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11分) 美在何方 陈村 说起来十分奇怪,记忆中对美的觉悟居然是从书本开始。 我生活的这个城市,美是需要用点劲才能看得出来的。城市给我的印象有些肮脏、杂乱、喧嚣、破旧。其间自然有许多美丽的事物,譬如一朵花,一片云。我的这个城市适宜拍照而不是游览。每次从风景地归来,总是十分沮丧,往日的麻木被瀑布森林大漠海洋洗去,活泼泼的感觉神经便觉得疼痛。朋友教过我一个看画的方法:卷起一本杂志,像单筒望远镜,用一只眼睛来欣赏。这时,遮去画框之外的纷乱,画居然明亮立体得多。城市之美也是这样得来的。 不过,我不能总是眯着一只眼走在街上。我的印象总是整体的印象。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我的审笑意识是从这里开始的。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是那么纯粹,令人情不自禁。我不知也无须知道翠柳置身何地,无须知道这千秋的沧桑与万里的景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词儿一蹦一跳的,读起来眼睛会一闪一闪。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这是气势。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是慷慨。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这是沉甸甸的忧伤。 人渐渐走入景中,将景淹去,留下一点气息。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有燕在双飞,人就显得更孤独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需要心情。凡俗的我虽然没有那种超然,却有对超然的向往。有位老先生近来发现陶渊明是个斜眼,因他东篱采菊却见了南山。我想这也是游戏之论吧。不仅南山,北山西山也是见得的,连眼都不必斜,只消转转身体就行。我想我们是很容易被这样的诗句烦了的,因为我们既无菊可采,又无南山可见,所见之物多是人之眼,所以需要研究它究竟是斜还是不斜。 从诗词出发,回到生活中,人的感觉有了两个系统:艺术与非艺术。艺术是我们逃遁现实压力的港湾。美在心目中被放大,直到淹了一天一地。美在心目中被抽象,以至不需特定的对象。 美常常是无名的。走在九寨沟,看近处的水,远方的山,拍拍大树,数一数牦牛,在珍珠滩洗洗双足。我无力指出一个具体的美,即便指出也是虚妄的。那是天人合一、地人合一的感受。所有的细节都淡化了,心中起伏着一种莫名的愉悦。景物不再是对象;于是人也就不再君临一切。在这美好的时间和美好的地点,一切都是和谐的。不需要刻意修饰,努力操作,苦思冥索。许多人支起照相机,许多人架起画板。然而全都徒劳,因为取舍也是多余的。我想,我们热爱的还是这样一种深入其中的境遇,热爱它的全体,否则,旅游如何能成为人类如火如荼的节目呢?这样的美比起“绿肥红瘦”式的吟咏更有生命力。 能在生活中常常看见美是一大幸事,如能看到他人未能体察的美尤为幸福。幸好在景观之外还有人情、力量、崇高,人的情感由此丰富起来。 很多年以前,我常常站在晒台上看一个人走过弄堂。她走入我的视线直到消失,其间不过一分钟。那时我还小,不懂爱情或情欲,只觉得想看一看。假如世上有所谓“美的觉悟”的话,这就是了。这是最典型也是最普遍的觉悟,其间没有语言的参与,其间无须学习和训练,是情不自禁的真正的觉悟。 (选自躺着读书) 23本文题目是“美在何方”,作者认为“美”在哪里?(2分) 答:_24第二段末句说“城市之美也是这样得来的”,是怎样得来的?(1分) 答:_25第三自然段表述了作者对“城市之美”的看法?这段文字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 答:_26本文大量引述了古代著名诗人的著名诗句,请写出其中两位的姓名及其生活的朝代。(4分) 诗句:_ _;作者是_,他是_朝人。 诗句:_ _;作者是_,他是_朝人。 27文章末段中,作者称他“很多年以前”的一次经验为“真正的觉悟”,“真正的觉悟”的本质含义是什么?(1分) 答:_28本文对你认识世界、认识人生有什么启发?请结合文章语句谈一谈。(谈一个方面即可)(1分) 答:_ 3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完成文后题目。(4分) 1月26日,在南三环路附近发生了感人一幕:一只小狗在三环主路上被轧死了,另三只小狗不顾上班高峰的滚滚车流,忠实地守护着死去的同伴,舍不得丢弃它。过往的司机都被震撼了,车开过它们身边的时候纷纷绕行,或干脆停车,交通为之阻塞。两辆车因为躲避小狗而追尾,司机们彼此没有埋怨,反而表示碰到这种事能够理解。一位司机动情地说:“今天所有的人都让着这些小狗。说句实话,看着它们,我心里只有一个感觉:感动!”在这感人的一幕里,最令人感动的还是那些过往的车辆和行人,特别是自己的车被人撞了仍无怨无悔的司机。他们的行为生动地告诉人: 。 (1)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不超过15字)(2分)(2)你认为横线上作者通过这件事想告诉世人什么?把你的理解写下来。(30字以内)(2分) 4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2分)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吧。