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历史简叙.doc_第1页
大理历史简叙.doc_第2页
大理历史简叙.doc_第3页
大理历史简叙.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理历史简叙我打算总结一下自己对大理历史的了解,但自己的了解实在不算多,所以今天在此只能称作简叙.希望将来有机会和时间去接触更多的历史文献,走访更多的地方,把这个东西写得更详尽些. P8 |+ E2 w% _ t1 h# Q# P& h5 h6 J8 o# K5 V 大理在中国历史上很长的时间里一直是少数民族地方割剧政权的中心,大理的历史是中华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 $ i2 U$ S; m5 d/ 8 Z* s) N5 q* ? G一.大理人的发源 ! ?; v7 g# e4 c! ( L8 H0 r8 Q: D$ / B7 o3 K$ H 我们知道,在今天的楚雄州元谋县,170万年前出现了一种称为元谋人的远古人类.随着发展和迁徙,在滇池和洱海两大淡水湖泊周围,人类越来越密集,洱海也成为了大理文明的摇篮.到了公元前286年左右,有个楚国人庄蹻率领几千部众来到滇池区域,当上了部落的首领.跟随而来的楚国人有一部分来到大理地区,他们将先进技术和文化带了进来,因而白彝各族先民的语言文学,种田养蚕,神话风俗也受到了楚文化的影响. 3 _ z* n5 2 A+ |; _* y# q4 r 1 R# u4 I6 A二.秦时大理 ; h! o$ / O) B& f9 t) e. y$ p6 f: |: d3 g# B3 G* r 秦以前,大理主要为一些少数民族部落所控制,这些少数民族被称为西南夷.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取得四川,设立蜀,巴,汉中3郡以后着手开发云南.公元前285年蜀郡太守张若取笮及其江南地.这里说的江南地指的就是金沙江以南丽江,大理,楚雄一些地区.秦还在西南夷部落散布地带筑五尺道,置吏,通郡县,所以当时大理地区归入秦地范围. 4 w7 x$ T* p0 j5 _4 n- b J9 V1 A7 三.两汉时的大理 5 u$ o1 d( n _5 X# Y0 l6 L9 j8 p+ f9 5 D* 秦灭.公元前122年,张骞出使西域回来,向汉武帝报告说,若从四川去身毒(今印度),必有安全近便的道路可走.武帝派人到云南寻找通往身毒的商路,不料被居住在洱海附近的当地部族阻挡.于是武帝在长安西仿照洱海的样子凿了一座40里宽的昆明池,建造楼船,操练水军,表示决心征服这些部落.汉习楼船的典故来源于此.公元前109年,武帝派将军郭昌,中郎将卫广率领四川兵卒征服了劳浸,靡莫等滇东地区部落,滇人降.武帝于是在降地设置益州郡,以滇池县(今晋宁)为中心辖24县,大理为叶榆县. 1 y3 w y1 K2 y5 E, + e+ O; )+ b9 0 g9 g9 d6 - j; W; h 到三国时,刘备建蜀汉政权.这时中原军阀连年混战.而益州毫强大姓高定,雍闿,孟获,朱褒等据地称雄,有的则叛蜀投吴.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分兵三路南征.马忠一军由宜宾入牂牁(今贵州黄平)攻朱褒,李恢一军由平夷(今贵州毕节)入建宁(今曲靖)攻雍闿,孟获,诸葛亮自率主力从安上(今四川屏边)入越嶲(今四川西昌)攻高定.3路大军进展顺利,很快击溃了雍闿,高定,朱褒.而后,诸葛亮从会理南渡金沙江到曲靖与孟获交战.孟获被七擒七纵,最后投降.民间还流传着诸葛亮在下关天生桥擒孟获,在弥渡立铁柱封白王的传说.叛乱平定后,诸葛亮在大理设云南郡. 1 E( j$ V/ L8 Q) j: B* R/ b1 l4 Z+ r8 F) E四.