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级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doc_第1页
2011级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doc_第2页
2011级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doc_第3页
2011级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doc_第4页
2011级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培养方案2011级培养方案正文阅读数:6次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2011级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1、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的教育技术学科专门高级人才,包括各级师范院校和中小学信息技术类课程教师以及各级电教馆、高校和普教的教育技术、教育资源与教育软件设计与开发、新闻影视编导技术型人才。2、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技术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教学设计、数字媒体、新技术教育应用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教育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 掌握教学资源与过程分析、设计、管理、评价的方法和技术。3. 具备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与资源库、数字教学视频等)制作的基本能力。4掌握数字媒体技术、网络、数据库、影视等技术等在教育中的具体应用知识与技能。5. 熟悉国家关于教育、教育技术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6. 了解教育技术学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7.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3、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和主要实践环节主干学科: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及实验、电子技术基础与实验、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多媒体应用技术、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图像处理技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C程序设计、计算机动画、网络工程设计与实践、摄影技术、教育技术学导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与学科教学论、专业英语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各门课程的实验实践教学等。主要专业实验: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实验、C程序设计实验(或者计算机二级)、网络工程设计与实践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实验、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实验、多媒体应用技术实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动画实验、图像处理技术实验、影视后期制作实验、摄影技术实验等。4、毕业合格标准(1)符合德育培养目标要求。(2)学生最低毕业学分为172.5学分,具体学分要求见附表1。(3)符合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5、修业年限和授予学位修业年限: 4年,可在36年内完成。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6、物理与信息科学系2010级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各类课程学分数和学时分配表(见附表1)7、物理与信息科学系2010级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必修课教学进程计划表(见附表2)8、主要课程简介9、物理与信息科学系2010级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选修课教学进程计划表(见附表3)附表1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2010级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各类课程学分数和学时分配表课 程 类 别最低毕业要求学分其中占总学分比例(%)课时占总课时比例(%)理论教学学分实践教学学分公共必修课36+(10.5)36+(6.5)(4)26.9611+(269)34.4教师资格课程必修课12936.91876.7选修课3301.7511.8小 计151238.72388.5通识课程必修课161249.32729.7选修课1100.6170.6小 计171349.828910.3专业课程必修课60372334.881629.1限选课2519614.542515.2任选课9635.21535.5小 计94623255.5139449.8合 计162+(10.5)122+(6.5)40+(4)1002532+(269)100注:实践教学占总学分的25.5 %。附表2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2011级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一)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课时开课学期及学分/周课时分配(实践性教育活动只写学分数,每学期约17周)考核方式和学期应修学分共计讲授实践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考试考查公共必修课程GBB1701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5+(0.5)/42+(9)2.5/42(0.5)/(9)3/346.5GBB170201-0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5+(1)/85+(17)5/85(1)/(17)3/33/33,4GBB17030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342/342/2GBB17040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5+(0.5)/42+(9)2.5/42(0.5)/(9)3/3GBB170501形势与政策(2)/(128)(2)/(128)每学期集中授课,考查,毕业学期选课、录成绩GBB040001-04大学英语16/27216/2724/44/44/44/42,41,3GBT130001-04公共体育8/1368/1362/22/22/22/221GBT000012安全教育(1.5)/(24)(1.5)/(24)每学期第一周和最后一周上课,每学期3节,毕业学期选课、考查、录成绩GBT000008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2)/(38)(2)/(38)每学期集中授课,毕业学期选课、考查、录成绩GST000001公益劳动(1)/(8)(1)/(8)每学期1次,毕业学期选课、考查、录成绩GBT000011军训与国防教育(2)/(36)(1)/(36)(1)/(2周)第一学期上课、选课、考核、录成绩公共必修课小计36+(10.5)/611+(269)36+(6.5)/611+(226)(4)/(43)教师资格课程必修课JBB140001心理学3/513/513/312JBB140002教育学3/513/513/3JBB073502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2/341/171/172/36JSB073503教学设计与学科教学论3/512/34 1/173/34JSB140001师范生综合教学技能1/2周1/2周1选修课从全校教师教育类选修课中选修3通识课程必修课TBT060001计算机一级4/682/342/344/416TBT060002计算机二级(C语言)5/853/512/345/5TBT140001大学生健康教育2/342/34从全校健康教育课中选修TBT010001普通话(师范类)2/342/34从全校普通话课程中选修TBT010101大学语文2/342/34从全校大学语文课中选修艺术类1/171/17从全校艺术类通识课中选修选修课从全校通识类选修课中选修1注:1.