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 ;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 ;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 ;也许上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 ;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不管礼物是重还是轻,在你父母的眼里都会是最纯真的“孝”。 A.一只野果一朵小花 B.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 C.一片砖瓦 D.作业本上的一个红五分 (四)与“低碳”同行(7分) 不论在国际话语空间,还是我们日常的社会生活中间,“低碳生活”,正在成为我们主要的话题。当人类的居住环境越来越恶劣,人类需要的资源、能源越来越稀缺,气候变化越发异常灾害频繁时,我们该采取怎样的生活方式,怎样的生存观念?于是,“低碳生活”这种新的人类生存理念、新的生活方式,流行起来,成为时尚。 所谓低碳,英文为“lowcarbon”,即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其实都直接与碳排量有关系:到了夏天,碳排量会激增,你少开一天空调可以节省8公斤碳,你如果自驾车消耗了100升汽油,那么你就排放了270公斤二氧化碳,需要种三棵树才能弥补,办公室冷气8小时人均消耗10公斤;用电脑10小时消耗0.18公斤;洗热水澡15分钟消耗0.42公斤;吹头发5分钟消耗0.036公斤;煮咖啡两杯消耗0.03公斤” 实现低碳生活其实并不难,以联合国近日发表一份数据报告为例:用传统的发条式闹钟替代电子钟,这可以每天减少大约48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以减少将近1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而是让其自然晾干,这可以减少2.3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过去这些年,我们欠下地球不少“碳债”,是开始偿还的时候了。只要我们戒除各种高能耗的不良生活习惯,节能减排便水到渠成。 在以低能耗、低开支为核心的低碳生活方式中,我们不仅要低碳,更要加入“碳补偿”的队伍。所谓“碳补偿”,是指个人或组织向二氧化碳减排事业提供相应资金,以充抵自己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随着家庭、企业和运输系统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增长,“碳补偿”作为一种自主减排新方法正日益受到瞩目。森林是吸收二氧化碳的好机器。科学研究表明: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量,平均能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 与直接减排措施相比,植树造林等碳汇措施不仅可以达到间接减排的效果,而且操作成本低、效益好、易施行,是目前应对气候变化最经济、最现实的手段,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有效途径。作为“碳补偿”,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到“林业碳汇”这项活动中来。通过植树造林和加大森林的保护,使碳补偿迅速发展,成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据了解,目前我国已经为企业志愿参加造林和森林保护与经营活动增加森林碳汇搭建了一个平台中国绿色碳基金,并在七个省实施碳汇造林项目试点工作。 环境是成本,也是生产力。发展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对企业对个人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让我们携手,为我们共同的家园更加美丽做出共同的努力! 19根据文意,有简洁的语言概括实现“低碳”的途径。(2分) 20文中列举了大量数据,请结合第段内容说明其作用。(1分) 21请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林业碳汇”的理解。(2分) 22.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本文内容说说开展“地球一小时”活动与“低碳生活”有什么联系?(2分) 【链接材料】“地球一小时”是指公众关闭灯光或其他电器一小时,它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2010年3月27日20点30分到21点30分,北京故宫、法国埃菲尔铁塔、美国帝国大厦、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伦敦眼”摩天轮和世界第一高楼位于阿联酋迪拜的哈利法塔等世界知名建筑熄灯一小时,全球数千个城市参加了今年的活动。 八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每空1分,共4分) 峻 q b 遐 2、(2分)D 3、(1)(2分)司机让路;司机让狗的场面令人感动;司机为狗让路等。 (2)(2分)参考答案:一个对狗都充满爱心的民族,才不会缺乏对同类的爱。 4、(2分) CBDA 5、(2分)C6、(每空1分,共8分) - 略 合题意即可。