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的强韧化热处理.pdf_第1页
模具的强韧化热处理.pdf_第2页
模具的强韧化热处理.pdf_第3页
模具的强韧化热处理.pdf_第4页
模具的强韧化热处理.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 具 的 强 韧 化 热 处 理 陈 登 云 概 谜 在以往的工模具材料和热处理中 人们通常是在寻求尽可能高 的硬度和强度 保证一定 的韧性 然而 对韧性 的要求 既不明确也 无法 保证 从模具 失效 分析 的统计 中可见 由于 模具的韧 性不好 断裂报 废 占模具 的4 5 以上 随 着冷挤压技术的发展和模具脆断事故的频繁发生 对模具材料的韧性要求 日益迫切 在保证 模县 足够强 度 硬 度的基 础上 尽可 能提高 其韧性 巳成为众所 关 心 的问题 因而 近 年来研 制 了一批强韧性好 的新钢种 涌现了许多提高强韧性的热处理新工艺 提 出了j 者干评定韧性的 试验 方 法 对 提高模具 寿命起 了重要作 用 所 谓 模具 的强 韧化热 处 理 实 际上是指 在模具 现在规 定 的硬度 和强 度 的 瞍术 条件下如何 提高其韧 性 问题 当模具 要求热 处理到 高硬 度时 又 往往 带 来韧 性不 足 韧性是 强度 与塑性 的综 合表现 从 能量 观点来看 断裂也 是一 个能 量的 变化过程 要解 决模 具断裂 必须寻 求具有形 成裂纹 倾 向小 抵抗裂 纹扩展 阻力大 的那样 一 类组织结 构 以 获 得高 的强韧洼 冷模具 钢 的韧 性问题 可 以通 过合理 的合金 成分设计 适 当的热 处理 工 艺调整 以及控 制冶 金质 量和热 加 工工艺综 合手 段来得 到解 决 本文重 点对强 韧化热 处 理工 艺提 出 一 些 看 法 强韧化热 处理工 艺 归 纳起来 主要从 以下 四个方面 来实现 一 细化 晶幢 与篇 相 细 化组织 可 以同 时提高钢 的强度和韧 性 因此 出现 了许 多细 化晶粒 和碳化物 的方法 这 些工 艺方 法 的基本 原理是 增加形 核率 抑制晶粒长 大倾 向 使形 核率大 于长大速 率 以获得 细微 晶粒 利用 冷加 工 相变 第二 相粒 子可 以增加 形 核率 控 制加热温 度和 加热 时间 利用 第 二 相粒 子减 少晶 界面 积 也 即降低晶界 的 总能量 阻 止 晶界迁移 抑制 晶粒长大 1 C r Mo V钢冷冲模具 的四步热处理 C r Mo Y钢中有大量的共晶碳化物 偏析严重 常以网状 带状 堆积状存在于钢中 采用 十字镦拔 的锻造工艺 使碳化物破碎细化均匀分布 并采用 四步热 处 理 工 艺 图1 使碳 化物达到小 均 圄 和淬火后的组 织细 化 使 钢的强韧 性收到 一定 的效 聚 同常规 工艺 相 比 抗弯 强度提高2 O 冲击韧 性提 高1 5 经过 这 种工艺处理 的模 具 使用 寿命 比 9 维普资讯 常规工 艺提高 1 5 2倍 U 0 丹 图 l Cr Mo V钢 模具 四步热 处 理工 艺曲线 一 步一 一高温 奥 氏体 使碳 化物尽可 能 多地 溶入奥 氏体 迅 速 进 行油冷 得 到马 氏体和 残余 奥 氏体组 织 二步 一7 0 0 7 6 0 C长时 间高温 回火 残 余 奥 氏体 分解 马 氏体 中的碳 和 台金 元素 以及 细小碳 化 物弥 散析 出 从而 获得 细 粒状组 织 和细小碳 化物 为 淬 火作好 准备 三 步一一9 O 0 1 0 0 0 C加 热 经 过保温 