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类文件培训大纲.doc_第1页
生产管理类文件培训大纲.doc_第2页
生产管理类文件培训大纲.doc_第3页
生产管理类文件培训大纲.doc_第4页
生产管理类文件培训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产管理类文件培训大纲一、批生产指令管理程序1 批生产指令包括批原料生产指令(含药材粉碎、提取等生产操作)和批制剂生产指令(含产品包装生产操作)。2 指令内容包括品名、批号、批量、规格、开工日期、生产所用物料名称、数量等,若有特殊情况,应在备注栏中详细说明。3 流转及使用3.1 下达3.1.1 批原料生产指令:工艺管理工程师应将经批准的批原料生产指令及批生产记录下达给提取车间主任,并拷贝一份交质量部长。3.1.2 批制剂生产指令:提取车间中间产品放行后,工艺管理工程师应将经批准的批制剂生产指令及批生产记录下达给制剂车间主任,并拷贝一份交质量部长。若涉及制粒筛混,则同时下达一份给制粒车间。3.2 使用a)车间主任凭批生产指令组织生产。b)车间领料员凭批生产指令到库房按消耗定额领取原、辅、包装材料。三、批号管理程序1 定义批:经一个或若干加工过程生产的、具有预期均一质量和特性的一定数量的原辅料、包装材料或成品。为完成某些生产操作步骤,可能有必要将一批产品分成若干亚批,最终合并成为一个均一的批。在连续生产情况下,批必须与生产中具有预期均一特性的确定数量的产品相对应,批量可以是固定数量或固定时间段内生产的产品量。批号: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用以追溯和审查该批药品的生产历史。2 生产批次的划分及生产日期的确定本公司将批分为“原料批”、“成品批”、“原生药粉批”管理,分别制定批号。3.1 原料批3.1.1 固体制剂a)以一次投料量生产出来的均质浸膏或挥发油为一批。以最后一个工序结束并收集(如收膏)的日期为其生产日期。b)前处理到收膏工序使用原料批号。3.1.2 合剂a)以一次投料量生产出来的均质浸膏或芳香水为一批。以最后一个工序结束并收集(如出膏)的日期为其生产日期。b)以一次初配液的量编制一个初配液批号。c)初配所用的浸膏如果是分次浓缩所得,则每次浓缩的浸膏再多编制一个小批号。d)前处理到初配工序使用原料批号。3.2 成品批3.2.1 固体制剂a)胶囊剂、颗粒剂、片剂以同一台混合设备一次混合量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b)制粒工序(或美声喉泰含片灭菌工序)到成品使用成品批号,以总混日期为生产日期,并据此确定批号中的年度月度数字。c)若含回收处理的产品,则批号确定规则不变,但本批应当按照回收处理中最早批次产品的生产日期确定有效期。3.2.2 合剂a)合剂以同一台配液罐最后一次混合的液体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b)配液工序到成品使用成品批号,以配液(精配)日期为生产日期,并据此确定批号中的年度月度数字。c)若含回收处理的产品,则批号确定规则不变,但本批应当按照回收处理中最早批次产品的生产日期确定有效期。3.3 原生药粉批 由提取车间粉碎间加工而成的用于直接入药的原生药粉,以同一批购进药材、同一台设备同时灭菌、同一台设备连续粉碎所得的药粉为一批。4 批号的编制4.1编制时间a)原料批生产指令形成时,生产部工艺管理工程师根据月生产计划、生产周期编制原料批号。b)制剂批生产指令形成时,生产部工艺管理工程师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编制成品批号。c) 若因故出现制剂批生产指令中批号的月份与实际生产月份不符,以实际生产月份为准。d) 原生药粉批生产指令形成时,生产部工艺管理工程师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编制原生药粉批号。4.2 编制方法4.2.1 原料批号 一般编法:由年度的末尾两位+流水号三位共五位数组成,流水号以年为单位编制。位数不够以零补足。例:四物颗粒浸膏11010批即2011年第10批四物颗粒浸膏 。 小批号编法:在原料批号后面加“”+“流水号”。例:110101、110102。