例:关于祖国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关于忧愁个人前途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思念家乡的:日暮相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关于乐观面对离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7、(2分)两点意思对即可得分,每一点1分 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会徽图案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表现了家庭的和睦。在广义上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二、阅读理解 8、(共2分)用“凉”修饰“月”,既写出了月色的秀朗,(1分)又点出春雨过后凉爽宜人的气候。(1分) 9、(共2分)答案示例:这首诗,前两句是静景,月挂梢头,光泻兰溪,溪月相映增辉,幽雅的兰溪山色,朦胧而飘渺;后二句是动景,春水盎盎,鱼抢新水,调皮地涌上溪头浅滩。(1分)诗人将山水的明丽动人,月色的清爽皎洁,渔民的欣快欢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明澈秀丽的画卷中,读后给人以如临其境的美感。(1分) 10、(2分)(1)我 (2)停止 11、(2分)亦甚雄快(愉快) 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悲伤,泪流不止) 12.(2分)抓住特征描写1分,语言优美1分。 13、 神情(1分) 确认老水手就是于勒后内心的惊恐、失望和极度的沮丧。(1分) 14、三个称呼连用强调了“我”与于勒的血肉关系,(1分)表现了“我”对于勒的同情、关心但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1分)他的善良、纯真与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漠、势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分) 15、说明此时的于勒确实很穷,而且已经沦落到了社会的底层。(1分) 16、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意近即可)(1分) 17、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与腐败。(1分) 18.与上船时形成对比,(1分)表现了小说的主题。(1分) 19、(共2分)一种是直接减排,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源(1分);一种是间接减排,主要是通过植树造林等碳汇措施实现“碳补偿”(1分)。 20、(共1分)要点:第段列举大量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其实都直接与碳排量有关。 21、(共2分)“林业碳汇”是指充分发挥森林的碳汇功能,以吸收固定二氧化碳,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减缓气候变化为主要目的林业活动。 22、(共2分)答案要点:关闭灯光和电器可以减少能耗,降低碳排放量。(1分)开展这一活动可以提高公众节能意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1分 23、(共2分)“美”在现实生活中,(1分)“美”在每个人的心中。(1分) 24、(1分)是排除肮脏、杂乱、喧嚣、破旧之后而得来的。 25、(共2分)城市之美需要用劲才能看出来。(1分)这段文字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1分) 26、(共4分)(每一个2分,答对其中两个即可得满分,每小题中只要错一处,扣0.5分) “两只黄鹂鸣翠柳”,作者杜甫,唐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作者李白,唐 “枯藤老树昏鸦”,作者马致远,元 “大江东去”,作者苏轼,宋 “十年生死”,作者苏轼,宋 “落花人独立”,作者翁宏,唐 “采菊东篱下”,作者陶渊明,晋 27、(共1分)指发自内心的、心灵深处的感悟。或:没有语言参与的、无需学习和训练的感悟。 28、如结合“美是需要用点劲才能看得出来的”,谈发现美;结合“美”是“天人合一、地人合一的感受”,谈热爱生活、领受生活;结合“能在生活中常常看见美是一大幸事,如能看到他人未能体察的美尤为幸福”谈努力发现美、热爱生活;结合“幸好在景观之外还有人性、力量、崇高,人的情感由此丰富起来”谈丰富自己、提高审美情趣;由“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是那么纯粹”:谈学习古典诗词、文学作品的重要性,等等。 29、传统文化须敬畏。(1分) 30、引起读者注意,吸引阅读兴趣(1分);引出“传统文化的论题(1分)。 31、挖掘传统文化永不磨灭的精神力量,弘扬传统文化高贵的精神品质。(1分)如元宵节:舞龙舞狮赏花灯等;清明节:祭祖扫墓等;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等;除夕:放鞭炮守岁等)。