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测试法中的大学英语词汇考试.doc_第1页
交际测试法中的大学英语词汇考试.doc_第2页
交际测试法中的大学英语词汇考试.doc_第3页
交际测试法中的大学英语词汇考试.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际测试法中的大学英语词汇考试武汉科技学院外语系谭燕保摘要:本文从交际教学法的角度探讨了词汇测试的必要性并对交际测试法中的词汇考试特点及可行测试方式进行了研究交际法的词汇测试首先须遵循真实性原则,是综合考试,以交际任务的达成与否作为考核标准,对不同词汇区别对待,并加大语言产出在词汇考试中的比重关键词:词汇交际教学法交际测试法真实性综合测试中图分类号:H319.3词汇作为语言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一直是英语教学和测试的重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更是对词汇等语言结构知识的传授高度重视.各级英语教学大纲都对学生应掌握的词汇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说明.如1999年版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学生在结束基础阶段学习后,达到四级水平,词汇量应该是4500.2003年教育部新下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教学重点和目标上做出了一些调整,但仍然对学生应掌握的词汇提出了明确的量化指标.各个大型考试也有专门的题型设计来针对词汇考核.但尴尬的是,很多学生在通过了考试,达到了大纲规定的词汇量之后,仍然不能自如的表达.曾有语言研究专家把港台学生和大陆学生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及他们的表达能力做过对照比较,他们发现大陆学生的词汇量大,语法基本功扎实,考试容易得高分,但在表达上却略逊一筹.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对词汇测试效度的质疑.尤其是自交际教学法传入我国,开始对我们的英语教学产生巨大影响时,人们更要问:词汇教学在交际能力培养中究竟有多重要,如果重要,究竟该怎样教和考才能使之更好的服务于交际能力培养.本文就从交际教学法和交际测试法的角度探讨词汇考试的必要性.特点和可行方式.希望能对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老师有所帮助. 1. 词汇测试是交际能力考核的必要组成部分.判断一个语言要素是否应成为构卷部分是构想效度研究的范围.测试学认为构想效度的论证必定以一定的语言理论或教学法做为依据.如传统教学法推崇语法+翻译模式,那么测试命题时,必然要包含这两者才能有一定的构想效度.自有语言教学以来,语言理论也经历了长时间的沿革,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交际教学法基本占据了语言教学法的主导地位,并指导着我们的外语教学.交际教学法的提出,主要是交际能力培养概念的确立,认为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习者交际能力的获取.而交际能力是个极为复杂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包括一个人的语言知识,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文体知识,认知能力,情感因素和其他知识.而其中的语言知识即主要针对对语言结构的掌握,对词汇的掌握就应归于这一类.因此从交际教学法的角度来说,词汇应该是考试构卷部分.受教学法的影响,语言测试也进入了交际法测试时期,其中最有名的是Bachman的交际能力测试模式.,它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语言交际能力就是把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的场景特征结合起来,创造并解释意义的能力,它由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机制三部分组成.而语言能力就由一系列的语言知识组成.词汇知识就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因此从交际教学法和交际测试法的角度来看,词汇考试应是交际能力考核的必要组成部分.2. 交际测试法的词汇考试特点2.1. 词汇考试应注重真实性.交际测试法以交际教学法为理论基础,强调掌握语言用法和语言使用的区别.学生掌握了某个单词的用法并不能说明他就能真正使用它来进行交际表达.因此语言测试应该通过观察被测试者在真正的语言使用中运用语言知识的状况.要做到这点,必须要让考试任务模拟真实的交际状况.这就涉及到测试的真实性问题.按照Bachman的观点,真实性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定义.一是情景的真实性.指测试方法特征与将来某一特定目的语使用的情景特征相关的程度.如对于贸易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目的语使用时,很可能涉及到商务谈判方面的事务,如在测试时能给予类似任务,就可说该考试有很强的情景真实性.二是交际真实性.它指考生在完成某一测试任务时,其语言能力的哪些方面参与了完成该测试任务的活动,参与的程度如何.与情景真实性不同,交际真实性强调的是考生与测试任务之间的交际关系.如上文提到的贸易专业的学生进行词汇测试,不但要设计情景真实性的任务,设计者还须预计考生在完成该任务时他的语言能力要素的参与程度.要实现词汇测试的情景真实性,只须把考试题目编制成以一定交际目的的达成为考核指标的任务型题目即可.而测试的交际真实性则意味着提高考生在完成测试任务时其语言能力参与的程度.按照Bachman 的观点,可从以下四个方面采取措施.1. 提出要求,在设计考题时具体指定考生只有使用何种策略才能完成该任务.2.提供机会.给考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必要的信息和工具等.也就是说词汇考试不适宜作为速度考试,对时间等不宜给予太多限制.3.考试任务要得当.根据考生的语言水平出题,量体裁衣能恰到好处的让考生最大限度调动他们的语言能力参与考试任务的完成.太难的题目会让考生一筹莫展,无从下手,太容易不足以更多调动他们语言能力的运用.4. 考试任务要有趣味性.可通过增加情景真实性来提高任务的趣味性,从而让考生更加积极主动的调动其语言能力的参与. 2.2. 词汇考试应是综合测试分离性测试与综合性测试的区别在于前者认为语言能力由一系列要素构成,而这些要素都可独立分开,进行分离测试,来了解考生在某一方面的语言使用能力.如:Today many kinds of electrical _ are available, which has made housework much easier than before. A) facilities B) appliances C) instruments D) equipment 即测试学生对facilities,appliances,instruments,equipment几个单词的掌握情况而综合性测试的命题原则要求考生在答题过程中自行综合各种能力来完成语言任务,不对语言使用进行细分.交际测试法认为语言使用即要求使用者具有充分调动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那种从孤立的单词着手,以单句为载体的测试方式无法体现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它的效度是很低的.因此交际测试法词汇考试须是综合性的对词汇进行综合运用达到交际目的考试.2.3. 词汇测试应有明确的交际目的语言学习包括词汇掌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这也是实现考试真实性的必要条件因此测试题目应以任务型题目为主,且有明确的交际目的,以交际目的是否达成作为重要的评分指标2.4. 