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一 MATLAB基本操作与科学计算实验目的1、掌握Matlab软件使用的基本方法 2、掌握Matlab矩阵的基本操作3、掌握Matlab的数据表示、基本运算实验原理MATLAB环境是一种为数值计算、数据分析和图形显示服务的交互式的环境。MATLAB有3种窗口,即:命令窗口(Command Window)、m-文件编辑窗口(Edit Window)和图形窗口(Figure Window)。1命令窗口(The Command Window)当MATLAB启动后,出现的最大的窗口就是命令窗口。用户可以在提示符“”后面输入交互的命令,这些命令就立即被执行。在MATLAB中,一连串命令可以放置在一个文件中,不必把它们直接在命令窗口内输入。在命令窗口中输入该文件名,这一连串命令就被执行了。因为这样的文件都是以“.m”为后缀,所以称为m-文件。2m-文件编辑窗口(The Edit Window)我们可以用m-文件编辑窗口来产生新的m-文件,或者编辑已经存在的m-文件。在MATLAB主界面上选择菜单“File/New/M-file”就打开了一个新的m-文件编辑窗口;选择菜单“File/Open”就可以打开一个已经存在的m-文件,并且可以在这个窗口中编辑这个m-文件。3图形窗口(The Figure Window)图形窗口用来显示MATLAB程序产生的图形。图形可以是2维的、3维的数据图形,或其它棒状图、极坐标图等。 MATLAB常用操作命令和运算符如下:clear清除工作空间变量clc清除命令窗口内容path设置路径cd设置当前目录符+矩阵的加法运算符-矩阵的减法运算符*矩阵的乘法运算符矩阵的左除运算符/矩阵的右除运算符矩阵的乘方linspace产生线性等分向量inv矩阵求逆poly创建多项式polyval多项式求值polyfit多项式拟合实验内容教材控制系统仿真P79 习题2-5,2-7,2-13,2-15实验二 MATLAB绘图与M文件编程实验目的1、熟悉Matlab绘图命令及基本绘图控制 2、熟悉Matlab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实验原理M图形是我们进行数据分析、观察系统响应的重要方式,MATLAB提供了丰富的绘图函数。既可以绘制基本二维图形、也可以绘制专业图形(如饼图、条形图、球型图等)、还可以对图形进行各种处理。此外,MATLAB语言还是一种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并提供了与C、C+、Fortran等语言的接口。而m文件是编辑、存储MATLAB程序源代码的基本形式,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本章内容里,主要介绍二维图形、三维图形的绘制及图形标注的方法、m文件的程序控制和m文件编写方法。常用的绘图及图形标注函数如下:plot( )绘制二维图形plot3 ( )绘制三维图形xlabel ( )给x坐标轴添加标签ylabel ( )给y坐标轴添加标签title( )给图形添加标题legend ( )给图形添加图例说明text( )在图形窗口指定位置添加文本说明gtext( )在图形窗口由鼠标指定位置添加文本说明M文件程序控制字符如下:for-end MATLAB的for循环结构while-endMATLAB的while循环结构if-then-else-endMATLAB的分支选择结构functionMATLAB函数文件定义符实验内容教材控制系统仿真P80 习题2-16,2-17,2-18,2-22。实验三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及其转换实验目的1、 掌握控制系统常用数学模型Matlab表示2、 利用Matlab实现数学模型之间的转换实验原理1、已知传递函数模型:,由分子和分母多项式可以唯一确定传递函数。分子向量numbm bm-1 b1 b0 ;分子向量denan an1 a1 a0 ;Matlab工具箱中,用命令tf( ) 可以建立一个传递函数模型,或将状态空间模型和零极点增益模型变化伟零极点增益模型。2、Matlab工具箱中,用命令zpk( ) 可以建立零极点增益函数模型,或将传递函数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变化伟零极点增益模型。3、Matlab工具箱中,用命令ss( ) 可以建立状态空间模型,或将传递函数模型和零极点增益模型变化伟零极点增益模型。