(任写出两个2分) 32、道理论证(或引用论证,或比喻论证),(1分)证明了“彻底否定传统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的论点(1分) 三、作文 略。 满分50分,分五个等级评分 第一等级:写作范围符合题目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能恰当地运用表达方式,有较强的感染力或说服力,语言流畅,条理清楚,结构严谨,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可评45分至50分。 第二等级:写作范围符合题目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语言流畅,条理清楚,结构严谨,书写工整,卷面较整洁,可评38分至44分。 第三等级:写作范围基本符合题目要求,文章有中心,材料较具体,语言基本通顺,条理较清楚,结构严谨,书写较工整,卷面较整洁,可评30分至37分。 第四等级: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评20分至29分:1.语句不通,明显的语病在五句以上;2.内容空泛,中心不明确;3.层次不分明,条理不清楚;4.不足400字。 第五等级: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评20分以下:1.写作范围不符合题目要求,文不对题;2.有明显的观点错误;3.文理不通;4.结构杂乱。 说明:1.三个错别字扣一分,重现的不计,扣到2分为止。 2.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 3.有文采、有创意的文章可酌情加25分。郑州市重点中学联考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人教版)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完成15题。(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和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炽热(zh) 粗劣(li) 长吁短叹(x) 汗流夹背(ji)B、迸射(bng) 家醅(pi) 龙吟凤秽(hu) 即物起兴 (xng)C、挑剔(t) 执拗(ni) 顾名思义(y) 急不可耐(ni)D、畸形(j) 缄默(xin) 合辙压韵(y) 相形见绌(ch)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替换为括号内的成语,而不改变句子原意的一组是( )(2分)对两会期间关于“恢复五一长假”的提议,社会各界反应不一,莫衷一是(a、众说纷纭 b、各行其是)。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天真幼稚的孩童,目空一切(a、心安理得 b、狂妄自大)的妄想征服自然是极其可笑的。每年春色融融的四月,洛阳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相开放,花团锦簇(a、落英缤纷 b、姹紫嫣红)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A、a a b B、b b bC、b a b D、a b b3、古诗文默写。(10分) ,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吴均与朱元思书)山坡羊潼关怀古一词中以动写静的句子是 ,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范仲淹那种“ , ”的旷达胸襟。早春如酥的小雨浸润着草色 ,西楼如钩的新月散发着清幽,文天祥的丹心永照汗青,陶渊明的悠然寂静了南山语文,你把心灵之音化为翩翩翅膀,带我飞翔。语段中划线句都化用了诗句,请你任选两句,写出完整的原诗句。(4分) , 。 , 。4、名著阅读。(4分)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用痛苦换来的欢乐。”他是德国音乐家 ,这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在传记 中对他一生的概括。这本传记还记录了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 和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他们都是 造就的伟人,以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精神为我们谱写了一阙“英雄交响曲”。5、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9分)汉字考试无一人全答对,都是电脑和英语惹得祸?“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在上海首次开考,前30道题中要求填写的30个汉字,随机抽取的500份试卷中无一人全写对,大多数只写对20个左右。有人认为,是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电脑让我们有些人(特别是青年朋友)过早地得上了“汉字健忘症”“电脑失写症”。也有人认为,近年来,全社会都在盲目迷恋英语,而却冷落、忽视、削弱母字、母语的学习与运用。青少年书写能力不断退化。随着电脑的广泛应用,使很多人写不出美观大方的方块字了。很多学生的作业、课堂笔记,都是信手乱涂,潦草难辨。