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主要任务 课程性质: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是高职教育工科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学习和研究有关强电与弱电问题的基础课程。主要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获得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方面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分析电路和一般电路的设计能力,在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全局中,具有增强学生对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的作用。二、课时分配序号课程内容名称教学时数小计讲授现场教学及实验 一电路的基本概念642 二电路的分析方法1082 三正弦交流电路1082 四电路中的过渡过程66 五磁与磁性材料44 六半导体器件基础1082 七放大电路14122 八集成运算放大器862 九正弦波振荡电路642 十直流稳压电源422 合 计786216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电工基础知识,能较为熟练运用电工学中的基本知识进行电路中的分析与计算。 本章重点:电压、电流、电动势的计算与它们的方向、全电路欧姆定律、功率与电能的计算及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本章难点: 电压、电动势的方向、功率与电能的计算、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的输出电压电流的计算。实验内容:元件伏安特性的测试。(与基尔霍夫定律同时做)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KVL、KCL),熟练运用串、并联方法解混联电路,能熟练运用戴维南定理、叠加原理和节点电压法解题,为电子技术课程打下良好的解题基础。 本章重点:基尔霍夫定律、电阻的混联、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本章难点:基尔霍夫电压与电流定律、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以及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实验内容:基尔霍夫定律。(与元件伏安特性的测试同时做)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和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复数表示法;熟练掌握单一参数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方法;能较深刻地理解电容、电感分别与电源的能量交换的关系,会计算阻抗的串、并联电路。熟悉三相交流电路中的相电压、相电流与线电压、线电流之间的关系,三相电源、三相负载的二种连接方式。本章重点: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阻抗的串、并联和谐振、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的星形、三角形接法。本章难点:用旋转矢量表示正弦量、用复数的四种形式表示正弦量、阻抗串、并联的计算。实验内容:日光灯功率因数的提高第四章 电路中的过渡过程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较深入地了解过渡过程和换路定律,能较熟练地掌握电容器的充、放电规律。本章重点:电路过渡过程的基本概念、换路定律、电容器的充放电、微分与积分电路。本章难点:换路定律、电容的充放电、微分与积分电路的计算。第五章 磁与磁性材 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较深入地理解铁磁材料的基本性质,了解磁记录和磁记忆的基本概念牢固掌握变压器的的基本工作原理,能较为熟练地计算变压器的变压比和阻抗的变换。本章重点:磁记忆材料和磁饱和材料、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变压器的阻抗变换。本章难点:变压器的工作原理、阻抗变换。第一篇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 半导体器件基础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半导体知识,能较为深刻地理解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本章重点:PN结的形成和单向导电性;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本章难点:PN的形成、三极管电流放大的基本原理、输入、输出特性曲线的理解、稳压管的稳压特性和场效应管的导电机制。实验内容:认识实验第二章 放大电路基础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原则、掌握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还应掌握常用基本放大电路的电路结构、特点和分析过程.通过几个电路的分析、训练,能训练掌握微变等效电路的分析法.本章重点:本章是模拟电路中第一个重点章节,其重点是: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和工作原理、偏置稳定共射放大电路和共集放大电路的组成、特点和交直流分析法。本章难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静态工作点、固定偏置电路工作点不稳定的原因、分压式偏置稳电路的稳定原因、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原理及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概念。实验内容: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第三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较扎实地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组成电路差动放大器和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参数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和简单的非线性应用。本章重点:本章是模拟电路中第二个重点章节,本章的重点是:差动放大电路、信号动算电路。本章难点:差动放大电路中电阻长尾式差动放大电路、恒流源和尾式差动放大电路、集成动放中的信号运算电路(包括比例运放、求和运放、积分运放、微分运放及电压比较器。实验内容:集成运放基本运算电路第四章 正弦波振荡电路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较深入地理解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知识,深刻理解电路的组成、振荡的起振条件;掌握选频网络的频率特性、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原则;能熟练分析有关振荡电路。本章重点: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振荡原理和分析方法。本章难点:文氏电桥振荡电路的组成与分析,变压器反馈式振荡电路 的组成与分析,电感、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的组成与分析及四种振荡电路频率的计算。第五章 直流稳压电路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直流稳压电路的组成、各部分的工作原理、集成三端稳压器和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本章重点:整流电路、电容滤波电路、带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集成三端稳压电路、电路开关电源。本章难点:R L C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稳压管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基本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带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有关参数的计算、开关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工作原理。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及习题课、课外作业、实验、考试考查等。 1、课堂讲授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增加讨论课以及辅导、答疑等教学环节。 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采用插播教学录像。逐渐运用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等先进的教学手段。 计算机应用:以分析电路为主,尽量多安排学生上机画电路和设计电路。 2、教学辅助资料 电路幻灯片、录像片、习题库及电路原理教学软件。 3、实验环节 实验要求:实验课是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重要的实践环节。要使学生能对具体电路进行搭试、测试。以培养学生运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电路工作原理的能力。实验课可根据教育部颁发的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应做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实验10个。 4、习题课安排 基尔霍夫的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戴维南定律。 正弦交流电中运用复数进行阻抗串、并联的计算。 电路的过渡过程,当t=0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三相交流电路的星形和三角形的连接方式。三极管的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及静、动态的计算。负反馈放大器的反馈形式与负反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建议教材采用华荣茂主编的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教程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年2月出版。参考书采用: 1 秦曾煌主编 电工学上、下册(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五版。2 广东师范学院物理系编 电工学人民教育出版1977年11月出版。3 贺一平主编电工学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4 周连贵主编电子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年版。六、说明本课程的教学须由一定工作经验的讲师以上的教师担任,以保证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少年近视形成原因及预防调查报告
- 2025生物银行面试题目及答案
- 幼儿园中班手指游戏教学设计案例
- 中学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训练
- 客户投诉处理流程与满意度提升
- 空间站分部讲解
- 委托收款法律文书模板及拟写规范
- 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与培训讲稿
- 技术总监转正述职
- 家政服务员理论培训试题
- 2025年华能上海电力检修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保洁日常标准培训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项目)选拔赛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高一 人教A版 数学 第三章《幂函数》课件
- 氩气瓶的安全使用要求
- 《大模型原理与技术》全套教学课件
- 糖尿病足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 象棋入门课件教学
- 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江苏省选拔赛精细木工项目技术文件(初稿)
- VR医学模拟手术训练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