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启蒙”的谱系与偏差程巍由于把此前的中国史看做一部愚昧史,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不可 能从中国史中借用隐喻来命名自己所从事的这场运动,而必将自身 比附于西方支中的某场运动,如胡遥称之为“申国文艺复兴”,两 诸如陈独秀等人更愿以“中国的启蒙运动”名之。不过, “中国文 艺复兴”一词还是令人联想到中国历史的连续性,因此。在后来对 这场运动的命名权的较量中。 “中国的启蒙运动”因其暗示中国历史的断裂(革命)而在时髦的西方中心主义的阐释语境中获得更多87的道德的和智识的优势以至当今人们一谈起“新文化运动”,就 是“中国的启蒙运动”,即一场利用欧洲启蒙运动的思想资源来全 盘彻底否弃中国文化的运动。不过。在某秘姑且称之为“世界启蒙运动谱系吏”的历史叙事中,当陈独秀、胡适、鲁迅们被比作莱布尼茨、狄德罗、伏尔泰们领域为英美文学史和文化批评。时,却发生了一种谱系的混乱,因为这些欧洲“哲人”将中国文化当做启蒙的一种重要知识资源。以此来挽判欧潲的教权和王政,电程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研究就是说,欧洲启蒙运动的知识谱系中最具批判性的知识资源之一恰 恰是中国新文化运动者们发誓要废黜的中国文化。中国新文化运动 的领袖们尽管自视为欧洲启蒙哲入的中国后裔,但从知识谱系史上 说,他们可能恰恰处在另一个欧洲知识谱系中,即19世纪下半期以 来由欧洲殖民主义建构起来的西方中心主义,其核心是:欧洲或者 西方是人类文明的中心,而其他地区则处在黑暗之中。有待于西方 文化将其从愚昧中拯救出来。万方数据“铁屋子的寓言与“棺木里的木乃伊重读鲁迅的“铁屋子寓言口张慧瑜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杜。2006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1972口马克思认为文明世界对于天朝帝国的意义是双重的,一是麻酵作用,二是唤醒作用。而鲁 迅则认为麻木中国的力量来自中国内部,那就是吃人的礼教,这样两种叙述,一个指向西方资本 主义文明内部,另一个指向中国传统文明,都是某种批判性表述,只是这种表述每无法安置西方88作为殖民者对于东方的欺诈与剥削的事实(尽管他们在其他地方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在“幻灯片事件”中,鲁迅因为看 熟睡的人们的启蒙故事也就取代了启蒙 客对于被砍头者的麻木神情,而把视线 者、看客与被砍头者的故事,尽管“幻 转移到看客身上,从而把被砍头者也看 灯片事件”被鲁迅叙述为启蒙故事。但 成与看客一样的“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 是“我”与看客、被砍头者以及日本同 料”,那么启蒙者、看客与被砍头者的 学还存在着多元的观看关系就被清醒者 关系就被转移为启蒙者与看客的二元关 唤醒熟睡的人们以及熟睡的人们围观清 系了,这种置换导致的后果就是启蒙者 醒者的二元故事所置换。这种改写不仅 与看客的关系取消了看客与被砍头者的 仅把某种意义上的海外经验转换成一个 观看关系。或者说启蒙者投向看客的目 中国内部的故事,而且这种置换成功而 光压抑了看客投向被砍头者的目光。而 有效地使得“幻灯片事件”中被砍头者 从“幻灯片事件”到“铁屋子”的故 的位置和想象中的来自日本同学的凝视 事,这种启蒙者与看客的关系就成为故 被遮蔽或转移了。我把“幻灯片事件”事寓言的全部,或者说,“铁屋子”的与“铁屋子”故事放置在一起来解读,寓言改写了“幻灯片事件”,清醒者与并不仅仅因为它们都同时出现在呐喊万方数据自序中,更是因为它们作为一种在叙 子”就成为鲁迅作品的核心意象,也成 述上具有因果或连续关系的事件而成为 为他对中国的一种自我指认和隐喻。 鲁迅从事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创作的重“铁屋子”中只有两类人,一个是“清 要动因。如果说“幻灯片事件”与“铁 醒的几个人”,另一个是“熟睡的人 屋子”寓言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那么们”,按照文学史的说法,就是“独异 它们之间的错位与改写就是不容忽视的个人”与“庸众”,他们之间的紧张关 文化症候。系成为鲁迅小说的基本叙事原型。清醒 鲁迅并非偶然地在呐喊自序的人焦虑于能否唤醒“熟睡的人们”即 中记述了“幻灯片事件”之后又讲述了毁坏“铁屋子”而陷入无路可走或绝望 一个同样著名的“铁屋子”的故事,来 反抗之中,如呐喊狂人日记中的 解释自己创办新生失败后的那份如 狂人、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孤独 大毒蛇般缠住灵魂的“寂寞”:、 者中的魏连殳等,熟睡的人们则是“庸众”们,如闰土、豆腐西施、祥林我懂得他的意思了,他们正办新嫂、孔乙己、阿Q等,可以说,鲁迅 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没有人来赞 的大部分小说都是对“铁屋子”寓言的主题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 复沓。