要么经常写错别字,而且字还写得歪歪扭扭,更不用说传统意义上的汉字书写结构、笔画笔顺了。根据材料概括,目前我国汉字书写的现状是 。(2分)(2)材料中划线句有语病,请修改。(4分)A、随着电脑的广泛应用,使很多人写不出美观大方的方块字了。 B、要么经常写错别字,而且字还写得歪歪扭扭,更不用说传统意义上的汉字书写结构、笔画笔顺了。 (3)读拼音写汉字,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3分)Xi gu fn hn z, yng zhng hu wn hu。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610题。(14分)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 A (严肃、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 B (教训、教育)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 C (责骂、责备)我,然后 D (行罚、惩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6、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空缺处。(2分)A、 B、 C、 D、 7、概括选文主要内容。(2分) 8、母亲责罚我,为什么不许我哭出声音来?(2分) 9、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能即时记录、表达我们阅读时的思考和感悟。批注的角度有赏语言、写理解、谈感悟、作评价等。请任选一个角度,对下面摘录的内容进行批注。(4分)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批注: 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批注: 10、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母爱也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你还读过哪些感人的母爱故事?积累了哪些关于母爱的格言、俗语?请分别向大家推荐一例。(4分)故事(故事梗概): 格言(俗语): 三、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13分)偷 秋秋虫在墙根的草丛里开始唧唧鸣叫了,有雁阵开始从更远的北方飞来,然后掠过村庄向南飞去。向阳的山冈上,一树的黄叶不知不觉就染黄了一片树林,就像太阳遗忘在山冈上的一片阳光。然后那黄色顺山而淌,只是几个夜晚的功夫,它们便漫过山腰和山脚,几缕清凉的风刷过去,苍绿的田野一下子就黄了。村庄周围的玉米林黄了,玉米行间套种的豆秧黄了,河滩沙地上的花生秧黄了,灌河边的稻田也黄了,就连那蓝得乌亮的灌河水也被染黄了,像一卷淡黄的丝绸,静静地沿庄西的山脚蜿蜒着向南铺去。庄子里勤快的人,就开始着手拾掇农具,老人和妇女们忙碌着修铲那被夏雨中的燕鸟们叼得凸凹不平的稻场,牛拖着石磙,在空旷的稻场里碾来碾去,吱哑吱哑的石磙声几乎穿透了静谧的村庄,在村庄空荡的上空此起彼伏地回响着。初秋的时光,就在一片轻微的骚动中溜走了。农历八月十五夜里,圆圆的玉盘似的月亮还未从村庄东边的山冈上升起,许多人家的晚饭已经摆上了。一家人坐在庭院里的树下,边笑声盈盈地说话,边滋滋溜溜地咂酒。也有些喜欢热闹的人,在月光下摆开宴席,高声划拳猜枚,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惹得庄里的狗都踩着月色溜过来赶热闹。但一般人家是不多喝的,酒至微醺,月上中天时,大家还要披着夜色去偷秋呢。尤其是村庄里的那些孩子们,前些天早瞄上别人家的几个滚圆秋梨、几盘葵花籽,或者是别人家的几根甘蔗和瓜果。别说是长在村庄周围的庄稼地里的,就是长在人家庭院里的他们也敢去偷了,因为今天夜里的偷不算偷,即使被人发现甚至逮住了,也不会遭喝斥的,顶多被笑骂几声:“几时就瞄上俺的东西啦,这群贼崽子!”月亮挂到中天时,村里的人便三三两两出庄了,披着银银的月辉,有的去河边的果园里,蹑手蹑脚钻到树下摘几个苹果、秋梨,看果园的老头坐在窝棚里瞅得一清二楚,可他绝不会喊一声,任乡亲们偷几个尝鲜去。也有更放肆的,知道守果园的坐在窝棚里,却要对着窝棚喊:“偷秋了。”看园的老头佯装没听见,任他们“偷”,任他们坐在果树下嚓嚓嚓嚓香甜地吃去。当然,果园里的老头也是要去偷一把的,去邻地里扯几秧颗粒已经饱满的花生,去旁边的玉米地里偷掰一个玉米棒,或者坐在窝棚前的月色里偷偷想一些遥远的往事儿。 庄里偷秋都只是象征性顺手牵羊那么一点点,老人们说,秋是要偷的,你不偷一点点,那些好收成很快就被日子带走了,你偷秋,就偷来了好收成的种子,明年后年就要风有风要雨有雨,你就有好收成好运气了。村庄人平时是很瞧不起“偷”字的,但偷秋是例外。他们是渴望从岁月中偷出一点好时光,是渴望从丰收的季节里偷出一点好记忆,是渴望从劳碌的生活中偷出一缕朴素的温馨和情趣。 在村庄的中秋之夜,皎洁如霜的月色下,一群群的村庄人悄悄穿行在田塍和玉米林之间,他们或许只偷到了玉米林中的一个玉米棒,只偷到了稻田里一枚沉甸甸的稻穗,但他们却从岁月中偷到了他们梦想的秋天,从忙碌的劳作中偷到了一片悠闲的月色。而我们又从岁月中偷到了一点什么呢?(作者李雪峰。选自阅读与鉴赏2008年第12期,有删节。)11、根据选文填空。(1分)文章描述了八月十五庭院里的宴饮、闲聊和颇具童趣的田间地头的偷秋活动,篇末用满怀欣慕的议论表达对这种生活的 。12、村庄人很瞧不起 “偷”,但为什么喜欢偷秋?偷秋的民俗中寄托着人们怎样的期望?