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inux 入门培训教程V1.01 Linux系统概念2 登录和退出系统2.1 启动系统2.2 用户登录2.3 修改口令2.4 退出登录2.5 关闭机器3 文件与目录操作3.1 文件名与文件类型3.2 目录结构3.3 显示文件内容3.4 编辑文件3.5 文件的复制、删除与移动3.6 目录相关操作3.7 文件与目录的权限操作3.8 文件的备份与压缩4 用户管理4.1 增加新用户4.2 删除用户4.3 修改用户属性4.4 增加用户组4.5 删除用户组4.6 修改组成员5 进程管理5.1 启动进程5.2 查看进程5.3 终止进程6 磁盘管理6.1 df命令6.2 du 命令7 软件安装7.1 搞定使用rpm打包的应用软件7.2 搞定使用tar打包的应用软件8 网络应用8.1 设置工具8.2 诊断工具9 系统监控9.1 性能监控9.2 用户监控9.3 日志分析第一章 Linux系统概念操作系统的各个部分一个Linux操作系统由一个内核以及一些系统程序组成。当然还有一些用于工作的应用程序。内核是操作系统的心脏。它维护着磁盘上文件的轨迹,启动程序并且并行地运行着它们,给各种进程分配内存以及其他的资源,从网络上接收和发送数据包等等。内核自己做的事很少,但它提供了建立所有服务所需的工具。它也防止了任何人直接对硬件的访问,迫使任何人使用它所提供的工具。这样,内核为各个用户之间提供了一些保护。内核所提供的工具是通过系统调用(system calls)来使用的。系统程序利用内核所提供的工具来实现一个操作系统所需的各种服务。系统程序,以及所有其他程序,运行于“内核之上”,也即所谓的用户模式(user mode)。系统程序和应用程序之间的区别在于它们专注的方面:应用程序主要用于将有用的事情做好,而系统程序是用来使系统正常地工作。一个字处理程序是一个应用程序;而telnet是一个系统程序。这些区别常常是模糊不清的,然而,这仅仅对于强迫分类来说是重要的。一个操作系统也可包含一些编译程序以及相应的库程序(在Linux下由指GCC以及C库程序),尽管不是所有的编程语言必需成为操作系统的一部分。文档,以及有时甚至一些游戏,也能算是操作系统的一部分。传统上来说,操作系统是由它的安装磁带或磁盘上的内容来定义的;对于Linux来讲,就不是那么清楚了,因为它散布在世界上很多的FTP站点上。内核中的重要部分Linux内核由几个重要的部分组成:进程管理、内存管理、硬件设备驱动程序、文件系统驱动程序、网络管理以及各种其它部分。图1-1显示出了其中的一些。图1-1 Linux内核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中的一些也许内核中最重要的部分(没有它们就不能工作)是内存管理以及进程管理。内存管理用来给进程分配内存区域和分配交换空间区域,内核的部分,以及用于高速缓冲。进程管理用于创建进程,以及通过在处理器上交换活动进程来实现多任务的功能。在最低层,内核包含每种它支持的硬件的设备驱动程序。由于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不同种类的硬件,硬件设备驱动程序的数量是庞大的。有许多在一些方面相似的硬件仅仅在软件是如何控制它们方面是有所区别的。这种相似性使得支持相同操作的驱动程序通用类成为可能;类的每个成员对于内核的其余部分来说有着同样的接口,但在实现它们方面有所不同。例如,所有的磁盘驱动程序对于内核的其它部分来说看上去是相同的,也即,它们都有如初始化驱动器、读扇区N、写扇区N的操作。有些内核提供的软件服务本身就有着相似的属性,并且因此可以抽象成类。例如,各种网络协议被抽象成一种编程接口,BSD套接字库。另一个例子是虚拟文件系统(virtual filesystem)(VFS)层将其文件系统操作从其实现中抽象出来。每一种文件系统类型提供了各自文件系统操作的实现。当某个实体试尝使用一个文件系统时,该请求通过VFS,发送到相应文件系统驱动程序中。第二章 登录和退出系统1. 启动系统Linux的启动过程并不象启动信息所显示的那样复杂,它主要分成两个阶段: 1.)启动内核。在这个阶段,内核装入内存并在初始化每个设备驱动器时打印信息。 2.)执行程序init。装入内核并初始化设备后,运行init程序。init程序处理所有程序的启动, 包括重要系统精灵程序和其它指定在启动时装入的软件。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Linux的启动过程。 一、启动内核 首先介绍启动内核部分。电脑启动时,BIOS装载MBR,然后从当前活动分区启动,LILO获得引 导过程的控制权后,会显示LILO提示符。此时如果用户不进行任何操作,LILO将在等待制定 时间后自动引导默认的操作系统,而如果在此期间按下TAB键,则可以看到一个可引导的操作 系统列表,选择相应的操作系统名称就能进入相应的操作系统。 当用户选择启动LINUX操作系统时,LILO就会根据事先设置好的信息从ROOT文件系统所在的分 区读取LINUX映象,然后装入内核映象并将控制权交给LINUX内核。LINUX内核获得控制权后, 以如下步骤继续引导系统: 1. ) LINUX内核一般是压缩保存的,因此,它首先要进行自身的解压缩。