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峪镇中心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超全).doc_第1页
高峪镇中心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超全).doc_第2页
高峪镇中心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超全).doc_第3页
高峪镇中心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超全).doc_第4页
高峪镇中心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超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 1、有合理的生活制度和作息时间表,并认真执行。 (1)根据园(所)内儿童的年龄生理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和季节变换的特点,本着动静结合的原则,适当考虑家长的需要,根据不同年龄及季节,制订一日生活制度,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动静结合,对儿童一日生活的主要内容如睡眠、进餐、活动、游戏和作业等每个生活环节的时间、顺序、次数和间隔,给予合理的安排,对各项内容的执行,要提出质量指标。儿童一日生活活动时间分配表年龄饮食活动时间(小时)睡眠次数间隔时间(小时)昼间夜间(小时)共计(小时)次数每次时间(小时)3岁56341.532322.51014164岁543421.521012.5135岁4445122.51012136岁4467122.5101212.5 (2)保健人员参与制订园内儿童作息时间安排及一日各生活环节(如活动、就餐、喝水、入厕、盥洗、睡眠等)的生活护理要求。 (3)保健人员每周应对各班儿童执行一日生活制度的情况进行有目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2、正常情况下儿童户外活动每天不少于2小时(冬季不少于半小时),其中1小时体育活动,午睡时间不少于2小时。幼儿一日生活常规标准及管理细则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标准是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的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以及幼儿园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加盟园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它提出了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对幼儿的基本要求和对老师及保育员的工作要求,它对完善教师保育员的岗位职责;规范幼儿、教师、保育员在各项活动中的行为;强化教师、保育员的保教意识、目标意识;提高幼儿、教师、保育员的各方面素质;使幼儿园的管理逐步科学化、规范化,将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本“标准”从下发之日起,各班级要认真学习掌握,严格遵照执行,使保教质量进一步提高。时间内容对幼儿的要求对教师的要求对保育员的要求7:30/8:20入园晨检早锻早操晨间活动1按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要求,衣着整洁、愉快入园,有礼貌地向老师和小朋友问早、问好。2愿意并愉快的接受晨检,向医生或老师讲明带来的药及有关说明。3将自己的衣服和书包整齐的放在固定的地方,并自觉饮水一杯。4中大班值日生要学习做好值日工作,愿意为小朋友做事情。5能主动地参加各种早锻活动,对体育活动有兴趣。6做操时精神注意力集中,动作准确,能听音乐(口令)整齐的做操。7能按老师的要求进行晨谈或发声练习,晨谈时能完整、流畅、正确地讲述发生的事情。1仪表端庄、热情接待每一位幼儿,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检查幼儿是否携带不安全物品或药物。2大班组织指导值日生工作。3按时组织幼儿户外早锻,运动器械要充足,活动设计要科学合理,并符合幼儿发展水平。运动器械用后组织幼儿收好,放回原处。4穿戴整齐,精神饱满地做好示范。5组织幼儿进行晨谈或其它活动,目标明确,要求具体。6提醒幼儿按天气的变化换好衣服。1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做到室内整洁有序、空气流通。2协助教师接待好家长和幼儿。3为饮水机备好温水。4帮助教师做好早锻的准备工作。5配合教师组织幼儿做操,做好个别指导。6整理书包、衣物。7协助教师搞好晨间活动。8:20/8:50盥洗早餐自选活动1能正确洗手、不玩水、保持盥洗室清洁卫生。2安静愉快的进餐,养成文明进餐的习惯、细嚼慢咽、不挑食。保持桌面、地面和衣服整洁。3用餐后漱口、插嘴、洗手。4餐后进行自选活动。1提醒并帮助幼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盥洗。2随机对幼儿进行卫生常识、生活知识技能的培养,进行个别指导。3观察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4组织幼儿餐后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当日活动安排,作好教育活动前的准备工作。