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的急救 平谷区第三中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溺水的急救 平谷区第三中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溺水的急救 平谷区第三中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溺水的急救 平谷区第三中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doc_第4页
溺水的急救 平谷区第三中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谷区第三中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学科实践活动设计基本信息活动课程题目溺水的急救活动实施时间 2018 年 9 月 活动类型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年级初三学科生物设计人赵吉平一、活动课程依据(活动设想) 为了使中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知识与技能,在日常生活和突发事件中养成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中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中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是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全社会所关注。因此,切实做好中小学安全工作,认真开展公共安全教育,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及教师的神圣职责。二、活动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溺水的概念;根据溺水者的症状和体征,能够准确地判断其溺水时间的长与短,从而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2.过程与方法: 主要是帮助同学们在遇到突发“溺水事件”时,能够如何进行自救和救助他人的方法及措施,从而达到“安全救护”的目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加强同学们“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三、活动课程重难点:重点: 溺水的急救方法及其措施。难点: 心肺复苏术的操作及其动作要领。四、活动课程准备:(一)教师准备: 课前,老师将全班同学按性别进行自由分组,每组810人,其中一人为组长。“组长”的人选采取小组推荐或自愿担任的原则。组长的职责主要是辅助教师维持好各个小组的课堂秩序,并能勇于担当“溺水者”的角色,作为“教学道具”供小组其他人员模拟操作。(二)学生准备(任务单):1 什么是溺水?2 引起溺水的原因是_3 溺水症状与_有关。溺水时间较短者症状:_溺水时间较长者症状:_:4 如何急救?五、活动课程过程:(一)、概念:溺水是指人体被水淹没时,由于呼吸道被水阻塞或产生喉结痉挛而引起的窒息和缺氧,严重者可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二)、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意外落水、游泳中误入深水区以及在游泳时突发肌肉痉挛等现象常会引发溺水。发病机制:略!(三)、症状与体征:溺水症状与溺水持续时间有关。溺水时间较短者:神志清楚,面色苍白,神情恐惧,皮肤轻度紫绀,心跳呼吸正常。溺水时间较长者:由于机体严重缺氧,会出现皮肤青紫、全身水肿、两眼充血、口鼻充满泡沫、四肢冰凉、呼吸心跳停止和昏迷等现象。如果胃内进入大量的水,则表现为:上腹肿胀,腹部隆起。(四)、急救:“急”争分夺秒的时间观念!“救”行之有效的抢救技术!溺水致死的过程非常迅速,一般溺水者在几分钟内即可死亡。因此,溺水的急救要争分夺秒。轻度溺水者:被救上岸后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让其适当休息、保暖,喝浓茶或姜汤水。重度溺水者必须马上急救。水中的急救:距岸较近者:救护人员可用竹竿、绳索、木板和救生圈等让溺水者抓住拖上岸。离岸较远者:会游泳的救护人员应迅速脱掉外衣并跳入水中,快速游到溺水者的背后,抓住其头发(图)或衣领(图),也可以从腋下揽住其胸部(图),采取仰泳的姿势将其救出水面。