(3分) 。13、文章第、段的描写与“偷秋”有何联系?(2分) 。14、结合语境,品味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那黄色顺山而淌,只是几个夜晚的功夫,它们便漫过山腰和山脚,几缕清凉的风刷过去,苍绿的田野一下子就黄了。 月亮挂到中天时,村里的人便三三两两出庄了,披着银银的月辉,有的去河边的果园里,蹑手蹑脚钻到树下摘几个苹果、秋梨,看果园的老头坐在窝棚里瞅得一清二楚,可他绝不会喊一声,任乡亲们偷几个尝鲜去。 15、文章意蕴丰富,结尾的问句更是余韵悠长,引人深思。是呀,我们该从岁月中“偷”点什么?请结合自己的体悟,给出你的答案吧!(3分) 四、古诗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19题。(12分)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 欧阳修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 饮少辄醉 辄: 乐亦无穷也 穷: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8、依据文中划线句子,用简要的语言介绍醉翁亭的位置、形状。(2分)位置: (不超过15字)形状: 19、文章意境优美,“乐”如一根彩线贯穿全文。我们该如何理解作者的 “乐”?同样被贬,他的人生态度与一般迁客有何不同?(4分) 阅读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题2021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0、古诗词中常用典故,含蓄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本诗引用“闻笛赋”、“ 烂柯人”的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分) 21、李纶在给汶川笔友的信中写道:“伤痛我们会铭记,但不应沉溺其中。因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们应坚信美丽、坚强的汶川很快就会在巴蜀大地上重新崛起!”你认为他引用的诗句合适吗?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2分) 五、作文(50分)22任选一题作文。(50分)(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1)请以“心有 ”为题,补全题目写一篇文章。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材料寓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一天,寄居蟹发现龙虾正把自己的硬壳脱掉。寄居蟹说:“你怎可以把唯一保护自己身躯的硬壳也放弃呢?不怕有危险吗?现在,连急流也会把你冲到岩石上去,到时你不死才怪呢?”龙虾回答:“谢谢你的关心。我们龙虾每次成长,都必须先脱掉旧壳,才能长出更坚固的外壳。现在面对的危险,只是为了将来发展得更好而作准备。”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1、C(2分) 2、D(2分) 3、劝君更尽一杯酒 鸢飞戾天者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每空1分,若出现错字、别字、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共10分)4、贝多芬 名人传 米开朗琪罗 痛苦和磨难 (每空1分,共4分)5、(共9分)(1)汉字书写不被重视,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书写能力不断退化。(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儿科业务考试题及答案
- 毒鸡汤考试题及答案
- 农民职业培训与农业技能提升协议
- 雨中的邂逅事件作文7篇
- 资源能源节约利用承诺书5篇范文
- 企业员工绩效考核标准与流程模板
- 多平台兼容软件开发框架
- 客户信息管理数据记录模板
- 大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 春节习俗的写物作文7篇
- 土地复垦施工设计
- GB/T 5023.3-2008额定电压450/750 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3部分:固定布线用无护套电缆
- GB/T 21471-2008锤上钢质自由锻件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轴类
- GB/T 12670-2008聚丙烯(PP)树脂
- 非贸项下对外付汇的政策解读和实操疑难解答课件
- 高中心理健康课程《人际关系-寝室篇》课件
- 水产微生物学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报告-三段式距离保护
- 香港永久性居民在内地所生中国籍子女赴香港定居申请表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学道德与法治 第5课 协商决定班级事务 课件
- 跨境电商亚马逊运营实务完整版ppt课件-整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