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风电技术专利分析.doc_第1页
国际风电技术专利分析.doc_第2页
国际风电技术专利分析.doc_第3页
国际风电技术专利分析.doc_第4页
国际风电技术专利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国际风电技术专利分析世界能源消耗量的持续增加,使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形势愈发明显,缓解能源危机、开发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风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类别,在地球上是最古老、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全球范围内的巨大蕴藏量、可再生、分布广、无污染的特性,使风能发电成为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1、国外风电专利的技术竞争2008年3月7日,路透社报道称,GE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起诉讼,指控三菱重工(MHI)公司侵犯了其风力发电涡轮机的相关专利,并要求在美国地区禁止进口三菱产风力涡轮机。GE称被侵犯的专利是有关提高发电机运行效率的变速控制技术(variable speed control technology),专利号:US5083039 和US6921985。MHI方面的回复则是否认侵犯专利权。风电产业中的又一场专利之战正拉开序幕。 GE:美国市场的老大地位不可撼动 美国最大的风力机制造商GE风能(GE Wind Energy),是GE集团近年来的重要新增业务。继2002年5月收购安然(Enron)的风能部门之后,于2002年起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营,总裁Steve Zwolinski走马上任。此后,对风机技术及风能业务进行整合和提升式的战略管理,机组的建造和设计主要在加利福尼亚、佛罗里达、西班牙、德国和荷兰等地完成,产品主要满足国内科罗拉多(Colorado)、加利福利亚(California)等州风电场建设之需,也有部分出口至英国、比利时等国。 随着市场需求的激增,GE的风力涡轮机产量猛增。GE公司在2007年提供了2.3GW的新建风力发电项目,相比前一年增加了100%,占据美国市场新增总量的45%,几乎是整个美国在2006年风力发电业的总装机容量。GE集团更计划在2010年前把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增加一倍,至60亿美元。GE集团的金融子公司认为,在两年内,风能和太阳能等替代能源将占到其能源及水项目总投资的近四分之一,而2006年的比例还是10%。 美风能市场:PTC下阴晴不定却不乏机遇 由于美国的风电优惠政策风能生产税抵减法案(PTC)存在时效性,过了一定的期限,制造商或者开发商不能获得政府的财政支持,可能面临亏损的尴尬境地,从而打击了生产商投资风电生产设施的信心,进而破坏风能供应链。例如,在2000年、2002年与2004年,美国市场都曾经出现过新装机量地大跳水,分别跟前一年相比大跌93%、73%与77%。因此,美国市场即由于PTC的欠稳定而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美国风电行业更需要长期的规划,来推进其稳定、强劲的发展。 细看近5年的美国风电市场,可谓跌宕起伏,出现“繁荣萧条繁荣”的循环。 年新增机组安装量从2003年1818MW的峰值跌落至2004年的516MW,这主要是由于2003年12月到期的PTC有效期延长被耽搁;2005年破纪录地实现了2500MW的增量,使美国新增风电机组量名列全球首位,这样的进展主要归功于PTC的延期,同时GE风能也因此获益,在美国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并跃居2005年全球排名第二的供应商,市场份额为17.7%。2006年市场份额虽下降 2%至15.5%,但绝对产量仍然处于增长中1。美国2006、2007年的新装机量蝉联全球之首,达到2.5GW和5.2GW,以Vestas为首的国外制造商们纷纷加进美国市场。 美国风能协会(AWEA)总结称:之前3年市场的持续走高主要是由于PTC做出了及时更新,从而鼓舞了投资信心,促使市场的繁荣;“幸亏国会在风能生产税抵减法案有效期满之前作了延长,这在PTC的历史上尚属首次,风能产业出现了一系列的创记录年”。因此,可以说,只要PTC具备了长期稳定性,美国风电产业就会呈现迅猛发展之势。 MHI:国内外市场发展不分伯仲 从前几年的市场情况来看,日本似乎显得并不激进,其自身电场建设,电场运营效果,以及机组的研发与出口,都不在前列。这两年,或许是临近日本经济产业省计划中“2010年风力发电将达到200万kW”的目标,其产业发展略显奋起之势,还提出了各大电力公司都在海岸电厂附近建立海洋风厂的想法。 三菱重工(MHI)的风力发电事业部,作为日本最大的风电机组制造商,正试图追赶欧洲的竞争对手们。