虽然鲁迅更多呈现了“我”作为 书评们许是感到寂寞了,但是说:清醒者的挣扎与无力,但是他并不怀疑“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我”与“庸众”之间的启蒙(醒)与 89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 被启蒙(睡)之间的关系,鲁迅的疑虑 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 在于启蒙能否成功或有效,而不是“清 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 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 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 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矗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 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 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 篇呐喊狂人日记。这样一问“绝无窗户”的“铁屋万方数据醒者”何以为“醒”,“沉睡者”何以为 应该站在屋里面“大嚷起来”,既然 “睡”。因此,鲁迅小说的张力在于“庸 “同在屋檐下”,“我”为什么就可以醒 众”沉浸在“麻木”、“不自知”的状态 着呢?显然,“我”曾经走出过“铁屋 中,而“我”看见了“铁屋子”中已然 子”,所以“我”才能意识到“熟睡的 “熟睡”的“庸众”却无能为力、无路 人们”和“没有窗子的铁屋子”,“我” 可走(恰恰是“路”本身而不是路所通 是一个身既在“屋里”又在“屋外”的 向的地方成为鲁迅寄予希望的所在)。 角色。而悖论就在于,为什么“我”可 有趣的问题在于,为什么“我”就是 以醒来走出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就 “铁屋子”中的清醒者、为什么“铁屋 只能闷死在“铁屋子”呢?或许可以假 子”里只有这样两类人以及为什么“铁 设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不从外面打 屋子”会成其为“铁屋子”,这些问题 破“铁屋子”来拯救这些熟睡的人们, 成为铁屋子得以成立的前提而似乎不需 而非要唤醒人们来共同从内部来毁掉铁 要被质问。这样两类人之间的权力关系 屋子呢?“铁屋子”得以被叙述的前提 被定位在清醒者唤醒熟睡的人们,可 在于有一个外在的视点,正如下面要讨 见,清醒者占据一个启蒙者的位置,也 论的在马克思的目光中,中国就是一个就是说,幻灯片事件中的“我”与看客 “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而铁屋子寓言 的关系变成了清醒者与熟睡的人们之间 本身却是在排除了这种外在视点的前提90的关系。对于启蒙者的角色或者说充当 下所讲述的如何在内部实现唤醒的可能 一个“去唤醒别人的人”,这种启蒙主 性,这就产生了清醒者与铁屋子寓言的 义的工作就是一种医生的工作,即拯救叙述者之间的暖昧或裂隙。如果说叙述 或疗救“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从 者认同于清醒者的位置,因此会产生 这里也可以看出,启蒙者的呐喊与改造 “我”究竟应不应该有毁坏这个铁屋子 国民性是同一个过程的两面。的希望的论辩,那么“我”既然可以逃 “铁屋子”的故事一直被解读为旧离铁屋子为什么还要打碎它呢?或者 中国或老中国的象征(如鲁迅笔下的说,“我”和清醒者的位置是游离在铁 “鲁镇”、“未庄”),而鲁迅的呐喊被解 屋子内外的。可以说,“铁屋子”寓言 释为,唤醒“熟睡的人们”(“麻木的神 的启蒙故事,一方面遮蔽了铁屋子成其 情”的庸众)以获得“毁坏这铁屋的希 为铁屋子的机制,另一方面“睡熟的人 望”,暂且不追问毁坏铁屋子之后的事们”成为铁屋子的产物,同时也是铁屋 情(按照鲁迅对“梦醒之后也无路可 子的成因(因为铁屋子存在,所以人们 走”的描述,这或许就是鲁迅的“绝 被麻痹,同样,因为人们在熟睡,所以 望”所在),而问题在于面对“绝无窗铁屋子才存在),从而使得铁屋子的故 户而万难破毁”的“铁屋子”,“我”又 事被转化为一种中国内部的危机,为一站在哪里呢?按照上下文的情景,“我” 种自我否定和批判提供了空间隐喻。万方数据相比“幻灯片事件”中的三种主体汉学家费约翰考察:位置,在“铁屋子”中只剩下“我”与看客庸众的二元图景了,缺少的正好实际上。一个静止的中国从沉睡中 是刽子手与被砍头者这样一对关系。被醒过来,这一预言最初是由基督教传教 砍头者在“铁屋子”中的缺席,正如鲁士在教会内部做出的,然后被清朝总理 迅把“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衙门的一名高级官员宣扬开来,他在 放置在一起一样,被砍头者头上的屠刀 1880年代让这个预言引起了世界的注 也缺席不见了因此,这种叙述巧妙地意,最终由清末的中国民族主义者播及 遮蔽了刽子手的位置,使得毁坏或打破 全世界。