内核映象前面的一些 代码完成解压缩。 2. ) 如果系统中安装有可支持特殊文本模式的、且LINUX可识别的SVGA卡,LINUX会提示用 户选择适当的文本显示模式。但如果在内核的编译过程中预先设置了文本模式,则不会提示选择显示模式。该显示模式可通过LILO工具程序设置。3. )内核接下来检测其他的硬件设备,例如硬盘、软盘和网卡等,并对相应的设备驱动程序 进行配置。这时,显示器上出现内核运行输出的一些硬件信息。 4. )接下来,内核装载ROOT文件系统。ROOT文件系统的位置可在编译内核时指定,也可通过 LILO指定。文件系统的类型可自动检测。如果由于某些原因装载失败,则内核启动失败,最终会终止系统。 二、执行init程序 其次介绍init程序,利用init程序可以方便地定制启动其间装入哪些程序。init的任务是 启动新进程和退出时重新启动其它进程。例如,在大多数Linux系统中,启动时最初装入 六个虚拟的控制台进程,退出控制台窗口时,进程死亡,然后init启动新的虚拟登录控制台, 因而总是提供六个虚拟登陆控制台进程。 控制init程序操作的规则存放在文件/etc/inittab中。Linux缺省的inittab文 件如下: # #inittab This file describes how the INIT process should set up the system in a certain #run-level. # # #Default runlevel.The runlevels used by RHS are: #0-halt(Do NOT set initdefault to this) #1-Single user mode #2-Multiuser,without NFS(the same as 3,if you do not have networking) #3-Full multiuser mode #4-unused #5-X11 #6-reboot(Do NOT set initdefault to this) # id:3:initdefault: #system initialization si:sysinit:/etc/rc.d/rc.sysinit 10:0:wait:/etc/rc.d/rc 0 11:1:wait:/etc/rc.d/rc 1 12:2:wait:/etc/rc.d/rc 2 13:3:wait:/etc/rc.d/rc 3 14:4:wait:/etc/rc.d/rc 4 15:5:wait:/etc/rc.d/rc 5 16:6:wait:/etc/rc.d/rc 6 #Things to run in every runlevel ud:once:/sbin/update #Trap CTRL-ALT-DELETE ca:ctrlaltdel:/sbin/shutdown -t3 -r now #When our UPS tells us power has failed,assume we have a few minutes of power left.Schedule a #shutdown for 2 minutes from now. #This does,of course,assume you have powered installed and your UPS connected and working #correctly. pf:powerfail:/sbin/shutdown -f -h +2 Power Restored;Shutdown Cancelled #Run gettys in standard runlevels 1:12345:respawn:/sbin/minggetty tty1 2:2345:respawn:/sbin/minggetty tty2 3:2345:respawn:/sbin/minggetty tty3 4:2345:respawn:/sbin/minggetty tty4 5:2345:respawn:/sbin/minggetty tty5 6:2345:respawn:/sbin/minggetty tty6 #Run xdm in runlevel 5 x:5:respawn:/usr/bin/X11/xdm -nodaemon Linux有个运行级系统,运行级是表示系统当前状态和init应运行哪个进程并保持在这种 系统状态中运行的数字。在inittab文件中,第一个项目指定启动时装入的缺省运行级。 上例中是个多用户控制台方式,运行级为3。然后,inittab文件中每个项目指定第二个 字段的项目用哪种运行级(每个字段用冒号分开)。因此,对运行级3,下列行是相关的: 13:3:wait:/etc/rc.d/rc 3 1:12345:respawn:/sbin/minggetty tty1 2:2345:respawn:/sbin/minggetty tty2 3:2345:respawn:/sbin/minggetty tty3 4:2345:respawn:/sbin/minggetty tty4 5:2345:respawn:/sbin/minggetty tty5 6:2345:respawn:/sbin/minggetty tty6 最后六行建立Linux提供的六个虚拟控制台。