计划在2011年前将风力发电机的销售额扩大到4000亿日元,公司电力系统项目经理Yoshinori Ueda表示风力发电会在日本电力产品中不断增加分量,他们计划在靠近已有电厂的水域里,建设海面风力涡轮设备。同时,日本最大的电力公司(Tokyo Electric Power) 正与东京大学合作,对大范围建设漂浮风厂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对于海外,尤其是美国风电场的建设,MHI也能腾出手来大力参与。截至2007年3月,MHI在美国接到的订单总数已经跟它在国内所安装的机组总量持平,约1500MW。 这些大订单处要来自于Edison Mission Energy,Babcock & Brown,Airtricity与Eurus Energy等风电场开发商或运营商。之后还陆续的接到订单,其出口的机组数量正在赶超内需。此外,MHI还通过技术转让、外部工厂建设等途径进入国外风电产业。 专利:攻守兼备的隐形武器 显然,眼下MHI进入美国市场的产品看来没能成功绕开GE公司1991年和2003年的两项有关变速风力机的专利权,对MHI在北美这个大市场的进一步扩张形成了一定的制约。日本市场极为有限;欧洲市场渐趋饱和,且存在不少富有竞争力的本土制造商;亚洲市场中更是各地竞争者云集;若不是因为美国的PTC政策稳定性欠佳而导致前期市场的“发育”不良,恐怕MHI很难搭上近年北美市场这班快车,丢失了那块大蛋糕将不利于MHI风电业务的良性发展。 早在收购安然(Enron)公司的风能部门与其它一些具备风电机组制造技术的小公司之时,GE公司就已经一并拿下了它们的相关专利权。目前,则正是GE巧妙运用专利这种企业无形资产,拓展业务,争夺市场的绝佳机会。 在北美市场,GE在风力机变速专利中必要的电力电子技术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其它制造商若想进入北美市场,要么支付许可费,要么研发绕过专利的新技术。因此,Vestas的Opti-Slip技术,Gamesa和Fuhrlander的RCC发电机,Enercon的无齿轮箱直驱低转速永磁交流发电机,都是以绕过GE专利,并保持较高的机组效率为目标的新技术。虽然GE质疑Enercon的输出仍设定在的60Hz,曾一度引起法律纠纷,但结果是GE授权Enercon变桨变速直驱产品进入北美市场,之后有市场传闻Enercon在一项限制美国生产商产品在德国市场销售的专利上作出了一定的让步2。 回头再看MHI与GE之争。近两年北美市场的高速发展导致了供应链面临瓶颈,而一旦GE得以喘息,首要任务即是通过之前所布设的技术壁垒驱赶竞争对手占领市场,最大化其竞争实力和根本利益。最终的结果,可能是GE如其所愿地赢得专利诉讼,MHI赔付专利许可费或者退出美国市场;可能是GE的专利被裁定为无效专利,MHI在美国市场继续大行其道;也可能是双方就其各自利益达成妥协,协商解决这次的专利之战。我们期待结果的揭晓。专利技术成为风机叶片制造的核心竞争力。风能发电行业增长迅猛,风力涡轮机系统的需求不断增强,Siemens电力发电公司目前正在努力提高它的生产能力。自从2004年Siemens成功收购了Bonus Energy A/S公司后,Siemens公司的风能发电部开始跻身于全球十强机组供应商,技术上可一站式提供风力涡轮机系统所需要的各种部件:管状铁塔、变速箱、发电机、电力变换器和输出调节器、监控系统、雷电保护装置和断路器。产品组合十分广泛。所有西门子SWT-1.3-62、SWT-2.3-82、SWT-2.3-82 VS、SWT-2.3-93和SWT-3.6-107机组的叶片制造都采用了西门子购自Bonus Energy A/S的叶片专利技术IntegralBlade技术,叶片的制造采用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材料,叶片的外型设计代表了目前先进的风机空气动力学。 Siemens风力发电集团的IntegralBlade技术,所制造的风机叶片可以在一个封闭的过程中完成叶片的成型制造。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的干燥通过一个封闭的外部模具和一个扩展的内部模具的特殊组合完成铸造。完成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的层压之后,环氧树脂材料在真空环境中注入,此后,叶片在封闭的模具中经高温淬硬,一步完成完整、无缝的叶片制造。 与其它制造商所采用的传统叶片制造方法相比,IntegralBlade所具有的优点包括:该方法节省人力和空间,制造过程中仅需一个模具组;在外壳和承重杆之间没有公差,使最终的叶片结构完整,不存在胶水粘连部件,从而避免了裂缝、水分侵入、雷电对这些潜在威胁对叶片薄弱环节的不利因素。由于IntegralBlade制造过程的封闭性,叶片制造工厂提供了一个干净、漂亮的工作环境。应用于叶片的树脂材料也不会释放VOCs,暴露于变应性复合物的风险被降至最低。 