1协助教师检查指导幼儿盥洗。2取早点、分早点。3观察幼儿进餐情况,随时添加。4做好餐后清洁工作。5配合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前的准备工作。8:50/10:40教育活动区域活动水果1愿意参加各种活动,愉快并有兴趣地感知和操作。2注意力集中,能大胆响亮地回答教师的提问,在集体中有表现自我的愿望和能力,养成动手动脑的好习惯。3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有初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思维的积极性。4有良好的教学卫生习惯。5遵守活动区规则,有明确的规则意识。6有初步的活动思路,珍视自己的价值。1组织晨间谈话,帮助幼儿了解当然活动安排。2观察并了解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确定合理的发展目标,采取多种教育形式和形象有趣地教育方法,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3培养幼儿有意注意和参加各种活动的兴趣。4各种新授和复习内容都要有充足的学具,让幼儿感知和操作,鼓励幼儿积极动脑,参与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5尊重幼儿,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6注意语言规范,坚持说和教幼儿说普通话。并在生活过程中创设英语学习的氛围。7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设置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活动,并提供足够一日活动的材料。8注意观察指导幼儿,随时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9提醒幼儿整理收放好玩具等。10组织幼儿按时吃水果,做好户外活动的准备工作。1配合教师组织教学活动,2上午:取水果,休息。10:40/11:30户外活动(有组织的户外活动分钟)1主动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对体育活动有兴趣。2逐步学会走、跑、跳、钻、爬、攀登、平衡、投郑、拍球等基本动作和技能;学会变换基本的队形、队列技能,遵守游戏规则。3懂得随天气的变化锻炼前后增减衣服。4活动中遇到身体不适,会告诉老师。5知道安全基本常识,逐步学会保护自己。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发展水平,有计划的组织各种体育活动,激发幼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2为幼儿创设合理安全的户外活动场地、提供充足的符合要求的体育器械和玩具。3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安排好活动的强度和密度。4随机指导幼儿,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5提醒幼儿增减衣服。休息11:30/ 11:45盥洗餐前活动1有秩序正确的盥洗,养成及时洗手的好习惯。2看电视时不吵闹、不妨碍别人。1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盥洗方法,随时进行生活知识、卫生常识教育。2洗手后安静就座。3做好餐前准备工作,用消毒水擦净桌面(擦桌布要专用并消毒),准备餐具、餐巾。4可组织收听收看小广播、小电视节目,唱游活动、手指游戏等,并与幼儿共同做好半日活动小结。11:45/12:15午餐1养成餐前洗手的习惯。2安静就座,愉快进餐。3学会正确使用餐具(中班下学期开始学习使用筷子),饭后会收拾餐具。4不将饭菜混在一起吃,一口饭一口菜的吃,不挑食、不剩饭,吃饭时不玩,口中有饭时不讲话,保持桌面、地面和衣服的整洁。5中大班自己添饭。6用餐后漱口,擦嘴,洗手有秩序、安静地进行自选活动。1提醒指导幼儿餐前洗手并形成习惯。2组织幼儿洗手后安静就座进餐。3餐前进行营养教育,引起幼儿的食欲,餐前餐中不批评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进餐气氛。4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和收拾餐具。5观察幼儿进餐情况。6指导值日生工作。7撒到地面上的饭菜及时清扫。8组织幼儿餐后安静进行活动。1为幼儿配好餐,做到主副食品分开,并专人专用。2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3随时给幼儿添加饭菜。指导值日生收拾桌面、地面,做好餐后卫生工作。4撒到地面的饭菜及时清扫。12:15/12:30户外散步活动能按教师要求散步,在楼内不吵闹,不喊叫。组织散步,不要在楼内跑动、吵闹、注意安全。收拾好室内卫生,铺好床铺。12:30/14:30午睡1整理好衣裤、鞋,放在固定地方。2安静就寝,睡姿正确,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休息1提醒帮助幼儿盖好被子,纠正不正确睡姿及不良睡眠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2无特殊情况不离开寝室。3小班及托班给幼儿测量体温。14:30/14:45起床盥洗饮豆浆1安静起床,有秩序地穿衣裤、鞋。2中大班学习整理床铺。3有次序地正确盥洗,不玩水,保持盥洗室地面清洁卫生。