第一行运行启动脚本/etc/rc.d/ rc 3;这将运行目录/etc/rc.d/rc3.d中包含的所有脚本,这些脚本表示系统初始化时要启动的程序。一般来说,这些脚本不需要编辑或改变,是系统缺省的。启动过程如下图:2. 用户登录Linux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多用户操作系统,用户要使用该系统,首先必须登录,使用完系统后,必须退出。用户登录系统时,为了使系统能够识别该用户,必须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经系统验证无误后才可以登录系统使用。Linux下有两种用户:1) root 用户:超级权限者,系统的拥有者,在Linux系统中有且只有一个root 用户,它可以在系统中任何操作。在系统安装时所设定的密码就是root用户的密码。2) 普通用户:Linux系统可以创建许多普通用户,并为其指定相应的权限,使其有限地使用Linux系统。用户登录分两步进行:1) 输入用户的登录名,系统根据该登录名来识别用户;2) 输入用户的口令,该口令是用户自己选择的一个字符串,对其他用户完全保密,是登录系统时识别用户的唯一根据,因此每一个用户都应该保护好自己的口令!系统在建立之初,仅有root用户,其它的用户则是由root 用户创建的。由于root 用户的权限太大了,所以如果root用户误操作将可能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建议系统管理员为自已新建一个用户,只有需要做系统维护、管理任务时才以root用户登录。下面就是一个登录实例:(其中黑体字为输入)Red Hat Linux release 7.1 (Seawolf)Kernerl 2.4.2-2 on an i686Home login:rootPassword: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发现在Password 后面是空的,其实并不是不输入密码,而是在输入时,Linux系统不会把它显示出来,这样用来保护密码!如果登录成功的话,我们将获得Shell(Shell 是用来与用户交互的程序,它就象DOS 中的COMMAND.COM,不过在Linux下可以有多种Shell 供选择,如bash、csh、ksh等)提示符,如果以root用户登录的话,那么获得的提示符是“#”,否则将是“$”。提示:如果当时在安装时设置为一启动就进入图形界面的话,那系统启动后,用户登录界面将是图形化的,有点象Windows,而且当你输入正确的用户名与密码,就会直接进入XWindow。这个设置是可以修改的:在/etc目录下有一个inittab文件,其中有一行配置:id:3:default其中,数字3就是代表一启动进入字符终端,如果改为5 则代表一启动进入X Window。3. 修改口令为了更好地保护用户帐号的安全,Linux允许用户在登录之后随时使用passwd 命令修改自己的口令。修改口令需要经历:1) 输入原来的口令,如果口令输错,将中止程序,无法修改口令;2) 输入新的口令;3) 提示重复一遍新的口令,如果两次输入的口令相吻合,则口令修改成功。需要注意的是,Linux 为了更好地保护口令,如果你输入的新口令过于简单,它将会拒绝修改。下面就是一个修改口令的实例: $ passwd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1(current) UNIX password: 在些输入原来的密码New UNIX password: 输入新的密码Retype new UNIX password: 再输入一遍新的密码Passwd: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ccessfully 修改成功!注意,在这里输入的口令同样不会显示出来。而如果是root用户修改口令,则不需要输入老密码!也就是说,它可以修改任何用户的口令。4. 退出登录不论你是root用户还是普通用户,只需简单地执行exit命令就可以退出登录。5. 关闭机器在Linux系统中,普通用户是无权关闭系统的!只有root 用户才能够关闭它。当然如果你是按关机按钮则别当别论。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1) 按下CTRL+ALT+DEL组合键,这样系统将重新启动!2) 执行reboot命令,这样系统也将重新启动!3) 执行shutdown -h now命令,这样系统将关闭计算机!4) 执行halt 命令,可以关闭计算机。注意千万不要随意采用硬关机、重启动键等方式关闭系统,那样会导致Linux文件系统遭受破坏!6. 虚拟控制台Linux是真正的多用户操作系统,可以同时接受多个用户的远程和本地登录,也允许同一个用户多次登录。Linux为本地用户(也就是做在计算机面前的用户)提供了虚拟控制台访问方式,允许用户在同一时间从不同的控制台进行多次登录。虚拟控制台的选择可以通过按ALT键加上F1-F6六个功能键来实现。