使碳 和合 盒元素 在奥 氏体 中充 分溶解 躁组 织 中存在的碳化物一方面成为核心 另一方面阻止晶粒长大 从而使奥氏体细化 收到了细化 第二相私 基体 组织 的效 果 四步一一 淬火后 的回火处理也 是十 分重要 的 回火 温度对 断裂韧 性有很大 影响 根据 模 具 的硬度 和 性能耍求 选用 不 同的温度进 行回火处理 2 细化碳 化物 提 高钢 的疲劳 强 度 在 较高 的应 力作用 下 钢 中直径大 于 l m的碳 化物 是 导致材 料 断裂 时形 成裂 纹 的 主 要 场 所 对 于过剩 碳 化物 实 行细化之 后 可显 著地 提高钢 的疲劳 强度租韧 性 G cr s钢模 具 以等温组织为予备组织 苒进 行淬火可收到细化碳化物的效果 因 为 高 温 奥 氏 体 化 后征 6 2 0 6 5 0 c下等温形 成细珠 光体 或在4 2 5 C以下 等温形 成贝 氏体 可获 得弥散 的碳 化物 碳 化物 的平均粒 度 由O 9 p m减 小纠0 3 m 调 整最 后 的淬 火工 艺 使马 氏体 的 含 碳 保 持 在 0 5 左右 能使接触 疲劳 和 韧性 明显 提高 二 控 制基体 组织 与形貌 在 无形 变作用 下 影 响马 氏体形 貌 的主 要 因素为 奥 氏 体的化学 成份 和马氏体 的形 成温度 Ms 点 因此 可用粥整热处理工艺参数的办法 盘中碳 高碳的台金钢中获得部分位 错 型 的板条马 氏体 以提高锕 的韧性 l 7CrNi s i MnMo V钢模 具调 温淬火 该 模具 饪9 O 0 c加 热 淬火 其 沮织 经透射 电 镜 观 察 结 果 针状马氏林和板条马氏体同时存在 板条马氏体中具有 高密 度曲 也错 马氏 体板 条问 存在残 留奥 氏 体 簿 膜 见圈 2 电子衍 射 结果表 明残 留奥 氏俸 与基体 符台西山取 向关 系 残留奥氏俸簿膜怕存在有利于提高基体韧性 阻止裂纹 扩 展 模 具寿命提 高 2 3箔 2 W Cr V 锕 模具 低温 淬火 为 了解 决高速钢 模具 昀断裂韧 性问题 和 基体钠 的出现 对高速钢 模具采用 低 温 淬 火 工艺 收到 了一定 的效 果 由 l0 9 0 0 C淬 火 2 O D C 回火 T E M 6 0 0 0 次 复 型 图 2 7 Cr Ni S i d n Mo V钢 维普资讯 于淬火温度 的降低 奥氏体中的碳和台金元素溶解度碱少 淬火后马氏体组织申 的 含 碳 降 低 加 之奥 氏体 晶粒 很细 钢 的强度 和韧 性都高于 正常 温度淬 火 在生产 中对细长形 的杆 状 凸模采用 此工 艺都 收到 了好 的效 果 3 3 Cr z W a V钢热 作摸具 的 高淬高 回一 这里提出的高淬高回是适当提高洋火和回火的温度词言 也就是常说的调温 卒火 该摸 具 在高 温下工 作 主 要 的失效 方式是 热强性 和热 疲劳 性低 热 疲劳是 金属在 交变热 应力 作用 下的破坏 热作模具在服役过程中颏烦地加热和冷却 极易发生热疲劳 模具热疲劳损坏有 龟裂和断裂两类 前者是热疲劳裂纹在型腔表面亚稳扩展形成网络 模具最终以脱模困难而 报废 后者是热疲失稳扩展 引起模县早期断裂 高淬高回的工艺 是在挖掘老钢种潜力措 施 对模 县的使甩寿 命有显著 提 高 3 Cr W V钢 不 同淬 火 温度和 回火 温度 对冲 击韧性 的影响 见表 1 表 2 袭 T 3 Cr W a V钢不 同加 热规范 的冲击韧性 值a 热 处理工 艺规范 回火温度 C 表 2 3 Cr W V铺不 同回火 温度断裂韧 性值K 模具 寿 命比较 见表 3 调 温淬 