当相同浸膏系两次浓缩所得,用于同一次制粒时,浸膏应使用小批号。4.2 成品批由年度末尾两位+月份两位+流水号三位组成。流水号以年为单位编写,位数不够以零补足。例:心元胶囊1101001批,即2011年1月第1批生产的心元胶囊。同品种不同规格的产品,流水号以各自年度流水号分别编制。4.3 原生药粉批由从净药材库领取的净药材的编号+F+本批流水号组成。流水号以批为单位编写。例:桔梗粉YF2,表示进厂编号为1101001的桔梗,第二次领料、粉碎加工而成的桔梗粉。 当一次领取的净药材含两个药材编号时,粉碎间进行生产操作时,应将两个编号的药材分开,并分别编制原生药粉批号。5 批号的使用a)批生产指令中开始使用某产品某批批号,下达生产指令。b)车间按批领料,组织生产。c)质量部按批取样、检验、留样、出具报告、发产品放行通知单。d)供应部按批发料。四、清场管理程序4 清场含义清场:在同一工序上,在上一品种(或批号)生产结束、下一品种(或批号)生产开始之前进行的一系列的设备、容器、工用具的清洗、操作间清洁、物料清点等活动。5 清场内容及标准5.1 物料a)清理现场物料:现场应无当天生产品种及批次的物料、中间产品、成品。5.2 设备5.2.1 设备清洗、清理5.3 容器、工具5.4 环境a)门、窗、墙面、工作台面、椅子、开关、插座盒、回风口地漏。b)灯具、天花板可每周清洁一次,平时应保持肉眼无可见积尘。6 检查6.1 自查清场结束,班组长自查,如不合格,则重新清场,确认合格后,班组长签名,并通知车间质量员或QA人员检查。6.2 检查车间质量员或QA人员到现场检查。逐项检查,发现未达到要求,予以指出、限期重新清场,在清场记录中注明;检查合格则签发清场合格证并在清场记录上签字确认。五、定置管理程序4 定置对象4.1 洁净区定置对象原料、辅料、生产用具、清洁用具、维修工具、文件、记录、状态标志、设备、洁净服及手套、工作鞋、不合格品、废弃物品。4.2 外包装区定置对象包装材料、生产用具、清洁用具、工作服、工作鞋、待包装品、成品、废弃包装材料。5 定置图绘制原则:预防差错、混淆,方便生产;物品的摆放整齐、有序。六、状态标志管理程序4 状态标志内容4.1 设备及仪器a)应挂牌标明:“完好”、“运行”、“检修”、“停用”等状态。b)设备及仪器上应有设备编号牌,标明设备名称和自编号。4.2 管道a)所有管道标志直接在管道上喷字和箭头标志。 c)标志颜色物料管道:用棕色字体标明内容物名称,用棕色箭头标明物料流向;真空:白底黄字黄箭头;蒸汽:包裹保温白色铝皮,红色字红箭头;压缩空气:深蓝底白字白箭头或不锈钢底蓝字蓝箭头;冷凝水:包裹保温白色铝皮,黑色字黑色箭头或黑底白字白箭头;饮用水:PPR管、不锈钢管绿字绿箭头或绿底白字白箭头;纯化水:绿字绿箭头;冷冻水:白底绿字绿箭头;冷却水、循环水:绿底白字白箭头,并注明“进”、“出”冷却(冷冻)设备的冷却(冷冻)水方向;乙醇:不锈钢管红字红箭头;排空:不锈钢管碳钢管刷红漆标志用黑字黑箭头;排污:黑字黑箭头;4.3 功能间a)生产区、仓贮区及质量部门所有功能间应标明房间名称、房间编号。b)生产操作间应用生产状态牌标明生产状态,包括生产的品种、批号、批量、工序、日期等。4.4 物料所有原辅包材、中间产品、成品均应标明其内容及质量状态。a)内容一般包括品名、规格、编号/批号、数量,原药材还应标明产地、采收时间。b)质量状态一般包括合格、不合格、待验。4.5 清洁状态a)设备、容器、工作服等应用“已清洁”、“未清洗”、“已消毒”、“未消毒”“已灭菌”、“未灭菌”等标明其清洗状态。b)操作间清场完成后应用“已清场”标明状态。4.6 安全a)特殊用电器要标明“带电危险”等警示牌。b)检修电器时如配电柜分闸要标明 “正在检修,严禁合闸”。c)提取罐出渣时,应在排渣区挂牌标明“正在出渣,严禁靠近”。d)防爆区要有明显的标志如“严禁烟火”、“防爆区”等。e)污水处理塔标明“严禁入内”的警示牌。8 安装、使用管道的状态标志安装由设备工程师负责。10 更换及撤销a)状态标志损坏无法继续使用时,使用者应及时向工程设备部重新领取并进行更换。工程设备部负责更换管道标志。b)状态牌所标志的载体不存在时,使用者应及时撤销状态标志。c)撤销的状态标志退回工程设备部保管。七、车间物料及产品管理程序4 定义物料:指原料、辅料和包装材料等。产品:包括药品的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中间产品:指完成部分加工步骤的产品,尚需进一步加工方可成为待包装产品。