例如,用户登录后,按一下ALT+F2组合键,用户又可以看到“login:”提示符,这其实就是第二个虚拟控制台,而这时再按下ALT+F1组合键,用户则又可以回到第一个虚拟控制台。大家可以通过使用虚拟控制台来感受Linux系统多用户的特性。例如用户可以在某一虚拟控制台上进行的工作尚未结束时,就可以切换到另一个虚拟控制台上开始另一项工作。例如在开发软件时,可以在一个控制台上编辑程序,在另一个控制台上进行编译,在第三个控制台上查阅信息。第三章 文件与目录操作与其它操作系统一样,在Linux系统下用户的数据和程序也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的。所以在使用Linux的过程中,是经常要对文件与目录进行操作的。1. 文件名与文件类型文件名是一个文件的标识。从这个角度来说,文件名的规则与Windows 9x下的是基本上相同的。它同样是由字母、数字、下划线、圆点组成,最大的长度是255个字符。与Windows 9x一样,Linux系统中也有普通文件和目录文件,不过目录文件在Window 中被简称为目录就是了。而在Linux系统中有一种特殊的文件,那就是设备文件。在Linux系统中,把每一个I/O设置都映射成为一个文件,可以象普通文件一样处理,这就使得文件与设备的操作尽可能统一。从用户的用户来说,对I/O设备的使用和一般文件的使用几乎一样,这样就可以不必了解I/O设备的细节。2. 目录结构与Windows 下一样,在Linux中也是通过目录来组织文件的。但不同的是,在Linux下只有一个根目录,而不象Windows那样一个分区一个根目录。如果有多个分区的话,就需要将其它分区mount到根目录上来用。大家回忆一下当时为Linux分区时,有一个选项要填,那就是Mount Point,我们将其中一个写成了“/”,也就是根目录(这点与Windows相反,一个是“”,一个是“/”)。其它的则可能是/home、/usr。安装完系统后,你会发现/home、/usr就是根目录下面的home、usr目录!对了,整个分区就用于该目录了。安装完Linux后,有许许多多的目录,下面我们就说明一些重要的目录:/bin:存放着一百多个Linux下常用的命令、工具/dev:存放着Linux下所有的设备文件!/home:用户主目录,每建一个用户,就会在这里新建一个与用户同名的目录,给该用户一个自己的空间/lost+found:顾名思义,一些丢失的文件可能可以在这里找到/mnt:外部设备的挂接点,通常用cdrom与floppy两个子目录!它的存在简化了光盘与软盘的使用。你只需在塞入光盘后,运行:mount /mnt/cdrom,就可以将光盘上的内容Mount 到/mnt/cdrom上,你就可以访问了。不过你使用完成后,应该离开该目录,并执行umount /mnt/cdrom。同样的,软盘就是mount /mnt/floppy和umount /mnt/floppy了。/proc:这其实是一个假的目录,通过这里你可以访问到内存里的内容。/sbin:这里存放着系统级的命令与工具/usr:通常用来安装各种软件的地方/usr/bin与/usr/sbin 一些后安装的命令与工具/usr/include、/usr/lib 及/usr/share 则是存放一些共享链接库/usr/local 常用来安装新软件/usr/src Linux源程序/boot:Linux就是从这里启动的/etc:这里存放在Linux大部分的配置文件/lib:动态链接库/root:root用户的主目录,这就是特权之一!/var:通常用来存放一些变化中的东西!/var/log:存放系统日志/var/spool:存放一些邮件、新闻、打印队列等另外,要说明的是,在Linux下“当前目录”、“路径”等概念与Windows下是一样的。3. 显示文件内容使用过DOS 命令的人都应该知道,我们可以使用type命令来查看一个文件的内容。在Linux下有五个相关的命令,功能各有千秋,不过它们都象type命令一样,只能用来查看文本文件。1) cat命令cat命令是最象type命令的,使用的方法很简单:“cat 文件名”。不过比type命令更强大的是,它可以同时查看多个文件:“cat 文件名一 文件名二”。2) more命令如果文本文件比较长,一屏无法显示完,那么使用cat 命令就可能无法看清。这里我们可以简单地使用more来代替cat命令即可。其效果与type 文件名/p 类似。使用more命令将一次显示一屏文本,显示满后,停下来,并提示出已显示全部内容的百分比,按空格键就可以看到下一屏。3) less命令less命令的功能几乎和more命令一样,也是按页显示文件,不同之处在于less 命令在显示文件时允许用户既可以向前又可以向后翻阅文件。 向前翻:按b键; 向后翻:按p键; 指定位置:输入百分比 退出:q4) head 命令通过head 命令可以仅查看某文件的前几行,格式为:head 行数 文件名如果未指定行数,则使用默认值10。5) tail命令与head 命令相对应的,我们可以使用tail命令来查看文件尾部的内容。通常用来实时监测某个文件是否被修改,通常用来观察日志。如:tail -f maillog4. 编辑文件在 Linux 中有许多文字编辑工具,其中最常用的应该是vi,这是一个广泛应用于所有UNIX系统的编辑器。它的使用有些特别:首先,可以使用命令“vi 文件名”打开一个文件。