1指导幼儿有秩序地、正确穿衣、裤、鞋。2指导中大班整理床铺、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3指导幼儿正确盥洗。4帮助幼儿梳头,检查幼儿仪表是否整洁。1. 清扫、整理寝室卫生。14:45/15:30午点1精神饱满地做好午间操。2同上午户外活动。1组织幼儿到室外做午间操。2组织幼儿开展有计划、有恰当活动量和活动密度的户外游戏或体育锻炼。其中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活动15分钟。3指导幼儿收放好器具。1为幼儿开展体育活动,做好场地布置和运动器械的准备工作。2协助教师帮助、指导个别幼儿活动。3协助收放好器具。15:30/16:00 午点同午餐同午餐同午餐16:00/16:45功能室、区域开放活动1对游戏有浓厚的兴趣,喜欢参加教师组织的各类游戏,并按规则要求进行。2学会自己选择活动区,会创造性的使用玩具及游戏材料。3明确角色意识,开展角色间的交往,能较好的进入角色。4愿意并能友好地与同伴进行交往与合作。1根据教育目标选择游戏及活动区内容,并有目的的指导幼儿游戏及活动区活动。2培养幼儿对各种游戏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创造合理的游戏环境,为幼儿准备丰富的游戏材料,引导幼儿创造性地使用和制作玩具。4主动参与游戏、观察幼儿游戏的发展水平,随时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1做好餐后的清洁卫生工作。2配合教师组织游戏活动。3周二下午教师集体备课时,要独立组织好幼儿的正常活动。16:45/17:30整理离园活动1积极主动参加各种活动。2会整理自己的衣物。3知道不跟陌生人离园。4离园时与老师小朋友再见。5清楚老师交代回家要做的事。1组织好离园前的小结、谈话等活动。交代清楚对幼儿的要求。2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不跟陌生人走。3与家长沟通幼儿在园的情况,及时向家长提出应做的配合要求。4关好门窗水及电源。1帮助幼儿做好离园前的准备。2送好坐校车的幼儿。3做好班级卫生工作。注意事项:一、午休1、 孩子睡觉前,检查床上有无带尖、硬的及粒子状东西,枕头、垫子是否放好。2、 幼儿要脱掉外衣、袜子入睡,并及时纠正睡姿,盖被。3、 细心观察幼儿身体变化,起床前有重点的按要求测试体温,并做好记录。4、 孩子入睡前,老师要创造安静舒适的睡室环境。5、 视天气的情况增减被褥及调节电风扇、空调。6、 整理活动区域的玩具和图书,并将损坏的物品检出、收集,以便空闲时一起修补。7、 收拾用过的玩、教、学具,检查孩子的玩具架,书包柜,是否安全、整齐,并视情况进行调整。二、教师离园前应做的工作8、 检查点名册,并统计当日出席及缺席人数,如有需要请与家长联系。9、 记录当日特别事情,如意外、患病、投诉、参观、生日会、郊游、外出等。10、 如幼儿有特殊表现或异常行为,应记录在孩子的个人档案卡中,并及时与家长联系。11、 做好全体工作小结,填写交接班记录,避免对特殊情况或重大事情的疏漏。12、 清理各活动区,视情况及主题需要加以更换、修补。13、 派发当日各种通知、园报、手册、作业单等。14、 给孩子换干净的衣服、发还孩子的玩具、药及衣服等。并整洁孩子的仪表。15、 检查教室中是否有幼儿遗漏的物品、并收好放在固定的地方,以便认领。16、 与家长进行育儿交流。三、生活前注意事项17、 注意桌椅板凳的清洁,保证安全卫生。18、 注意课堂的光线和温度,视情况需要开窗、开门或是开灯、开空调。19、 预备所需的学具,如美工活动的颜料、笔桶、浆糊、胶水、剪刀、画板、纸等。20、 预备并检查当日所需用的教具,如投影仪、幻灯机、录音机、教学软件等。21、 幼儿学具的安全、清洁情况,必要时为幼儿预备纸巾、抹布、围裙等。22、 如遇雨天,要预备放雨伞的地方;及时调整安排其它活动以取代原定的户外活动。幼儿健康检查制度 1、儿童入托入园体检:儿童入托入园前必须到指定的妇幼保健机构进行健康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能入园。健康检查表上的项目应填写完整正确,体检一个月内有效。儿童入园时应将母子健康手册或健康检查表和预防接种卡交给幼儿园。儿童离开托幼园所两个月以上,再入园必须重新体检,入园前体检率应达到100%。 2、儿童入园后应按年龄定期体检: 13岁内幼儿每半年一次,3岁以上儿童每一年检查一次,每半年测量身高,体重一次,定期体检后要进行儿童健康状况分析评价和疾病统计,发现疾病或缺点及时矫治。定期体检率的计算按每年“六月一日”前后的体检为准,新入园未满一个月者不可列入应查人数之内。 3、身高、体重、视力检查:身高、体重检查示范园每季度一次,1级园每半年一次。视力检查每半年一次。所有在园的婴幼儿每年查血红蛋白一次。 4、严格执行晨间的检查及全日制观察制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1)晨检工作可根据本园实际情况,采取保健医检查、班上教师检查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不论选择哪种方式,均由保健医生负责确诊,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检查步骤包括:一摸二看三问四查,观察儿童精神、脸色、体温,询问在家的健康状况,根据儿童的年龄、健康状况、传染病发病季节作有重点的检查,如咽喉是否红肿、腮部有无肿大、皮肤有无皮疹、是否携带不安全物品等。(3)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并记录,对有传染病或其他疾病可疑者,可由家长带儿童去医院就诊,或留在观察室临时隔离观察。 (4)儿童带来的药品,要核对姓名、药名、剂量、用药时间和方法,作好登记,并由家长签字。按时给儿童用药。(5)保健人员应每日午后、儿童离园前巡视各班级,向班上老师、保育员了解儿童的健康状况,如有可疑或异常应及时处理。(6)班内的保教人员应全日注意观察婴幼儿的精神、饮食、睡眠、大小便等情况,对有病和体弱的儿童加强生活护理,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与保健人员联系并作好全日观察记录。工作人员健康检查 1、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同时要接受每年一次的定期检查。2、患有国家法定传染病、性病、性传播疾病、化脓性皮肤病、精神病等有碍儿童身体健康的保教人员、炊事员,患病期间不得从事保教工作、炊事员工作,要及时隔离、治疗。单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人员不得从事直接接触儿童的保教工作。3、在工作中发现患急、慢性传染病(包括疑似病人)及病原携带者,以及患有其他有碍儿童身体健康疾病的工作人员,要隔离和调离,病愈后经医院或防疫部门检查证明无传染性时,方可恢复工作。卫生消毒制度环境卫生: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儿童玩具、教具要保持清洁,定期清洗、消毒;室内应有防蚊、蝇、鼠设备,定人、定点、定期检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冬天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1015分钟,定期消毒。厕所清洁通风,定时打扫并消毒,便盆每次用后立即倾倒,刷洗干净,每日用消毒液浸泡。三岁以上儿童用蹲式厕所。个人卫生:婴幼儿每人一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要专人专用,用后及时清洗,做好消毒工作。幼儿饭前便后洗手,早晚用流动水或干净水洗手和脸,经常保持清洁。饭后要漱口,大、中班幼儿每日早晚要刷牙。控制糖和含糖食物的摄入量和摄入次数。寄宿制儿童应定期洗头、洗澡、每天洗脚、洗屁股,洗屁股用具分开,毛巾每次用后消毒。每周剪指甲一次,每两周剪趾甲一次。手绢要专人专用,每日换洗。婴儿尿布要勤换,洗净后用开水烫或日光曝晒。保持儿童服装整洁,衣服、被褥、床单要勤洗勤晒,每两周日晒一次。保护幼儿视力,室内照明要符合要求,尽量采用自然光。看电视一次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其距离应大于电视机对角线的57倍,电视机安放高度要适中。儿童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下看书、写画;连续看书、写画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培养儿童良好的看书、写画姿势,眼与书本之间距离保持3035厘米,书与桌面应成3040度角;教育儿童不用手揉眼睛,注意用眼卫生;杜绝儿童眼外伤的发生。工作人员个人卫生:经常保持仪表整洁,勤洗头洗澡,勤剪指甲,饭前便后和给儿童开饭前用肥皂洗手。在园内禁止吸烟。疾病预防制度 预防接种管理 1、按儿童年龄及季节协助卫生防疫部门做好计划免疫。 2、接种疫苗后如发现儿童有严重的反应,应及时送医院处理。 传染病管理 1、采取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等综合措施。要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如制订出本园传染病发生、食物中毒、重大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应对预案。2、控制传染源:(1)发现病人及时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及时登记上报。病源携带者亦应及时隔离并治疗。(2)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及适当管理,在观察期内不并班、不升班、不收新生、不转托幼园所。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方面做好传染病的管理。3、切断传播途径 (1)配合防疫部门对托幼机构的环境及各种物品进行终末消毒或随时消毒。(2)针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强饮食卫生以预防消化道传染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或进行空气消毒以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等。 4、保护易感儿童 (1)掌握易感儿童名单,传染病季节加强晨检及全日观察,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被动免疫或药物预防。(2)合理安排儿童生活,提供平衡膳食,加强户外锻炼,提高儿童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儿童常见病管理 1、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及佝偻病、营养不良、营养性贫血、肥胖症等,应列为多发病防治内容。建立专门档案、加强管理。 2、保健人员及保教人员对体弱儿的生活、保健、营养、护理及治疗等要全面关心负责。如适当地进行营养上的干预,按体弱儿管理要求认真做好个案记录,按病种做好小结。 