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工程力学随堂练习.doc_第1页
华南理工工程力学随堂练习.doc_第2页
华南理工工程力学随堂练习.doc_第3页
华南理工工程力学随堂练习.doc_第4页
华南理工工程力学随堂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10题。 1. 作用于刚体上某点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至刚体上的任一点,而不改变其对刚体的作用,这称之为( )定理。 (A) 二力平衡; (B) 力的平移; (C) 力的可传性; (D) 力的可滑动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2. 物体系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应是( )。 (A) 等值、反向、共线; (B) 等值、反向、共线、同体; (C) 等值、反向、共线、异体; (D) 等值、同向、共线、异体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3. 将作用在物体上的一个力系用另一个与其对物体作用效果相同的力系来代替,这两个力系互称为( )。 (A) 平衡力系; (B) 等效力系; (C) 相同力系; (D) 等同力系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4. 在作用于刚体上力系上加上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作用线的力,将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其依据为( )原理。 (A) 二力平衡; (B) 作用与反作用; (C) 力的可传性; (D) 加减平衡力系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5. 下图所示支承构造可以简化为哪种支座形式?(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6. 图示求合力的矢量图中正确的是:(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7. 图中球O的受力图正确的是( )。所有接触均为光滑接触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8. 在图示系统中,关于二力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E杆是二力杆 (B)AB杆、BC杆是二力杆 (C)AB杆是二力杆 (D)各杆都不是二力杆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9. 人拉车前进时,人拉车的力和车拉人的力之间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A)人拉车的力等于车拉人的力; (B)人拉车的力大于车拉人的力; (C)人拉车的力远大于车拉人的力; (D)人拉车的力和车拉人的力之间的关系不能确定。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10. 系统受力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D杆是二力杆(B)AD杆、BC杆均为二力杆(C)BC杆是二力杆(D)AD杆、BC杆都不是二力杆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11. 下图所示支承构造可以简化为哪种支座形式?(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12. 判断下图所示平面汇交力系中哪一个合力值最大?(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1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在任何外力作用下,其大小、形状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刚体; (B) 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C)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决定于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 (D) 约束力的方向必与该约束所能阻碍的位移方向相同。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14. 下列各状态属于力学上的平衡状态是( )。 (A) 加速直线运动状态 (B) 等速运动状态 (C) 物体相对于地球处于静止状态 (D) 等加速直线运动状态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1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平面力系若不平衡,则一定可以合成为一个力; (B) 力可以平移到刚体内的任意一点; (C) 凡是两端用铰链连接的直杆都是二力杆; (D) 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它的任意一个分力的大小。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16. 关于下图的几种支座,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A) b支座与d支座等效(B) c支座可以转动(C) a支座d支座等效(D) a支座与c支座等效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17. 图示各受力图中正确的有(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第二章 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8题。 1. 汇交力系平衡的充分和必要的条件是该力系的( )为零。 (A) 合力; (B) 合力偶; (C) 主矢; (D) 主矢和主矩。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2. 方程和是( )的平衡方程。(A) 平面力偶系;(B) 平面任意力系;(C) 平面汇交力系;(D) 平面平行力系。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3. 图示为作用在三角形板上汇交于三角形板底边中点的平面汇交力系。如果各力大小均不等于零,则图示力系( )。(A) 能平衡(B) 一定不平衡(C) 一定平衡(D) 不能确定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4. 平面汇交力系交于O点。已知,图中每格的长度相当10cm,则此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为( )。(A) 210N; (B) 161.2N; (C) 158.1N; (D) 220N。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5. 图示体系在力F的作用下处于平衡,为使支座A的约束反力的作用线与杆AB成450,此时B支座的斜面的倾角应为( )。(A) ; (B) ; (C) ; (D)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力与投影轴相垂直时,力对该轴的投影为零; (B) 力沿某轴的分力与力在该轴上一投影是相同,没有区别; (C) 随着两个分力间的夹角的变小,这两分力的合力也随之变小; (D) 在计算各分力合成的合力时,若取不同的直角坐标轴,则所求的合力是不一样的;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7. 下列关于力系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面汇交力系是指各力的作用线都汇交于一点的力系; (B) 平面力偶系是指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力的作用线相互平行的力系; (C) 平面平行力系是指各力作用线平行的力系; (D) 平面力系任意力系是指各力作用线任意分布于同一平面内的力系。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8. 如图所示平面共点力系,此力系的合力大小是( )。(A) 180.5N; (B) 129.2N; (C) 171.3N; (D) 151N。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9. 一个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最终结果可能是( ) (A) 一个合力或平衡; (B) 一个合力偶; (C) 一个主矢和一个主矩; (D) 不可能平衡。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10. 平面汇交力系的力多边形如图所示,表示平衡力系力多边形(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11. 在下列关于力偶和力偶矩的概念为正确的是:( ) (A) 力偶对任一点之矩等于力偶矩,而与矩心的位置有关 (B) 力偶是力使物体转动所做的功; (C) 力偶矩是力偶使物体绕某点转动的效果; (D) 力偶可以简化为一个力,因此能与一个力等效。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12. 如图所示,力F=5kN对A点之矩是( )。(A) ; (B) ;(C) ; (D)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13. 平面力偶系一般有个独立的方程可用于求解未知量。 (A) 1; (B) 2; (C) 3; (D) 4。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14. 图示曲柄连杆机构,主动力F=400N作用在活塞上。不计构件自重,能使机构在图示位置平衡的力偶矩M大小为( )。(A) ; (B) ; (C) ; (D)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15. 图示杆件AB长2m,B端受一顺时针方向的力偶作用,其力偶矩的大小,杆重不计,杆的中点C为光滑支承,支座A的反力为( )。(A) ,方向铅垂向下;(B) ,方向水平向右;(C) ,方向沿AB杆轴线;(D) ,其作用线垂直AB杆,指向右下方。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16. 悬臂刚架ABCD上作用有力,和一矩为的力偶,其对A点的合力矩大小为 ( )。(A) ,逆时针方向; (B) ,顺时针方向;(C) ,逆时针方向; (D) ,顺时针方向。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17. 图示结构受一力偶矩为M的力偶作用,铰支座A的反力的大小是( )。(A) 无法判断; (B) ; (C) ; (D)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1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力偶在任何坐标轴上的投影代数和恒为零; (B) 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会随转动中心的位置不同而改变;。 (C) 如果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其力偶矩的大小相等、转动方向相同,则此两个力偶必定等效; (D)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结果应为一个合力偶。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19. 有关力偶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 力偶对任意点取矩都等于力偶矩,不因矩心的改变而改变; (B) 要保持力偶矩不变,则不能改变力偶中力的大小与力偶臂的长短; (C) 力偶有合力,力偶可以用一个合力来平衡; (D) 力偶对刚体既产生转动效应又能够产生移动效应。