词汇考试应有所分类.交际目的的达成一般来说通过听,说,读,写四种基本途径交际者在运用词汇进行不同交际方式时对词汇的运用是有所区别的而词汇从学习和交际者的角度也可大致分为所谓的消极词汇和积极词汇消极词汇即指学习者可对其进行辨识,并能在书面和口头交际中理解积极词汇指学习者不但可以在读听时理解,还可以熟练运用进行说和写等语言产出我国各版本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早就体现了这种区别,并对学生应掌握的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有具体明确的规定因此考试设计人员在命题时对词汇应有所分类,并针对其不同类别进行不同交际任务的设计一般来说,考生应掌握的消极词汇量比积极词汇量要大得多,如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规定,修满大学英语四级的学生必须掌握的积极词汇为2000,而消极词汇则是4500个单词和700个词组因此在考试命题时测试人员须区别对待,并进行不同任务设计2.5. 词汇考试应注重语言产出上文已提到词汇可大致分为消极和积极词汇两大类且通过不同交际途径来实现其运用交际测试法强调对语言产出的重视在实际交际中,信息的输入固然重要,但输入成功与否除了接受者的语言基础,还在于产出方的语言传达方式交际语言运用注重于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语言产出能充分体现学习者对词汇的认识和运用因此词汇考试应更多体现在语言产出中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在产出式能力培养上一直相对较弱,在测试上也未有足够的重视,这就是为什么上文提到很多学生在词汇考试中能得高分,却不能运用,进行自如的表达因此交际测试法词汇考试要给语言产出以足够的重视,通过观察学生运用词汇传达信息作为考试的主要观察点3. 可行测试方式列举.3.1. 通过阅读和听力任务来测试词汇词汇的运用通过交际途径来实现,而消极词汇的运用多通过对书面和口语表达材料的理解程度来衡量因此任务式的词汇测试首先可通过阅读和听力两种形式来体现尤其是书面语言表达往往有量大,面多的特点,跟口语化的听力材料相比,更适合作为对消极词汇考试的来源测试设计人员可通过分析考生未来的语言交际需要,在满足交际真实性的前提下,并根据教学所在的阶段,选取适当阅读材料,通过观察考生对文章的理解来考察词汇的掌握情况在阅读里考察词汇掌握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观察考生对文章整体的理解程度,也可把一些关键词列出,让考生进行辨识口语表达材料相对来说,对词汇的要求不高,所涉及的消极词汇也较少,可适当作为阅读的补充来考核学生的词汇掌握情况3.2. 通过写作和口语任务来测试词汇交际测试法重视对语言产出能力的观察,而考察积极词汇的运用情况则应通过观察考生用词来进行书面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因此写作和口语是比较直接的方式来了解考生的运用情况可在满足测试真实性的前提下,根据教学阶段,设计相应书面或口语交际任务,来了解考生用词汇来完成信息传递,达到交际目的的能力视不同性质和不同学习阶段,可采用规定词汇运用或自由运用两种方式所谓词汇规定,即按照大纲规定,在学习的某个阶段必须要掌握的词汇,要求学生加以运用而自由运用则相对宽泛,在任务设计时,设计人员心中有个大致的范围即可,而给考生相对选词运用的自由3.3. 用完型填空进行适当补充在测试历史上,完型填空被认为是一种较成熟的题型,它可考察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且以语篇为基础,符合交际法关于语言使用须有一定语境的规定但完型填空并非直接的交际任务体现,因此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交际测试,且长期以来人们把它设计成多项选择形式,所以在某种程度来说不够直接但完型填空有它的很多优势,正入上文提到它可以用来观察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且因为它的历史长,有着命题方面的很多经验积累设计理想的完型填空也可较好反映考生的语言运用情况,具有较高效度,因此在词汇测试时,可作为听,说,读,写等测试任务的有益补充可对传统的完型填空加以改善,把完型填空的内容设计成一个独立的交际任务,题目的完成,即是交际目的的达成在题型选择上可采用填词等主观测试方式,既可使考试更倾向于产出式能力的考察,又可避免考生的猜测,较好测试学生的词汇综合运用能力综上所述,词汇测试是交际能力测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命题原则须以真实性为基础,对不同词汇采用不同交际途径进行考察因为篇幅所限,在本文中,如何具体通过读,听,说,写及完型填空进行试题编制等未做详细探讨,希望对测试感兴趣的同仁能对此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参考文献:1.Alan Davis, A Brown, C. Elder, K. Hill T. Lumley & T. McNamara,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st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2. Arthur Hughes, 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 Beijing :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3. J.B. Heaton, Writing English Language Test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4. J.Charles Alderson & Brian North, Language Testing in the 1990s: The Communicative Legacy, London and Basingstoke: Macmilian Publishers Limited, 19915. Littlewood, W., 2000,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65-756. Rod Ellis,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uge Education Press, 19997. Widdowson, H.G., 1999, 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57-698. 刘润青, 韩宝成, 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9. 武尊民,英语测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The Vocabulary Test in the Communicative Testing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an YanbaoAbstract: This thesis starts from the necessity of vocabulary testing from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hen it goes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ossible ways of measurement 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