3、向家长宣传体弱儿护理保健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必要时及时就医。体格锻炼 1、开展活动量适宜的各种体育锻炼,随季节变化安排好户内外活动,每日有记录。体格锻炼应坚持不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时间从短到长,逐渐提高锻炼强度。2、结合年龄、季节变化,安排内容多样化的体格锻炼,创造条件开展日光浴、水浴、空气浴锻炼,开展各年龄组的体操锻炼。 3、正常气候条件下,应保证儿童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4、按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体质安排锻炼内容,掌握适当的运动量,不强求一律。锻炼前应做好活动场地、器械、儿童穿着等准备工作。锻炼过程中注意保护儿童的安全、做好保育工作、观察儿童的反应,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锻炼及时处理。锻炼结束后应观察幼儿的精神、食欲、睡眠等情况,保证水的供给。5、注意锻炼与保健、营养、护理的结合。对体弱的儿童要给予特殊的照顾,儿童有病时暂停锻炼。体弱儿管理制度通过体检筛选体弱儿,对体弱儿进行专案管理。体弱儿管理范围:对低出生体重、早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活动期、小儿中度以上缺铁性贫血、中度以上营养不良、反复(呼吸道、消化道)感染(每月2次),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病、神经精神发育迟缓、常见畸形等。建立健全专案管理档案。登记、处理、管理、结案。每月或每季度检查一次,平时加强全日观察、发现问题,及时防治。对体弱儿在吃、玩、睡生活等各方面给予特别照顾和护理,并逐步加强户外活动和体格锻炼。儿童常见病管理制度了解儿童生理特点及常见病发病规律,积极预防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掌握适宜技术,如口服补液的配制方法。积极防治营养性疾病,通过体检了解儿童营养状况,针对不同的原因,提出干预措施。调整饮食、保证营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治疗原发病。积极防治肠寄生虫病,养成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定期集体驱虫每年12次。加强口腔、眼保健工作,积极防治口腔、眼常见病。传染病管理制度及时了解疫情,施行及时正确的检疫措施。发现传染病按规定及时报告,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对所在班级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对接触传染病的儿童立即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按各种传染病规定的检疫期进行检疫。检疫期间不办入托和转托手续,园(所)儿童不混班、不串班。检疫期满后无症状者方可解除隔离。防止传染病的蔓延。传染病流行期间不带儿童到公共场所。儿童离园一个月以上或外出返回时,询问有无传染病接触史。并经医务人员检查,未接触传染病的观察两周,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待检疫期满后方可回班。饮食卫生、营养膳食管理制度管理(1)饮食卫生符合食品卫生法。(2)制定采购验收制度、建立出入库账目,有原始单据可查。(3)每餐留样24小时。饮食卫生(1)儿童饮水杯个人专用,每天清洗并消毒一次。(2)桌面餐前要清洁擦拭并消毒,餐后要擦拭干净(3)循环使用的餐具每次使用后,分班级进行消毒(4)生吃瓜果要洗净或削皮,并防止食用的污染。(5)接触儿童饮食的工作人员工作前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营养膳食管理坚持点名制度,用餐前、后清点幼儿人数,组织幼儿洗手、洗脸做好幼儿出勤记载,以确保幼儿人数无误。不让幼儿端过热的食物,防止幼儿烫伤。用餐过程中为幼儿创设一个安静、和谐的用餐氛围,提醒幼儿相关的用餐注意事项,培养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不骂、不催促幼儿用餐。用餐过程中若有幼儿需要出园,须有教师陪同。用餐完毕,打扫好清洁卫生,组织幼儿游戏或休息,确保幼儿安全。到规定时间方可交班。 儿童心理保健制度 (1)筛查时间:首次在入园后2个月筛查,以后每年筛查1次。 (2)筛查内容:入园时筛查的内容包括智力、语言、运动发展水平,情绪与行为问题,气质评价。入园后的筛查主要为情绪与行为问题。 (3)建立心理保健档案 基本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儿童入园时与入园后每次筛查的结果,对象为所有儿童;建立个案:对象为查出有问题的儿童。追踪观察:对个案进行追踪观察和评价。问题儿童干预。a运动落后儿童干预:开展运动与游戏训练;b语言落后儿童干预:语言训练;c智力落后儿童干预:特殊教育;d情绪与行为问题儿童干预:咨询指导,教育干预;e特殊气质儿童的教育干预:咨询指导。 (4)转诊制度:对不能在幼儿园处理的问题儿童,应转诊到哈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保健中心做进一步确诊治疗。 (5)健康教育:对家长进行有关儿童心理保健知识的讲座,宣传栏中介绍有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