刚启动的时候,vi处于命令状态,不能够输入任何字符。在这个状态下,可以使用方向键进行移动,而需要输入内容时,你需要输入“i”或“a”命令进入编辑状态。编辑完成后,你需要按下“ESC”键回到命令状态。在命令状态下,你可以输入“:q!”不存盘退出,输入“wq”存盘退出。5. 文件的复制、删除与移动大家都早已熟知在DOS 下我们可以使用copy、del、move命令来实现文件的复制、删除与移动。下面我们说说如何在Linux系统中做以上操作。1) cp 命令:文件/目录复制命令它的语法格式为:cp 选项 源文件或目录 目标文件或目录常用的选项有: a 该选项常在复制目录时使用,它保留链接、文件属性,并递归地复制目录,就象DOS中的xcopy /s一样 f 如果目标文件或目录已存在,就覆盖它,并且不做提示 i 与f选项正好相反,它在覆盖时,会让用户回答“Y”来确认 p 使用该选项,复制文件时将保留修改时间和访问权限 r 若给出的源是一个目录,那么cp 将递归复制该目录下所有的子目录和文件,不过这要求目标也是一个目录名另外,大家要注意的是,如果源是文件名,目标是目录名的话,那么使用cp 命令可以指定多个源文件名。如:$ cp a.txt b.txt /home/user1该命令将把a.txt 和b.txt文件复制到/home/usr1 目录中。2) rm命令:文件/目录删除命令它的语法格式为:rm 选项 文件 常用的选项有: f 在删除过程中不给任何指示,直接删除 r 指示rm将参数中列出的全部目录和子目录都递归地删除 i 交互式的删除,每个文件在删除时都给出提示使用rm命令时一定要小心,特别是以root 用户登录时,我就看到过一个朋友在使用rm命令删除/home/tmp 目录时将命令“rm -rf /home/tmp”误输成了 “rm -rf / home/tmp”,结果等他走回电脑面前,整个系统都被删除了!3) mv命令:文件/目录移动命令它的语法格式为:mv 选项 源文件或目录 目标文件或目录常用的选项有: f 如果操作要覆盖某已有的目标文件时不给任何指示 i 交互式的操作,如果操作要覆盖某已有的目标文件时会询问用户是否覆盖mv命令的执行效果与参数类型的不同而不同!第一参数(源) 第二个参数(目标) 结果文件名 文件名 将源文件名改为目标文件名文件名 目录名 将文件移动到目标目录目录名 目录名 目标目录已存在:源目录移动到目标目录目标目录不存在:改名目录名 文件名 出错6. 目录相关操作1) 创建新目录:mkdir,它的使用与DOS 下的md 相同:mkdir 目录名;2) 删除空目录:rmdir,它的使用与DOS下的rd相同:rmdir 目录名;3) 改变目录:cd,它的使用与DOS下的cd 命令基本相同,唯一一个不同的是,不管目录名是什么,cd 与目录名之间必须有空格,也就是:“cd/”、“cd.”、“cd.”都是非法的,而应该输入:“cd /”、“cd .”、“cd .”,如果直接输入命令“cd”,而不加任何参数,将回到这个用户的主目录。4) 显示当前目录:pwd5) 列目录命令:ls,相当于DOS下的dir它的语法为:ls 选项 目录或文件常用的选项有: a 显示指定目录下所有的子目录与文件,包括隐藏文件; c 按文件的修改时间排序 l 采用长格式来显示文件的详细信息,每个文件一行信息,其内容为:文件类型与权限链接数 文件属主 文件属组 文件大小 最近修改时间 文件名7. 文件与目录的权限操作在Linux系统中,每一个文件和目录都有相应的访问许可权限,我们可以用它来确定谁可以通过何种方式对文件和目录进行访问和操作。文件或目录的访问权限分为可读、可写和可执行三种,分别以r,w,x表示,其含义为:r w x文件 可读 可写 可执行目录 可列出目录 可在目录中做写操作 可以访问该目录在文件被创建时,文件所有者可以对该文件的权限进行设置。对于一个文件来说,可以将用户分成三种,并对其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限:1) 文件所有者2) 与文件所有者同组用户3) 其它用户每一个文件或目录的访问权限都有三组,每组用三位表示,如:d rwx r-x r-第一部分:这里的d 代表目录,其它的有:- 代表普通文件 c 代表字符设备文件;第二部分:文件所有者的权限字,这里为r w x表示可读、可写、可执行 (目录的可执行指的可以进入目录);第三部分:与文件所有者同组的用户的权限字,这里为r - x表示可读、不可写、可执行。由于同组用户之间交流较多,让他看看文件,别乱改就行了嘛。第四部分:其它用户的权限字,这里为- - -,当然给我无关的人嘛,我的文件当然不但不给你写,也不让你读。1) 文件/目录权限设置命令:chmod这是Linux系统管理员最常用到的命令之一,它用于改变文件或目录的访问权限。该命令有两种用法: 用包含字母和操作符表达式的文字设定法其语法格式为:chmod who opt mode 文件/目录名其中who 表示对象,是以下字母中的一个或组合:u:表示文件所有者g:表示同组用户o:表示其它用户a:表示所有用户opt 则是代表操作,可以为:+:添加某个权限-:取消某个权限=:赋予给定的权限,并取消原有的权限而mode则代表权限:r:可读w:可写x:可执行例如:为同组用户增加对文件a.txt 的读写权限:chmod g+rw a.txt 用数字设定法而数字设定法则更为简单:chmod mode 文件名关键是mode的取值,一开始许多初学者会被搞糊涂,其实很简单,我们将rwx看成二进制数,如果有则有1 表示,没有则有0 表示,那么rwx r-x r-则可以表示成为:111 101 100再将其每三位转换成为一个十进制数,就是754。