两晋,南北朝,隋朝时的大理 + / , P1 ILi0 E5 |* m5 o* Z+ A* D, |. W Q9 d% P0 W Q; P 265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命蜀国降将霍弋为都督统治西南,设置宁州,宁州是当时全国19州之一,大理属宁州管辖.之后数百年,战乱不断,大理地区不断易主.这一历史时期最重要的是民族大融合.到隋唐时期形成了乌蛮和白蛮两大部族.乌蛮是昆明,哀牢,磨些的融合体,白蛮主要是僰人和汉族大姓融合而成.乌蛮,白蛮不只在服饰,语言,风俗上有所不同,更重要的是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白蛮文化程序接近汉族,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乌蛮停留在原有水平.乌蛮是今天彝族的先民,白蛮融合了一部分乌蛮及别种民族,形成现代白族.五.南诏(唐时大理) 8 Q( y. o0 P6 o5 |. C+ 0 % b) . Y. 3 N L3 P2 隋末唐初,在今云南大理的洱海周围及哀牢山、无量山北部地区,分布有乌、白蛮众多部族和部落,649902年间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乌蛮”联合“白蛮”建立的奴隶制的边疆民族政权。其中有六个势力最大的乌蛮部落,史称“六诏”(“诏”之意即王),即蒙舍、蒙嶲、浪穹、邓赕、施浪及越析;或称“八诏”,则加石和、石桥二诏。蒙舍诏地处各诏之南,故又称南诏。南诏发源于蒙化(今大理巍山)南诏始祖细奴逻耕牧在巍宝山,白子国(在今弥渡境内)末主张乐进求让位给他.细奴逻当上了大首领.649年,蒙舍诏首领细奴逻建“大蒙国”,自称“奇嘉王”,臣属于唐,遣使入贡。武则天时,其子逻盛亲自入朝。蒙舍诏原居蒙舍(今云南巍山西北),至唐玄宗时,逻盛之孙皮逻阁被封为台登郡王并在唐的扶持下向五诏进兵,先灭越析,次灭浪穹、邓赕、施浪三诏,最后灭蒙嶲,统一六诏,迁都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南太和村),779年又迁羊(阳)苴咩城(今云南大理)。738年,唐赐名皮逻阁为蒙归义,封云南王。皮逻阁及其子阁罗凤即以洱海地区为中心,发展其势力,向东消灭踞有今云南中部、东部和南部的爨氏,向西南囊括今澜沧江以西的寻传、朴子、望苴子等族地区。南诏在境内发展生产,沟通本地区及中南亚与中原经济、文化的联系,在历史上起着积极的作用。 / FM1 O4 E2 A. t5 |% W4 c# z C% N+ y J; K% J7 N& % s 南诏之统一六诏,本由唐朝促成。统一后,南诏向外扩张。时唐设置姚州(今云南洮安北),建安宁城(今属云南),向今云南各地发展势力,与南诏发生矛盾冲突。玄宗天宝年间,唐朝开始抑制南诏的扩张。但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云南太守张虔陀等贪狯无谋,进一步激化双方矛盾。750年,阁罗凤发兵攻陷姚州,杀虔陀,遂背唐而附吐蕃,史称姚州事件.时杨国忠为唐相,派鲜于仲通,李宓于公元751,754年先后两次率军20万攻打南诏,南诏联络驻浪穹的吐蕃军队反击,两军在下关东郊和洱海边决战,两次战争都以唐军覆没而告终.史称天宝战争.鲜于仲通只身逃回,李宓坠海死.南诏的胜利是在吐蕃支援下取得的.752年,吐蕃封阁罗凤为“赞普钟南国大诏”,意为吐蕃王之弟,给金印,号称“东帝”,赐为兄弟之国.南诏将这年改为赞普钟元年.战后,南诏顾念它和唐朝往日的亲密关系,收集唐军将士尸体在龙尾关筑万人冢,又在首都太和城中立德化碑,申辩他不得已反唐的心情和对唐的友好愿望. 