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垃圾处理长效机制--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doc_第1页
创新垃圾处理长效机制--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doc_第2页
创新垃圾处理长效机制--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创新垃圾处理长效机制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根治城乡脏、乱、差,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和打造宜居、宜商、宜业、宜旅仪陇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仪陇县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同志视察我县时作出的“要把仪陇建设成为21世纪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垃圾处理作为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头戏”来抓,城乡“黑水河(水沟)”、“白垃圾”、“糟环境”等现象得到遏制,城乡容貌秩序明显改观,镇村面貌焕然一新。县城先后成功创建为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并入选四川十大宜居城市,环境治理、风貌塑造、示范创建、农村垃圾处理等工作先后5次在全省作经验交流发言。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先行。坚持“软硬结合”,从基础建设、人员配备上打牢垃圾处理工作基础。一是县城建成占地110亩、总库容67万立方米、采用卫生填埋和人工防渗处理的生活垃圾填埋场1处,试运行期间状况良好。二是分片区建成55个垃圾处理场、136个村级垃圾收集点,配备转运车辆18辆、垃圾箱(桶)14280个。三是配备场镇和村庄保洁人员1221名,乡村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100%、16%,农村垃圾得到较好处理。创新垃圾生态处理模式。探索出“3+4+5”的垃圾处理模式,强力推进生活垃圾生态化处理。一是发挥3大主体作用,注重发挥居民的清洁主体作用,完善村(乡)规民约,健全保洁责任,普及垃圾分类常识,实施“一池三改”(建沼气池、改厨、改厕、改水),充分调动居民自学分类处理垃圾的积极性;注重发挥保洁员的集运主体作用,每片(社区、村)推选2-3名责任心强、热衷环保的居民担任保洁员,对垃圾进行再分类,并有序堆放、及时清运;注重发挥各级基层组织的监管主体作用,实行党员干部包段包户制度,监督各环节工作落实情况,定期开展评比和公示。二是推行4种集运方式,在距县城15公里范围内的乡镇实行“户分类、村集中、乡运输、县处理”方式,在金城、马鞍等9个片区38个乡镇实行“户分类、村集中、乡运输、中心场镇填埋”方式,在距中心镇15公里以外的15个偏远乡镇实行“户分类、村集中、乡镇填埋”方式,在距场镇5公里外,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人口稀少的167个村庄实行“联户填埋”方式。三是采取5种处理方法,建立生态化垃圾处理方式。采取“黑+白”分装法,分类装袋,居民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图表进行简单分类装袋,将电池等有毒垃圾装入黑色塑料袋,可回收垃圾装入白色塑料袋;推广沼气发酵法,变废为宝,建成沼气池6.1万口,堆肥点10万余处,对人畜粪便、杂草、桔梗等有机垃圾进行发酵处理,转化为绿色能源和有机肥料;实行站点回收法,增加收益,组建由县供销社控股的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新建专业市场2个、标准化回收站点87个,将回收的塑料瓶、纸张、废铁等废旧物资所售费用保洁员额外补贴;运用集中填埋法,集中处理,对少量没有回收价值的非有机垃圾,由保洁员回收、集运到指定地点进行填埋,对有害垃圾运至县城垃圾填埋场集中填埋,实行无害化处理;使用填塘铺路法,合理利用,对建房、装修所产生废弃物,专项用于填埋到废弃的塘堰或用于道路铺筑,以降低垃圾填埋场(点)的处理负荷。建立垃圾处理长效机制。一是开展以“三基本一养成”为主要内容的居民素质教育、农民自我教育和文明卫生创建活动,增强村(居)民卫生和环保意识。二是建立以“政府投、社会捐、村民筹”的三位一体的资金筹集机制,截止目前,全县投入垃圾处理的经费达到11200万元,主要用于垃圾场(点)、沼气池、污水净化池建设和清运车、垃圾桶(箱)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