例如,我们想让a.txt 这个文件的权限为:自己 同组用户 其他用户可读 是 是 是可写 是 是可执行那么,我们先根据上表得到权限串为:rw-rw-r-,那么转换成二进制数就是110 110 100,再每三位转换成为一个十进制数,就得到664,因此我们执行命令:chmod 664 a.txt2) 改变文件的属主命令:chown语法格式很简单:chown 选项 用户名 文件/目录名其中最常用的选项是“R”,加上这个参数,可以将整个目录里的所有子目录和文件的属主都改变成指定用户。3) 改变文件属组命令:chgrp该命令也很简单:chgrp 组名 文件名8.文件的备份与压缩1) tar 命令tar可以为文件和目录创建档案。利用tar,用户可以为某一特定文件创建档案(备份文件),也可以在档案中改变文件,或者向档案中加入新的文件。tar最初被用来在磁带上创建档案,现在,用户可以在任何设备上创建档案,如软盘。利用tar命令,可以把一大堆的文件和目录全部打包成一个文件,这对于备份文件或将几个文件组合成为一个文件以便于网络传输是非常有用的。Linux上的tar是GNU版本的。语法:tar 主选项+辅选项 文件或者目录使用该命令时,主选项是必须要有的,它告诉tar要做什么事情,辅选项是辅助使用的,可以选用。主选项:c 创建新的档案文件。如果用户想备份一个目录或是一些文件,就要选择这个选项。r 把要存档的文件追加到档案文件的未尾。例如用户已经作好备份文件,又发现还有一个目录或是一些文件忘记备份了,这时可以使用该选项,将忘记的目录或文件追加到备份文件中。t 列出档案文件的内容,查看已经备份了哪些文件。u 更新文件。就是说,用新增的文件取代原备份文件,如果在备份文件中找不到要更新的文件,则把它追加到备份文件的最后。x 从档案文件中释放文件。辅助选项:b 该选项是为磁带机设定的。其后跟一数字,用来说明区块的大小,系统预设值为20(20*512 bytes)。f 使用档案文件或设备,这个选项通常是必选的。k 保存已经存在的文件。例如我们把某个文件还原,在还原的过程中,遇到相同的文件,不会进行覆盖。m 在还原文件时,把所有文件的修改时间设定为现在。M 创建多卷的档案文件,以便在几个磁盘中存放。v 详细报告tar处理的文件信息。如无此选项,tar不报告文件信息。w 每一步都要求确认。z 用gzip来压缩/解压缩文件,加上该选项后可以将档案文件进行压缩,但还原时也一定要使用该选项进行解压缩。 例1:把/home目录下包括它的子目录全部做备份文件,备份文件名为usr.tar。$ tar cvf usr.tar /home例2:把/home目录下包括它的子目录全部做备份文件,并进行压缩,备份文件名为usr.tar.gz 。$ tar czvf usr.tar.gz /home例3:把usr.tar.gz这个备份文件还原并解压缩。$ tar xzvf usr.tar.gz例4:查看usr.tar备份文件的内容,并以分屏方式显示在显示器上。$ tar tvf usr.tar | more如果用户备份的文件大小超过设备可用的存贮空间,如软盘,您可以创建一个多卷的tar备份文件。M选项指示tar命令提示您使用一个新的存贮设备,当使用M选项向一个软驱进行存档时,tar命令在一张软盘已满的时候会提醒您再放入一张新的软盘。这样您就可以把tar档案存入几张磁盘中。$ tar cMf /dev/fd0 /home要恢复几张盘中的档案,只要将第一张放入软驱,然后输入有x和M选项的tar命令。在必要时您会被提醒放入另外一张软盘。$ tar xMf /dev/fd0 2)gzip命令减少文件大小有两个明显的好处,一是可以减少存储空间,二是通过网络传输文件时,可以减少传输的时间。gzip是在Linux系统中经常使用的一个对文件进行压缩和解压缩的命令,既方便又好用。语法:gzip 选项 压缩(解压缩)的文件名各选项的含义:-c 将输出写到标准输出上,并保留原有文件。-d 将压缩文件解压。-l 对每个压缩文件,显示下列字段:压缩文件的大小未压缩文件的大小压缩比未压缩文件的名字-r 递归式地查找指定目录并压缩其中的所有文件或者是解压缩。-t 测试,检查压缩文件是否完整。-v 对每一个压缩和解压的文件,显示文件名和压缩比。-num 用指定的数字num调整压缩的速度,-1或-fast表示最快压缩方法(低压缩比),-9或-best表示最慢压缩方法(高压缩比)。系统缺省值为6。假设一个目录/home下有文件mm.txt、sort.txt、。例1:把/home目录下的每个文件压缩成.gz文件。$ cd /home$ gzip *$ lsm.txt.gz sort.txt.gz .gz例2:把例1中每个压缩的文件解压,并列出详细的信息。$ gzip -dv *mm.txt.gz 43.1%-replaced with mm.txtsort.txt.gz 43.1%-replaced with .gz 43.1%-replaced with 例3:详细显示例1中每个压缩的文件的信息,并不解压。