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20. 下列关于力矩概念正确的是:( ) (A) 力矩是力使物体转动所做的功; (B) 力矩表示力使物体移动的效果; (C) 力对点之矩与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而与矩心位置无关 (D) 力对点之矩不会因为力矢沿其作用线移动而改变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21. 下图中处于静力平衡状态的有(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 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8题。 1. 平面力系简化时如果取不同的简化中心,则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 力系主矢会改变,主矩一般不会改变; (B) 力系主矢不会改变,主矩一般会改变; (C) 力系主矢、主矩都不会改变,即力系简化时与简化中心无关; (D) 力系主矢、主矩都会改变。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2. 图示一平行力系,各力作用线与oy平行,则此力系相互独立的平衡方程为( )。(A) ,;(B) ,;(C) ,;(D)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3. 平面任意力系的二矩式平衡方程为:,其中矩心A、B的限制条件是( )。(A) A、B两点的连线不能与x轴垂直;(B) A、B两点的连线垂直与x轴;(C) A、B两点的连线垂直与y轴;(D) A、B两点均在x轴上。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4. 平面任意力系的可以分解为( )。 (A) 一个平面力偶系; (B) 一个平面汇交力系; (C) 一个平面汇交力系和一个平面力偶系; (D) 无法分解。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5. 图示刚架在B点作用有水平力F,刚架的自重略去不计,此时A、D支座的约束反力为:( )。(A) ,;(B) ,;(C) ,;(D)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6. 将图示刚架中作用在C点的集中力F沿作用线移动到D点,则( )。(A) A、B支座的竖向支反力将会没有变化,但A、B支座的水平支反力将发生变化;(B) A、B支座的竖向支反力将会发生变化,但A、B支座的水平支反力将没有变化;(C) A、B支座的竖向支反力将会发生变化, A、B支座的水平支反力也将发生变化;(D) A、B支座的竖向支反力将会没有变化,同时A、B支座的水平支反力也将发生变化。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7. 外伸梁的尺寸及荷载如图所示,则铰支座A及辊轴支座B的约束力分别为( )。(A) ,;(B) ,;(C) ,;(D)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8. 图示梁由AC和CD在C处铰接而成,已知均布荷载集度,力偶矩,不计梁重,则支座A的约束反力为( )。(A) ; (B) ; (C) ; (D)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9. 图示为一三铰拱架,拱架自重不计,A、B、C三点都是铰接,在水平力F作用下支座A的约束力为( )。(A) ; (B) ; (C) ; (D)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10. 图示体系中,不能直接由平衡方程完全计算出支反力,属于超静定问题的有(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11. 桁架的受力如图,关于桁架中轴力为零的杆的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A) 26杆、37杆、48杆、45杆为零杆;(B) 12杆、26杆、48杆、为零杆;(C) 26杆、37杆为零杆;(D) 26杆、37杆、48杆为零杆。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12. 在图示桁架的计算简图中,杆a的轴力为( )。(A) ; (B) ; (C) ; (D)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13. 图示平面桁架,各杆件的长度都等于1m,则杆1、2和3的内力分别为( )。(A) ,; (B) ,;(C) ,; (D)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14. 如图为一桁架的计算简图,各杆件长度及所受荷载如图所示,其中杆1的轴力符号为( )。A正 B负 C零 D不一定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15. 在桁架中凡内力为零的杆件称之为零杆。根据平衡规律,对一些特殊的结点可以简化明了判断桁架中的零杆,在下列桁架结点图中无法判断出零杆是(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第四章 空间力系 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9题。 1. 空间力偶矩是( )。 (A) 代数量; (B) 滑动矢量; (C) 定位矢量; (D) 自由矢量。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2. 某空间力系与一空间汇交力系等效,又与某空间力偶系等效,则此空间力系向任一点简化都一定是( )。 (A) 一个力; (B) 一个力偶; (C) 一个力与一个力偶; (D) 平衡。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3. 空间任意力系向A、B两点简化的主矩及均为零,此力系简化的最终结果可能是( )。(A) 过A、B两点的力螺旋;(B) 过A、B两点连线的一个力;(C) 一个力偶,其矩矢沿A、B两点连线;(D) 垂直于A、B两点连线的一个力。