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内固定原理和方法PPT幻灯片.ppt_第1页
脊柱内固定原理和方法PPT幻灯片.ppt_第2页
脊柱内固定原理和方法PPT幻灯片.ppt_第3页
脊柱内固定原理和方法PPT幻灯片.ppt_第4页
脊柱内固定原理和方法PPT幻灯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脊柱内固定原理和方法 原则 对重新排列的脊柱给予载荷在脊柱融合过程中 限制局部运动从而维持稳定促进坚固的骨融合 脊柱融合术 原理 以病变椎体为中心 在病变的上一个椎体和下一个椎体之间进行融合 使其成为一个整体 作用 不再运动维持解剖防止畸形发生 脊柱融合术 范围 肿瘤 病变节段上一个正常椎体到下一个正常椎体 畸形 包括整个畸形区域 再加上一个椎体及下一个椎体位置 前 椎体间植骨后 椎板间 横突间 小关节间植骨植骨的来源 自体骨 髂骨 肋骨 胫骨 腓骨异体骨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物的要求 1 很好的生物相容性2 恢复脊柱正常的解剖关系和稳定性3 限制所有的自由度4 简单安全 容易安装5 有足够的强度 以去除外支架6 与CT MRI相兼容 钛合金 内置物的基本构成 长构件结构 棒 钢板 线缆固定椎体构件 椎弓根螺钉 椎板钩 椎板下钢丝 前方椎体螺钉连接结构 将二者连接起来的连接部分 张力带法则 融合期间载荷分布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 椎体支撑近75 80 的脊柱压力载荷 而后部结构支撑余下的20 25 放置植骨块或者器械构件后 载荷会从椎体的后方向植骨块或内置物转移 固定的内置物将为主要的载荷支持部分 随后将会有骨的重塑 随时间变化 植骨块与内固定材料支持载荷的分布发生改变 融合期间载荷分布的变化 载荷分布法则 椎间盘与腰椎后部完整的腰椎的载荷分布 关节突承受17 垂直压力90 的垂直压力通过椎体与椎间盘所有综合力量大于100 是因为多个方向的合力 后路器械力的分布 载荷分布法则 对于应用后路脊柱内固定器械 应取张力带法则和脊柱载荷分布概念 当检查临床和生物力学结果时 可观察到背部起分离作用的力阻碍了脊柱的正常生物力学 而背部发生加压作用的内固定系统 却与张力带原则的正常生物力学相接近 脊柱前柱包括椎体和椎间盘 当其中一部分存在缺陷时 仅依靠后路内固定器械则难以达到前柱的理想载荷分布 因此 需行前路支撑植骨或其他方法的脊柱前路重建 载荷分布法则 脊柱内固定组成 安置内固定的部位 枕骨 钉板 钩棒颈椎侧块 螺钉颈1 2关节突 螺钉齿状突 螺钉椎板 骨钩 椎板夹 钢丝 钛缆棘突 钢丝 钛缆椎弓根 螺钉横突 骨钩椎体 螺钉 椎体间融合器骶骨 螺钉 棒髂骨 螺钉 棒 类型 单纯螺钉 拉力螺钉 单纯钢丝 作为张力带 钩棒结合钉棒结合钢丝与棒结合钢板与螺钉结合 枕颈 颈椎侧块 椎弓根 C1 2关节突 齿状突 椎板 颈椎 骨钩 椎弓根钩 钩刃的切迹在中央 使其紧抱于椎弓根的下缘 钩刃向上 置于椎弓根的后部 神经根的后方 用在T2 T10 椎弓根钉 椎弓根螺钉 椎弓根螺钉的植入位置 横突的平分线与小关节外缘垂线的交点向外侧2mm AllRightReserved 骶骨螺钉的植入方法 S1水平放置一个螺钉 S1关节突向下向外2mm处为植入点 向内10度角 骶骨螺钉的植入方法 S1水平放置两个螺钉 L5的关节突切除后 将短颈的骶骨螺钉置于S1关节突下缘向上2mm处 向内10度倾斜与椎板平行 长颈螺钉在其下外7mm处 向外与第一点成30度 骶骨螺钉的植入方法 S1和S2水平放置一个螺钉 S2的螺钉植入点位于1 2骶孔边缘连线的中点 向外侧倾斜30度与椎板平行并与骶骨的后表面垂直 髂骶骨螺钉 导针的进针点位于髂后上棘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