$ gzip -l *compressed uncompr. ratio uncompressed_name277 445 43.1% mm.txt278 445 43.1% sort.txt277 445 43.1% $ lsmm.txt.gz sort.txt.gz .gz例4:压缩一个tar备份文件,如usr.tar,此时压缩文件的扩展名为.tar.gz$ gzip usr.tar$ lsusr.tar.gz 3) unzip 命令用MS Windows下的压缩软件winzip压缩的文件如何在Linux系统下展开呢?可以用unzip命令,该命令用于解扩展名为.zip的压缩文件。语法:unzip 选项 压缩文件名.zip各选项的含义分别为:-x 文件列表 解压缩文件,但不包括指定的file文件。-v 查看压缩文件目录,但不解压。-t 测试文件有无损坏,但不解压。-d 目录 把压缩文件解到指定目录下。-z 只显示压缩文件的注解。-n 不覆盖已经存在的文件。-o 覆盖已存在的文件且不要求用户确认。-j 不重建文档的目录结构,把所有文件解压到同一目录下。例1:将压缩文件text.zip在当前目录下解压缩。$ unzip text.zip例2:将压缩文件text.zip在指定目录/tmp下解压缩,如果已有相同的文件存在,要求unzip命令不覆盖原先的文件。$ unzip -n text.zip -d /tmp例3:查看压缩文件目录,但不解压。$ unzip -v text.zip第四章 用户管理用户管理,主要的工作就是建立一个合法的用户帐户、设置和管理用户的密码、修改用户帐户的属性以及在必要时删除已经废弃的用户帐号。1. 增加新用户在Linux系统中,只有root 用户才能够创建一个新用户,如下的命令将新建一个登录名user1 的用户。# useradd user1但是,这个用户还不能够登录,因为还没给它设置初始密码,而没有密码的用户是不能够登录系统的。在默认情况下,将会在/home目录下新建一个与用户名相同的用户主目录。如果需要另外指定用户主目录的话,那么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useradd -d /home/xf user1同时,该用户登录时将获得一个Shell程序:/bin/bash,而假如你不想让这个用户登录,也就可以指定该用户的Shell程序为:/bin/false,这样该用户即使登录,也不能够执行Linux下的命令:# useradd -s /bin/false user1在Linux中,新增一个用户的同时会创建一个新组,这个组与该用户同名,而这个用户就是该组的成员。如果你想让新的用户归属于一个已经存在的组,则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useradd -g user user1这样该用户就属于user组的一员了。而如果只是想让其再属于一个组,那么应该使用:# useradd -G user user1完成了这一操作后,你还应该使用passwd 命令为其设置一个初始密码。2. 删除用户删除用户,只需使用一个简单的命令“userdel 用户名”即可。不过最好将它留在系统上的文件也删除掉,你可以使用“userdel -r 用户名”来实现这一目的。3. 修改用户属性在前面我们看到了在新建一个用户的时候如何指定它的用户主目录,如何指定它的Shell,如何设置它所属的组等等。在Linux中提供了一个命令来实现:usermod -g组名 -G 组名 -d 用户主目录 -s 用户Shell还有一种直接的方法,那就是修改/etc/passwd 文件,在这个文件中每个用户占用一行,它的内容为:用户名:密码:用户ID:组ID:用户全名:用户主目录:用户Shell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密码这一项通常是用一个*号代替的,你是看不到的。4. 增加用户组还记得Linux的文件可以为同组的人、非同组的人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吗?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建用户组:groupadd 组名5. 删除用户组同样的,我们有时会需要删除一个组,它的命令就是groupdel 组名。6. 修改组成员如果我们需要将一个用户加入一个组,只需编辑/etc/group 文件,将用户名写到组名的后面。例如将newuser用户加入到softdevelop 组,只需找到softdevelop 这一行:softdevelop:x:506:user1,user2然后在后面加上newuser,形成:softdevelop:x:506:user1,user2,newuser第五章 进程管理Linux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多用户是指多个用户可以在同一时间使用计算机系统;多任务是指Linux可以同时执行几个任务,它可以在还未执行完一个任务时又执行另一项任务。在Linux系统上所有运行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一个进程。