IntegralBlade技术专利链接: 专利名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windmill blades 公告号 US2003116262 公告日 2003-06-26 发明人 STIESDAL HENRIK (DK); ENEVOLDSEN PEDER BAY (DK); JOHANSEN KAJ (DK); KRISTENSEN JENS JORGEN O (DK); NORLEM MICHAEL (DK); WINTHER-JENSEN MARTIN (DK) 申请人 BONUS ENERGY AS (DK) 同族专利 EP1310351 (A1) EP1310351 (B1) 申请号 US20020292904 20021113 优先权号 DK20010001686 20011113; DK20010001745 20011122 摘要 公开了一种制造风机叶片的方法,该方法避免了胶水粘连部件,防止工作人员暴露于带有有害物质的环境中。风机叶片的制造在一个铸模腔内完成封闭式地铸型制造,纤维材料与中心部分的材料都填充于铸模腔内,辅以真空环境,用填充管注入粘合材料,填充管放在叶片边缘下方,以便粘合材料注入后的流动,可达到叶片的后缘,充分渗透于其中的各个孔隙。2.1、 国际风电产业专利统计分析以风电为检索主题,以国家知识产权文献出版社的中国外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和欧专局espcenet为基础,检索得到风电国内外专利14899条,将检索到的专利构建数据库,进行专题分析如下:2.1.1、 国际风电专利申请随申请年和公开年变化趋势根据趋势图,风电的专利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9751981年属起步阶段,因国际能源危机,各国对风能的研究开发工作相当重视,这一阶段国际专利申请量和公开量增长迅速。第二阶段:19821999年属稳定发展阶段,因国际油价稳定,风能的研究相对处于停滞阶段,专利申请量和公开量每年基本变化不大,第三阶段:2000今,高速发展阶段,风能的价值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国研发热情高涨,每年的专利申请量和公开量迅速增长,显示出该产业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前景十分诱人。因从专利申请到专利公开一般有十八月的滞后期,扣除滞后专利,趋势图显示该阶段的专利申请量和公开量增长趋势和发展速度已超过七十年代国际能源危机时的增长速率,产业前景广阔,是十分值得投资的高科技产业。2.1.2、 国际风电专利申请的国家分布从风电国内外专利区域趋势分析图可看出,日本、美国、中国、德国是世界四大风电专利申请国,其中以中国的风电专利申请增长量最大,也说明了风电产业在中国属于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十分美好。另外风电近十年世界专利和欧洲专利增长非常迅速,显示世界范围内的知识产权保护日趋紧密,中国不仅仅要满足风电在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还要关注世界范围内的知识产权保护。从风电区域构成分析图中可看出,美国、日本、中国、欧洲国家占据占据世界风电专利95%,以上的申请量,我国风电的的主要竞争对手来自美国、欧洲和日本,以上地区的技术研发动向,值得我国高度重视。2.1.3、 国际风电专利申请的技术特征分析2.1.3.1 风电专利区域IPC分析通过风电国内外专利区域IPC构成分析,风电各国的技术开发主要围绕F03D而开展,即:风力发动机而开展,其次H02P,即:风力发动机的控制或调节;或控制变压器、电抗器或扼流圈的研究,以及H02K,即:风力发动机的电机研究。日本对风电技术的研究除重视F03D外,还很重视F24F,即风力发电的空气动力学研究,美国在技术上除关注F03D外,其次是重视B63H,即将风电技术用于船舶的推进装置或操舵装置,中国和欧洲专利都很重视H02J,即:风力发电的供电或配电的电路装置或系统,而德国专利还很关注H02K,即风力发电机电机的研究,IPC大类分析可看出,各国除普遍重视风力发动机外,对风电发电的其它技术关注度有所区别。2.1.3.2 风电专利IPC构成分析从前十位的大类构成进行分析,前五位是F03D(风力发动机)、H02P(电动机、发电机或机电变换器的控制或调节;控制变压器、电抗器或扼流圈)、H02K(电机)、H02J(供电或配电的电路装置或系统;电能存储系统)、F03B(液力机械或液力发动机)、F24F(空气调节;空气增湿;通风;空气流作为屏蔽的应用)。从前十位的大组构成进行分析,前六位是F03D9(风力发动机与受它驱动的装置的组合)、F03D3(具有基本上与风向成直角的旋转轴线的风力发动机)、F03D7(风力发动机的控制)、F03D11(风力发动机的零件、部件或附件)、F03D1(具有基本上与风向一致的旋转轴线的风力发动机)、H02P9(风力发动机的用于取得所需输出值的发电机的控制装置)。在F03D中,再细分研究F03D900研究最多,即:风力发动机与受它驱动的装置的组合(主要有关被驱动装置方面),专利有1464件,其次是F03D1100,即:风力发动机的零件、部件或附件,专利有561件;再其次是F03D306(风力发动机转子)和F03D704(风力发动机自动控制装置)及F03D1104(风力发动机的安装结构)。