千万注意不要让溺水者抓住。万一被溺水者抓住不放,急救者应马上松开自己的手并与溺水者同时下沉(“潜水法”=“”)即可摆脱。岸上的急救: 当发现有人溺水时,应迅速将溺水者救出水面。把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其口鼻中的淤泥、杂草和呕吐物,佩带假牙的也要摘掉假牙,并松解衣领和腰带,使其呼吸道畅通。“倒水”操作有多种方法:一是急救者将溺水者扛在自己的肩上,急救者抱住其两腿快步走动迫使溺水者吐水。二是急救者一腿跪地,让溺水者趴在自己的膝盖上,使其头部下垂,并压迫背部使其吐水(图)。三是让溺水者趴在地上,急救者用双手抱住溺水者的腹部向上提,使其腹部离开地面,并左右摇晃上下运动使之吐水(图)。另外,小孩溺水的,可直接倒提溺水者的双脚进行倒水。注意:给溺水者倒水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延误急救时机。进行倒水后,对于呼吸和心跳停止的溺水者,要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最常用的方法是口对口呼吸法,对于牙关紧闭者,也可采取口对鼻呼吸法。心肺复苏的急救不能轻易放弃,据报道,有人工呼吸坚持2h后复苏的病例。如果溺水者昏迷,可刺激人中、合谷、涌泉等急救穴道。经急救清醒的溺水者,要注意保暖,并严密观察,防止肺部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拨打急救电话,严重的溺水者要住院抢救并观察。心肺复苏具体操作方法及其要领:人工呼吸操作方法:1、使病员仰卧,松开领口、裤带和胸腹部衣服,清理口腔内异物,把患者口腔打开,盖上一块纱布。2、急救者一手掌尺侧置于病人前额,使其头部后仰,拇指和食指捏 住病人鼻孔,以免气体外溢。3、另一手托起患者的下颌,掌根部轻压环状软骨,使其间接压迫食管,以免吹入的空气进入胃部。4、然后深吸一口气,张嘴,用双唇包绕密封住病人的嘴外缘,并紧贴住向里吹气,吹气完毕后立即放开鼻孔。5、待患者呼气并吸入新鲜空气时,即准备下一次吹气,如此反复进行。6、吹气要深而快,每次吹气量约8001200ml或每次吹气时观察病人胸部上抬即可。7、开始应连续两次吹气,以后每隔5s吹一次气,相当于1216次/分呼吸频率进行,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为止。胸外心脏按压操作方法:1、使病人仰卧于硬板床或平地上,急救者以一手掌根部置于患者胸骨的中、下1/3交界处,另一手交叉重叠于其手背上,肘关节伸直,充分利用上半身的重量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有节奏地带有冲击性地垂直按压胸骨,使其下陷34cm(儿童相对要轻些)。2、每次按压后随即迅速抬手,使胸部复位,以利于心脏舒张。速率为6080次/分,儿童稍快。对于呼吸和心跳均停止的病人,应同时进行上述两种急救措施,即心肺复苏相关操作:1、单人操作心肺复苏时,每按压胸部15次,吹气2次,即15:2。2、双人操作心肺复苏时,每按压5次,吹气1次,即5:1。进行心肺复苏时,急救一经开始,就要连续进行,不能间断,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心跳或确诊死亡为止。假死与真死的判断:判断病人死亡具备如下4个特征:呼吸停止;心跳停止;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角膜反射消失。若只出现上述12个征象,并非真死,称为假死,千万不要放弃抢救的机会。“据报道,有人工呼吸坚持2h后复苏的病例。”(五)、预防:1、参加游泳前要进行体格检查,癫痫或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一般不宜游泳。疲劳、饥饿时或饭后不宜下水游泳。2、游泳前要用池塘、河流或游泳池中的冷水冲洗身体,使肌体对冷水产生适应性,防止肌肉痉挛的发生。3、游泳池中的浅水区和深水区设有明显的标志,不会游泳者应该留意,以免误入深水区。4、不慎落水时,要尽量镇静,因为用力挣扎更容易导致组织缺氧。在水中不能把手举起来,否则会沉入水中。落水者应尽量仰卧于水中,把口鼻露出水面进行呼吸,要求浅呼气、深吸气,这种呼吸方法更容易使人浮出水面。5、游泳时如果发生小腿肌肉痉挛,则应仰卧于水中,一脚踩水,一手划水,另一只手抓住痉挛的脚趾用力向上拉,把小腿肌肉拉长,并大声求救(图)。还可以先深吸一口气,以便促进抽筋部位的适度放松,然后再努力屈伸踝关节,并使五个脚趾合力向后扒,即可摆脱小腿肌肉痉挛。六、活动过程反思: 本次活动赢得了同学们的广泛好评,尤其是在溺水的急救中“倒水”和“心肺复苏”的模拟操作环节,许多同学都笑得前仰后合,少数同学还积极要求体验一下“心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