待包装品:尚未进行包装但已完成所有其他加工工序的产品。成品:已完成所有生产操作步骤和最终包装的产品。4 各车间物料、产品放置位置及各房间存放的主要物品4.1 制粒车间a)原辅料暂存间:存放从库房或提取车间粉碎间领取的原辅料以及一批生产结束后剩余的原辅料,包括淀粉、糊精等。b)中间站:存放筛混前、后颗粒(粉末),其中不合格中间品置于不合格区。4.2 合剂车间a)暂存间:存放从库房领取的辅料(包括苯甲酸钠、蔗糖等)以及一批生产结束后剩余的辅料;从库房领取的内包材以及一批生产结束后剩余的内包材,包括PET瓶(盖)、管制玻璃口服液体瓶、铝盖等。b)包材准备间:存放从库房领取的外包材以及一批生产结束后剩余的外包材,包括纸箱、纸盒、瓶贴、说明书、吸管等。c)灭菌前暂存间:暂存已灌装待灭菌的四物合剂(规格:10ml/支)。d) 灯检间:暂存已灭菌、待灯检的四物合剂(规格:10ml/支)。e ) 外包间:暂存已灯检待外包的四物合剂(规格:10ml/支),以及已灌装待检漏、外包的四物合剂(规格:100ml/瓶)。4.3 美声车间a)原辅料暂存间:存放从库房领取的原辅料以及一批生产结束后剩余的原辅料。包括冰片、薄荷脑、白砂糖、胖大海粉等。b)内包材暂存间:存放从库房领取的内包材以及一批生产结束后剩余的内包材。包括铝塑复合膜等。c)中间站:存放选片前、后糖片。d) 不合格品暂存间:存放各工序产生的不合格品,包括不合格糖片等。e)外包材暂存间:存放从库房领取的外包材以及一批生产结束后剩余的外包材,包括纸箱、纸盒、说明书、热缩膜等。f)外包装间:暂存已双铝待外包的美声喉泰含片。4.4 固剂车间a)物料暂存间:存放从库房领取的内包材以及一批生产结束后剩余的辅料及内包材,包括空心胶囊、薄膜包衣粉、铝塑复合膜、PVC、PTP等。b)中间站(两个):存放从制粒车间流转的合格颗粒(粉末)、已充填的胶囊、素片、包衣片、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中间品。 c)包材准备间:存放从库房领取的外包材以及一批生产结束后剩余的外包材,包括纸箱、纸盒、说明书、热缩膜等。e)外包装间:暂存已铝塑待外包或已铝塑装袋待外包的片剂、胶囊剂产品,或已分装待外包的颗粒剂产品。4.5提取车间a)冷库:存放浸膏、初配液、芳香水等,温度要求:-32。b)暂存间(粉碎间内):存放已按要求粉碎的用于直接入药的原生药粉,包括制何首乌粉、胖大海粉、桔梗粉、金银花粉等。c)待投料存放间:放置已经前处理完毕并分罐称配完毕、待投入提取罐的中药饮片。该房间应达到阴凉要求。该房间只能存放用于生产同一批次药品的中药饮片。d) 待处理药材存放间:存放从药材库领取的用于同一批次药品生产的中药材、中药饮片。5 车间物料、中间产品、待内包装品的管理5.1 进站(中间站、暂存间、冷库)a)车间物料管理人员检查进站的物料、中间产品、待内包装品:包装完好、严密,外观干净;每个容器上均有状态标识,标明品名、规格、批号(编号)、日期、数量、有效期、加工状态等。b)在车间物料管理台帐中记录相关内容,注明品名、规格、批号、数量、交接日期等,交料人确认后签字。c)进入有“手动/自动/停止”装置的冷库需先将转换开关置于“停止”位置,机组停止运行后方可进入,转运完浸膏等中间品后立即关闭冷库门,将“手动/自动/停止”转换开关置于“自动”位置。5.2 放置5.2.1定置中间站、暂存间所有物料、中间产品、待内包装品都应按品种、批号分区存放,物品间留有一定的距离以便于进出。5.2.2质量状态标识a) 需要检验、流转的中间产品或待内包装品,应标明质量状态。未取得中间产品流转证时一律挂黄色待验牌,取得流转证后改为绿色合格牌,若质量部出具不合格检验报告单,则挂红色不合格牌。b) 无需质量部检验的中间产品或待内包装品,若质量部出具不合格品处理单,则挂红色不合格牌。c) 若车间物料管理人员发现任何物料、中间品、待内包装品质量可疑,应立即将质量状态标识更换为黄色待验牌,并通知QA到现场确认、处理。5.3 保管温度、相对湿度应符合工艺要求,并进行记录。b)中间站、暂存间内超过规定贮存期的物料,按不合格品处理程序处理。c)生产车间停产1个月以上或更换品种时需将剩余原料、辅料、包材退回库房。5.4撒落物料不得回收,作为废料进行处理。5.5 出站a)在车间物料管理台帐上登记出站情况,注明用于哪一批产品,领用数量、批号等,接料人签字确认。c)关键控制点的中间产品取得中间产品流转证后,中间站方可发放。