3.4、国际主要制造商的技术特点与专利状况3.4.1国际前二十位申请人分析世界风电排名前二十位公司列表公司申请人WOBBEN ALOYS (DE)393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317MITSUBISHI HEAVY IND LTD()254HITACHI LTD233GEN ELECTRIC (US)214TOSHIBA CORP211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JP200REPOWER SYSTEMS AG (DE)110SIEMENS AG (DE)90NORDEX ENERGY GMBH (DE)85VESTAS WIND SYS AS DK83&linestr76SANYO ELECTRIC CO LTD()73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69MATSUSHITA SEIKO CO LTD69NTN TOYO BEARING CO LTD JP62CANON INC59SHINKO ELECTRIC CO LTD(JP)54YAMAHA MOTOR CO LTD54HONDA MOTOR CO LTD(JP)512757根据检索到专利进行分析,国际前二十位的申请人中,德国艾劳埃斯乌本公司WOBBEN ALOYS排名第一,日本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松下电工株式会社、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MITSUBISHI HEAVY IND LTD、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HITACHI LTD(JP)、通用公司 GEN ELECTRIC (US),排名前五位,前二十位公司合计申请专利2757件,占所检专利总量的18.5%,前二十位中日本公司占十四家,德国公司四家,美国公司和丹麦公司各一家。前二十位的申请人中没有中国公司。说明中国公司的总体技术实力尚不强。3.4.1申请人技术构成分析 选取前十位的申请人对其技术构成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从图表中可看出,国外主要公司的研究仍主要集中在H03D风力发动机上,主要例外是: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对F24F(风力发电的空气动力学研究)更为看重,同样松下精工株式会社MATSUSHITA SEIKO CO LTD,也更注重对F24F,风力发电的空气动力学的研究。3.4.3风电国内外专利区域申请人构成分析从前十位的申请人可看出,美国公司、德国公司、丹麦公司十分注重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通用公司在中国的申请量甚至超过在其美国本土的申请,同时上述公司欧洲专利和世界专利的申请量也非常大,而日本公司风电专利量虽然大,但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日本本土。由此可推断,中国市场是美国公司、德国公司、丹麦风电公司的重点业务主攻方向,同时以上公司也在积极开拓欧洲和美国市场,而日本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自己本土,对中国公司的影响相对较小,其专利保护主要以技术防御为主。对中国企业而言,重点防范的美国、德国、丹麦风电公司知识产权保护,从另一侧面也反映了中国市场的风景十分向好,早已引起国际风电大公司的积极关注。3.5、国际主要制造商的技术特点与专利状况在下面国际主要制造商专利检索中,虽然同样采用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平台,但为能进一步说明问题,检察主题词比原国际风电产业专利统计分析时采用的主题词范围适当放宽,从而检索结果将比原整体分析,专利数据量更多。3.5.1、丹麦Vestas公司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外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共检索到丹麦Vestas公司专利305件,将检索到专利建立数据库,进行专利竞争情报分析,结果如下:3.5.1.1总体趋势分析从总体趋势图上看每年的专利公开量,总体呈每年上升趋势,说明该公司有着很强的技术实力,技术研发能力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3.5.1.2区域构成分析从区域构成分析看,世界专利最多,欧洲专利和中国专利的数量占据了申请的前三位,说明该公司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司,其中该公司尤其关注欧洲市场和中国市场,对该公司在中国申请的专利必须要重点关注。3.5.1.3区域IPC构成分析从区域IPC构成分析可看出该公司的主要关注领域是F03D1(基本上与风向一致的旋转轴线的风力发动机)、F03D11(风力发动机零件、部件或附件)、F03D7(风力发动机的控制系统)公司IPC构成说明丹麦Vestas公司不仅注重风力发动机整机研究,对风力发电机零部件和风力发动机控制系统也十分关注。该公司应是国内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要重点关注。