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课件: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与变法.ppt_第1页
高三历史课件: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与变法.ppt_第2页
高三历史课件: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与变法.ppt_第3页
高三历史课件: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与变法.ppt_第4页
高三历史课件: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与变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1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与变法 齐国管仲改革改革内政 发展生产 改革军制 使齐国强盛 齐桓公确立霸业 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 开阡陌 废除特权 奖励耕战 建立县制 秦国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国家实力增强 为秦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评价 以法律形式废除了井田制 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 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秦国逐渐强大 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商鞅实行的严刑酷法和文化高压政策 对后来秦朝产生消极影响 商鞅主张的法家思想 成为秦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2001年全国文科综合试题 新课程卷 历史上的重大社会改革 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 根据相关的历史知识 回答 18 在战国变法运动中 提出了 圣人苟可以强国 不法其故 苟可以利民 不循其理 的思想家是A 墨子B 孟子C 商鞅D 荀子 C 中国古代史上发生的改革变法 证明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据此回答 1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 对当时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是 奖励军功 奖励耕织 重农抑商 燔诗书而明法令 实行法治A B C D C 2 春秋战国时期 管仲改革和商鞅变法的相同点是A 都代表地主阶级B 都废除井田制C 都以法家思想为理论基础D 都实现富国强兵 D 王田私属 不许买卖 多次改变币制 改制失败 激化了社会矛盾 北魏孝文帝改革均田制和租调制整顿吏治 迁都洛阳 学习汉族文化 实行汉化政策 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加速了鲜卑族和北方其他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开垦荒田 取消苛捐杂税 重视兴修水利 整顿军队 严格纪律 后周力量增强 为后来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奠定了基础 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 限制官僚子弟亲友通过恩荫做官 加强各级长官的保举和选派 裁并州县 减轻徭役 严肃中央政令 取信于民 新政触犯了保守派官僚的利益 遭到他们的阻挠 改革措施仅一年左右即被废止 范仲淹推行 庆历新政 的核心内容是A 赋税改革B 吏治改革C 教育改革D 军事改革 B 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 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 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 保证了生产时间 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 不少荒地辟为良田 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 国家收入增加 保甲法将兵法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抵御辽和西夏进攻主 减少了军费开支 加强了军队训练 充实了边防力量 评价 A 变法是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地主阶级改革运动 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在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但不可能使北宋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b 王安石能针对统治积弊大胆改革 这种面对封建统治危机勇于改革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改革家失败原因a 用人不当 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b 新法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大地主 大官僚的利益 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c 宋神宗后期的动摇和去世 改革失去了重要的支持力量 以 天变不足畏 祖宗不足法 人言不足恤 的精神 对官僚和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的改革是A 汉武帝改革B 北魏孝文帝改革C 唐代杨炎 两税法 改革D 宋代王安石变法 D 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表述 不准确的是A 主要目的是解决财政危机B 损害了大地主的利益C 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D 未取得任何成果 D 8 金世宗改革 提倡开荒 利用黄河故道实行屯田 招募农民垦种 遇到荒歉年 减免租税 改革使北方经济得到发展 张居正改革 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 纳银代役的规定 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赋役征银的办法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为了缓和阶级矛盾 增加政府收入 挽救统治危机 a 将原来的田赋 徭役 杂税并为一条 征收银两 b 把从前按户 丁征收的役银 分摊在田亩上 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一 中国古代改革分类 从性质上看 1 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 管仲改革2 地主阶级封建化政治改革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3 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 王莽改制 周世宗改革 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 张居正改革4 少数民族学习先进文化和制度的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规律性总结 二 改革的时代特点 1 管仲改革 春秋争霸 加强军事2 商鞅变法 建立新制度 内容深入 全面3 王莽改制 消除统治危机 土地兼并问题等4 北魏孝文帝改革 顺应潮流 吸收先进文化 加快封建化进程5 周世宗改革 割据混战 革除弊政 加强军事6 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 克服统治危机 缓和阶级矛盾 增加财政收入7 17 18世纪欧洲封建改革 顺应资本主义潮流 鼓励对外贸易推行重商主义8 俄国 日本 中国戊戌变法 顺应资本主义潮流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9 美国罗斯福新政 克服经济和政治危机 政府全面干预经济10 社会主义改革 苏联模式弊端 计划与市场结合 三 改革原因 1 旧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商鞅变法 孝文帝改革 俄国 日本等2 为达到历史发展某一政治目的 实现富国强兵 管仲改革 周世宗改革等3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孝文帝改革 资本主义改革等4 统治面临危机而缓和矛盾 王莽改制 王安石变法等5 吸收先进文化 加速本民族封建化 孝文帝改革等6 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 新政 社会主义改革等 四 成败因素 1 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2 革新势力与保守势力力量对比3 是否得到最高统治者支持4 用人是否得当5 措施是否全面有效6 改革者的意志是否坚定7 国际环境是否有利 五 古代改革对我们的启示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与产物 革除社会弊病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 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 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人民愿望的进步改革 推动着社会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