将它归功于拿破仑,未免剥夺 “铁屋子的力量被预设为一种内部启了晚清官员们的知识产权,正是他们, 蒙的逻辑。这样一种转移是如何发生的 在19世纪末最早让世界注意到了中国 呢?如果把“铁屋子”看成是旧中国或的兴起。 老中国的象征,那么这与近代史以来西方列强打开闭关锁国的老帝国的叙述之与国民性话语一样,睡狮的故事也主 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呢?中国作为密闭空是传教士的发明,睡狮是幻灯片事件中题间的叙述正好是站在西方现代视野中要被砍头的人。唤醒的人则是鲁迅式的书评对中国的描述(正如地理大发现的主体观看者,这个故事本身是一个“被看”是西方人殖民者,发现的对象和客体的“看”的故事。但睡狮的故事与铁 91是“新”大陆,是落后的印第安部落), 屋子”寓言不同的是,铁屋子里还有清 而“铁屋子”故事的症候之处在于,西醒的人,或者说,鲁迅把“我”这类人 方列强刽子手是缺席的,这种外部的 也放置在铁屋子里面,而睡狮的故事并 威胁在“铁屋子”中被转移为一种作为 没有为“清醒的人”设定位置,正如在 封建礼教吃人的内部文化批判。在这 清末的大众文化或民众意识中流传甚广 里,有必要引入另外一个在晚清民初流 的比喻即“东亚病夫”一样也没有“医 传甚广的中国作为睡狮的故事。 生”的角色。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当清与“铁屋子”相似,这也是一个熟朝的高级官员们在向全世界宣讲中国这睡与唤醒的故事,或者说睡狮的意义在 一睡狮就要“觉醒”的故事时,尽管故 于如何被唤醒,正如研究者指出“一部 事的中心在于中国“觉醒”之后可以使 从鸦片战争到20世纪初期的中国历史, 世界发抖,但不自觉地却把传教士对于 曾经被不断地讲述为从帝国的幻觉和昏 中国作为“睡狮”的表述内在化或者说 睡状态到现代中国的觉醒,据说这 合理化了,而不会去追问中国究竟在什 个故事来自于拿破仑的话:“看着中华 么意义上被作为或建构为一头“睡狮” 帝国。让它沉睡,因为一旦这条龙醒过 呢?这种“睡狮”的形象不仅作为“停 来,世界将会发抖”,而根据澳大利亚 滞的帝国”的象征,还在20世纪二三万方数据十年代确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 如果说睡狮:铁屋子在某种意义上 中,把中国前现代社会作为漫长的封建 是中国人的自我叙述,这种自我叙述却 制度,这就导致为什么中国资本主义迟 来自于一种外在的目光和视野,下面我 迟没有到来,或者说以萌芽的形式存 引述马克思对中国的比喻。密闭棺木里 在,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重新回 的木乃伊”来说明为什么“铁屋子”是 顾左翼历史的叙述中,中国几千年的封 一种西方人的描述。“密闭棺木里的木 建专制制度被认为是一种“超稳定结 乃伊”则是马克思在论述鸦片战争对中 构”。已经有太多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著 国及世界革命的意义中使用的比喻,在 作,证实曾经被鸦片战争敲开国门的中 1853年马克思为纽约每El论坛报国,在政治、经济上都处在当时世界最撰写的文章中国革命与欧洲革 先进的行列。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命中; 成果有德国学者贡德弗兰克的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以 所有这些破坏性因素,都同时影响 及美国学者彭慕兰的大分流欧 着中国的财政、社会风尚、工业和政治 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从经 结构,而到1840年就在英国大炮的轰 济史的角度说明16世纪到18世纪,中 击之下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英国的大炮 国处在世界经济版图的中心位置,中国 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92 的衰落是18世纪西欧产业革命以后以 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 及从美洲掠夺大量白银之后发生的事 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 情,而美国汉学家何伟亚在怀柔远 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 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中 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 从文化史的角度把18世纪末期的马嘎 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 尔尼使华事件讲述为两个扩张性的帝国 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即满族建立的大清帝国与大英帝国之间的文化及礼仪的碰撞,而不是生机勃勃似乎与鲁迅要从内部打碎铁屋子相 的扩张性的西方面对停滞的闭关自守的 反,马克思叙述了一个通过外来的力量 东方的故事。