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用互感器的传递过电压测量装置设计0801.doc_第1页
GIS用互感器的传递过电压测量装置设计0801.doc_第2页
GIS用互感器的传递过电压测量装置设计0801.doc_第3页
GIS用互感器的传递过电压测量装置设计080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IS用互感器的传递过电压测量装置设计 王彦金,王巍(武汉楚为志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武汉,430074)摘要:为了测量GIS用互感器的传递过电压,本文利用实验室虚拟仪器工作平台Lab VIEW 8.6(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 Workbench),研制一套适用于互感器传递过电圧试验的测量控制装置。通过该测控装置测量了110kV GIS电压互感器的传递过电压,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的B类冲击波产生、控制和测量均能满足国家标准和IEC标准的要求,且使用灵活方便,可靠性高,能很好运用于互感器型式试验中传递过电圧的测量及研究传递过电圧的传递特性。关键词:GIS;电压互感器;B类冲击波;传递过电压;测量装置说明:文中技术只通过中国工控网发布,望能保护作者合法权益。0 引 言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GIS)中隔离开关例行操作常会引起频率1-100MHz的特快速瞬态过电压(VFTO)1-2。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中如果这种过电压从高电压系统传递到低电压系统,就有可能对低电压系统的电器设备造成损害,影响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3-4。GIS电压互感器本身就是电容分压和电磁感应原理进行电压测量的线路器件。由于GIS电压互感器接于线路对地之间,所以这种过电压要传递到二次测量回路,使二次测量设备承受来自一次回路的传递过电压,在GIS运行中也出现过互感器传递过电压造成二次设备危害的问题5-6。为了降低传递过电压对二次设备的危害,互感器国家标准GB20840.1-2010规定从互感器一次侧传递到二次侧的传递过电压峰值不大于1.6kV,同时规范了施加到一次侧的过电压波形。标准中对气体绝缘金属外壳全封闭式组合电器(GIS)用的互感器的传递过电压试验要求施加B类冲击电压波,其波前时间为10(120%)ns,波尾时间大于100ns,传统的MARX回路冲击发生器很难满足试验要求。如:德国Arches大学、慕尼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均采用小型冲击发生器与陡化间隙相结合的方法研制的VFTO模拟发生器产生的波形波前时间均为20-50ns,幅值为几十KV到1MV7-9。由于冲击电压发生器回路及高压引线电感会影响冲击源向陡化间隙提供能量的速度,导致陡化间隙击穿后输出电压的上升时间和主振荡频率难以达到标准要求的10ns时间要求。因此本文基于Lab VIEW 8.6平台,研制了一套满足标准要求的B类冲击波试验的便携式测控装置并对110kV GIS电压互感器的传递过电压进行了测量分析。1 传递过电压的测量原理1.1 B类冲击波的产生如同雷电波一样必须将特快速瞬态电压波标准化。目前,电压互感器新标准GB 20840.1-2010已将VFTO定义为冲击波分为二类:A类冲击波和B类冲击波。A类冲击波,适用于空气绝缘变电站用的电压互感器;B类冲击波,适用于气体绝缘金属外壳全封闭用的电压互感器(GIS)。在实验室进行GIS电压互感器的传递过电压测量,标准中VFTO波形的定义,分类和要求见表1。表1 GIS电压互感器的传递过电压标准冲击波类型AB施加电压峰值(Up)波形参数:常规波前时间(T1)a半峰值时间(T2)波前时间(T1)波尾时间(T2)0.5(120%)us50us10(120%)us100ns传递过电压峰值限值(Us)b1.6kV1.6kVa其波形参数代表了开关操作引起的电压振荡b经制造方与用户协商,可选取其他的传递过电压限制标准的B类冲击波如图1所示: 图1 B类波形由于B类冲击波的波前时间为10(120%)ns,波尾时间大于100ns,与阶跃波类似,因此可以通过对直流电源进行开关合闸来产生。试验电路图如图2所示。图2 阶跃波发生电路可知单位阶跃函数为: (1) 当试验回路中含有电容电感且开关动作具有响应时间时,图3所示的试验电路产生的波形会与标准阶跃波形有所差异。(a) 标准阶跃波形(b)试验电路输出波形图3 阶跃波形其中开关的好坏直接影响输出波形的质量,纳秒级波形产生系统对开关的要求是:1)结构紧凑,开关的电感小;2)导通时延迟短而且分散性小;3)开关接触电阻小9。在纳秒级波形产生电路中,影响波形输出质量的开关特性有以下因素:开关特性上升时间、从触发到闭合的动作延迟、时间抖动以及开关的电感与电阻。干簧继电器不仅满足上述要求,而且此开关导通时间无回跳、前沿陡,适合于用来开断直流电源产生波头陡度为纳秒级的波形,因此本文选干簧继电器作为开关元件。根据冲击电压发生的原理7,研制B类冲击波发生器,B类冲击波波形如图4。对比图1中的波形可知符合电压互感器新标准GB 20840.1-2010中B类冲击波要求。