括号内的课时数不列入每学期课时和总课时数,有括号的学分不收费。 2.课程名称打有*号的为核心课程。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2011级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二)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课时开课学期及学分/周课时分配(实践性教育活动只写学分数,每学期约17周)考核方式和学期应修学分共计讲授实践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考试考查专业必修课程课堂教学ZBB05010506高等数学C*()()8/1368/1364/44/41.248ZBB050202线性代数B2/342/342/21ZBB073510教育技术技能训练与评价2/341/171/172/22ZBB073509色彩构成与平面构成3/512/341/173/33ZBB070001-02大学物理A(I)(II)8/1368/1364/44/42、3ZBB070003大学物理实验2/342/341/11/12、3ZBB073501教育技术学导论*3/513/513/31ZBB073504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4/683/511/174/45ZBB073505多媒体技术与应用*4/683/511/174/44ZBB073506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4/682/342/344/44ZBB073507计算机网络*4/683/511/174/45ZBB073508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682/342/344/46课堂教学小计48/81637/62911/1879/911/118/88/88/84/4实践性教育活动ZSB073001专业见习1/2周1/2周1/2周12ZSB073003教育实习5/10周5/10周5/10周ZSB073004毕业论文6/12周6/12周6/12周实践性教育活动小计12/24周12/24周合计必修课总学分、每学期学分126+(10.5)99+(6.5)27+(4)必修课总课时、每学期课时1954+(269)1714+(226)240+(43)必修课考试门数必修课考查门数注:1.括号内的课时数不列入每学期课时和总课时数,有括号的学分不收费。2.课程名称打有*号的为核心课程。附表3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2011级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二)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课时开课学期及学分/周课时分配(实践性教育活动只写学分数,每学期约17周)考核方式和学期应修学分共计讲授实践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考试考查专业限选课程专业通修课程ZXB073001摄影技术*2/511/341/172/3414ZXB073002CorelDRAW2/341/171/172/25ZXB073003平面动画制作*2/511/341/172/35ZXB073004三维动画制作*3/512/341/173/36ZXB073005数字媒体设计3/513/513/33ZXB073006专业英语*2/342/342/27教育技术理论ZXB07301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2/341/171/172/2611ZXB073011远程教育2/342/342/27ZXB073010教育技术研究方法2/342/342/27ZXB073013教育心理学2/342/342/27ZXB073016中外教育史3/513/513/36数字媒体技术ZXB073014网络工程设计与实践2/511/341/172/36ZXB073015素描2/342/342/24ZXB073012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3/511/172/343/35ZXB073014教育测量与统计2/341/171/172/27ZXB073016数字影视特技与后期制作2/341/171/172/26专业任选课程ZRB073001电视新闻写作2/341/171/172/279ZRB073002数据库原理与应用4/643/481/164/45ZRB07300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法2/341/171/172/25ZRB073004中学物理教学法2/341/171/172/25ZRB073005音响技术与实验3/482/361/123/38ZRB073006网络游戏编程2/341/171/172/27ZRB073007AutoCAD图形设计3/512/341/173/37说明:专业通修课程要求每位学生都选;教育技术理论方向与数字媒体技术方向的课程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课;教育技术理论方向与数字媒体与技术方向的课程多于13学分时可计入专业任选课程.注:1.括号内的课时数不列入每学期课时和总课时数,有括号的学分不收费。2.课程名称打有*号的为核心课程。主要课程简介课程名称:高等数学C(I)() (College Mathematics)课程代码:ZBB05010506 学分:8 授课时数:136 主要内容:高等数学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函数与极限、微分学、不定积分、定积分、空间解析几何和矢量代数、多元函数微分学、重积分、无穷级数、曲线积分、矢量分析初步,以及广义积分和含参变量积分等内容。使用教材: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第三版、上下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参考书目:陈克西高等数学复习资料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考试方式:闭卷考试课程名称:大学物理A(I)()(College physics)课程代码:ZBB070001-02 学分:8 授课时数:136 主要内容: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普通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物理思想,其中主要有力学、运动学和电学方面的知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提供所需的物理知识。使用教材:马文尉普通物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参考书目:1. 张三慧等编 力学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2. 张三慧等编 电磁学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3. 张三慧等编 光学近代物理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考试方式:闭卷考试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Experiments on College Physics)课程代码:ZBB070003 学分:2 授课时数:34 主要内容:测量和误差,测量结果的表示,误差的计算及其意义,有效数字的概念及运算法则,实验结果的图示法,误差和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使用教材:杨述武 普通物理实验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参考书目:程守珠 大学物理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8考试方式:闭卷考查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课程代码:ZBB073507 学分:4 授课时数:68 主要内容: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讲述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信道通信与共享技术,局域网、广域网与网络互联技术。