按IPC小组对Vestas公司技术构成进行分析,可清楚看出,丹麦Vestas公司的研究方向集中在风力发动机整机、风力发电机零部件和风力发动机控制系统方面,对该公司的技术分析应重点关注上述领域的技术。3.5.2、西班牙Gamesa公司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外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共检索到西班牙歌美飒创新技术公司GAMESA INNOVATION AND TECHNOLO ES专利163件,将检索到专利建立数据库,进行专利竞争情报分析,结果如下:3.5.2.1总体趋势分析 从专利趋势图可发现,西班牙Gamesa公司的专利申请开始于2002年,但近几年专利申请量和公开量迅速增长,说明该公司介入风电领域的时间并不长,但技术发展后劲十分强劲,是个值得注意的竞争对手。3.5.2.2区域构成分析从该公司申请专利的国别分布范围来看,欧洲专利、世界专利、中国专利、美国专利、德国专利占据专利申请的前五位,说明该公司的主要市场在欧洲、中国和美国,重点在中国市场,对其在中国申请的专利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以免陷入其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内。3.5.2.3区域IPC构成分析从公司的IPC构成分析,歌美飒公司的重点关注领域是H03D11、H03D1和H03D7,即研究方向集中在风力发电机部件、风力发动机整机和风力发动机控制系统方面,对风力发动机整机研究相对VESTAS稍弱一些。但在风电发电机的部件方面研究开发能力很强。3.5.3、德国Enercon公司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外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共检索到德国Enercon公司专利23件,将检索到专利建立数据库,进行专利竞争情报分析,结果如下:德国Enercon公司的主要市场在美国和欧洲,主要研究领域是H05B和H01T,属于电加热或电照明技术,以及火花隙;火花塞;电晕装置,属于风电应用的下游领域,在中国未申请专利,对该公司可不予以重点关注。3.5.4、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外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共检索到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专利480件,将检索到专利建立数据库,进行专利竞争情报分析,结果如下:3.5.4.1、总体趋势分析从专利趋势图可看出,从2001年开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专利申请量和公开量急剧上升,说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对风电行业领域的高度重视,已成长为世界风电领域的领军企业,也是行业技术的领头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将是世界风电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3.5.4.2区域构成分析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专利地域分布来看,在中国的专利拥有量占31%,其次是美国专利和欧洲专利,说明中国市场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最为重要的市场,其次才是欧洲市场和美国市场,中国国内必须要充分重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专利技术,以突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以专利所设置的技术壁垒,避免因专利产生各种知识产权纠纷。3.5.4.3、区域IPC构成分析从上述图表可看出,通用公司的技术开发主要还是集中在H03D11、H03D1和H03D7,即研究方向集中在风力发电机部件、风力发动机整机和风力发动机控制系统方面,与欧洲的主要风电发电公司研究方向相似。另外还开发各种特殊用途的风力发动机。3.5.5、德国Siemens公司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外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共检索到德国Siemens西门子公司专利231件,将检索到专利建立数据库,进行专利竞争情报分析,结果如下:3.5.5.1、总体趋势分析从专利趋势图可看出,近几年来,德国Siemens公司的专利申请量和公开量急剧上升,说明德国Siemens西门子公司近些年对风电行业领域的高度重视,公司正在花大力气积极开拓风电行业市场,正逐步成为世界风电产业的技术先导企业。