6 Y, t5 e6 W5 A8 L7 o+ |) + c7 E2 | 其后安史之乱起,吐蕃东进,唐无力应付西南,南诏乘机扩展疆土,762年阁罗凤征服德宏地区,收降寻传(阿昌族和景颇族祖先)部落,765年,阁罗凤建拓东城(今昆明市),命儿子凤伽异以副国王身份镇守,又在黑嘴(傣族先民)部落地区设立银生府(今西双版纳),到阁罗凤孙异牟寻时,夺占吐蕃神川(今丽江北部)取得了滇西北地区.南诏疆域大致形成控制今四川大渡河以南, 包括今四川西南部、云南全部及贵州西北部缅甸北部的广大地区。 % I V, U8 X n6 5 s K3 G& & I) 2 1 阁罗凤孙异牟寻时南诏势力最盛,曾以二十万兵力与吐蕃并力攻袭剑南西川。吐蕃以南诏为属国,向其征发兵、赋,又派兵驻其,南诏王异牟寻不堪其扰。787年,唐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不断进行争取南诏的工作。789年,吐蕃与回鹘争夺北庭,征发南诏兵力,引起南诏不满。794年,南诏终于与吐蕃决裂,韦皋奉德宗之命派节度巡官崔佐时到大理与南诏会盟,在苍山神祠与异牟寻盟誓,史称苍山会盟.与唐恢复盟好,并与唐联军大败吐蕃,异牟寻接受唐的“南诏王”的封号, 史称贞元册南诏.但基于奴隶制经济发展的需要, 为了掠夺人口以充奴隶,南诏仍不时向周围地区发动战争。829年,南诏攻陷成都,掠子女工匠数万而去。9世纪中叶,吐蕃政权瓦解,唐朝国力也十分衰弱,南诏既无西北后顾之忧,对唐境的侵扰更为频繁,成为晚唐最严重的边患。 8 L3 W& : Y% _6 H k3 L) t/ m4 $ G5 W 南诏政治制度深受中原影响,其初期官制有六曹,即兵曹、户曹、客曹、法曹、士曹和仓曹,基本是沿袭唐朝地方官制。后期改六曹为三托、九爽。三托是:乞托,主马;禄托,主牛;巨托,主仓。九爽是:幕爽,主兵;琮爽,主户籍;慈爽,主礼;罚爽,主刑;劝爽,主官人;厥爽,主工作;万爽,主财用;引爽、主客;禾爽,主商贾。其相称为清平官,决国事轻重。地方军政制度则有六节使、二都督、六睑。“睑”犹如唐之“州”。 ; B% C2 z: K& u6 R& r. M& G , 7 m( T& HY7 3 Da 南诏文化教育制度亦多模仿中原。南诏多次派王室、贵族子弟往成都、长安就学。凤迦异、异牟寻、异梦凑 (寻阁劝)祖孙三代并以被俘的唐西泸县令郑回为师,后又任郑回为清平官。不少南诏人深通汉文,擅长诗赋,南诏王隆舜、清平官杨奇鲲等都写了脍炙人口的诗篇,被收录于全唐诗内。南诏还从汉地吸收不少工农业生产技术。被俘的成都工匠在南诏传授纺织技艺,“自是南诏工巧埒(相等)于蜀中”。南诏王劝龙晟时佛教盛行。蒙氏王族不仅提倡佛教,而且信奉三宝。丰佑母还出家,法名惠海。大理崇圣寺及三塔即为南诏时所建,至今仍矗立于苍山之麓。 0 D: Li9 , V$ V! w, e$ W; h6 _& I2 r 南诏晚期,奴隶主频繁发动战争,曾在短短15年内发动9次战争,两陷安南(越南),邕管(广西南宁一带),一入黔中,四犯西川.赋役繁重,生产凋敝,各种矛盾激化。897年,南诏王隆舜只知畋猎饮酒,不理国事,为其臣杨登所杀。902年,权臣郑买嗣(郑回七世孙)利用民怨沸腾之机,杀死南诏王舜化真,夺取王位,另建政权,南诏亡。自649年细奴逻称王至此共二百五十三年,传十三主。六.大理国(宋时大理) ; U?% m- C$ ; K) O$ dL6 E3 m 郑买嗣发动宫廷政变,南诏灭.建立了“大长和国”。郑买嗣建国后,三传至郑隆亶,又为权臣东川节度使杨干贞所杀,大长和国灭亡。杨干贞拥清平官赵善政为骠信,国号“大天兴”;才十个月,杨干贞就废赵善政而自立为王,国号“大义宁”。这三个短暂的王朝,均以羊苴城为都。 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趁大义宁政权危难之机,联络滇东“三十七部”武装力量,首先攻破下关,接着攻占大理,灭大义宁国,建立了“大理国”封建政权,仍定都于羊苴城。