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4. 正立方体的顶角作用着六个大小相等的力,如图所示,此力系向任一点简化的结果是( )。(A) 主矢等于零,主矩不等于零;(B) 主矢不等于零,主矩也不等于零;(C) 主矢不等于零,主矩等于零;(D) 主矢等于零,主矩也等于零。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5. 沿长方体的不相交且不平行的棱边作用三个大小相等的力,如图所示,欲使该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则边长a、b、c满足的条件为( )。(A) ,; (B) ,;(C) ,;(D)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6. 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板ABC用三根铅直杆1、2、3和三根与水平面成图示刚架在角的斜杆4、5、6撑在水平位置。在板的平面内作用一力偶,其矩为M,方向如图所示。如板和杆的重量不计,则4、5、6杆内力分别为( )。(A)(拉); (B) (压);(C) (拉); (D) (压)。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7. 图示六根杆支撑一水平板,在板角处受铅垂力F的作用,则杆5的内力(以拉力为正)为( )。(A) ; (B) ; (C) ; (D)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8. 图示组合图形的形心C坐标是( )。 (A) (0,45) (B) (0,44.5) (C) (0,50) (D) (0, 65)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9. 图示平面图形形心的位置为( )。(A) (0,0) (B) (19.05mm,0) (C) (-19.05mm,0) (D) (-25.8mm,45)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10. 图示平面图形中每一方格的边长为20mm,则挖去一圆后剩余部分面积重心的位置为( )。(A) 重心至图形左边及底边距离分别为81.73mm和59.53mm;(B) 重心至图形左边及底边距离分别为78.32mm和62.59mm;(C) 重心至图形左边及底边距离分别为72.58mm和54.67mm;(D) 重心至图形左边及底边距离分别为68.79mm和51.26mm。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11. 均质块尺寸如图所示,则其重心的位置为( )。(A) , ,;(B) , ,;(C) , ,;(D) ,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第五章 摩擦 当前页有5题,你已做5题,已提交5题,其中答对5题。 1. 如图所示,物块上所受的力,和,已知物块与地面之间的静摩擦系数,此时物块上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A) 0; (B) 30kN; (C) 50kN; (D) 无法确定。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2. 物块A重W,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其摩擦角。若一力F作用于摩擦之外,如图所示,已知,则物块A( )。(A) 保持不动; (B) 产生滑动; (C) 无法确定;(D) 在F和W的值较小时保持静止,否则就会滑动。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3.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迭放着物块A和B,分别重和,物块B用拉紧的水平绳子系在固定点。已知物块A和支承面间、两物块间的摩擦系数分别是 的 .则自左向右推动物块A所需的最小水平力F为( )。(A) 78kN ; (B) 96kN; (C) 192kN; (D) 256kN。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4. 已知一物块重P为100N,用F=500N的力压在一铅直表面上,如图所示,其摩擦系数为0.3,此时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 )。(A) 0 ; (B) 100kN; (C) 150kN; (D) 500kN。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5. 如图所示,已知W=100kN,F=80kN,摩擦系数,物块将( )。(A) 向上运动; (B) 向下运动; (C) 无法判断; (D) 静止不动。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第六章 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10题。 1. 根据各向同性假设,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材料在各方向变形相同,材料的弹性常数在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值; (B) 材料在各方向应力相同,材料在各方向具有相同的强度; (C) 材料在各方向变形相同,材料在各方向应力相同; (D) 材料的弹性常数在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值,材料在各方向具有相同的强度。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2. 在对物体进行平衡研究时,我们常采用物体的原始尺寸进行计算,这样做的依据是( ) (A) 各向同性假设; (B) 小变形假设; (C) 连续性假设; (D) 均匀性假设。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3. 截面法只能确定下列( )杆横截面上的内力。 (A) 等直; (B) 弹性; (C) 静定; (D) 发生基本变形。