)未发酵 21.5 1.91 2.10 9.67 1.94不加酶发酵(12天) 19.80 1.80 1.902 9.14 1.82加混合酶发酵(12天) 20.60 1.78 1.88 8.75 1.73 加入微生物酶或酶制剂:用来处理低次烟叶,可以使80%的烟叶总糖含量提高610%,60%的烟叶蛋白质降低1.52%。并可缩短发酵时间,使青杂气消除,涩味减轻。7.发酵陈化再发酵二、白肋烟发酵 白肋烟含糖量低,含蛋白质量高,同时叶片结构疏松,内容空虚,烟叶较深,试验表明在44条件下发酵,其品质改进不大,虽然可去除部分未发酵烟叶的缺点,但仍有强烈的刺激性,与新烟,相差无几,在50下发酵后,则烟叶颜色转深,香气显露,恰似薄荷芬芳,同时对鼻腔的刺激性也大大的降低了,由此可见,白肋烟宜使用较高的温度发酵,也可采用更为激烈的堆积发酵。温度:50,相对湿度:6065%,时间15天。三、香料烟发酵 香料烟的树脂类含量比其他烟草类型高46倍,其熔点只有5967,因此在发酵时应采用较低温度,否则,会损失烟叶的香气。发酵方法:温度:4045,时间45天左右,烟叶水分1416%。要求:保持原有的色泽和吸味,只改进它的生青气即可。在国外,香料烟多采用堆积发酵。四、雪茄烟发酵 1、堆积发酵:这种方法在国外应用最普遍,主要适用于芯烟,也可用于外包叶和内包叶。其基本原理是:在较高含水量情况下,将烟叶堆积在一起,依靠烟叶自热现象所产生的热量,促进烟叶内部成分的变化,改进烟叶的质量。具体做法是: 将符合水分要求(2540%)的烟叶,对在烟架上,每堆10005000公斤,烟把的把头向外,又内向外逐渐堆码,上一层的烟把有一半覆盖在下一层的烟把上,烟堆中不插入两根金属管子,内放置温度计,烟堆外面覆盖草帘或帆布。烟叶一般经过57天,对内温度可上升到预定的要求(芯烟5565,外包叶4050,)此时即可翻堆了,翻堆的目的是:散热;散气;发酵均匀。按外翻内、内翻外大原则重新堆好。经过35次翻堆,发酵基本结束。结束的标准:堆内温度超过室温5而不再升高。2、装箱发酵:国外将此方法用于价格昂贵的外包叶。具体做法是:将烟叶装入能容100175公斤的木箱中,木箱两端中间有1.5厘米的缝隙,箱内纵向排列烟把,烟叶把头离开横头4厘米,以利空气流通。装箱后可以人工发酵或自然发酵。3、其它发酵法 (1)加入0.51.0%的白酒,能够明显的改进烟叶的燃烧性,增加烟香,去除杂气和加速发酵进程的作用。(2)将烟叶浸入到含有枣子汁5%,可可粉5%,白糖5%,柠檬酸0.5%的料液中,然后烘去多余的水分,装入麻袋进行发酵:温度5560,相对湿度7075%。时间12天。这种方法可以加深和调匀烟叶的颜色。(3)将含有冬青胶4050%,红酒酿4050%,饴糖510%的料液在发酵前加入到烟叶上,可挥发原有烟香,而且还有一种优美的冬青胶香气。(4)国外有利用微生物配成溶液加到烟叶上,然后进行堆积发酵,从而降低烟叶的烟碱含量,目前在淡味雪茄时代就显得特别重要,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烤烟中。五、晒黄烟发酵 晒黄烟在混合型卷烟中可以协调烟气,它的缺点是地方性杂气较重。一般认为,晒黄烟以60发酵为好,条件:温度60,相对湿度65-70%,时间9-11天。地方性杂气显著减轻,颜色适当转深。六、晒红烟发酵 特点:烟碱含量高,糖含量低,杂气重,烟味辛辣,劲头大。在我国,主要用于雪茄烟,因此雪茄烟的发酵方法都可以用于晒红烟发酵。此外,还可用以下方法发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