3.5.5.2区域构成分析从德国Siemens公司的专利地域分布来看,在德国的专利拥有量占32%,其次是欧洲专利世界专利,中国专利和美国专利分别排在第四和第五位,说明德国Siemens公司的主要市场是放在欧洲,其次才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但德国Siemens公司近些的专利申请量迅速放大,同时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量也在迅速增长,对德国Siemens公司的专利的同样也要高度重视,尤其在有产品出口到欧洲的情况,必须研究德国Siemens公司的专利情况,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产权纠纷。3.5.5.3、区域IPC构成分析从上述图表可看出,西门子公司的技术开发主要还是集中在H03D1、H03D7和H03D11,即研究方向集中在风力发动机整机、风力发动机控制系统、风力发电机部件方面,与欧洲的其它风电发电公司研究方向相似。另外还开发各种特殊用途的风力发动机。3.5.6、德国Suzlon 公司经欧洲专利局专利检索,德国Suzlon公司仅有六件专利,分别是:1 Circuit for powering down a crowbar in my patents list Inventor: Applicant: SUZLON ENERGY GMBH DE EC: H02H9/04B IPC: H02M1/06; H02H7/12; H02M1/06; (+1) Publication info: DE202005021671 (U1) 2009-04-02 2 LOCKING MECHANISM FOR A WIND TURBINE in my patents list Inventor: PECHLIVANOGLOU GEORGIOS DE ; WAGNER JUERGEN DE Applicant: SUZLON WINDKRAFT GMBH ; PECHLIVANOGLOU GEORGIOS DE (+1) EC: IPC: Publication info: WO2008155053 (A2) 2008-12-24 3 Brake device for azimuth bearing of wind turbine, has ring with moveable brake blocks for pressurizing rim, where brake blocks are connected with ring in torque proof manner and are synchronously actuatable by actuating device in my patents list Inventor: PECHLIVANOGLOU GIORGOS DE ; WAGNER JUERGEN DE (+1) Applicant: SUZLON WINDKRAFT GMBH DE EC: IPC: F03D7/00; F16D53/00; F03D7/00; (+1) Publication info: DE102008004712 (A1) 2008-12-24 4 BEARING ARRANGEMENT FOR A WIND TURBINE in my patents list Inventor: PECHLIVANOGLOU GEORGIOS DE ; WAGNER JUERGEN DE Applicant: SUZLON WINDKRAFT GMBH DE ; PECHLIVANOGLOU GEORGIOS DE (+1) EC: F03D11/00B IPC: F03D11/00; F03D11/00 Publication info: WO2008148526 (A2) 2008-12-11 5 Bearing arrangement for wind turbine, and for transmitting radial and axial forces, has two bearing partners twistable relative to one another about axis, where bearing partners each comprise support area in my patents list Inventor: PECHLIVANOGLOU GIORGOS DE ; WAGNER JUERGEN DE Applicant: SUZLON WINDKRAFT GMBH DE EC: F03D11/00B; F03D7/02B IPC: F03D11/04; F03D11/00 Publication info: DE102007056763 (A1) 2008-12-11 6 Blitzschutzeinrichtung zum Schutz von Windkraftkonvertern in my patents list Inventor: Applicant: SUZLON ENERGY GMBH DE EC: F03D11/00; H02G13/00 IPC: F03D11/00; H02G13/00; F03D11/00; (+1)该六件专利,五件是关于风电发电机,一件是关于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与风电无关,另有五件风电专利,其中三篇德国专利,二篇世界专利,均在2007年或2008年公开,新专利值得研究和关注。