每个用户任务、每个系统管理守护进程,都可以称之为进程。Linux用分时管理方法使用所有的任务共同分享系统资源。下面我们就看一下如何控制这些进程。1. 启动进程在Linux系统中有两种启动进程的方法:1) 直接输入命令,就将直接启动一个进程 在普通情况下,进程将在前台执行,这时我们无法再执行新的命令 如果我们在命令之后加上一个“&”,那行进程将会放在后台执行,我们仍然可以执行新的命令2) 通过at、cron、crontab 命令可以像Windows中的计划任务一样定时启动某个进程,具体的使用方法大家可以使用man 命令名来查询。2. 查看进程在Linux系统中,我们可以使用ps命令来查看正在运行的进程例如:列出属于当前用户的进程:# psPID TTY TIME CMD16767 pts/1 0:00 ps18029 pts/1 0:00 bash其中PID代表进程ID,TTY是该进程是由哪个控制台启动的,CMD则是命令。如果你想列出更详细的信息,则可使用命令:“ps -auxw”。3. 终止进程一个进程在任务完成之后,将会自动完成。如果要中途中止该进程的话,有两种方法:1) 对于在前台运行的程序,直接通过组合键CTRL+C就可以中止进程;2) 而对于在后台运行的程序,则需要通过前面介绍的ps命令找到它的进程号,然后使用“kill 进程号”来终止该进程。第六章 磁盘管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都要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的磁盘空间中,做为系统管理员应随时监视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我们可以使用下面两个命令来实现:1. df命令df,就是Disk Free,顾名思义就是检查磁盘上还剩下多少空间等信息。下面是一个使用实例:# dfFileSystem 1k-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dev/hda5 4134900 1749728 2175124 45% /dev/hda6 6048320 5741092 0 100% /home共显示了6 列信息:1) FileSystem:硬盘分区2) 1k-blocks:按K计算的分区大小3) Used:已经使用的分区大小(按K计算)4) Available:还要用的分区大小5) Use%:已使用的空间所占百分比6) Mounted on:挂接点可以看到/home是另一个分区,现在空间已经用完了!这都时当时没有规划好!如果对与以K为计算单位表示硬盘空间,那么你可以使用df -m,这样就会以M 为计算单位。2. du 命令du,就是disk usage,就是看一下磁盘使用了多少。下面就是一个使用实例:# pwd/var/log# du4 ./uucp776 .在这里,我们使用du 命令列出了/var/log目录所占用的磁盘空间。它统计出了该目录有一个子目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德州历史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 可用性测试方法创新-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公需科目考试试卷考试参考答案
- 2025秋季开学典礼小学校长致辞:让“加减乘除”伴我们快乐成长
- 2025年高级会计师考试题目+参考答案
- 新疆政史考试题库及答案
- 人行金库账户管理办法
- 《警衔管理办法》违法
- 营业外收入管理办法
- 课程成绩管理办法江西
- 2025至2030中国核反应堆建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第二批招聘社区工作者97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粤教花城版(2024)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四川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考核招聘事业单位人员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中国课外辅导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电梯维护保养标准作业指导书
- 纪念西路军课件
- 一年级书法教学设计方案
- 排球队朱婷史记课件
- 2025年中国烟花爆竹协会烟花工艺师认证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DZ∕T 0215-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煤(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