使用教材: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四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参考书目:1.谢希仁 分组语音通信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2.雄家军 计算机网络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考试方式:闭卷考试课程名称:教育技术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al Technology )课程代码:ZBB073501 学分:3 授课时数:51 主要内容:教育技术学导论是教育技术学专业低年级学生的一门入门基础课。介绍教育技术及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阐述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思想和理论基础、教学系统结构的框架结构、各种教学媒体的开发和利用,并对几种主要的教学与学习模式集体教学模式、个别化学习模式、小组学习模式和远程教学模式进行剖析。旨在使学生了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学科特点,初步具备教育技术的基本思想,理解和掌握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框架、概念定义及其相互关系,尤其是在实践中的应用等。使用教材:何克抗李文光 教育技术学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参考书目:1.乌美娜 现代教育技术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9 2.尹俊华 庄榕霞 教育技术学导论(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考试方式:闭卷考试课程名称:教学设计与学科教学论(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heories)课程代码:ZSB073503 学分:3 授课时数:51 主要内容:首先阐述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和一般特性,讲述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习需要分析,并对学习目标的阐明、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及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进行详细地探讨。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系统方法分析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技术。使用教材:何克抗郑永柏 谢幼如 教学系统设计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参考书目:1.美加涅 教学设计原理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19942.美加涅 学习的条件与教学论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1994考试方式:闭卷考试课程名称: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Editing and Production of Television)课程代码:ZBB073504 学分:3 授课时数:51 主要内容:阐述电视使用教材的特点、类型,电视使用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过程、人员要求及导演的工作,讲述文字稿本和分镜头稿本的编写与创作、各种电视手法的运用,摄像机与录像机的使用、摄像构图、摄像用光、特技与动画、编辑与配音、电视使用教材评价等内容,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初步掌握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方法,达到能独立制作电视使用教材的目的。使用教材:李运林电视使用教材编导与制作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参考书目:1.陈思善 电视节目制作基础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42.抗文生 电视使用教材的摄制与编导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8考试方式:闭卷考试课程名称: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课程代码:ZBB073506 学分:3 授课时数:51 主要内容:介绍多媒体课件所依据的心理学基础,讲述多媒体课件系统设计及稿本编写的方法,包括文本、图形、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的制作、编辑及合成,并着重讲述多媒体课件的开发过程和界面设计,使学生初步具有掌握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方法。使用教材:祝智庭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与制作基础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8参考书目:赵经成网络教学课件制作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考试方式: 闭卷考试课程名称:摄影技术(Photographic Technique)课程代码:ZXB073001 学分:3 授课时数:51 主要内容:讲述基本光学常识,透镜、镜头、照相机、感光片、电子闪光灯、滤光镜的原理与使用,曝光控制的技巧,黑白和彩色胶片的冲洗方法,黑白和彩色照片的制作方法与注意事项。使用教材:徐国兴摄影技术教程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参考书目:1.朱羽君 摄影艺术讲座 北京:长城出版社 19982.朱羽君 摄影美学漫笔 北京:长城出版社 19983.苏德科格洛夫尼亚 摄影构图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04.马棣麟 摄影艺术构图 上海:复旦出版社 20015.美德里克多伊芬格 看的艺术 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 2001考试方式:闭卷考试课程名称:计算机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Program Design in C Language)课程代码: TBT060002 学分:5 授课时数:85 主要内容:以C语言的数据类型和语句为基础,理解C语言的数据类型和语句,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和了解C语言的优点和特点,学会用C语言编写有一定作用的程序。使用教材:谭浩强 C程序设计(第四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参考书目:谭浩强 C程序设计和上机指导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考试方式:闭卷考试课程名称:三维动画制作(Production of Computer Animation)课程代码:ZXB073004 学分:3 授课时数:51 主要内容:讲述基本物体及二维造型的创建和修改,修改器和材质编辑器的使用,NURBS曲线曲面、空间变形和粒子系统、完整场景的生成方法,放样、变形、布尔运算、基本动画技术、层级及正反向运动的制作方法。使学生能制作简单的三维物体和三维动画。使用教材:熊歆斌编著 3D Studio MAX入门与提高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参考书目:DAVID S.COHN AUTOCAD 2000中文版技术大全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考试方式:开卷考查课程名称:网络工程设计与实践(The Design and Practice of Network Engineering )课程代码:ZXB073014 学分:3 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