d)不合格品按经批准的不合格品处理报告单批准的方法发出、处理。e)中间站、暂存间物料转运过程应避免污染和混淆。6 待外包装品管理a)若待外包装品的产生、使用均在同一工序,且此待外包装品放置于该工序操作间内,则无需进行交接、发放登记。如四物合剂贴签。8 不合格品(物料)管理a)不合格品按照不合格品处理程序及时处理。经QA确认的不合格物料退回到库房,由库房处理。b)使用工序的工序负责人当班对该工序已打印批号的报废或剩余的印刷性包转材料进行计数销毁,QA人员监销。填写销毁台帐,销毁方法按销毁程序执行。c) 质损(指使用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的印刷性包装材料若数量大于当批使用数量的1%,按不合格物料进行退库,若小于1%,则由工序负责人当班销毁,QA监销。填写销毁台帐,销毁方法按销毁程序执行。 八、回收、返工管理程序4 定义回收:在某一特定的生产阶段,将以前生产的一批或数批符合相应质量要求的产品的一部分或全部,加入到另一批次中的操作。返工:将某一生产工序生产的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一批中间产品或待包装产品、成品的一部分或全部返回到之前的工序,采用相同的生产工艺进行再加工,以符合预定的质量标准。回收、返工的不是尾料,我们现在的所有尾料都是销毁处理的。5 原则a)产品回收需经预先批准,并对相关的质量风险进行充分评估,根据评估结论决定是否回收。b)回收应当按照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并有相应记录。c)回收处理后的产品应当按照回收处理中最早批次产品的生产日期确定有效期。 d)不合格的制剂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一般不得进行返工。只有不影响产品质量、符合相应质量标准,且根据预定、经批准的操作规程以及对相关风险充分评估后,才允许返工处理。返工应当有相应记录。7.3 实施回收/返工7.3.1回收/返工指令质量部长批准回收/返工后,生产部按批准的方法进行回收/返工。生产部下达回收/返工指令,明确回收/返工方法和回收/返工时间,经生产部长审核、质量部长批准,下达到相应的生产车间。7.3.2 回收/返工实施a)生产车间按严格回收/返工指令完成任务。b)回收/返工岗位填写相应的岗位操作记录,并在备注栏注明回收或返工。c)QA人员监督回收/返工的全过程。九、洁净区管理程序4 人员管理4.1 卫生a)洁净区生产人员、维修人员、辅助人员每年至少体检一次,传染病、皮肤病患者和体表有伤口者不得进入洁净区。b)进入洁净区的人员按规定进行更衣、洗手消毒。应随时注意个人卫生,勤理发剃须,勤剪指甲,勤换内衣,勤洗头洗澡,不得化妆和佩戴饰物,不得带手机及其他个人杂物。c)洁净区内的人员动作要稳、轻、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和交谈,进出房间应随手关门,不得裸手直接接触药品,手部污染时应及时清洗消毒。d)质量部不定期进行洁净区操作人员人手卫生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行培训、教育等处理。4.2 培训a)所有进入洁净区的人员,均应当接受卫生培训。b)外来人员或其他非本区域人员,必须经生产部长批准并进行登记,在车间指定人员培训、指导、监督下方能进入洁净区。5 物料管理a)进入洁净区的物料、工具、用具严格按物料进出生产区操作程序中对进入洁净区的规定由专门通道进入洁净区。b)缓冲室、传递窗的出入口不得同时打开。c)物料经传送带连续出洁净区,进出口应做局部处理,达到洁净要求。6 设施管理a)洁净区内的操作台、凳以及其他用具不得采用木、藤、竹等易脱落、长霉的材料,应采用不锈钢、塑料等易于清洗消毒的材料制成,不得对药品产生污染。b)应采用能隔绝外部空气、昆虫等的地漏,不得对洁净区环境产生污染。7 卫生管理a)洁净区内的工艺生产必须在净化空调系统开机运行达到自净时间后,方可开始进行。b)洁净区应使用无脱落物、易清洗、易消毒的卫生工具,存放在对产品不造成污染的指定地点,并限定使用区域。不同洁净级别的洁具区别使用。c)洁净区应定期消毒,消毒剂不得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