段思平为“白蛮”大姓,大理人,他当政后,大张旗鼓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政权逐步得到巩固 、人民得到休养,使经济在不长的时间内得到恢复和发展。太平兴国初,宋太宗册封其首领白万(白王)为“云南八国都王”;宋徽宗时,又授大理国王段和誉为“云南节度使、金紫光禄大夫、大理王”。 % c: q4 e3 p7 ( R, N$ r( jT2 E$ x9 z6 U9 n 段思平死后,1063年发生杨允贤叛乱事件,国王无力平叛,只得向滇池地区的封建主高智升借兵去讨伐.杨允贤叛乱平定以后不到20年,又发生杨义贞的政变.杨义贞杀了国王段廉义,自封为广安皇帝,过了四个月,高智升指使儿子高升太起东方37部兵讨灭杨义贞,立段寿辉为王.高智升到大理当宰相,给高升太做善阐(昆明)的领主.段寿辉当了两年的傀儡,被迫让位给段正明(就是金大师书里段誉的伯父)1094年,高升太把段正明赶出去做和尚,自封为国王,改国号为大中国.但是封建领主们不承认高氏大中国的统治,段氏王族更不服.高升太在位两年,不得不于临死时告诉儿子高太明将王位归还段氏.1096年,高太明立段正淳为王.段氏复位,称后理国. ! K8 g# U8 Q+ & k5 f+ s/ i3 ?8 K3 k2 F2 y, H$ O 高氏虽然放弃了王位,却被封为中国公,称号高国主,世代为相,把持朝政,并借此把家族的人口分封到各地去,造成日甚一日的割据态势.37部也联合起来与高氏对抗,争夺地盘,致使后理国事实上已分裂为几个独立的王国.而此时,忽必烈已率领十万蒙古铁骑扑向这个已元气大伤的西南小国. $ u$ U$ i2 h7 9 N! w, H9 G2 : L1 D8 L1 c 1253年,忽必烈采取大包围南宋战略,率领10万大军远征大理.蒙古军从宁夏六盘山出发,集结于甘肃临洮,插进四川西北部,在松潘地区兵分三路.西路由兀良合台率领,取道理塘,乡城;东路由抄合野只烈率领,取道西昌,姚安.忽必烈自统中路劲旅,过大渡河,雅砻江,到达金沙江边,然后乘革囊渡江(所谓元跨革囊就出于此),直抵丽江,大理国王段祥兴派高和率军3000在九禾(今丽江九河)迎战,高和力战身亡,忽必烈随即占鹤庆,剑川,攻大理,当年农历12月,大理国灭. - e/ Y3 B& x9 u& i1 n3 M% Z. d. * 七.元时大理 ! F5 Y- l# d. R# Q1 o/ F4 x8 v5 Z! ? , 忽必烈灭大理国,设大理元帅府;1276年设云南行中书省,改大理为路,下设府、州、县,并将政治中心由大理东迁至押赤城(今昆明)。大理作为国都的历史遂告终结.但忽必烈仍起用大理旧主段氏族人为大理总管,对付反抗势力,封中亚布哈拉(今乌孜别克斯坦)人赛典赤为云南平章政事.1280年,忽必烈封第五子忽哥赤之子也先帖木儿为云南王镇大理,1290年封皇长孙甘麻剌为梁王管理全省.二王代表皇帝监督和干预行省的事务,行省却无权过问他们.结果,诸王与行省之间权利斗争此起彼伏.大理段氏乘机割据称雄,第四代总管段正守那关(今牟定西部),与梁王分地而治.此后,段氏与粱王之间不断争斗,大理路总管历经11代,最后同粱王一起为明所灭.说到这里要提一提一剧,系郭沫若根据历史真实写出.粱王招大理第九代总管段功为婿,妻以阿盖公主.但近臣屡屡进言,说段功有吞灭昆明野心.粱王密付阿盖孔雀胆一瓶 ,令她相机毒死段功.但阿盖公主对丈夫忠贞不渝,拒不从命,粱王乃令部将暗杀段功于东寺.阿盖公主也在悲愤中死去. 8 j( ?: N) & ( F! f4 E0 y/ b3 T2 L( G/ U* s3 % i; F3 X6 s6 Z6 c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而此时蒙古贵族仍然控制着云南,朱元璋两次派人招降粱王未能奏效,决定进讨.他令傅友德为征南将军,兰玉为左副将军,沐英为右副将军,统帅步骑30万,于1381年10月出师平云南.12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