图4 B类冲击波1.2传递过电压测量方法根据标准GB 20840.1-2010 互感器通用技术要求对于GIS用互感器传递过电压的试验要求,应通过50同轴电缆适配器将低电压冲击波U1施加在任意一次端子与地之间,GIS外壳应按运行方式接地。试验电路如图5所示。图5 GIS用互感器传递过电压试验线路传递过电压U2应在开路的二次端子上测量,通过50同轴电缆连接输入阻抗为50且带宽不低于100MHz的示波器读取峰值。当被测互感器有多个二次绕组时,应一次对每一个二次绕组进行测量,在二次绕组具有中间抽头时,只需在绕组满匝数对应的出头上进行测量。传递到二次绕组的过电压Us应按式(2)进行计算。 (2)当峰值处有震荡时,须绘制平均曲线,以此曲线的最大幅值作为U1的峰值计算传递过电压。传递过电压限值如表2所示。表2 B类冲击波传递过电压标准施加电压峰值(Up)波前时间(T1)波尾时间(T2)传递过电压峰值限值(Us)10(120%)ns100 ns1.6kV2 测量装置的设计2.1 测量装置的硬件设计便携式传递过电压测量装置包括以下几部分:B类冲击波发生单元、控制单元和测量单元,系统结构如图6所示。B波发生器由开关电源与干簧管继电器组成,B波控制单元由NI USB-6501进入上位机,而一次和二次波形数据通过同轴电缆由NI PCI-5152双路同步采样卡进入上位机。图6 系统硬件结构图2.2 测量装置的软件设计整个测量系统软件包括B波控制模块和传递过电压测量模块,其中B波控制系统核心部件为数字I/O NI USB-6501,它具有电压调节、电压指示、试验次数和触发等功能。其发生器的控制界面见图7。测量装置的测量系统的硬件为高速数字化板卡NI PCI-5152,它具有采集、平滑、拟合(标准B类冲击波仿真)、计算和报告自动生成功能。图7 发生器控制面板互感器传递过电压测量波形拟合程序如图8,图中红线为实侧波形而蓝线为标准定义波形,波形畸变率小于3%。此外还可以多次测量传递过电压,求不确定度,传递过电压测量不确定度如图9。图8 传递过电压测量界面图9 传递过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界面3 现场试验分析整个测控装置构成如图10所示,装置轻便灵活,使用方便。为了减少干扰,增加了隔离滤波和屏蔽室,提高系统的稳定可靠性。图10 便携式传递过电压测量装置利用便携式传递过电压测量装置对110kV GIS电压互感器进行传递过电压测量,分别进行了单次测量和十次测量,波形如图10和图11。从图10中可以看出单次测量的B冲击波,无论波形特征,波前时间,波尾时间均符合GB 20840.1-2010要求,测得二次传递过电压小于标准要求的限值1600V,因此可判断符合要求;而图11中是相同条件下十次测量得到的二次传递过电压值,可以看出十次产生的B类冲击波幅值在100-300V之间,波前时间在8到10ns(T1)之间,波尾时间大于100 ns(T2)。十次重复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小于2%。图11 GIS电压互感器传递过电压单次测量图12 GIS电压互感器传递过电压十次测量4 结论1.利用实验室虚拟仪器工作平台 Lab VIEW 8.6能方便快捷的研制互感器传递过电圧试验的测量控制系统;2.本文设计的B类冲击波发生器满足GB 20840.1-2010的要求,系统重复测量不确定度小于2%,可为GIS互感器型式试验提供依据;3.便携式传递过电压测量装置具有初步的智能功能,现场使用方便, 同時可作为互感器传递过电压远程试验终端。参考文献1 GB/T 18134-2000 极快速冲击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一部分: 气体绝缘变电站中陡波前过电压测量系统. 2 岳功昌,刘卫东,等.特高压气体绝缘组合开关设备中特快速瞬态过电压测量系统的标定J.高电压技术 第2012,38(2):342-343. 3 周瑜,李军,徐世山,等.GIS中快速瞬态过电压的测试技术J.绝缘材料,2009,42(2):68-71. 4 陈维江,李志兵,孙岗,等.特高压气体绝缘开关设备中特快速瞬态过电压特性的试验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31(31):38-47. 5 谷定燮,修木洪,戴敏,等.1000kV GIS变电所VFTO特性研究J.高电压技术2007,33(11):27-32. 6 郭天兴,徐杰,王璇,等.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传递过电压的试验研究J.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08,29(1):23-30. 7 高景明,刘永贵,刘金亮,等.陡化前沿Marx发生器的设计与初步实验J强激光与离子束,2008 ,20(1):167-170. 8 陈建.GIS中陡波前过电压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9 刘轩东,李登云,孙凤举,等.用于纳秒脉冲高压测量的同轴电容分压器J.高压电器,2008,44(1):32-36. 10 凌子恕.高压互感器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11 GB 20840.1-2010互感器 第1部分:互感器通用技术要求. 12 廖传书,黄道斌等.Lab VIEW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