4、函数tf2ss用于将传递函数化成状态空间模型,调用格式如:A, B, C, Dtf2ss(num,den);5、函数tf2zp用于将传递函数化成零极点模型,调用格式如:z, p, ktf2ss(num, den);6、函数zp2ss用于将零极点增益模型化为状态空间模型,调用格式如:A, B, C, Dzp2ss(z ,p,k);7、函数c2d用于将连续系统化为离散系统模型,调用格式如:Sysdc2d(sys,Ts);8、函数cannon用于将控制系统模型化为对角标准型,调用格式如:Csys=cannon(sys,modal)实验内容课后习题:3-1至3-5实四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如何使用Matlab进行系统的时域分析 2、掌握如何使用Matlab进行系统的频域分析 3、掌握如何使用Matlab进行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二、试验原理:三、实验内容: 1、时域分析 (1)根据下面传递函数模型:绘制其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并从图上读取最大超调量,并求出单位脉冲响应曲线。 (2)典型二阶系统传递函数为: 当=0.7,n取2、4、6、8、10、12的单位阶跃响应。 (3)典型二阶系统传递函数为: 当n =6,取0.2、0.4、0.6、0.8、1.0、1.5、2.0的单位阶跃响应。 2、频域分析 (1)典型二阶系统传递函数为: 当=0.7,n取2、4、6、8、10、12的伯德图 (2)典型二阶系统传递函数为: 当n =6,取0.2、0.4、0.6、0.8、1.0、1.5、2.0的伯德图。 (3)已知二阶系统传递函数 绘制阻尼系数分别为1.2,1.0,0.5和0.25时系统的Nyquist曲线。3、根轨迹分析 根据下面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绘制系统根轨迹,并分析系统稳定的K值范围。 实验五 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一) 一、实验目的 学习借助MATLAB软件进行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方法,具体包括超前校正器的设计,滞后校正器的设计、滞后超前校正器的设计方法。二、实验原理 (略)三、实验内容: 控制系统仿真(郑恩让)P236,题6-1,6-2,6-3实验六 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二) 一、实验目的 学习借助MATLAB软件进行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方法二、实验原理 (略)三、实验内容: 已知被控对象数学模型为:G(s)=1/(s(s+2)(s+4),在Simulink环境下,利用临界比例度法、衰减曲线法进行PID控制器参数整定。实验七:simulink仿真设计一、 实验目的1、 学习利用simulink工具箱建模、仿真的基本方法2、 学习利用simPowersystems工具箱建模、仿真的基本方法二、 实验原理 Simulink具有可视化动态系统仿真环境。它是Matlab软件的扩展,是实现动态系统建模与仿真的一个软件包。因此,在运行simulnk工具箱之前,必须首先启动matlab软件。Simulnk与用户接口是基于windows的模型化图形输入,它提供了一些按功能分类的模块库,用户只需知道这些模块的输入输出及模块功能即可进行建模仿真。而Simpowersystems工具箱是Matlab下另一个实现电力系统仿真的软件包。可借助Simulink公共平台进行建模仿真。三、 实验内容1、 学习Matlab/simulink工具箱的建模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氟硅酸钾生产线项目技术方案
- 浙江省建筑业企业农民工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婴幼儿发展引导员(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度通化市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保密知识在线学习测考试试题+答案
- 2025年时政热点题库及答案
- 预制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方案
- 2025年注册会计师 会计科目冲刺试卷及考点预测
- 2025年考研英语(一)翻译实战演练:高分策略与真题解析
- 九年级英语词汇教学课件设计
- MOOC 颈肩腰腿痛中医防治-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4年米粉项目实施方案
- 日本商务谈判风格剖析课件
- 餐饮服务公司消防培训制度范本
- 《智能交通概论》 课件 陈岚 任务3、4 辅助出行的出行者信息系统、智能化的公共交通系统
- 顶管顶力计算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五版)习题解答
- 《影视鉴赏》教学课件 《影视鉴赏》第三章
- 市政工程监理平行检验表(套)
-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