火 冲 击韧 仕显著 的提高 金相 分析 结果 1 1 5 0 c加热 比 1 0 5 0 C加 热 淬火 的试 佯裂纹萌生较晚 扩 展较慢 具有较高 的热疲劳抗力 产生 这 种现 象 的主 要振 因是 u5 O C油淬有 较高 的初 始硬 度及热循 环 的稳 定 性 其 组 织 含大量板 条马氏 体 而 1 0 5 0 C油淬 以片状马 氏体为主 板条 马氏体 的亚 结构 形成高 密 度 伍 错 可为 特殊碳 记物析 出提供 更多 的形 核位置 使锕 在相同 回火 温度下碳 化物弥 散度较大 并具有 较高 的硬 度 淬 火温度 琦提 高 还 会 使台金元 素在基 体 中的同溶 度增 提高钢 的热 稳定 性 钢 l 粗大 米溶解 的破化 物 与基体 的相 界面处 往 往是热 裂纹形 桉 位置 及优先 扩 展 的 途 径 1 1 5 0 C油淬 与1 0 5 0 C油 津相比 未 溶解 的碳 化物 外 型变得细 小 固滑 这 也 是其抗 热 疲 一 维普资讯 劳性较好和 出现裂纹倾 向性小的一个原因 衰 8 几 种横具在 不 同热 处理趣范 下的寿命 比较 常规加热 调 温加热 寿 命 七 较 模 具 1 0 5 0 C 1 1 5 0 C 3 Cr W s V钢 冷挤照 像机 3 0 5 0 件 3 0 0 5 0 0 件 I 0 脚 架转换座模具 3 Cr W V铜 吊环 热锻模 具 2 5 0 0 3 0 0 0 件 7 0 0 O 件 I 2 3 a Ct W V钢断 线 钳 口 3 0 0 0 4 0 0 0 件 6 0 0 0 8 0 0 0 件 I 2 热 挤压模具 三 残 薯奥 氏体的 利用 一 般淬 火状态 下的 台金钢 摸 县 大 约有 i 0 2 0 的残留奥 氏体 而 且这一 含量还可 以通 过 淬火和 回火来 调节 如 厨利用这 部分残 留奥 氏体来提高 钢 的韧性 引起 了人们 的研究和关 注 l 残 留奥 氏体 在6 5 Nb 钢 中对断 裂韧性 的影响 襄4 6 5 Nb 钢经 1 1 2 0 C淬 火 不同 温度回火对 残留奥 氏体 量和 断裂韧性关系 I 1 回 火 温 度 c f 2 2 o 3 0 0 I 4 o o 4 5 o 5 0 0 5 4 0 5 8 0 J I K l 断裂韧 性 f 1 4 L 1 2 f 1 4 I 1 4 1 3 o 5 O J l 丁 一一 l 残留奥氏体量 7 3 3 I 7 8 9 f 8 6 4 6 F 8 6 4 8 J l j l 从表 4可 看到 6 5 Nb 钢经 i 1 2 0 Ci 火 4 0 0 C回 火后有很高 的断 裂韧性K 值 这 是 由 于4 0 0 C回火后 淬火应 力基本 消除 而 残 留奥氏体 尚未 发 生转 变 残 留奥 氏 体 这 种 韧 性 相 具有 阻 止裂纹传 播和 扩 展的能力 因而提高 了钢 的韧 性 2 Cr Mo 钢不 同淬火 温度 对残留 奥氏体量 及硬 度的关 系 图 3 在正 常淬火 温度下 随 淬火 温度提 高 奥氏体 稳定程 度增加 淬火后残 余奥 氏体 量增 加 使 硬度降低 有 q 于 提高材料 的韧性 8 Cr Mo Vt 不 同加热 温度淬 火对断 裂韧性 的影响 1 2 维普资讯 岁 一 一 1 一 一 r 曩 荽 暑 黑 图 3 Cr Mo V锕不 同加热温 度对残 留奥氏体 量及硬度 的影响 裹5 Cr Mo V钢 不 同工 艺 下的断裂 韧性值 9 0 0 C加热 淬 火 见 图 4 56 5 61 43 2 0 0 C回火 瓷 状断 口 l 9 5 O C加 