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4. 在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有四种:拉伸(压缩)、弯曲、剪切、扭转 (B) 杆件发生轴向拉伸或压缩变形时,主要变形为轴向长度的改变,同时横向也发生相同性质的改变 (C) 杆件发生剪切变形时,主要变形为沿平行外力之间的截面发生相对错动 (D) 杆件发生扭转变形时,主要变形为相邻横截面绕轴线发生相对转动,杆轴线仍为直线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5. 在下列的几种力中,不属于外力的是( ) (A) 支座反力; (B) 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C) 重力; (D) 外部别的物体对本物体的作用力。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6. 关于变形与位移的关系,在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如物体各点均无位移,则必定无变形; (B) 位移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变形和约束状态; (C) 如物体产生了变形,则物体内总有一些点要产生位移; (D) 如物体产生了位移,则必定同时产生变形。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7. 下列结论中,只有( )是正确的。 (A) 材料力学的任务是研究材料的组成分析 (B) 材料力学的任务是研究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能 (C) 材料力学的任务是在既安全又经济的原则下,为设计结构构件提供分析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D)材料力学的任务是在保证安全的原则下设计结构的构件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8. 构件正常工作时应满足的条件是指( ) (A) 构件不发生断裂破坏 (B) 构件原有形式下的平衡是稳定的 (C) 构件具有足够的抵抗变形的能力 (D) 构件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9. 材料力学中小变形的条件是指( )。 (A)构件的变形小 (B)构件的变形比其原始尺寸小得多 (C)构件没有变形 (D)构件的变形可忽略不计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10. 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 ) (1)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有四种:拉伸(或压缩)、剪切、扭转和弯曲。 (2)当杆件产生轴向拉(压)变形时,横截面沿杆轴线发生平移。 (3)当圆截面杆产生扭转变形时,横截面绕杆轴线转动。 (4)当杆件产生弯曲变形时,横截面上各点均有铅垂方向的位移,同时横截面绕截面的中性轴转动。 (A)(1) (B)(2)、(3) (C)(1)、(2)、(3) (D)全对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11. 从物体内任意一点处截取的体积单元,其力学性能能用于物体内的任何部位,这是因为我们采用了( )。 (A) 连续性假设 (B) 均匀性假设 (C) 各向同性假设 (D) 小变形假设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12. 材料力学中所说的内力指的是( )。 (A)物体内部各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 (B)物体内相邻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C)由于外力作用引起的物体内部各质点间相互作用力的改变量 (D)物体内的力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13. 下列结论中,只有( )是正确的。 (A) 杆件某截面上的内力是该截面上应力的代数和 (B) 应力是内力的分布集度,内力是应力的合力 (C) 杆件某截面上应力是该截面上内力的平均值 (D) 内力必大于应力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第七章 杆件的内力与内力图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10题。 1. 杆件受力如图所示,则产生轴向变形的段为( )。(A)AB段 (B)BC段 (C)CD段 (D)EF段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2. 杆件受力如图所示,则正确的轴力图应为( )。(A) 图 (B) 图(C) 图 (D) 图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3. 传动轴如图所示,主动轮A输入功率PA=50kW,从动轮B、C、D输出功率分别为PB=PC=15kW,PD=20kW,轴的转速n=300r/min,则该轴CD段的扭矩为( )。(A) ; (B) ;(C) ; (D)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4. 图示圆轴转速为,轴上主动轮B的输入功率为50kW ,而从动轮A、C、D的输出功率分别为20kW、15kW、15kW,则该轴的扭矩图应为( )。(A)a图 (B)b图 (C)c图 (D) d图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5. 在图示截面上,弯矩M和剪力Fs的符号是( )(A) M为正,Fs为负; (B) M为负,Fs为正;(C) M为正,Fs为正; (D) M为负,Fs为负。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6. 如果梁上有一集中力的作用,则在该集中力作用处,剪力图和弯矩图将会是( )。 (A) 剪力图有突变,弯矩图无变化; (B) 剪力图无变化,弯矩图有尖角; (C) 剪力图有突变,弯矩图有尖角; (D) 剪力图无变化,弯矩图无变化。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7. 图示简支梁1-1截面上的剪力Fs和弯矩M是( )。(A) ,; (B) ,; (C) ,; (D)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8. 在图示各横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M中,按弯曲内力的符号规定两者均为正值的情况是(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9. 简支梁在图示的荷载作用下,其中支反力,则C截面的弯矩为( )。(A) (B)(C) (D)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10. 外伸梁在图示荷载的作用下,其跨中C截面的弯矩为( )。(A) (B)(C) (D)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11. 简支梁在如图所示荷载的作用下,正确的弯矩图为( )。(A)a图 (B)b图 (C)c图 (D) d图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12. 外伸梁在图示荷载的作用下,正确的剪力图为( )。(A)a图 (B)b图 (C)c图 (D) d图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13. 如果梁在某截面处的剪力,则该截面处的弯矩为( )。(A) 零 (B) 最大值 (C) 最小值 (D) 极值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14. 如图所示为一悬臂梁在荷载作用下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则对应荷载情况应为( )。(A)a图 (B)b图 (C)c图 (D) d图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15. 如果梁上有一集中力作用,则在该集中力作用处,剪力图和弯矩图将会是( )。(A)图有突变,M图连续光滑(B)图有折角(或尖角),M图连续光滑(C)图有折角,M图有尖角(D)图有突然突变,M图有尖角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16. 简支梁如图所示受到关于梁的跨中截面对称的荷载作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图和M图均为对称,跨中截面处的弯矩为零(B)图和M图均为反对称,跨中截面处的剪力为零(C)图为反对称,M图为对称,跨中截面处的剪力为零(D)图为对称,M图为反对称,跨中截面处的弯矩为零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17. 如图所示悬臂梁和外伸梁长度相同,关于两梁的图和M图有( )。(A)图和M图均相同 (B)图和M图均不同(C)图相同,M图不同 (D)图不同,M图相同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18. 如图所示的a、b两根梁,在图示荷载作用下,两根梁的最大弯矩之比等于( )。(A)1 (B)2 (C)3 (D)4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第八章 轴向拉压杆件的强度与变形计算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10题。 1. 在试件的表面上,沿纵向和横向粘贴两个应变片、。在F力作用下,若测得的、,则该试件材料的泊松比为( )(A) ; (B) ; (C) ; (D)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2. 在图示的受力杆件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B段内任一横截面均无位移; (B) BC段内任一点均无应力;(C) AB段内任一横截面均无应变; (D) BC段内任一横截面均无位移。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3. 关于等直轴向拉压杆内应力的下列论述中,不正确的有( ) (A) 横截面上各点的切应力都为零; (B) 横截面上各点正应力相等; (C) 杆内不存在切应力; (D) 纵截面上各点的正应力、切应力都为零。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4. 等截面直杆轴向承受拉力F作用的杆件,其杆长为l,横截面积为A,材料的弹性模量为E,横向变形系数(泊松比)为。影响该杆横截面上应力的因素为( )。 (A) E、F (B) l、A、F (C) E、l、A、F (D) F、A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5. 在图示的结构中,AB、BC杆均为直径的圆截面直杆,杆的材料为Q235钢,许用应力,则该结构的许可荷载为( )。(A) (B) (C) (D)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6. 一等直圆杆,若在杆受力发生变形前,在其横截面上画出两个圆a、b如图所示,则当杆受到轴向拉伸发生变形后,圆a、b将分别变形为( )。(A) 圆形、圆形 (B) 圆形、椭圆形(C) 椭圆形、圆形 (D) 椭圆形、椭圆形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7. 长度和横截面相同的钢杆和铜杆,受同样的轴向外力作用,则两杆具有相同的: (A)总变形 (B)内力和应力 (C)线应变 (D)强度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8. 低碳钢试件轴向拉伸时,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为( )。(A) 只适用于 (B) 只适用于 (C) 只适用于 (D) 在试件拉断前都适用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9. 