从这个角度来说,尽管 (新鲜空间)来解体“密闭棺木里的木乃 “睡狮”的故事总是为了凸显那份强烈 伊”的方案。而对于铁屋子棺木里面的 地被唤醒的欲望,但这种似乎“毋庸置 人们,马克思与鲁迅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疑”的欲望却非常有效地遮蔽了“中国 在“木乃伊”的比喻之前,马克思这样 睡狮”这个比喻本身是西方建构或者说论述鸦片对于中国的“正面”价值: 欧洲中心主义的结果,这种比喻恰恰为中国需要被西方唤醒或自我唤醒预留了随着鸦片日益成为中国人的统治位置。者,皇帝及其周围墨守陈规的大官们也万方数据的地区内被看做是这种父权的代表。可 是,那些纵容鸦片走私、聚敛私财的官 吏的贪污行为,却逐渐腐蚀着这个家长 制的权力,腐蚀着这个广大的国家机器 的各部分问的唯一的精神联系。存在这 种情况的地方,主要正是首先起义的南方各省。所以很明显,随着鸦片日益成 为中国人的统治者,皇帝及其周围墨守 陈规的大官们也就日益丧失自己的 权力。可以说,在中国作为一个封闭的密 就日益丧失自己的权力。历史的发展,闭空间的意义上,鲁迅和马克思是一致 好像是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的,在对麻醉与麻木的中国人民的认知 主 后才有可能把他们从历来的麻木状态中上也是一致的,最大的不同在于,马克题唤醒似的。思认为文明世界对于天朝帝国的意义是 书评双重的,一是麻醉作用,二是唤醒作不过,同样是“麻醉”或“麻木”用,而鲁迅则认为麻木中国的力量来自 93的人民,马克思认为这是“英国用大炮 中国内部,那就是吃人的礼教,这样两 强迫中国输入名叫鸦片的麻醉剂”的 种叙述,一个指向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内 “功劳”,而对于鲁迅来说,这种“麻醉 部,另一个指向中国传统文明,都是某 剂”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封建礼教的 种批判性表述,只是这种表述却无法安 “吃人”,因为“铁屋子”的故事中无法 置西方作为殖民者对于东方的欺诈与剥 安置“刽子手”的位置。这种错位也发 削的事实(尽管他们在其他地方并非没 生在鲁迅与马克思关于中国父权衰微的 有意识到这个问题)。马克思的叙述可 叙述上,鲁迅把对父亲病故归结为中医 以很清楚地指认出其背后欧洲中心主义 造成的,而马克思则认为输入鸦片可以 的认识逻辑,是一系列以东方为他者的 使这种封建父权“丧失自己的权力”, 西方建构自我神话的_部分,因此,一西方对于中国的经济侵略带来有意义的种批判现代性的叙述在处理东方问题 “腐蚀”作用:时,就变成一种保守的叙述,这与导论 中所强调现代性的双重面孔有关,马克除了这些直接的经济后果之外,和 思对于东方鸦片贸易的正面叙述就使得 私贩鸦片有关的贪污也从精神方面使中 殖民主义的罪恶在时间的进步逻辑中消 国南方各省的国家官吏也都在他所管辖 解,也就是说,对于西方内部的批判性万方数据叙述在处理非西方的问题时就变成了对 西方霸权的维护,在历史进步论的意义 上把西方作为唤醒并拯救中国的力量。 这种叙述的张力在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自我叙述中也存在,比如关于1840年鸦 片战争的描述,一方面作为中国遭遇侵 略、侮辱的近代史的开端,另一方面又 是获得新知、走向自强不息的新生道路 的开始。而对于鲁迅来说,打碎“铁屋 子”的前提是能否真正唤醒熟睡的人 们,或者说把鸦片战争以来的屈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悲催的狮子经理650字10篇范文
- 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模板
- 六年级写人作文我的好朋友500字12篇范文
- 企业年度财务预算编制及执行报告
- 特别的除夕夜作文400字8篇
- 企业培训需求调研报告数据驱动版
- 时代的选择课件
- 纪检四大监督课件
-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新编商务应用文写作》第四章 习题参考答案
- 2022年上海市法院系统辅助文员招聘12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九年级第一二单元综合数学试题
- 二级建造师成绩复核申请
-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技术方案
- GB/T 35568-2017中国荷斯坦牛体型鉴定技术规程
- GB/T 28707-2012碟簧支吊架
- GB/T 2791-1995胶粘剂T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挠性材料
- GB/T 25702-2010复摆颚式破碎机颚板磨耗
- GB 29541-2013热泵热水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住宅项目实测实量操作指引(图文并茂)
- 流体力学-流体力学基本方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