3.5.7、德国再生动力公司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外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共检索到德国再生动力公司专利211件,将检索到专利建立数据库,进行专利竞争情报分析,结果如下:3.5.7.1、区域IPC构成分析从专利趋势图可看出,德国再生动力公司风电专利是从2001年开始,从2003年起专利申请量和公开量急剧上升,仅2008年公开专利68件,说明德国再生动力公司现已成为风电行业领域的主要技术开发公司,也是世界风电行业有实力的竞争对手。3.5.7.2、区域分布分析从德国再生动力公司的专利地域分布来看,在德国的专利拥有量占38%,其次是欧洲专利、世界专利,美国专利中国专利和分别排在第四和第五位,说明德国再生动力公司的主要市场是放在欧洲,其次才美国市场和中国市场,但德德国再生动力公司近些的专利申请量迅速放大,同时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量也在稳定增长,对德国再生动力公司的专利的同样也要高度重视,尤其在有产品出口到欧洲的情况,必须研究德国再生动力公司的专利情况,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产权纠纷。3.5.7.3、区域IPC构成分析从上述图表可看出,西门子公司的技术开发主要还是集中在H03D7和H03D11 、H03D1,即研究方向集中在风力发动机控制系统、风力发电机部件、风力发动机整机方面,与欧洲的其它风电发电公司研究方向相似,但风力发动机的控制部分所占比例达35%,为该公司的重点研究方向。另外还开发各种特殊用途的风力发动机。3.5.8、德国Nordex公司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外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共检索到德国Nordex公司专利152件,将检索到专利建立数据库,进行专利竞争情报分析,结果如下:3.5.8.1、区域IPC构成分析从专利趋势图可看出,德国诺德克斯能源有限公司风电技术研究主要是从96年开始,从2004年起专利申请量和公开量急剧上升,仅2007年公开专利74件,说明德国诺德克斯能源有限公司现已成为风电行业领域的主要技术开发公司,也是世界风电行业有实力的竞争对手。3.5.8.2区域构成分析从德国诺德克斯能源有限公司的专利地域分布来看,在德国的专利拥有量占36%,其次是欧洲专利、世界专利,美国专利中国专利和分别排在第四和第五位,说明德德国诺德克斯能源有限公司的主要市场是放在欧洲,其次才美国市场和中国市场,但德国诺德克斯能源有限公司近些年的专利申请量迅速放大,同时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量也在稳定增长,对德国诺德克斯能源有限公司的专利的同样也要高度重视,尤其在有产品出口到欧洲的情况,必须研究德国诺德克斯能源有限公司的专利情况,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产权纠纷。3.5.8.3、区域IPC构成分析从上述图表可看出,德国诺德克斯能源有限公司的技术开发主要还是集中在H03D7和H03D11 、H03D1,即研究方向集中在风力发动机控制系统、风力发电机部件、风力发动机整机方面,与欧洲的其它风电发电公司研究方向相似,重点是风力发动机的控制部分,所占专利比例达35%,为该公司的重点研究方向,H02P9也是关于用于取得所需输出值的发电机的控制装置。3.5.9、丹麦LM glassfiber公司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外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共检索到丹麦LM玻璃纤维制品有限公司公司专利3件, US6582196Windmill rotor and wind blades thereforCN1479838风力涡轮机转子叶片和具有排放通道的闪电放电接收器CN1269869风车转子和用于该风车转子的机翼型叶片其中US6582196和CN1269869是相同专利,但该专利在2006.7.24,被中国专利局宣布无效,而CN1479838目前仍处于专利保护期内。3.5.10、日本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外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共检索到日本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专利1449件,将检索到专利建立数据库,进行专利竞争情报分析,结果如下:3.5.10.1、区域IPC构成分析 从专利趋势图可看出,日本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风电技术研究,起步很早,从1975年便开始申请专利,到1996年专利申请量达到高峰,但以后却呈现下降趋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