轴向受拉杆如图(a)所示,如果在杆正中间开有一矩形切槽如图(b)所示,则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A)两杆轴力不同,应力相同 (B)两杆轴力相同,应力不同 (C)两杆轴力、应力均不同 (D)两杆轴力、应力均相同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10. 一直径为d的圆杆,受到轴向拉力的作用,如果将杆的直径增大至2d,则此时杆横截面上的应力将是原来的( )。 (A) 2倍 (B) 1/2倍 (C) 4倍 (D) 1/4倍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11. 111、在图示的结构中,杆1、2均为直径d的圆截面直杆,两杆的材料不同,其弹性模量,在图示荷载的作用下,则结点A产生的位移方向将为( )。(A)向左下方 (B)铅直向下(C)向右下方 (D)水平向左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12. 材料在常温下经过塑性变形后材料的比例极限提高塑性降低的现象称为( )。 (A)材料蠕变 (B)冷作硬化 (C)冷作时效 (D) 材料松驰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第九章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当前页有4题,你已做4题,已提交4题,其中答对4题。 1. 材料在常温下经过塑性变形后材料的比例极限提高塑性降低的现象称为( )。 (A) 材料的蠕变; (B) 材料的疲劳; (C) 材料的应力松驰; (D) 材料的冷作硬化。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2. 在下列材料的各项指标中,反映材料的塑性性能的是( ) (A) 材料的比例极限; (B) 材料的弹性模量; (C) 材料的延伸率; (D) 材料的泊松比。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3. 图示外形尺寸相同的四个单向拉伸板,均由同一种脆性材料制成,其中最易拉断的是图( )所示的板。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4. 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应力-应变之间均成线性关系; (B) 塑性材料在破坏前有较大的塑性变形; (C) 脆性材料在破坏前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 (D) 受拉构件通常采用塑性材料,脆性材料适用于抗压构件。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第十章 扭转杆件的强度与刚度计算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8题,已提交8题,其中答对8题。 *提示:点击底部【保存我的答案】按钮,保存本页已答练习答案。 点击【提交当前页】按钮,提交当前页随堂练习。 点击【提交已做的题目】按钮,提交本练习所有已做随堂练习,题目不再允许修改。1. 切(剪)应力互等定理适用情况为( )。 (A) 纯剪切应力状态; (B) 平面应力状态,而不论有无正应力作用; (C) 弹性范围(即切应力为超过剪切比例极限); (D) 空间任意应力状态。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2. 扭转切(剪)应力公式的使用条件为( )(A) 实心圆截面杆扭转,变形在线弹性范围内; (B) 实心圆截面杆扭转,变形在任意范围内;(C) 空心截面杆扭转,变形在任意范围内;(D) 矩形截面杆扭转,变形在线弹性范围内。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3. 圆截面杆受扭时,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最大切应力发生在横截面周边上的各点处; (B) 扭矩、材料、面积都相同的空心圆截面的最大剪(切)应力实心圆截面小; (C) 受扭圆轴横截面上剪(切)应力的方向与半径垂直; (D) 受扭圆轴,若断口发生在与轴线成450的斜截面杆上,则该轴的材料可能是铸铁。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4. 空心截面圆轴,其外径为D,内径为d,某横截面上的扭矩为,则该截面上的最大切(剪)应力为( )(A) ; (B) ;(C) ; (D)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5. 有两根圆轴,一根是实心轴,一根空心轴。它们的长度、横截面面积、所用材料、所受扭矩m均相同。若用实和空分别表示实心轴和空心轴的扭转角,则( )(A) 实=空; (B) 实空;(C) 实空; (D) 实和空无法比较。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6. 圆截面木杆在受扭破坏时,沿纵向发生裂缝,其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A) 木材顺纹抗剪强度低; (B) 木材抗拉强度低; (C) 木材发生过大的横向线应变; (D) 水平纵截面上有最大拉应力。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7. 外径为D,内径为d的空心圆截面,其抗扭截面系数等于( )。(A) (B)(C) (D)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8. 一外径为内径两倍(D=2d)的空心圆轴,受扭时最大切(剪)应力与受相同扭矩的直径为的实心圆轴相同,则空心圆轴的横截面面积必为实心圆轴的( )。(A)782 (B)218 (C)1218 (D)50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9. 两圆轴的尺寸、受力及其对承情况均相同,但两轴的材料为同,其中一根为钢轴,另一根是铝轴,已知剪切弹性模量,则两轴的最大切(剪)应力之比和最大扭转角之比分别为( )。(A), (B),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