热淬 火 见 图 6 53 2 68 88 5 2 0 C回火 瓷状断 口 1 0 5 0 C 加 热 淬火 4 0 0 C回 火 5 8 j 8 1 胭 2 0 i 一 I 竺 竺口 一 l 1 0 0 c 加 热 淬 火 l l I 见 图 7 f 5 3 f 9 4 9 0 i 3 0 c 回火 I I l 纤维状断口 一 图 4 Cr l Mo V钢 扫描照 片 断 口成 云 朵状 为 准解 理断裂 图 5 Cr Mo V钢 扫描照片 断 口成云 朵状 为准解 理断裂 l 3 维普资讯 图 6 Cr Mo V钢 扫描照 片 断 口成 韧 窝状 图 7 Cr Mo V钢 扫描照 片 断 口成 韧 离状 如表5 所示 C r 型模具钢在9 0 0 C I I O 0 c 温睦一 F 淬火 K 值随淬火 狃度 的提高 而增加 在2 O O c 一 5 2 O C回火 温度范 围 内 以4 O 0 c回火后K 直最 高 5 0 0 c回火 时 由 于钢 的残 留奥 氏体 向马 氏体 转变发生二次 硬化现象 使K 使显 著 珞低 因此 从上面 的 数 据证实 利用残 留奥氏体 提高其断 裂韧性是值 得 重视 的 四 碡 低含 碳 提 高韧性 碳 对 冷冲模具 钢 的强 韧性 硬度和 耐磨 性都有 决定性 的影响 碳 撞增 高 硬度 抗压屈 服强度及耐磨性都增高 但韧性下降 因而 在满足硬度的要求前提下 适当降低含碳量 淬火后 获得较多 的板条马 氏体和足够 的碳 化物量 以保证 锕 的高 强韧 洼和足 够的耐磨 性 1 几 种高速钢 中不同 含碳 量对冲 击韧性 的影响 襄 6 W 1 日 Cr V W 日 Mo 5 Cr 4 V 2 6 W B Mo Cr V钢中不 同含碳 置 的冲击韧 性值 含 碳量 淬火温 度 回火温度 C 与 击铆性 g t a m e ra 钢 号 C 5 0 0 I 5 3 0 l 5 5 0 i 5 8 0 W L Cr V 0 7 O 8 1 2 6 0 3 4 3 6 Wd M o 6 C r V 0 8 0 9 l 2 2 0 I 一 l 3 6 6 Wd M o 5 C r V 0 5 NO 6 1 2 0 0 5 7 5 0 i 5 3 5 7 j I 由表 6可 知 含碳低 的6 W Mo Cr V高速 冲击韧 性值比w cr V I I W Mo cr V 两 种高速钢 的冲击 韧性 都高 2 为 了解 决铜 的强度和韧 性 的配 台问题 各国在锕 的成分 没计 上 已把 含碳量 从0 9 0 降低 到0 5 5 O 8 5 我国 新研 制的8 W Mo Cr V就是 属这 类锕 见 表 7 提 高模 具 的强韧性 钢 的成 分设计是 重要 的因素 从热 处理工 艺上孝虑 对 F 那些 含酸 量高 的过 共析 成分 的模 具钢 宜采 用低 龋短时加热 淬火 以降低奥 氏体 巾的碳 含量 从而 获得 台碳 量较低 的片 状或板 条状马 氏体 以减轻 出现显 微裂纹 的倾向 降低淬 火 温度还 可以细 化 维普资讯 表 7 美 国 日本 中臣几 种膏速钢 妁舍碳 量厦合 盒成 分 合 金 元 素 及 含 量 钢 号 C Cr W M o V H 美国 0 j 0 4 0 0 1 8 0 0 1 0 0 H 2 0 60 4 0 0 6 0 0 5 0 0 2 0 0 1 Mo D 1 日本 0 6 5 3 8 0 4 0 0 6 O 0 1 8 0 6W 日 Mo B Cr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